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漓殇う」消息,近日,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关海峡两岸的感人故事,要求越短越好. 关于大陆两岸的故事「一定记住」引发热议,关于诚信的故事或典故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2008年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重大事件

两岸携手,抗震救灾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致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表达对灾区的关切及慰问。16日,台湾组织专业搜救队赶赴地震灾区协助救援,这是1949年以来台湾的专业救援队首次赴大陆救灾。台湾民间也踊跃捐款支援灾区,充分体现了两岸同胞的骨肉深情。 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 6月11日,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团抵达北京,与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举行会谈,双方就尽快解决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议题进行了协商,并签署了《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标志着中断9年的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启动 7月4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批游客抵达台湾岛,开始了为期8天的观光行程,大陆居民期盼多年的赴台旅游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正如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所说:这是两岸关系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也是两岸同胞交往史上一个新的起点。 两岸民众共享奥运荣耀 8月8日,台湾政党领袖连战、吴伯雄、宋楚瑜出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奥运会赛场上,大陆观众热情地为中华台北队的体育健儿们加油喝彩,让他们体验到了主场般的感受。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加拉近了两岸同胞的距离。 陈云林赴台进行历史性访问 11月3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赴台访问,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等4项协议,并形成其它一些积极成果。这是大陆海协会会长首次访问台湾,代表着两会制度化协商取得新突破。 “三通”基本实现,两岸交流进入新纪元。 12月15日,根据海协、海基两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启动。经过30年的努力,两岸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两岸关系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12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提出了9条“共同建议”。同时,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宣布了大陆就如何加强两岸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订的10项惠台政策措施。 大熊猫“团团”、“圆圆”抵台 12月23日,台湾民众期盼已久的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搭乘专机抵达台北,这标志着协商10余年的熊猫赴台计划终于成为现实,“团团”、“圆圆”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象征。

求采纳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的是什么和什么两岸发生的故事

跨越的海峡生命桥》讲述的是(大陆)和(台湾)两岸发生的故事,赞扬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宝岛台湾和大陆虽被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l中国两岸交流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路透台北6月24日电---台湾与大陆于1949年经历逾半世纪的隔离後,逐步放开限制并增进两岸交流.以下是重要法规松绑里程碑以及两岸交流重要事件的简介:
1989年11月21日 施行《开放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民众间接通话(报)实施办法》

允许海峡两岸经由第三地区国家电信机构转接电话、电报等

1991年5月1日 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1992年7月31日 制定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

允许非公务员身分的台湾人民得进入大陆地区

1993年2月8日 施行《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许可办法》

允许无法进入大陆地区的台湾人民在大陆境内三等血亲或配偶进入台湾探亲

1993年4月29日 签署《辜汪会谈共同协议

同意加强经济交流、两岸工商人士互访等

2000年12月15日 公布《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

允许金门马祖与大陆试行直航,即小三通.

2001年12月公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观光活动许可办法》2002年5月实施

允许大陆人民符合规定条件者,由经交通部观光局核准之旅行业者代为申请许可来台从事观光活动:

2003年1月26日至2月5日

两岸首度春节包机,但规定仅由台籍航空业者执行勤务,去程经港澳空机不落地,至上海载客後回程经港澳落地返台.

2005年1月29日至2月20日

海峡两岸业者和官员排除争议,达成首次对飞直航的春节台商客运包机.两岸各六家业者在此期间共提供48个往返两岸的直航航班,飞行地点大陆为北京、上海、广州,台湾则为台北、高雄.

2005年3月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法.台湾当局宣布暂缓推动货运包机并重新评估两岸政策.

2005年4月29日
国民党主席连战接受大陆官方邀访,率团访问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四地.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谈後达成五点共识,包括促进恢复两岸谈判、促进中止敌对状态、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

2005年6月15日

中国国台办宣布,简化台湾人赴大陆签证居留手续,以及放宽台湾居民到大陆就业的多项限制.在大陆毕业的台湾学生也可直接在当地就业.

2005年8月1日

中国海关总署开放15种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

2005年8月3日

台湾行政院宣布台籍航空班机可飞越大陆领空.

2005年9月28日

台湾行政院宣布,10月3日起允许金门马祖地区试办台币和人民币兑换业务.

2006年4月14-16日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台湾政界和企业界人士,于北京参加14至15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国共经贸论坛.连战并于16日与胡锦涛二度会面.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并宣布开放赴台旅游细则,扩大农产品输入等15项对台合作措施.

2008年5月

国民党籍马英九在3月台湾领导人大选大败民进党,让国民党重新拿回失去八年的执政权.马英九5月20日上任後随即进行两岸政策松绑.

2008年6月30日

配合全面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开放台湾地区进行人民币兑换,初期以单向兑换,也就是只能买入人民币,兑换限额两万人民币.待签定货币清算协议後再讨论双向兑换.

恢复新华社及人民日报在台驻点,并开放大陆五家地方媒体来台驻点.

2008年7月4日

两岸实施周末包机,航机仅象徵性绕经香港飞航情报区,无需停靠香港.

2008年7月18日
台湾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初期以团进团出,每团最少10人,但人数规定在2009年1月放宽为5人.

2008年12月

两岸实现直接通航和常态包机,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两岸正式进入"通商、通航、通邮"的大三通时代.

2009年4月26日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以及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的第三次"江陈会",达成"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两岸空运补充协议"以及"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其中金融合作协议架构为监管单位商谈金融监理备忘录(MOU)奠下基础.

2009年6月30日

发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等相关办法,正式实施陆资来台从事事业投资,但项目仍有限制,也开放陆资企业购置自用厂房商办、住宅.中国南方航空(600029.SS: 行情)等八家航空公司来台成立分公司.

2009年11月16日

两岸以互递(换文)签署银行、保险以及证券三项监理MOU.三项MOU签署人都是以"两岸监管机构代表"落款,避开了具有政治敏感性的正式官衔.

2010年6月24日

第五次江陈会谈预备性磋商在台北举行,宣布6月29日在中国重庆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此为两岸历来最重要的一纸经贸协议.ECFA早收清单中大陆对台湾开放539项,金额为138.4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则开放267项,金额28.6亿美元. (完)

欲浏览相关细节,请点选陆委会网站(www.mac.gov.tw/)

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关海峡两岸的感人故事,要求越短越好.

2001年秋,夏祖焯先生把记者领到了他母亲的病床前。林海音戴着氧气面罩,插着鼻饲,已处于最后弥留之际。

病榻上,年过八旬的林海音依然美丽而高雅,她那尚存的一息使整个病房弥漫着神圣和高贵。

林海音的一生实为两岸及中国历史的缩影:她是台湾苗栗县人,日据时期生于日本,随父母返台后,不堪忍受日本统治,举家迁居北京;台湾光复后,重返故乡台湾。之后,海峡相隔,待重归城南寻梦,已是古稀之年,故旧过往,存者寥寥。正如其代表作《城南旧事》所叹: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夏祖焯对记者说,母亲一生刚烈正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岛内“白色恐怖”时期,出于对高压下的台湾同胞的同情与支持,林海音的“纯文学”出版社扶持了一大批乡土文学作家,使其走上文学之路。但是,近年来,在甚嚣尘上的“台独”喧嚣中,一些曾受她资助的作家竟成为“台独”鼓噪者,走向了她的对立面。一向乐观的母亲,晚年心境平添了一分感伤与苍凉。

“我是大中国作家,我以此为自豪!”夏祖焯告诉记者,晚年时的母亲就是这样表示的。这大概是她所能作的最大的原则性宣示了。

我们找来了插图版的小说《城南旧事》,在她眼前一页页翻过;并播放着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以及她最喜欢的歌曲《魂萦旧梦》,试图唤起她的记忆。

当年在电影《城南旧事》中扮演小英子的沈洁也专程从上海赶到台北探望她的忘年交。

“我感到,林阿姨认出我来了,北京的那段生活对她来说太深刻了。”沈洁说。

我们感叹着时光的流逝和无情,也感叹着人生的离愁与执着……在台北,我们以这种方式陪伴这位伟大母亲的最后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