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中国礼 中国乐 中国礼乐文明的内容「经验」和弘扬传统文化表演节目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让眼泪放纵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个代表什么

儒家孔子“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礼,主要指德育,“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就站不起来,不能做人。
乐,不仅仅指美育;礼是外在的,乐是内在的。乐使大家彼此相亲,礼使大家彼此相敬;乐使大家彼此相同,礼使大家彼此相异,这在《礼记?乐记》中讲清楚了。
射,射箭;
御,驾车;两者合起来就是体育和劳动;
书,各种历史文化知识;
数,数学。
用现在的话讲,大体上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古人所说的“礼、乐”是指什么

中国古代西周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道德合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张扬等级观念的礼、乐是核心,书、数是基础,射、御等技艺也很受重视,其成绩可作为奖励的依据。

中国礼乐文明的内容

孔子为何推崇“礼乐”?“礼乐文明”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作者:卜殿东

    《礼记·乐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话中明言“乐应天”、“礼配地”,而后又说“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乐记》又云:“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可知儒家有德者或圣贤的标志就是“礼乐皆得”,其中“乐”就是“天德”,主“时间性”;“礼”就是“地德”,主“空间性”。那么为何“乐”为“天德”?又为何“礼”为“地德”?或者说“天德”、“地德”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一说到“天地”境界,必须要回到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看看《易经》原典的说法。《易·乾卦》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又《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知“天德”即“乾德”,就是“变化自强”之德。我们再来看《坤卦》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知“地德”即“坤德”即“顺天载物”之德。于是“礼乐”之用就是效法“乾坤”之道,上达“天地境界”。

       我们要知道,古人讲“天地”实际就是以其象征“道器”。“天”就是“形而上”之“道”;“地”就是“形而下”之“器”。“天(道)”迁流不息、自本自根、不可名状,然万物皆统一于“道”,“道”是最大、根本、唯一的“存在”。以其变动不居、变化流动,故以“乐”象之(音乐的流动性,所谓“逝者如斯”、“岁月如歌”。主“时间性”);以其乃“唯一存在”故万物皆“同”,故曰“乐者为同,……同则相亲”。

     “地(器)”表万象森然。其万物并作,纷繁复杂、各具其性。故主相“异”;以万物各得其名、各安其份、相互依存,而人类社会亦须如此方能和谐共荣,故以“礼”象之(主“空间性”),故曰:“礼者为异,……异则相敬”。于是“同则相亲”故主“和”;“异则相敬”故主“序(秩序)”,故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又“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可证“礼乐”者,乃“天地”境界,不可偏执,偏则非“流”即“离”(“流”者,亲而无序,无序则乱;“离”者,疏而不和,不和则争),唯执守中道而行,庶几近之。《乐记》有云:“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此乃先知之言也!

     夫近日之社会,以“现代性”相尚,日新月异、只争朝夕,是为“乐胜”之世,“乐胜”则“流”,“流”者,不断打破传统规则秩序却如水之就下以致每况愈下,其以“时间性”的“现代”文明为其显性特征。然“流”则必“忧”,乐极生悲,比如举世皆认为人定胜天,故狎“天”(大自然)而为乐,是乃有环境、资源、道德之忧。故而今日当务之急则须以“礼”矫“乐”之偏失,自我约束,敬畏自然,克己复礼以挽救人道之偏。如果说“乐”代表“进取”,那么“礼”则代表“固守”,一味“进取”并不绝对就是好的,所以说“乐胜则流”。而适时“固守”也不一定就不好,当“乐极则忧”的时候固守原则甚至某种不同流合污的“退步”就是最大的进步。所以《乐记》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教人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安分守己。即什么时候干什么事,什么地步做什么事,不要过“分”,要在变动中保持秩序,乃于个人是谓“克己复礼”,于社会是为“礼乐文明”。因为:1、首先干好本分才能企望提高、进步而成就、升格为新“分”。比如学生就要好好学习(本分),才能以后有一个好前途(未来新“分”或“可能性”)。2、“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当一个人的现在的名“分”、身“分”变了,就要安守新的“分”,而不能再固守旧“分”了,否则也是不“安分”,比如已经成家立业了(新“分”即“本分”)却仍然旧习不改贪玩恋新(旧“分”成“非分”)。因此“安守本分”这句话其实并没错,我们“现代人”正须要“安守本分”,回归于“安分守己”。

 (本文由卜殿东原创,欢迎关注“虚室生白吉祥”并沟通交流。)

礼、乐是中国的传统,代表着什么?

是的,礼乐是中国的传统。

中国古代礼乐当中的乐指的哪些乐器

你好,中国古代礼乐有“八音”,即金、石、丝、木、土、革、匏、竹。其中“金”是指用青铜铸造的乐器,主要是钟,其次有钲、铙等;石指石质乐器,主要为编磬;丝指弦乐器,如筝、瑟等;竹指竹类乐器,如排箫、篪等;土质乐器有埙;木类乐器有柷;匏类乐器有笙;革类乐器有鼓等。

西周礼乐制度中,礼是什么?乐是什么

"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

“礼乐制度”,也就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这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

礼、乐的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

所以,“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

扩展资料: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

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它又使乐成了礼的附庸,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渐趋于僵化。统治阶级为了推行"统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的礼仪和与之相配合的音乐。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

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也有严格规定。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

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周礼.春宫》及注);等等。

中央台方圆剧阵昨晚放的什么音乐

中央台方圆剧阵昨晚放的什么音乐?答案如下:歌名是《明天会更好》《方圆剧阵》是CCTV-12社会与法频道一档社会纪实剧情栏目,分为《方圆剧阵(日播版)》和《方圆剧阵之真实故事剧场》。剧目以“真实故事改编”为核心,致力于用真实案例改编的剧情故事,展现真实的人间百态和社会面貌,普及法律知识,探讨社会现象,聚焦百姓生活,弘扬向上向善的人间正能量。

中国舞蹈史礼与乐的关系

中国舞蹈史礼与乐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礼乐”文化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政治理念。它的本义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上一直都重视乐舞的教育功能,以此来推行政治性社会的礼仪化道路。

中国古典舞学科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其中不仅有着对中国前代舞蹈的继承,更吸收了芭蕾的训练方法。在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和元素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乐文化精神。本文主要是从中国传统“礼乐”文化与古典舞课堂教学相融合的角度出发,加强调对学生舞蹈文化内涵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对传统礼乐文化的归属感。

传统礼乐文化在古典舞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包含的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宗教、政治、伦理、制度、民俗、艺术(音乐、舞蹈)。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孔子“礼乐”思想,主张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礼”以修“外”,规范人的行为准则;“乐”以修“内”,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统治者通过“礼乐”形成当时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而加强自己的领导权。

经过社会的变迁,礼乐文化不断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礼乐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价值。“礼乐”文化教导人们修身养性,知书明理,懂谦让,通过这些优秀的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崇礼仪、尚和合、讲仁爱的礼乐传统。

而我国历史上的宫廷乐舞、女乐、雅乐、礼乐均属于中国古典舞的范畴,这就意味着古典舞自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礼乐文化。如周代的《六代舞》为中国古代皇帝、唐、虞、夏、商、周六个时代的祭祀乐舞,歌颂统治者的功德;如古典舞《秦王点兵》表现中华武士驰骋疆场,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如古典舞剧目《踏歌》完美诠释了古典舞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的动势,不以人体线条呈现,而是体现在古典舞的“韵”“势”之中,展现古典文化的风韵。更体现出“礼乐文化”重点不在人的外观体态,而是强调人的内在修养,由“内”修“外”,从而达到内外兼修。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礼乐文化的内涵

礼乐文化的内涵如下:

礼乐文化,是指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中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气魄何等宏大!所以,“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礼乐,形式内容包括礼仪、音乐。中国的文化,非常重视礼乐。“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

虽然现代工商业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冲击,已失去古典纯朴的本质精神。但是,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

有文字可考的礼乐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经孔子和孟子承前启后,聚合前人的精髓创建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文化系统,从而得以传承发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

中国的礼仪有哪些?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