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冠军侯,历史上有几个人被封冠军侯?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冠军侯秦虎穿越小说。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伴风望海」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冠军侯”是什么意思?

    冠军侯,是西汉时期的列候的爵位。汉武帝曾取他是"功冠全军"的意思。在西汉时期,天子重武力。他的大将军有卫青、霍去病等。霍去病是卫青的和皇后卫子夫的外甥。他没有像别的权贵公子一样不学无术。他从小就开始痴迷武术。喜欢跟着舅舅卫青学习兵法。小小年纪,就已经展现出战场天才的风范。果然将门无懦夫。在舅舅的影响下。他从军大将军麾下。带病出征。首战就带领轻骑八百人数,直弃敌人大营,斩首数十人。俘获敌军首领。元朔六年,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带领以800人歼敌人2000余人,汉武帝为了嘉奖霍去病封他冠军侯,食邑二百户。  

    霍去病的年龄因为打仗耽搁了,皇后卫子夫下令想让他成亲。这位英雄少年大概喜欢军营的无拘无束。放出豪言。“大丈夫匈奴未退,何以为家”。他在战场上用兵如神,战无不胜,灵活用兵,不拘泥于古法。他的用兵法,也有后人曾专门攻读。他在带兵的那几年,曾经让匈奴胆战心惊。为边疆的百姓解决了多少因战乱带来的灾难。

     好人不长命,如此用兵如神的将军,却因病去世,时年才24岁。可能他的才能连老天也妒忌吧。世人大多都爱英雄,英雄却短命。他死在了自己热爱的战场,就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有见过一面。他死在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徒留世人的感叹。在他英年早逝以后,汉武帝为了感念他的功德,将以后战绩卓越的将军都封为“冠军侯”。在东汉时,汉光武帝一朝的贾复、汉章帝一朝的窦宪都曾被封为冠军侯。

冠军侯是什么爵位?历史上谁被封为冠军侯?

我们知道古代有非常多的爵位,用来赏赐给建立功勋的人既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不过侯爵也是分赞扬的和讽刺的,比如说海昏侯就很明显是一个带有讽刺含义的爵位名称。不过,冠军侯肯定就不是如此了,冠军在现代的意义是第一名,不过放在冠军侯里面,有是什么意思呢?古代有谁被封为了冠军侯呢?

冠军侯,是西汉曾经出现的列侯爵号,取“功冠全军”之意,于元朔六年(前123年)分封名将霍去病。这个侯爵是汉武帝专门设立的,其地来自于南阳郡下属的穰县卢阳乡及宛县临菑聚。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西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死后由他的儿子霍嬗继承“冠军侯”爵位,但霍嬗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冠军侯国除。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军事家。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擅骑射。经典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闪击战、长途奔袭、以战养战和外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未尝一败,为解决匈奴边患、开拓我国西北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绝唱。元狩六年(前117年)病卒,年仅23岁。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皃子也。其父霍仲孺先与少皃通,生去病。及卫皇后尊,少皃更为詹事陈掌妻。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

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于是上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了冠军为官衔。从魏晋迄南北朝各代,都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的官衔。直到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为“冠军使”。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武皇后卫子夫和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权臣霍光异母兄。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17岁为票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匈奴圣地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漠北之战消灭匈奴左部主力7万余人,封狼居胥。徙乌桓至匈奴左部故地,以牵制匈奴。战后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在对匈战略上,霍去病注重恩威并施、诛叛柔服。他在作战中招降大量匈奴部落,并大胆使用归降的匈奴军官和士兵作为自己的主力。霍去病招降的4万余河西匈奴人组成属国军,此后成为西汉北方边境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元狩六年去世,年仅23岁,陪葬茂陵。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属国匈奴军人,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建了外形像祁连山的坟墓。谥“景桓”,取“布义行刚”和“辟土兼国”之意。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因为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年仅23岁。汉武帝因此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霍去病陪葬茂陵,谥“景桓侯”。取义“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由匈奴人组成的属国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历史上有几个人被封冠军侯

历史上有3个人被封冠军侯,分别是:霍去病,贾复,窦宪。

1、霍去病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西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以战功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死后由他的儿子霍嬗继承“冠军侯”爵位,但霍嬗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冠军侯国除。

2、贾复

贾复(9一55),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冠军侯,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新莽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后归刘秀,任都护将军。25年,刘秀即位,任执金吾,被封冠军侯,冠军侯国都在今河南邓县西北。贾复战功赫赫,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汉光武帝改封贾复为胶东侯。

3、窦宪

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曾孙,东汉外戚、权臣、名将,中国历史上第三位冠军侯。永元元年(89年),窦宪为车骑将军,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与霍去病封狼居胥同样成为中国古代武将无上的荣耀。

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扩展资料:

汉代以后,战功卓著的武将,也都采用了冠军为官衔。从魏晋迄南北朝各代,都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的官衔。直到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为“冠军使”。

在战场上,霍去病再三请战,卫青便给了他八百骑兵。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率领着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冠军侯

霍去病为什么能在年纪轻轻就被封为“冠军侯”?

霍去病生于公元前140年,卒于公元前117年。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出色的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是他的姨母,大将军卫青是他的舅舅。但是他出身并不高,他是身为平阳公主府奴婢的母亲和身为平阳县小吏的父亲的私生子。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年仅17岁,他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校尉,跟随舅舅卫青两次出击匈奴于漠南。初次征战即率八百骁骑深化敌境数百里,杀得敌军四下溃逃。这两次战役中,霍去病都功冠全军,因而受封冠军侯。后世冠军一词也由此而来。

公元前121年,时年19岁的霍去病又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于当年春夏两次出击占领河西地域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四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并在同年秋天斩杀归降的匈奴军中变乱者,稳定了局势。为汉朝控制河西地域,打通西域道路奠定了根底。而匈奴则失去了他们水草丰美的祁连山牧场,锐气大挫。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深化漠北,寻歼匈奴主力。此战汉军歼敌7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并乘胜追击至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直逼瀚海。尔后的千百年无数盼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将士都将封狼居胥作为一生最高追求。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扫荡,匈奴单于逃到漠北。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汉军将士发起的对匈奴的攻击性战争改动了汉朝自立国以来对匈奴战争的被动防卫态势,持久地保证了西汉北方边境的平安,更是一血高祖白登之围的前耻,扬我大汉国威。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下令,让骠骑将军的官阶俸禄与大将军相同。可惜,高官厚禄却敌不过疾病和死亡,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了。谥封“景桓侯”,陪葬茂陵。

霍去病在未及弱冠之年就驰骋沙场,树立了杰出的勋绩,可谓少年英雄;生活优渥,却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雄心壮志,生子如斯,夫复何求;而他的英年早逝又让人慨叹天妒英才,生出无限的可惜。他是汉民族的肉体偶像,狼居胥山见证了他的赫赫战功,也见证了汉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决信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冠军侯霍去病英勇无敌,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去病在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奇迹,不仅因为他说过“匈奴不灭,他在家”,还因为他在年轻时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在汉匈战争中,霍去病是取得最大成功的人。我不敢说后面不会有人,但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即使作为一名将军,魏青的战争胜利与霍去病相比也微不足道。

生命如夏花般美丽,霍去病也是如此。他的出生确实让匈奴感到了所谓的“新闻恐惧”。然而,年富力强的霍去病突然去世了。看到种植者突然独自长大,汉武帝受不了,北方人也受不了。直到今天,中国人民仍然支持它。

霍去兵,西汉时期的骠骑兵将军,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将军之一。18岁时,魏青将军开始与乌尼人作战。冠军侯因他的成功而被提名。20多岁时,他成为了一名骠骑兵将军,并率领军队与乌尼人作战。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六次袭击暴徒,俘虏了11万多敌军,特别是在胡塞战役中,霍去兵率领他的部队将乌尼人驱逐了数千英里。从那时起,沙漠南部就没有王室了。可以说,霍去病在减少联合国入侵、维护西北地区稳定和开放边境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魏青、霍去冰的传记多采用春秋手法,很多东西都没有详细描写。后人在这本传记中对司马迁的褒贬有一个结论。魏青的描写主要是描写事件,但《霍去病》的部分内容大多是皇室编辑的,特别是在一些地方,霍去病的战争征服表明司马迁对事实和数据的怀疑。司马迁对霍去病的死只用了一个“卒子”字。霍去病是一个军事成就斐然的传奇人物,他只是用“卒”这个词来合成他的死亡,这会让人觉得霍去病的死背后有什么司马迁不敢写的东西。

历史上的3位“冠军侯”分别是谁?最终结局如何?

题目中说的三位冠军侯是指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光武帝时期的贾复,汉和帝时期的窦宪。

在这三个人当中,霍去病应该是名声最大的一位,他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校尉,他先后两次跟随舅舅卫青在漠南抗击匈奴,曾带领八百轻骑兵奔袭数百里,斩杀匈奴士兵两万人,这其中还包括很多匈奴中的高级官员,同时还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生擒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霍去病也因此被封为了冠军侯。

非常遗憾的是霍去病在24岁的时候便因病去世,他的去世直接让汉武帝暂停了对匈奴的战争。

贾复是东汉时期的名将,在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中名列第三。年轻的时候,贾复曾跟随绿林军起义,后来经过邓禹的引见投靠了刘秀。在跟随刘秀之后,贾复屡立战功,后来刘秀称帝,贾复被封为了冠军侯。

封侯之后的贾复帮助刘秀先后平定了尹尊、暴汜,刘秀又将他封为了胶东侯,食邑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六县。

贾复晚年的时候,知道刘秀不想再让功臣掌握兵权,便与高密侯邓禹辞去兵权,研究儒学。在公元55年的时候,贾复去世,谥号刚侯。

窦宪是汉章帝时期窦皇后的哥哥,窦太后临朝称制的时候,窦宪以侍中的身份,内主机密,外宣诏命,成为了当时朝中的主要掌权人。

后来由于他派人刺杀都乡侯刘畅犯罪,为了将功赎罪,窦宪请求出击匈奴,在与匈奴作战的过程中,窦宪取得了燕然山大捷,留下了“燕然勒石”的典故。在攻打金微山的时候他不止大破匈奴主力,还生擒了北匈奴太后。

后来汉和帝时期,窦宪被收回了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然后在封地之上被迫自杀。

以上就是历史上的三位冠军侯,其中贾复和霍去病都是病逝,只不过霍去病去世的时候年纪太小,有些遗憾,而窦宪没有得到善终。

汉武帝给予霍去病怎样的称号?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男,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 [1] ,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 [42] ,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43] 。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 [1]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为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扩张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