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春分节气日记,关于春分节气的作文??,以及春分节气小报内容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24节气之春分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24节气之春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4节气之春分作文1

  昨天就是春分节气,我却不知道什麽是春分,于是我上网查了一查,我总算知道了。

  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时开始春分节气。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开始昼长夜短,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春分节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雨水也要多起来。

  开始昼长夜短。

  原来这就是春分呀!

24节气之春分作文2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电视里就说了“春分到蛋儿翘”,意思是到了春分这一天,因为太阳所出的位置影响地球的磁场,这一天煮熟的鸡蛋是可以立起来的。这太神奇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于是,就让妈妈帮我煮了一个鸡蛋,我要试验一下。

  原来,要想蛋儿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和妈妈试了很久也是立不起来。可把我急坏了,真不想再试了,妈妈鼓励我说:“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要轻言放弃。"在妈妈的支持下,我又一遍一遍地努力平衡鸡蛋。终于,我成功了!

24节气日记300字

24节气一般指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写24节气 日记 300字吗?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 文章 :24节气日记300字

24节气日记300字1

立秋 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 立冬 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 立夏 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24节气日记300字2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 立春 风夕照间。”如杜甫所吟,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是春天的第一首赞歌;是春天的报信者,是农民伯伯播种的欢乐……

今年的立春,虽夹杂着一丝寒气,可春天的踪迹依然可见。

立春,走进公园,眼前顿时一片嫩绿,草儿探出脑袋;桃花、梨花相继开放;婀娜多姿的柳树长出嫩绿的头发,真是“一碧千里,翠色欲滴。”天地万物哪有不因立春而变得美丽动人?花草树木哪有在立春而不扮得如此多娇?

立春,哪不是小鸟的音乐会?立春的声音,独自彷徨在绿色的青草地上,总能听到鸟儿们音乐会。倚着树,听尽那优美的音乐。黑色晚礼服的精灵那一声声动人的歌声穿透耳膜,扣人心扉。那刚探出脑袋仰望立春世界的小绿芽,是最忠实的观众。立春,因鸟儿的歌声而迷人。

立春,在人们心里,早已将冬天的寒冷化作春天的热情。

24节气日记300字3

二十四节气表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 经验 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24节气日记300字4

天气闷热。太阳把大地烤得火辣火辣的,大树垂头丧气,小草弯了腰,花儿也像快枯萎了一样。

下午,天气渐渐地变凉了。一大片乌云被狂风吹了过来。虽然我还不知道这乌云是从哪里吹来的,但我知道马上要下雨了。过了一会儿,果然下起了雨。先是从天空中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雨点“噼哩啪啦”地打在了窗户上,奏出了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这场雨大约下了一个多小时才停了下来。

大雨过后,路边的树显得精神得多了,小草上还留下了雨滴,杜鹃花也开得更娇艳了。

过了一会,我心中就起了一个大问号。为什么早上天气还好好的,怎么到了下午就下起雨来了呢?

爸爸一回到家,我就去问爸爸。爸爸听了我问的问题后就说:“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谷雨 ’,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谷雨’,顾明思议,播谷降雨,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时, 雨水 增多,十分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听了爸爸的话,我心中的大问号也没有了。

24节气日记300字5

又 冬至 了。

这天昼最短夜最长。

过罢冬至,夜就会越来越短天就会越来越长;老人们说冬至交九,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到来,边说边念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 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母亲说冬至小年下,早早地盘好了饺子馅,等着儿女们回家来吃,还一本正经地对孙男嫡女们说:“冬至吃顿饺,不冻耳朵不冻手。”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温馨的感觉在舒心的笑脸中弥漫。“宁穷一年,不穷一节”,他们在这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吃饺子,胖嘟嘟的饺子在锅里翻滚,好像是蓬勃而充满希望的生活……

又冬至了,今夜最长。幸好从明天开始,日渐长一丝,夜渐短一分,仿佛于晦暗中得遇君子,仿佛是飘摇中得遇贵人,这份欢喜一天天地积攒,直至九尽春回……

24节气日记300字6

昨天是四季变化的24气节之一—— 春分 。我和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去植树。

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民间有“春分 秋分 ,昼夜平分”的 谚语 。

春分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曰: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春分节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雨水也要多起来。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时节,在我们岭南地区的开平苍城镇,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的习俗。因为春分前后,雷震大地,万物标长,正是吃春菜的好时节。

春分时节,一个美丽的时节,大地因你而变得更加迷人。

24节气日记300字7

上午和爸爸妈妈在外面吃饭,外面很暖,我们都穿着棉服还有些微微的热。

“快要立春了吧,这么暖和?”妈妈问。

其实今天就是立春。熬过了寒冷的冬季,即将迎来温暖的春季,不由心里大喜。你想,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小草开始发芽,万物生机勃勃,该是多么让人欣喜!

饭店的服务员端上春饼。我一看,这不是荷叶饼吗?它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以揭成两张,即使不是立春,妈妈也经常做给我吃的。

“为什么要吃春饼呢?”我心里想。

晚上回家我便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在民间立春吃春饼称为“咬春”。最早唐代可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古时还会贴春贴。将书有诗句的帖子剪帖在宫中门帐上。诗体近于宫词,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时就很盛行。

古人迎接春天的方式可比我们要浪漫得多啊。


关于春分节气的作文?

每天忙忙碌碌,似乎自己是成了机器,停不下来了。好多事情,压得我快忘记我还是个人了。忘记了怎么好好生活,忘记怎么去开心了。

  进了下空间,就发现好久没写日记了。刚进空间,看着自己空间的画面,呆呆地看了好久。星辰漫天下,魁梧老树旁,落叶被幸福陶醉,飘荡着坠向大地。秋日的风情。

  春分时节,乃是此刻。这几天,春雨下得断断续续。被雨露滋润的大地,焕发着绿色,绿得让人忘记了疲惫,新生的力量鼓动着躁动的生命,不断拼搏。似乎,半夜起身时,趋步田野,会听到春草为了生长的呐喊。雨还是淅淅沥沥地下着,春雷到现在还没出现,也许等着给大家一个惊喜吧。

  春分,也许意味着春天时节的分别。好多兄弟在这个春天,告别了往日的双人世界,走上了单人独舞的人生道路。也许,春天真的适合分别吧。古人常在春天,踏歌折柳与人告别。今天,一段段的爱情在此向春风招手,散入春风。

  但是,不管怎样,我依旧祝福我的兄弟们,永远开心,早日踏上幸福的彼岸。

二十四节气之随笔(七) 春分:日出东方

黎明即起,向着太阳将要升起的地方张望,你会看到,在那里,天空隐隐地由青蓝透出一些青白。

吐一口气,沉下心,继续欣赏天幕上有层次的色彩变幻。

昼与夜的交替,是静谧的不着痕迹的。天色亮多了,天边的青白慢慢变得淡紫,转而又变得一片玫红。

还没有升起来呢,太阳就开始涂涂抹抹,在浩渺的天宇上潜心作画了。

翘首期待之际,橙红一片的地平线上忽然露出了金黄色的一粒亮点--------太阳升起来了!

那一刻,仿如初生婴儿爆出的第一声啼哭,又仿如娇嫩的花蕾将紧裹的花瓣松开一丝的霎那,真真令人欣喜万分。

看日出,为何从不曾有司空见惯之感? 因为这种从无到有蓦然出现的景象带给人的感觉,一直都那么新鲜有趣。

不过,如果在春分日这天看日出,乐趣会更多。

知道吗?在这一天,当太阳出露的一霎那,除了南北两极,全世界看日出的目光,都会集中在正东方的那一点上。

是的,不偏不倚,在正东方。

而当此时,面向太阳,将右手由身体的右侧平举,所指的方向恰好是正南方。

如此简单就能确定方向,是不是很有趣?

可是,何以会这样的?

追寻下去,这个问题也挺有趣。

我们的地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舞者,几十亿年的岁月中,它围绕着太阳,舞过了一圈又一圈,在广袤的宇宙空间划出无数个流利畅滑的大大椭圆。更称奇的,是它倾斜自转的优美舞姿,倾角23.26度,一圈又一圈,指向一个方向,不舍不弃。

这倾斜的舞姿,使得太阳的入射角有了变化,光与热在地面上流动起来,于是一年有了四季,四季带来了寒来暑往春夏秋冬,于是处处都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光照,我们人类,乃至所有的生命,都在这适宜中蓬蓬勃勃欣欣向荣。

而如果想象一下这旋转舞姿中的那根自转轴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便可为我们前面的问题找到答案。

地球在运行,当自转轴指向太阳,阳光的入射方向就会是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向北照射便是冬至的到来,向南照射便是夏至的到来。

那么春分的这一天,自转轴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

这时候,它与太阳平行,而在运行轨道上,它是居于夏至点与冬至点一半的地方,也就是南和北之间靠向东边的位置,与日地连线相垂直。这时候阳光会全面地照射南北半球,于是,在早晨,世界各地看到的太阳就是从正东方升起了。

春分这一天,昼夜等长,光照增加热量更多,春天的脚步坚实有力,不再踟蹰,无论冷空气势力有多强大,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放眼四望,天下皆春。

春分节气小故事

春分节气小故事

你知道春分节气小故事有哪些吗?春分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自然少不了神话传说,那么春分有什么美丽的传说故事呢?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春分节气小故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春分节气小故事1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深爱人们,关心民间生活的帝王,叫做炎帝。当他知道人们需要更多的粮食来充饥时,他向上天祈求降予民间五谷的种子。因此,上天派来了一只浑身红色的丹雀把五谷种子送到炎帝手上。热爱人们的炎帝马上就把五谷种子分给了所有的人,人们高高兴兴的把五谷种子种到地里,一天一天地期盼着,有好的收成。可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些五谷苗却并没有开花,更没有丰收的粮食。

于是炎帝去问上天,上天说,那是因为太阳躲起来睡着了,五谷的种子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太阳光,因此长不出花长不出果来。炎帝非常担心他的'人们会因此而吃不饱生活得不好,他问上天怎么才能把太阳唤出来呢?上天说:需要有一个人在春分那天,在那白天与黑夜平分的一天,骑上五色鸟,去到蓬莱岛把太阳找回来重新挂在天上。蓬莱岛是仙岛,从来没有人去过那里,据说要经过很多很多的困难才能到达岛上。为了人们,炎帝决定亲自去岛上把太阳找回来。

于是在春分这一天炎帝骑上了五色鸟飞越过了万里大海,去到了蓬莱岛。说也奇怪,原本波涛汹涌的大海,许多鸟儿都不敢靠近的,因为害怕被那海涛卷进海里。可是在春分这一天,炎帝骑着五色鸟经过时,海面上却非常的平静,海水蓝蓝。

当炎帝来到了蓬莱岛,一把抱起了太阳,骑在了鸟背上飞回了家乡。他把太阳挂在了家乡的城头上,让太阳光普照在大地上,从此大地五谷丰登,万民安乐。而炎帝则被人们尊奉为太阳神。

人们十分感恩太阳神炎帝,于是每年到了春分这一天,总会向着太阳祭拜,人们还会学炎帝站在鸟背上的样子站立,甚至后来人们发现连鸡蛋也可以在这一天站立起来。

而在春分那天过后,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回来,春雷也会开始,闪电也会到来。

春分节气小故事2

春分有哪些习俗

习俗一:吃春菜

中国有个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虽然听名字就像是春天独有的蔬菜,但恰恰不是这样的,春菜一般为五种:香椿芽、菠菜、豆芽、春笋、韭菜,在春分前后吃它们,你会感觉更加新鲜清甜。古人认为在春分时节吃春菜有养生与开运的效果,能够保佑一家人身体健康,所以这个习俗就慢慢的传承了下来。

习俗二:春分竖蛋

春分竖蛋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中国习俗了,甚至上升成了世界的一项新奇游戏,不少外国小伙伴都跟风做“竖蛋”实验。其实它的玩法十分简单,仅仅需要挑选一个光滑匀称的没有冷藏过的鸡蛋,放在桌子上凭耐心把它竖起来就好了。至于为什么要挑春分这天竖蛋,这其实也是有讲究的,相传在春分这天正好是阴阳平衡之日,有利于竖蛋,不过这个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权当俗话听听吧!

习俗三:春祭

据说,春祭习俗,最早是从周代开始的,在二月春分,人们扫墓祭祖之时,先得在祠堂里举行祭祖仪式。扫墓开始,也得遵循一定的规律,先集合全族的人或者整个村子的人,扫祭开基祖坟与远祖坟;扫完之后,然后再分开扫祭各房、各家墓。在现在虽然不像古代一样祭祖了,不过春祭扫墓习俗还是流传了下来。

习俗四:放风筝

古人认为,放风筝表示着对生活的美好祈盼。正所谓“草长莺飞二月天”,春分时节春光明媚,正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放学归来之时,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在一个天惠风和畅的大广场,奔跑着放飞风筝,也是别有一番心境。

二十四节气春分小故事

二十四节气春分小故事

  二十四节气春分小故事,你知道吗?二十四节气中有春分这个节气,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多,在这一天,农民伯伯会去播种水稻苗,为新的一年培育种子,祈祷这一年有好收获。那么春分有哪些小故事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十四节气春分小故事1

  春分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意思一是指春分这天昼夜长短平均;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古人还将每个节气分三候,五日为一候,每一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春分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在这一期间,海棠、梨花、木兰这三种花也会守时而开。

  二十四节气不仅反映了天文、物候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用来指导农事生产和日常生活。 春分后,气温回升,雨水开始变得充沛,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的阶段。“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麦过春分昼夜忙”、“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春分不冷清明冷”这些用来预测之后的天气情况。

  根据《礼记》记载:“祭日于坛”、“谓春分也”。在周代,就有帝王春分祭日仪式,北京的日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的场所。从春分最晚到清明,还有扫墓祭祖,拜神祈福的活动。

  还有很多春分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春分当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上祝福。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春分时节,桃红柳绿,据说这天无论男女老少都带上簪花喝酒。簪花,简单的说,便是将一种带花的头饰戴在头上,除了鲜花以外、罗花、绫花、缎花、绸花等都可以。 最有意思的还是春分立蛋。每年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春分这天进行立蛋试验:选择一只新鲜鸡蛋,在桌子上竖起来,庆祝春天的来临。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二十四节气春分小故事2

   春分的传说故事

  四千年前,羲仲受尧帝派遣,来到文登界石镇旸里村一代,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根据昼夜相平、黄昏时鸟星见于南方的`天象,确定了春分的时间,为四季的确定和二十四节气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羲仲到旸谷山不是传说,《尚书·尧典》记载“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事实上春分这个节气诞生于黄河流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

  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

  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

  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

  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春分的认识和感受

春分节气的特点是:昼夜几乎相等。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前后(公历约为3月19日~22日期间)。
值得注意的是,北半球各地从冬至开始白昼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昼才比黑夜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昼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白昼才比黑夜短

2021年春分节气是哪一天

在我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当中 春分 是一个比较不一样的节气,在春分的时候平分了春天,那么2021年24节气春分节气是哪一天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春分节气是哪一天_2021年春分的传统意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1年24节气春分节气是哪一天:

2021年03月20日,星期六,农历二月初八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前后(公历约为3月19日~22日期间)。

春分为何吃春饼

春分这天,民间有吃春饼的习俗。如晋代《关中记》记载:“(唐人)于春分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清人陈维崧在其《陈检讨集》一书中亦说:“春分日啖春饼,谓之‘春’。”旧时,春分日吃春饼这一习俗不仅普遍流行于民间,在皇宫中春饼也经常作为节庆食品颁赐给近臣。如陈元靓《岁时广记》亦载:“春分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其实春分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也叫“咬春”。春分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人们尝鲜,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也是春天的象征,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

2021年春分的传统意义

古时以 立春 至 立夏 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 秋分 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现代意义:春分之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几乎全球昼夜等长,即白天和夜间的时间相等,都是12小时。此时北极点在经历了半年的黑夜后,在这一天初见阳光,而相对应的南极点则将在此日告别阳光。

春分经典古诗词精选

《春分日》

宋代: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咏廿四气诗 春分二月中》

唐代: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踏莎行》

宋代: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七绝·苏醒》

宋代: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2021年春分节气是哪一天相关 文章 :

★ 2021年立春是在农历哪一天

★ 2021年立春节气是几月几日

★ 2021年惊蛰节气是哪一天

★ 2020春分是几月几日?春分是哪一天?

★ 2020年春分是几月几日几点 春分的具体时间

★ 2021年节气立春日记7篇

★ 2021年立春时间是什么时候

★ 2021年立秋的时间

★ 2021年大寒节气是哪一天

★ 2021年立春是几月几号几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