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一席演讲大冰,大冰的人物评价「分享」和一席演讲目录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一袭红衣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大冰的人物评价

大冰被人熟知的身份是山东卫视的综艺主持人,他在演讲类媒体《一席》的一次演讲,改变了很多人对他之前的认识,“原来他还是民谣歌手、背包客、酒吧老板、鼓手、主持人、作家,一个追求青春和梦想的年轻人”。他的这则演讲视频在网上被播放几十万次,有的年轻人看过这则演讲之后甚至辞掉工作,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京华时报评) 。

如何评价大冰?

我熟知大冰,是在山东卫视的综艺节目《阳光快车道》,这档节目也是陪伴了我的初中时代,因我是山东人,在一次去济南参加的考试的时候,有幸去参加了一个智力节目,见到了大冰,不过让我感到遗憾的是,那个时候不知道拍张照片留个纪念,我也是后悔啊!!大冰主持的节目比较的欢乐,而且他的声音也是属于男中音的区域,浑厚有力,应变能力也是挺好的。

 不过,最近几年,没有再从电视上看见过他主持节目,也是因为现在的综艺节目太多了,根本不知道看哪个,工作也比较忙,没时间看了,在一次的偶然的机会看中央9套记录频道,看到了一个梳着鞭子的大冰,这才知道,大冰进藏了,而且只拿一个手鼓,背一个包,以一个流浪歌手的姿态出现在天地辽阔的西藏大地上,我这也才知道,他还是一个歌手,不仅会主持。

于是,就查阅了大冰的一些资料,看到他在某家视频网站中的一个节目《一席》中的关于他的演讲,这次演讲我完整看了下来,让我对曾经的大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大冰是一个不甘屈服、勇于开拓创新的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追梦人,他不仅当歌手,而且还出版了书,比如关于游记类型的书籍《乖,摸摸头》,还有诗歌散文集《阿弥陀佛么么哒》,据说现在的大冰已经是百万级别销量的作家了,真是厉害,也可以说是一次华丽的转身(我真是后悔,当初没合个影啊啊啊),从一个主持人到一个进藏的歌手,再到一个作家,每一步,大冰都是脚踏实地的走来,有梦想有追求的前行,他的这种行为也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一个榜样,学习他这种坚韧、不服输、有梦想有追求的性格。

大冰笔下的朋友们,以梦为马,浪迹天涯 | 一年读书300本

大冰自称是一个野生作家,除了写书,他还当主持人、唱民谣、画油画。
大冰的笔下,记录了许许多多他朋友的故事,以梦为马,浪迹天涯。

2017年第11周关键词:大冰申赋渔

用一小时时间速读,用一生时间精读,这是无悔在2017年阅读的第64~67本书。

这三本书摆在一起,第一眼望去怎么都觉得像是佛学启蒙课本。

把大冰的书全读之后才发现,大冰作品的正确打开顺序是:

一席演讲"赶着音乐去放牧" → 他们最幸福 → 乖,摸摸头→ 阿弥陀佛么么哒→ 好吗好的→ 音乐纪录片"大冰的小屋"

先对着视频看大冰讲述他自己的和他朋友的一些故事,再去书里发现那些故事的扩展版本,最后在音乐纪录片里,见到书中那一个一个的名字也都是生活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活生生的人。

我第一本拿起来读的是《阿弥陀佛么么哒》,翻看的第一个故事就被感动哭了。

年轻的小越阳,在十几岁的青葱年纪不幸离世,走之前让父母一定要找到大冰。找了两年终于找着了,小越阳的遗愿是音乐,更大的遗愿是希望父母不要因为他的离世而绝望,留一个遗愿,他们就有理由活下去。

小越阳写了许多歌词,大冰找了许多他的朋友,把它们一一成曲。有书有音乐,小越阳不会被人忘记。

翻看《好吗好的》里写铁成的故事,差点儿又被笑死。

铁成长得很像一个兵马俑,在台上随便摆个pose,都是既形似又神似。铁成极其传奇,北京城里三教九流就没有不认识的,娱乐圈艺术圈大学学术圈黑暗料理圈圈圈通吃。

估计肯定有人说,纯粹就是胡扯蛋!但是,我信。

有一段时描写大冰陪着铁成吃接风宴,转战吃了四顿:

对这种极有画面感的描写完全没有抵抗力,每每想起都觉得超级好笑。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2016年的《中国新歌声》,杨山唱了一首《九月》,"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反反复复的吟唱。我家闺女爱死这首歌了,在她的强烈要求下,《九月》的mp3被拷到了她的火火兔有声读物机里,于是那段时间每天屋子里都飘荡着"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乖,摸摸头》里,有一篇故事就是讲"木头马尾"。女生木头是个极有天赋的设计师,男生毛毛是个爱带大金链子的汉子,他们共同开的店,就叫“木头马尾”。他们惊心动魄的相识相知则在《阿弥陀佛么么哒》里。看音乐纪录片"大冰的小屋",望着毛毛骑着自行车驮着木头,真心觉得,他们最幸福。

某天下班,塞着耳机听喜马拉雅里的李峙音乐节目,那天的主题就是《九月》。放了几首名字叫《九月》的歌,最后一首之后,就是歌词为"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的这首。在李峙的娓娓道来中知道了,歌词是海子的一首诗,海子后来自杀身亡,谱曲的叫张慧生,后来也自杀身亡。直到周云蓬,让《九月》重新回到世人的耳旁。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简单的十个字背后,还有那么多或悲伤或幸福的故事,感谢有意无意的阅读与聆听,有故事的人生,是幸福的。

小芸豆是另外一个大冰不只在一本书里提到的朋友。

这个女子真生猛!跟抢匪博击把人家脑袋踩在脚底下时顺手还接电话,大草原里近距离拍野生动物大海里近距离拍大鲨鱼。大冰说小芸豆要是把她的旅行历程结集出书将秒杀当前世面上一切旅游书,可小芸豆就是不写。《好吗好的》里大冰说他要在微博里集10万回复让小芸豆出书,集不到10万他就把自己一本书吃了,还直播。挺好奇到底集到了10万没?

还有成子、小S、老谢、老兵,等等,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是极为精彩的故事,就算只是速速的翻一下书,他们的故事依然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大冰真是一个非常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大冰在后记里面写:

《他们最幸福》是大冰的第一本,只写进了他列满了七八页纸中的区区10个老友。最后翻看的这本《他们最幸福》,也许是前面三本里的故事都太过绚烂,反而衬得这本书中的故事有些平平淡淡。

大冰在每本书里都会说,这世界上真的有人正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在我自己觉得,他在用他自己的和他朋友的看似玩世不恭的故事在一遍一遍的告诉世人,最重要的是抬起手迈开腿去做去行动。不亲身去经历,你眼中的美好统统都只会是只属于别人家的神话故事。

特别佩服大冰做的"百城百校畅聊会":聊聊书,聊聊生活的美学,聊聊理想和爱情,聊聊人世间美好的东西,以及达成的路径和可能性。

以梦为马,浪迹天涯。大冰用他的歌他的书他的动人故事,要去点燃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年轻的灵魂。

百万畅销书作者大冰,他与他朋友的故事,值得读上一读。

《他们最幸福》大冰 |幸福的出口,并不单一。

出行之前,再看看大冰的故事,大冰说:希望这本书于你而言是一次寻找自我的孤独旅程,亦是一场发现同类的奇妙过程。

我不去你们的拉萨,不去晒 大昭寺晒阳阳生产队 的阳光,也不去找三哥给我纹阿修罗或者明王,我要去那满是流浪歌手的丽江。

大冰,我会在转角遇见大军和他的爱人孩子吗?

大冰,我会在你的小屋遇见王博和甜菜吗?

大冰,老兵的火塘我就不去了,我怕太贵了。

大冰,成子在哪里,我想去尝一壶他泡的清茶。

大冰,我要去徒步雨崩,沿途必须经过丽江。

初读大冰是在年初刚捧起书本、刚走出户外的时候看的——“哭什么哭,《乖,摸摸头》”,然后看了一期一席的演讲,爱上那一抹嘴角上扬的微笑。

这个北方男人,喜欢冒险,也是个画画写字的歌手,文艺与冒险精神共存。在纳木错差点和兄弟坠入悬崖的狂欢,跟不用手机的女孩儿身无分文从拉萨走到珠峰的狼狈,在阳朔遗失的手鼓我不敢提,乖,摸摸头。

这本书里讲了10个故事,他们的人生各不相同,看似坎坷,却又幸福至极,他们最幸福。

人生经历是可以自我创造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自我选择的。
在大冰的故事里,有经历沧海桑田后结婚生子的的幸福,也有人孑然一身一直走在修行的道路上,当然也偶有几句“正常”的嘲讽。

半生只活在一天里,这是要闹哪样。

我从大冰的书里获得一些勇气,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是那样活着的,书里说 智慧多了,烦恼就会少,想要获得智慧,就要先静下来那颗心。 我却觉得,乐、苦都要到骨子里才记忆深刻,事关生死,才有了意义。
心是自由的,去哪儿不是去啊。
年初读了王鸿人的《在不远行,就老了1》,这本书让我觉得: 走出去,就是这么简单。

幸福的出口,并不单一,向心想去的方向走吧,青春一去不回。

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不要把浮躁的生活当作成长......

2015.9.6
下两周读书——《乌合之众》

入选一席演讲现场的听众有什么样的标准?

一席一开讲,全场一片漆黑。台上没有讲台,更似舞台,嘉宾站在一块圆形的红色地毯上演讲,背景是红色的YIXI字母立在黑色舞台的一角,暖色灯光打下,如坐剧场。演讲者的背后是一块放映讲稿的幕布,他依靠手中的遥控器翻页,面前的台下则是一块提示板,保证演讲的流畅性。开讲前,屏幕提醒观众保持安静,台下有数台摄像机在不同机位录像,甚至有一条滑轨在舞台一侧。上传的视频中,字幕、剪辑一个不落,方便没有到现场的观众学习分享。

你知道大冰为什么那么火吗?

‍‍‍‍

在高三毕业之后,偶然的一次机会看到了冰叔在一席上的演讲,感觉演讲的能让自己产生共鸣。自己实际很小的时候也认识大冰,就是《阳光快车道》。每个人或许是看完演讲之后认识的他,也有人喜欢他的主持,还有人会是在签售会或者音乐会上知道大冰这个人,听他的歌,看他的书和演讲。从而让你感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慢慢的也会喜欢上这个大叔。有人会羡慕冰叔说的那种“即可朝九晚五,又可浪迹天涯”的生活方式,有多少人能做到,也有多少人去盲目的崇拜以及义无反顾的去实现这种生活方式。

‍‍‍‍

关于大冰,我也想发言

《是时候将大冰拉下神坛了》,这是一篇文章近日在朋友圈热传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

大冰的三本书我看过两本,我本身是一个几乎不看文艺书的人,知道大冰完全是由于赵雷的歌。多年前第一次看大冰的文章时,真的是哭的稀里哗啦,未曾想过生活还能如此放肆。

高中时也有过背起吉他浪迹天涯的冲动,但是由于我妈不给我钱买吉他还把我揍了一顿,这个计划暂时搁浅了。当时还有B计划,就是上大学后休学去旅行。为了走正规流程,我还研究了一段时间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度抑郁症患者,由于挂科,这个计划也夭折了。大冰的书让我处于这种神经质的状态将近两年。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我感觉我高中语文课代表的文笔都比其略胜一筹。不过只要故事好,文笔什么的都可以忽略不计,毕竟也不是什么文学作品。大冰的书中曾经说过,赵雷以后可能也火不了,现在看来是蛮打脸的。关于书中故事的真实性,赵雷在接受《文艺周刊》的采访时,明确表示了其中带有虚构成分,大家当故事看看就好。

大冰在《一席》上说不喜欢有那么多标签,然后我就去关注了他的微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赔钱的酒店掌柜”这个标签,我是蛮想呵呵的,赔钱你还开四个分店!有病啊!

其实第一眼看到大冰这一连串的标签时,脑子马上联想到的是乔小刀,关于乔小刀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圈内人因该都有所了解(虽然我不是)

慈善,大冰做的慈善我们有目共睹,开篇提到的文章中写到 “一个人做好事发挥善心的确值得提倡,如果反复公之于众,就显得像一种刻意而为之的“自我营销”了。当下许多公众人物都做慈善,如果每天忙着发微博,那还有什么意义?”这我是不认同的,加大慈善的曝光度因该是有益于慈善事业发展的。

但是,这里不得不思考一下,为什么同为网红的薛之谦做慈善就没有那么多流言蜚语呢?

这个问题我只评价薛之谦:因为薛之谦的心愿是世界和平,因为没人知道他的时候他依旧尽力在曝光慈善。或许善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坚持。

知乎上有人这么评价大冰:不要让你的经历成为装逼的资本,而是要成为装逼的筹码。

这句话我一直是很受用的。毕竟屁大点事都拿出来反复说的人,内涵也就是那么多了。

自从听说大冰去了南极我就知道他要发新书了,讲真,我没看过他的新书,要是上面没有南极的事,欢迎打脸。

其实我还是蛮感谢大冰,在我还天真的时候给了我一丝幻想。正如他书中所说的“请相信,这世上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段生活。”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和我当初一样时刻准备着背着吉他直奔丽江杀向拉萨的小姑娘,我只想说,要是你没钱,你连小屋的门都进不去。书中的事,看看就好,不必追求,不必模仿。

只要热爱生活,在哪里都是天堂

                                                               by:渊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