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病毒抗体Ig-M与Ig-G,IgM和IgG的区别「知识普及」,以及病毒抗体ig-m与ig-g的检查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IgM和IgG的区别

区别:

lgM

IgM是ImmunoglobulinM的缩写,意思是免疫球蛋白M,根据结构的不同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种,IgM是人的免疫球蛋白之一,其他还有IgA、IgG、IgD和IgE。是胎儿合成的第一种Ig。

lgG

IgG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的缩写,是血清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血清Ig的75%。其中40~50%分布于血清中,其余分布在组织中。IgG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IgG的功能作用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大多数抗菌、抗病毒;应对麻疹、甲型肝炎等,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感染性疾病。其指标对于诊断某些疾病具有意义。

扩展资料

正常值

lgM

脐血40~240mg/L新生儿50~300mg/L0.5~6月150~1090mg/L6月~2岁430~2390mg/L2~6岁500~1990mg/L6~12岁500~2600mg/L12~16岁450~2400mg/L成人400~3450mg/L(测定值因标准品制备不同而变化)

lgG

脐带:7.6~17g/L(760~1700mg/dl)
新生儿:7~14.8g/L(700~1480mg/dl)
0.5~6个月:3~10g/L(300~1000mg/dl)
6个月~2岁:5~12g/L(500~1200mg/dl)
2~6岁  :5~13g/L(500~1300mg/dl)
6~12岁:7~16.6g/L(700~1660mg/dl)
12~16岁:7~16.6g/L(700~1660mg/dl) 
成人:7~16.6g/L(700~1660mg/dl)

参考资料:lgM--百度百科   lgG--百度百科

什么是Lgg和Lgm?

IgG和IgM都是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体,检测抗体对病毒感染具有诊断意义。

如果病毒抗体类型表现为IgM,那一般是近期的急性感染。

如果表现为IgG,则一般为慢性的或者隐形的感染或者是体内有抗病毒抗体对病毒有免疫力。

igg和igm什么意思

  IgG抗体(immunoglobulin G)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激活补体,中和多种毒素的作用。IgG抗体持续时间长,是唯一能在母亲妊娠期穿过胎盘保护胎儿的抗体。它们还从乳腺分泌进入初乳,使新生儿第一时间得到抗体保护。IgG是四链单体,占血清Ig总量的75%,是血清和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抗体成分,可将人IgG分为四个亚类,依其在血清中浓度高低,分别为IgG1、IgG2、IgG3、IgG4。IgG自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合成,三到五岁接近成人水平。
  IgM是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的缩写。根据结构的不同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种,IgM是人的免疫球蛋白之一,其他还有lgA、lgG、IgD和lgE。

免疫蛋白ig g 与 ig m 什么区别

IgG: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分子量15万,由4条肽链组成。在初级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主要包括抗菌性、抗毒性和抗病毒抗体。

IgM:是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时最先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区别于IgG,IgM是五聚体,由于IgM 有较高的结合价,所以是高效能的抗生物抗体,其杀菌、溶菌、促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G 高500- 1000 倍,IgM 在机体的早期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近期感染的主要标志。
希望可以帮到你

IgM,IgG指什么?免疫学上起什么作用?

  IgM是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的缩写,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5%-10%,血清浓度约1mg/ml。单体IgM以膜结合型(mIgM)表达于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BCR)。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一般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五聚体IgM含10个Fab段,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含5个Fc段,比IgG更易激活补体。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血型不符的输血 可致严重溶血反应。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血清中检出IgM 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膜表面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

  IgG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缩写,是血清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血清Ig的75%。其中40~50%分布于血清中,其余分布在组织中。IgG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IgG的功能作用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大多数抗菌、抗病毒;应对麻疹、甲型肝炎等,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感染性疾病。其指标对于诊断某些疾病具有意义。IgG的功能作用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大多数抗菌、抗病毒;应对麻疹、甲型肝炎等,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感染性疾病。IgG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来自母体的IgG在出生后数月对防御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等感染起着重要作用,母体传递给胎儿的IgG于生后6个月几乎全部消失,而婴儿自身产生IgG从3个月时才逐渐增多,故6个月后易患感染。3-5岁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IgM抗体和IgG抗体的区别是?

IgG是生物体液内主要的Ig,约占血液中Ig总量的70~75%。由于IgG能通过胎盘,所以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 IgG在抵抗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婴儿出生后2~4周开始合成IgG,8岁以后血清中IgG可达到成人水平。由于IgG较其他类Ig更易扩散到血管外的间隙内,因而在结合补体、增强免疫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和中和细菌毒素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抗感染,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一面。但某些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以及类风湿等中的自身抗体都是IgG。一旦它与相应的自身细胞结合,反面加强了组织损伤作用。

IgM在Ig中分子量最大,通常称为巨球蛋白,占血清Ig总量的10%。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IgM由五个基本结构相同的单体组成。各单位间由一条连结链(J链)连结成“星状”的五聚体。IgM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也是经抗原刺激的动物体内最先出现的抗体,因此检查IgM的含量,有助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IgM在胎儿3个月后即开始合成,但水平很低,1~2岁时血清中IgM含量达到成人水平。通过结合补体,IgM有溶解细菌和溶解血细胞的作用,并能中和病毒,其效能比IgG高100倍以上。很多抗微生物的天然抗体、同族血凝素(抗A型与抗B型血)、类风湿病中的类风湿因子以及梅毒的补体结合抗体都属于IgM。

免疫系统的1gG,1gA,lgm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1. IgG:

    (1)在体内分布广泛,是血清中的主要抗体成分(75-80%,10-13mg/ml);半寿期长(20-23天); 

    (2)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

    (3)多数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体均属IgG类;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4)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发挥自然被动免疫功能;

    (5)具有活化补体经典途径的能力(IgG3>IgG1>IgG2);

    (6)具有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结合SPA等;

    (7)参与Ⅱ型、Ⅲ型超敏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抗体也属IgG

2.IgA

(1)分为单体的血清型(占10-15%)和二聚体的分泌型IgA;合成率最高(65mg/kg/d),半衰期仅有6天 

(2)分泌型IgA 主要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产生,存在于唾液、泪液、乳汁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分泌液中和黏膜表面,是机体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因素。 

(3)初乳中的sIgA可对婴幼儿发挥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4)调理吞噬、中和毒素。

3.IgM

(1)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主要存在于血液中(5-10%,1mg/ml),半寿期约10天)

(2)个体发育中最先出现的Ig,胚胎晚期即能产生,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3)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时,是体内最先产生的Ig;血清IgM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4)有强大激活补体能力,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5)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6)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记忆B细胞mIgM消失。

扩展资料:

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抗体Ab和免疫球蛋白Ig的关系: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它包括正常的抗体和尚未证实有抗体活性但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Ab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所有抗体的化学基础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并不都具有抗体活性。

抗体lgM,lgE,lgM,lgA,lgD是什么?需要详细解释

1、IgM抗体:一般为保护性抗体,具有免疫性。

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l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先头部队”;血清中IgM升高,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2、IgE抗体: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主要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分泌。

IgE抗体尾部与嗜碱细胞、肥大细胞的细胞膜结合。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嗜碱细胞与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一类的物质促进炎症的发展。这也是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抗体。

3、IgG抗体: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IgG是血清和体液中含量最高的抗体,占血清总Ig的75%~80%。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激活补体,中和多种毒素的作用。

4、IgA抗体:分为两型:

(1)、血清型为单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仅占血清Ig总量的10%~15%;

(2)、分泌型IgA(SIgA):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是外分泌液中主要的抗体类别,参与黏膜局部免疫,通过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结合,阻止病原体黏附到细胞表面,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SIgA在黏膜表面也有中和毒素的作用。新生儿易患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可能与IgA合成不足有关。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过程。

5、IgD抗体:它主要出现在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表面上。可能与细胞识别有关,以便对应起相对的病原体进行免疫反应,也可能与B细胞的分化有关。

扩展资料

抗体的功能:

1、中和毒素和阻止病原体入侵;

2、激活补体产生攻膜复合物使细胞溶解破坏;

3、调理吞噬和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4、介导 I 型超敏反应;

5、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体

IgG,IgM,IgD,IgE,IgA 是什么意思

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iga
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igm
是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