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攻击链包含哪几个阶段,网络攻击链框架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什么??,以及链反应的几个阶段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攻击者使用的攻击链的哪个阶段侧重于识别和选择目标?

攻击者使用的攻击链的哪个阶段侧重于识别和选择目标?1. 侦查目标(Recon):侦查目标,充分利用社会工程学了解目标网络。
2. 制作工具(Weaponize):主要是指制作定向攻击工具,例如带有恶意代码的pdf文件或office文件。
3. 传送工具(Deliver):输送攻击工具到目标系统上,常用的手法包括邮件的附件、网站(挂马)、U盘等。
4. 触发工具(Exploit):利用目标系统的应用或操作系统漏洞,在目标系统触发攻击工具运行。
5. 控制目标(Control):与互联网控制器服务器建立一个C2信道。
6. 执行活动(Execute):执行所需要得攻击行为,例如偷取信息、篡改信息等。

网络攻击链框架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什么?

最后一个阶段是资源和特权。
步骤为第一步:隐藏己方位置。第二步:寻找并分析。第三步:账号和密码。第四步:获得控制权。第五步:资源和特权。

钻石模型和攻击链

钻石模型中,受害者将自己作为支点,可以反溯源到的攻击者。这其实也是一种控制反转。通常说的控制反转是基于web容器和其中运行的web app。web容器接受到请求后,根据某些请求特征,去web app里找到对应的程序逻辑进行处理。这个就是控制反转。不是由web app直接处理请求,而是由web容器做了层查找。

钻石模型里的受害者就相当于这里的web容器。受害者可能是一个主机、一个web app所对应的运行容器等。当受害者增加了一些检测、监控逻辑后,便也能像常规的web 容器控制反转那样,找到攻击者。

区块链应用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

区块链技术原理

从定义来看,区块链是一种按时间顺序将不断产生的信息区块以顺序相连方式组合而成的一种可追溯的链式数据结构,是一种以密码学方式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等相关技术通过新方式组合形成的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最大优势与努力方向是“去中心化”,通过运用密码学、共识机制、博弈论等技术与方法,在网络节点无需相互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

区块链的优异特性来源于其独特的技术基础。一个基本的区块链起码要由数据层、网络层和共识层三部分组成。

据层提供独特数据结构保证安全性,采用非对称加密、哈希函数、默克尔树等技术对数据加密,保证数据安全,提供区块链应用的基础;

网络层通过P2P网络实现去中心化的核心思想,在BitTorrent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既是数据的接受者,也是数据的发送者。

在区块链技术中,公钥就类似于种子,有了公钥就在网络中有了可以发言的身份。目前共识机制主要有PoW、PoS和DPoS共识机制,如果想攻击区块链,就要提供比朱链更大的算力,获得的收益远远小于攻击付出的成本,PoW共识机制通过算力竞争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去中心性。

区块链技术演进历程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科学技术,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主要用来解决信息不对成问题。近年来,比特币虽然不被看好,但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之一区块链却备受重视,区块链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其中区块链3.0将实现其余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发展。

——更多数据及分析均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破坏要经过哪几个过程?

一、进入你的电脑
1.黑客手段通过系统漏洞直接送进你的电脑,如:弱密码攻击。
2.在线浏览等外疗链接的时候,通过软件漏洞进入你的电脑
3.下载按装不安全的软件,跟进来的。
4.通过移动存储器件,感染过来的。
5.通过局域网的系统漏洞,感染过来的。
二、病毒进来之后的激活。
本义:当达到某个条件的时候,就自动激活病毒。大多数的病毒在进入你的电脑的时候就会对你的系统核心部位加入一些不正常的勾子,当达到某个条件的时候,勾子就会自动激活或下载病毒。
三、病毒文件的自我生存。
也许有的人说病毒进来了,我是不是可以中止这个病毒然后手动删除了。事实当然不行了,因为病毒加载了自我生存的机制。具体打字太累了。
四、病毒文件的存在意义
病毒进来究境要做什么呢,一但病毒文件激活了,就是执行病毒作者的目地:破坏,盗号等等。
五、病毒文件的自我毁灭。
这个大部份的病毒都不会有,除了极个别的有极个别的目地的病毒在达到某个条件的时候会自我毁灭,来实现作者的隐蔽目地。

其它的好像没了,,

常见的网络攻击都有哪几种?

1、口令入侵

所谓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户的帐号和口令登录到目的主机,然后再实施攻击活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先得到该主机上的某个合法用户的帐号,然后再进行合法用户口令的破译。

2、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互连网上运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通讯方式。攻击者能使用一些邮件炸弹软件或CGI程式向目的邮箱发送大量内容重复、无用的垃圾邮件,从而使目的邮箱被撑爆而无法使用。当垃圾邮件的发送流量特别大时,更有可能造成邮件系统对于正常的工作反映缓慢,甚至瘫痪。

3、节点攻击

攻击者在突破一台主机后,往往以此主机作为根据地,攻击其他主机(以隐蔽其入侵路径,避免留下蛛丝马迹)。他们能使用网络监听方法,尝试攻破同一网络内的其他主机;也能通过IP欺骗和主机信任关系,攻击其他主机。

4、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是主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机能接收到本网段在同一条物理通道上传输的所有信息,而不管这些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是谁。因为系统在进行密码校验时,用户输入的密码需要从用户端传送到服务器端,而攻击者就能在两端之间进行数据监听。

5、黑客软件

利用黑客软件攻击是互连网上比较多的一种攻击手法。Back Orifice2000、冰河等都是比较著名的特洛伊木马,他们能非法地取得用户计算机的终极用户级权利,能对其进行完全的控制,除了能进行文件操作外,同时也能进行对方桌面抓图、取得密码等操作。

6、端口扫描

所谓端口扫描,就是利用Socket编程和目标主机的某些端口建立TCP连接、进行传输协议的验证等,从而侦知目标主机的扫描端口是否是处于激活状态、主机提供了哪些服务、提供的服务中是否含有某些缺陷等等。常用的扫描方式有:Connect()扫描。Fragmentation扫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攻击

DDoS的攻击方式有哪些?如何辨别是不是DDOS攻击?

DDOS攻击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简称,指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攻击者同时向一个或者数个目标发动攻击,或者一个攻击者控制了位于不同位置的多台机器并利用这些机器对受害者同时实施攻击。由于攻击的发出点是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这类攻击称为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其中的攻击者可以有多个。常见的攻击方式如下:
1、SYN Flood攻击
是当前网络上最为常见的DDOS攻击,它利用了TCP协议实现上的一个缺陷。通过向网络服务所在端口发送大量的伪造源地址的攻击报文,就可能造成目标服务器中的半开连接队列被占满,从而阻止其他合法用户进行访问。
2、UDP Flood攻击
属于日渐猖獗的流量型DDOS攻击,原理也很简单。常见的情况是利用大量UDP小包冲击DNS服务器或者Radius认证服务器、流媒体视频服务器。由于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服务,在UDP
Flood攻击中,攻击者可发送大量伪造源IP地址的小UDP包。
3、ICMP Flood攻击
属于流量型的攻击方式,是利用大的流量给服务器带来较大的负载,影响服务器的正常服务。由于目前很多防火墙直接过滤ICMP报文。因此ICMP
Flood出现的频度较低。
4、Connection Flood攻击
是典型的利用小流量冲击大带宽网络服务的攻击方式,这种攻击的原理是利用真实的IP地址向服务器发起大量的连接。并且建立连接之后很长时间不释放,占用服务器的资源,造成服务器上残余连接过多,效率降低,甚至资源耗尽,无法响应其他客户所发起的链接。
5、HTTP Get攻击
主要是针对存在ASP、JSP、PHP、CGI等脚本程序,特征是和服务器建立正常的TCP连接,并不断的向脚本程序提交查询、列表等大量耗费数据库资源的调用。它可以绕过普通的防火墙防护,通过Proxy代理实施攻击,缺点是攻击静态页面的网站效果不佳,会暴露攻击者的lP地址。
6、UDP DNS Query Flood攻击
采用的方法是向被攻击的服务器发送大量的域名解析请求,通常请求解析的域名是随机生成或者是网络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域名。域名解析的过程给服务器带来了很大的负载,每秒钟域名解析请求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造成DNS服务器解析域名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