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小司徒青天,司马、司空、司徒、司寇是什么职务?和小司图片大全可爱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月下听花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司徒是什么官

司徒是正一品的官职。

司徒,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管教化人民。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称司徒。

后汉书·志·百官》有:“司徒,公一人。本注曰: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省牲视濯,大丧则掌奉安梓宫。凡国有大疑大事,与太尉同。”

司徒的职权

大司徒掌管天下土地与图和记载人民数目的户籍,这一点,就与后世的户部相同。而小司徒主要管辖王城和四郊都鄙的男女人数即家数。相同在于大小司徒皆都主管民众,不同的在于大司徒的管辖范围广,而小司徒则反之。教化民众,受天子之命教化安定民众,对于司徒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

掌管徒役,也就是指征发民众进行义务劳动,包括修路,水利建设,修筑宫殿等等。每当有诸侯来朝觐见时,大司徒就负责征发民众修筑道路。准备粮食以招待宾客。而当诸侯使臣来觐见时,则由小司徒来负责。区别在于来朝觐见人物等级的不同。

掌管军队。军队训练和军事行动,司徒都会负责,这点与周代职官文武不分有关系。凡是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及田猎(打猎),大司徒负责征召民众,以做准备。

掌管山林牧泽。根据地图的标注辨别山林,湖泊,川泽,丘陵。在利用土会之法辨别出所生长的动植物和居住的人民。征收赋税。小司徒按照井田制度将土地划分给人民,让他们耕种,然后交纳赋税。

司马、司空、司徒、司寇是什么职务

司马:古代职官名称。马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春秋以前的职业化军队主要由贵族出身的子弟组成,战争方式主要是战车的列阵对阵冲锋,而古代的战车是由马拉的,所以马的地位极其重要。

司空: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司徒: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

司寇:司寇是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名称。商即有之,为最高司法官;周有大司寇、小司寇之分。《周礼·秋官》:“大司寇掌建邦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小司寇“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秦汉以廷尉代之。后世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别称,侍郎则称少司寇。

扩展资料

官职简介:

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

3、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4、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5、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6、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7、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8、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官职

小冢宰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小冢宰〗 官名。北周置。《资治通鉴》一七四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刘)昉又求小冢宰。”《注》:“后周置小冢宰,上大夫也。六命。”《通典·职官典》职官二十一后周官品“正六命”条列:“小冢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等上大夫,子爵;镇远将军、谏议大夫、建忠将军、谘议大夫,别将开府长史、司马、司录,刺史户不满五千以下者,郡守万户以上者”;《册府元龟》卷四百五十七云:“后周追用成周之制,有天官大冢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马、秋官大司寇、冬官大司空,并正七命;又小冢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上大夫,并正六命”。按:后周多依周礼定职名,《礼记》三十二“子曰:迩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虑四方”,《礼记义疏》卷六十八“孔氏颖达曰:迩臣,亲近之臣。献可替否,辅赞於君,守其调和之事。冢宰正治百官,二伯州牧之等,谋虑四方。此大臣亦兼冢宰,但冢宰居於中,故言‘正百官’耳”。依《周礼·天官》,太宰章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通典·职官典》注云:变冢言太者,进退异名也。百官总焉,则谓之冢宰;列职於王,则谓之太宰。)

北周之大冢宰之职,类同於隋唐之吏部尚书,则小冢宰即为吏部侍郎之职。
唐代仍有称吏部侍郎为小冢宰之例,《旧唐书·刘乃传》(卷一百五十三):“刘乃字永夷,洺州广平人……乃常以文部选材未为尽善,遂致书於知铨舍人宋昱曰:‘《虞书》称:知人则哲,能官人则惠。巍巍唐、虞,举以为难。今夫文部,既始之以抡材,终之以授位,是则知人官人,斯为重任……近代主司,独委一二小冢宰,察言於一幅之判,观行於一揖之内,古今迟速,何不侔之甚哉……’”

隋代相当于全国司法部长 大冢宰类似人大委员长,大司马类似国防部长.

户部大司徒是什么官

户部:古代官署名。秦为治粟内史,汉为大司农。三国以后,常置度支尚书及左民尚书,掌财用及户籍。隋设民部尚书,唐因之,高宗即位,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称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五代至清相沿不改。清光绪三十二年,设民政部、度支部,户部遂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司徒:又分大司徒、小司徒。周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汉哀帝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时称司徒。小司徒即
大司徒的属官,为大司徒的副贰。见《周礼.地官.小司徒》。
以上两职相当于现在国家的公安、民政、国土、财政、税务等部门部长,阶品应该是3-4品。
附1:【六官】:《周礼》中的六官,也称“六卿”,隋唐以后用作六部尚书的别称。
1.吏部尚书,天官(大)冢宰,吏部侍郎,少宰
2.户部尚书,地官(大)司徒,户部侍郎,少司徒;
3.礼部尚书,春官(大)宗伯,礼部侍郎,少宗伯;
4.兵部尚书,夏官(大)司马,兵部侍郎,少司马;
5.刑部尚书,秋官(大)司寇,刑部侍郎,少司寇;
6.工部尚书,冬官(大)司空,工部侍郎,少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