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霍元甲功夫宗师观后感600字 大家一起来评评霍元甲!「记得收藏」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功夫宗师霍元甲演员表。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一朵气质花°」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家一起来评评霍元甲!

  霍元甲
  1、人物

  霍元甲(1868年-1910年)

  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 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生平

  霍元甲生在一个迷踪拳(又名燕青拳,相传是梁山好汉卢俊义和燕青所创)的世家。父亲霍恩第以保镖为业。霍恩第有三子:霍元卿、霍元甲、霍元栋,元甲排行第二。据说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可是霍元甲暗中练习,并在24岁那年击败了一位外乡高手。这个传说被拍成了电视剧。

  霍元甲成年后在天津经营药材商店,后到上海办“精武体育会”(精武门),为发扬中华武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上海,他曾经在擂台上击败俄罗斯大力士(有资料显示,俄罗斯大力士没有被霍元甲亲自击败,而是当霍元甲答应了比武以后,俄罗斯拳手放弃了比赛。)有一次日本一个大力士团来中国要求比试,霍元甲因病为理由派弟子刘振声接战比试,结果打败了日本力士。“精武体育会”是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的武馆,霍元甲在创立精武体育会之后数月内即逝世。元甲被商会下毒而死。

  霍元甲幼时体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他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 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功艺长兄亢进,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父见此,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踪拳」,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光绪22年(1896),山东大侠刘振声慕名来津,求拜于元甲门下。霍察其正直,遂收为弟子。从此破了霍家拳「传内不传外」的先例。 元甲侠肝义胆。光绪24年(1898),谭嗣同变法遇难,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难津门,与元甲一见如故,遂成至交。后王子斌在京遇难,被八国联军枭首示众。元甲与刘振声潜入京城,盗回首级,并取得《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协助,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

  光绪27年(1901),有一俄国人来津在戏园卖艺,他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霍元甲见了广告,并听说俄国人还当场信口雌黄,侮蔑中国人无能,极为气愤,当即邀怀庆会馆主人农劲荪和徒弟刘振声前往戏园,见到俄国大力士在台上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国”如有能者,可登台较量。霍元甲在台下哪里还坐得住,不顾众人劝阻,一个箭步,气宇轩昂地跳上戏台,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愿在这台上与你较量”。此时翻译将霍元甲生平来历告知俄国人。此俄国人闻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连忙将霍元甲让进后台,霍元甲当场质责俄国人:“为何辱我中华?”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重登广告,必须去掉俄国人是“世界第一”的说法;二是要俄国人公开承认侮辱中国的的错误,当众赔罪谢过;否则就是第三个条件:我霍某要与之决一雌雄,并命其当机立断,色厉内荏的俄国力士哪敢出场比武,只好答应了前两个条件,甘愿登报更正和公开承认藐视中国人的错误,从而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

  宣统元年(1909),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登广告,辱我「东亚病夫」。霍应友人邀赴上海约期比武。慑于霍元甲拳威,对方以万金作押要挟,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应愿出万金作押。对方一再拖延,元甲在报上刊登广告,文曰:「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声言」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霍公之声威使奥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胆而逃,连公证人,操办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较艺,败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间见霍呛咳,荐日医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于9月14日身亡。终年42岁。
  霍元甲逝世后,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敬献了“成仁取义”挽联,安葬于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南河村南。 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

《霍元甲》你最喜欢那一位功夫宗师?

        昨天看完连续剧《霍元甲》,新版的霍元甲总的来说感觉演的不错。特别喜欢郑伊健的表现。最重要我对这个版本中的霍元甲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物,所谓真就是内心就是不太会隐饰自己,保持内心纯真的商量,另外他又是一个非常宽容的人,用宽容之心感化了陈真对自己的仇恨,另外他也是一代武学宗师,他不关练武的天赋很好,勤于思考, 更为重要的是他不故步自封,他自创迷踪拳,将各大门派的武学的优势都吸收进来,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他还乐于帮助人家,得到了各类人士的尊敬与爱戴。霍元甲的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在为人处事情,思想品质方面。我们看事情应该冷静客观的看,有些事情先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大的障碍,不要还怕困难,要用平常的心态,用用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思考,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来,千万不能着急,这样才会成大器。

         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家。1910年,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较艺,败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间见霍呛咳,荐日医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于9月14日身亡。终年42岁。后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相继分起,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霍元甲是个怎样的人

霍元甲,是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位宗师级人物,也是清朝末年威震南北的一位大武术家。近几年,以霍元甲为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很多人从电影电视剧中,领略到这位武术大师的风采。其实,真实历史上的霍元甲,生平经历和人格魅力,比电影电视剧中的形象更为精彩,他是一位沉稳睿智、武艺高强、热爱祖国、愿意为武术事业发展献出一生的一代人杰,被誉为“近代武林第一人”。

一、霍元甲的生平简历

霍元甲,生于1868年(同治七年),卒于1910年(宣统二年),字俊卿,祖籍天津静海县。他出生于武术世家,祖辈父辈一直担任镖局镖师,武艺高强。霍家的祖传绝技“迷踪拳”,就是霍家几代人行走江湖,在真刀实枪的厮杀拼搏中练就的一种实战效能极高的武林绝技。

但霍元甲由于从小体弱多病,父亲认为他身体虚弱,不是练武的材料,开始一直不肯传授他武功。霍元甲却对武术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他克服重重阻力,终于打动了父亲,得到了“迷踪拳”真传,并且小试牛刀,多次在比武中击败上门挑战的武师。

后来,霍元甲为了谋生,来到天津码头上当搬运工,后来又到爱国商人农劲荪的怀庆药行当了伙计,后来又与农劲荪成为莫逆之交。1909年,霍元甲来到上海,创立“精武体操会”,以弘扬中华武术为己任,对传统武术的发扬光大做出很大贡献。1910年,霍元甲因在比武中战胜日本高手,遭到日本人忌恨,被日本医生秋野用慢性毒药害死。

二、霍元甲的爱国义举

霍元甲与一般武术家有一个显著区别。普通的武术家,无非是学会一身武艺,以此混口饭吃,或者好勇斗狠,以拳脚争胜负。博得虚名。霍元甲却跳出了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明显有着更高的格局与胸襟。他认为,国人练习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更应该上升到“以武强种、以武强国”的高度,使得武术成为增强国人体质、振奋国人精神、树立国民自尊心的一种有效手段。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对清朝瓜分豆剖,虎视眈眈,疯狂攫取利益。霍元甲对此义愤填膺。他为了打击外国领略者的嚣张气焰,经常不避生死,勇敢地向外国武师发起挑战,先后与俄国大力士斯琪凡诺夫、英国大力士奥比音、日本柔道会高手等人比武,每次都取得胜利,创下不败奇迹,大涨国人志气,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霍元甲去世后,国父孙先生亲自为他题词:“尚武精神”,以示哀悼之情。国人也将永远记住这位爱国武术家。

功夫宗师霍元甲》票房七百万,为何如今功夫片差强人意?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现在的功夫片其实少了一种特色的感觉,可能我们大家每个人对功夫片的印象都还停留在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吴京等功夫巨星身上的,这几位功夫巨星巅峰之作都是非常经典的,让大家深刻记住了几人的功夫特色跟他们的经典代表作,而且我们大家每个人好像也只对这几位功夫巨星的影片买账,毕竟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功夫影片太深入人心了。

而如今的功夫片的质量其实都不是特别好,总感觉欠了差了那么一点味道,可以说我们所看得巅峰时期的功夫片每一部都是经典,毕竟功夫巨星们年轻时候所创作的神话,现在的功夫片如果没有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吴京等功夫巨星的加入,其实你会发现那些功夫片几乎看得人不多,因为一个功夫片是需要实力派的武打演员加盟的,不然这些功夫片就非常垮,而且如今的功夫片不是靠纯打就能取胜,你还要靠电影题材,李连杰的《少林寺》成龙的《警察故事》甄子丹的《叶问》吴京的《战狼》,这几位功夫巨星的电影题材都是非常好,加上在功夫界的造诣非常大,这些功夫片才会大家深入人心。

如果只是简单的一些武打片,以及电影题材不是非常好,再加上没有一些实力派的武打演员加盟,这些功夫片是一定会差强人意的,不是会秀点武功就可以把一部功夫片给撑起来,需要功夫片中有着更多的特色,像早期的功夫演员们也不是靠打取胜,全部都是靠个人的风格特色,以及电影的题材非常有看点,还是那句话,我们大家其实如今还是会觉得老电影的武打片是非常经典的,甚至现在很难有新的武打片以及武打演员盖过老一辈功夫演员的光茫,这电影也当然会差强人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