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袁隆平图片(杂交水稻之父手抄报图片简单),以及袁隆平图片漫画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袁隆平,男,汉族,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

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

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

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杂交水稻之父手抄报图片简单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是在几几年,袁隆平多大的时候作的??


9月11日,袁隆平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对外合作部长级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袁隆平有一个梦想广为人知:“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平,祖籍江西德安。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先后获“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国内大奖和联合国“科学奖”、“世界粮食奖”等国际大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美丽的“误会”

袁隆平说,他之所以学农,乃是缘于一个 美丽的“误会”。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北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严母慈,家庭温馨,接连的战争却让他的青少年时期都在迁徙流离中度过。

他常常这样跟别人讲述那个“误会”:在武汉读小学那会儿,有一次郊游,老师带他们去参观一个企业家办的园艺场,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满园的花花草草漂亮极了,红红的桃子,一串串的葡萄,“这要是学农就美了!”

那时候,卓别林的经典影片《摩登时代》正好上映,被机器折磨得发疯的工人查理,只有在对田园风光的梦想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电影中的梦境和亲眼所见的情景叠加,一个懵懂少年的心里,就此埋下一颗立志学农的种子。袁隆平说,“要是早知道农村又穷、又脏、又苦,我可能就不会学农了。”

笑谈之间,其实并无悔意。高中毕业时,袁隆平不顾父亲希望他“学而优则仕”的想法,报考了位于重庆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解放后,该校并入西南农学院。

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被分配至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在这个僻处湘西的小地方,他开始了日后震惊世界的研究。

袁隆平获奖是谁推荐的

经贸 · 名人引航】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党办 团委 吉林经济贸易学校 2020-04-07 12:22 发表于吉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近几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西方思想的侵入,人心浮躁,道德堕落,追名逐利之风尤为盛行,许许多多的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盲目追星、娱乐至上等现象严重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势在必行。在第三期《名人引航》栏目中,我们为全校师生推荐的是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共和国勋章、改革先锋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REC

图片
,时长03:00

个人经历
图片

图片

袁隆平(1930年9月-),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求学经历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1931年至1936年,随父母居住北平、天津、江西九江、江西赣州、湖北汉口等地。
1936年8月至1938年7月,在汉口扶轮小学读书。
1938年8月至1939年1月,在湖南省弘毅小学读书。
1939年8月至1942年7月,在重庆龙门浩中心小学读书。
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在重庆复兴初级中学读书。
1943年2月至1944年1月,在重庆赣江中学读书。
1944年2月至1946年5月,在重庆博学中学读书。
1946年8月至1948年1月,在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
1947年暑假,读高中一年级时获汉口赛区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一名;获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泳第二名。
1948年2月至1949年4月,在南京中央大学附中读高中(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49年8月至1950年10月,在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
1949.08—1953.08 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