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这十年的中国成就,这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都有哪些??和中国这十年取得的成就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唱歌的理由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

中国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有:经济腾飞、长期稳定、几十年不战争、基础设施、科技爆发。

1、经济腾飞的中国奇迹。

没有经济,一切无从谈起。今天的中国,能有这样的国际分量;今天的中国人,能有这样的安定生活,发展是硬道理,经济腾飞是根本。在我看来,这也是中国人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对世界作出的最伟大贡献。

2、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

第一句,访华的外国人惊叹,“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第二句,关注中国的外国媒体惊叹,“中国已成全球最稳定繁荣的经济体”。

经济在发展,但社会长期稳定,太难得了。毕竟,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一个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经历一个社会矛盾和风险的高发期。

3、几十年不战争的中国奇迹。

这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但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中国。

4、基础设施的中国奇迹。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我们的绰号,就是“基建狂魔”。前几天,又传来新的成就,白鹤滩水电站开始发电。这个水电站,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单机发电能力最大。

基建狂魔发起狠来,全世界都叹为观止。就以桥梁为例,看到有统计数据说,世界建成和在建的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共有21座,中国占17座。世界已建跨度420以上的拱桥12座,中国占9座。

5、科技爆发的中国奇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坦率地说,在70年前,在100年前,中国的科技,让中国人汗颜。

这十年祖国有哪些成就

一、在科技研究上,1964年,中国成功研发了第一颗原子弹,并试爆成功。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向了太空,开启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进程。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1980年5月,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大型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二、三、四号等4种长征系列火箭。1988年9月7日,载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长征”四号火箭发射成功。2001年1月10日,中国自发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载“模拟人”试验成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历时21小时23分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载人航天的国家。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航天飞行试验成功。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载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员出舱等四大科学实验,创下来中国航天领域的四个第一。2011年,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12年,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改装研制成功。  二、在农业技术上,中国做为农业大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工业技术方面,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是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中国通过61年的历史进程,现中国工业技术有一部分步入了世界领先行业。  四、在通信技术方面,中国在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院研制出被命名为“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中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2010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快速度的大型计算机——天河一号。

这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都有哪些?

这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包括供给端结构优化,效能大提升;需求端结构升级,民生大弥补;科技创新大追赶;新兴产业大发力;城市群大崛起等。

结构方面,占GDP比重,第三产业显著增加,反映宏观供给结构向服务业方向优化;效能方面,劳动生产率大幅上升,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产业链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研发经费大幅增长;国际专利申请量攀升为全球第一;

国际顶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上升至全球第三、第二和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企业快速扩张;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和工程科技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占工业增加值和GDP比重大幅上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地位不断提高,占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型上市公司数目的比重显著增加,占世界500强席位也明显提高。

近十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果。

载人航天:奇功屡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之一、多次担负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任务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其中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

“上天”:捷报频传在载人航天不断创下历史的同时,中国也正向着月球、火星、太阳等不断进发。“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古代神话正逐渐走入现实。“下海”:卓有成效,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到10909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三天以后,“奋斗者”号再度实现万米深潜,并与“沧海”号联合作业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万米洋底直播。



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一、创新发展  新时代这10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10年,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变化,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展现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态势。  在研发经费上,我国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是2012年的2.7倍,2021年基础研究费用是2012年的3.4倍,研发强度达到了2.44。在科学研究水平上,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学科整体实力大幅提升,若干学科方向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学研究机构、大学、领军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力在全球的地位明显上升。在高新技术企业方面,企业数量从10年前的不到5万家发展到现在的33万家。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排名中均进入前十。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科技领域,我们产出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如“天问”探火星、“嫦娥”登月球、“神十三”和天河核心舱成功对接等。在深海方面,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研制成功。在量子科技领域,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二、协调发展新时代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在经济结构上,我国持续优化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年前的45.5%提高到2021年的53.3%。在区域结构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稳步实施。在乡村发展上,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富民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新型城镇化方面,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1年的64.7%。
 三、绿色发展新时代10年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4.9%,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我国单位GDP消耗能源量累计下降26.2%,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装机容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全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3%,生物多样性有序恢复。

七、改革这一“关键一招”新时代10年来,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一,市场主体改革取得新成就。国资国企改革完成顶层设计,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健发展,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健全。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过去10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第二,市场体系改革取得新成就。立法、执法、司法全方位产权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完善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要素市场制度,形成了10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14亿人口、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

中国近几年来的新成就(十年以内)

1、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

工程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9月竣工,工期5.5年。望远镜台址挖掘完工,基地、主动反射面的建造均于2013年内动工。总投资概算为6.67亿元。

2、港珠澳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3、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4、嫦娥工程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2019年1月1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

5、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港珠澳大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带一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探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