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下),山东德州的菲律宾国王墓是怎么来的??和苏禄国王后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冷漠很殘酷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的介绍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是1987年9月1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的历史传奇故事片。该片由中国、菲律宾合作拍摄,肖朗、邱丽莉、埃·罗密诺执导,翟剑萍、苏叔阳等编剧,王心刚、维克主演。影片再现了明朝永乐年间,苏禄国王亲率舰队,历经艰险出访中国,与永乐皇帝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

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是什么时故事

明朝永乐年间,中国海上的航运事业渐渐发达,造船业已居于当时世界先进行列。明成祖朱棣遵明太祖遗训,遣使出访南洋15国。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三位国王——东王、西王和峒王,以东王巴都葛叭哈刺为尊,率领家眷、官员共340多人组成友好使团,“梯山航海,效贡中朝”,远渡重洋,从福建泉州登岸,经苏州、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至北京,受到了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苏禄使团在京居留27天,三王辞归,永乐皇帝又派人专程护送。1417年9月13日,到达德州以北的安陵时,东王突患急症,不幸染病殒殁。讣告到京,明成祖深为哀悼,派礼部郎中陈世启赴德州为东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谥曰:恭定。并为其修建了苏禄王墓,明成祖亲自撰写碑文和悼文。在明政府为苏禄东王所写的祭文中,赞誉东王“聪明特达,赋性温厚”。肯定了苏禄东王访华对两国友好关系所做的杰出贡献

苏叔阳的生命历程

1993年他被查出患癌症,先因胃癌切除一部分胃,又因肺癌切除左肺,又切去了脾脏。虽有这些痛苦经历,他依然笔耕不辍,写了300多万字文章,出版了诸多著作。他一直靠着 《理想的风筝》中刘老师的乐观、坚强、自信,顽强的活了下来。 回答者: 梦的虫虫 | 三级 | 2011-5-12 18:42
苏叔阳(1938 至今)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笔名舒扬。门下收有一弟子舒子原。1953年开始文艺创作。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今河北师范大学)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978年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国家一级编剧),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近年来的代表作有电影《夕照街》、《春雨潇潇》,长篇小说《故土》。作品《理想的风筝》被选入苏教版小学课本。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是我国京味小说八大家之一。他的 写作形成了独有的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 为开创“中国读本体文学”创作样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获得“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 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   他的文章世事洞明,思想价值观念和个性鲜活。他的历史文化学术作品,高屋建瓴,思路新鲜而独特,引人入胜。 其低调的作派,平易近人及谦逊的为人,在当代文坛屈指可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为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他总是默默为文学青年开路架桥,多次受邀在北大、北交大,孔子学院,鲁迅文学院及全国各类高等院校 及省市大讲堂讲学,受到学界及听众的广泛赞誉。   苏叔阳处事低调,平易近人。性格温和谦逊。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却始终追求崇高。质朴和真诚的为人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使他在诸多领域都留有独特的思想及鲜明的见解。他满头白发,却总说“我还是涉世不深的少年郎”,面对成就,他说:“我只是一个尽自己微小的才能为人民服务的艺工”   作品翻译成英、德、法、俄、西班牙、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等外文,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西藏、朝鲜等国内少数民族文本。其中以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撰写的《中国读本》以15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发行1200多万册,成为中国图书 “走出去”的范例。近作《西藏读本》 也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回答者: 40519194 | 二级 | 2011-5-12 19:37
苏叔阳又名余平夫,生于1938年,河北保定人。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毕业,曾在中医研究院工作,现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近年来的代表作有电影《夕照街》,长篇小说《故土》。
●1938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60年至1978年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北京中医学院任教。

●1978年至1998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

●话剧作品有《丹心谱》等十余部。电影作品有《夕照街》等十余部。长篇小说《故土》。中短篇小说集五部。散文集六部。诗歌集三部。其他有文艺理论·传记文学等。作品多次获中家大奖,有四个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1991年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

●现为: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戏剧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秘书长。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5-12 20:26
苏叔阳(1938 至今)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笔名舒扬。河北保定人。现从事文化及历史研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育事业多年,培养了很多学生。门下收一弟子舒子原。他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历史文学视角,创作了诸多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华表奖、文华奖、金鸡奖及全国作协短篇小说奖、散文奖,人民文学奖、乌金奖等,2010年7月获得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
苏叔阳(1938 至今)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笔名舒扬。门下收有一弟子舒子原。1953年开始文艺创作。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今河北师范大学)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978年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国家一级编剧),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近年来的代表作有电影《夕照街》、《春雨潇潇》,长篇小说《故土》。作品《理想的风筝》被选入苏教版小学课本。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是我国京味小说八大家之一。他的 写作形成了独有的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 为开创“中国读本体文学”创作样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获得“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 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   他的文章世事洞明,思想价值观念和个性鲜活。他的历史文化学术作品,高屋建瓴,思路新鲜而独特,引人入胜。 其低调的作派,平易近人及谦逊的为人,在当代文坛屈指可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为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他总是默默为文学青年开路架桥,多次受邀在北大、北交大,孔子学院,鲁迅文学院及全国各类高等院校 及省市大讲堂讲学,受到学界及听众的广泛赞誉。   苏叔阳处事低调,平易近人。性格温和谦逊。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却始终追求崇高。质朴和真诚的为人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使他在诸多领域都留有独特的思想及鲜明的见解。他满头白发,却总说“我还是涉世不深的少年郎”,面对成就,他说:“我只是一个尽自己微小的才能为人民服务的艺工”   作品翻译成英、德、法、俄、西班牙、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等外文,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西藏、朝鲜等国内少数民族文本。其中以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撰写的《中国读本》以15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发行1200多万册,成为中国图书 “走出去”的范例。近作《西藏读本》 也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回答者: jkb19990614 | 二级 | 2011-5-14 11:20
苏叔阳又名余平夫,生于1938年,河北保定人。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毕业,曾在中医研究院工作,现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近年来的代表作有电影《夕照街》,长篇小说《故土》。
●1938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60年至1978年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北京中医学院任教。

●1978年至1998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

●话剧作品有《丹心谱》等十余部。电影作品有《夕照街》等十余部。长篇小说《故土》。中短篇小说集五部。散文集六部。诗歌集三部。其他有文艺理论·传记文学等。作品多次获中家大奖,有四个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1991年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

●现为: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戏剧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 回答者: hhhhlggd | 一级 | 2011-5-16 18:15
苏叔阳(1938~ 至今)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笔名舒扬。河北保定人。门下收有一弟子舒子原 。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毕业。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北京中医学院等。1978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国家一级编剧),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1991年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风雨潇潇》,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近年来的代表作有电影《夕照街》,长篇小说《故土》。作品《理想的风筝》被选入小学课本。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是我国京味小说八大家之一,曾出访叙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新书《中国读本》‘发行1400多万册,被翻译成十多国语言出版,《西藏读本》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行。写作形成了独有的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其低调的作派,平易近人及谦逊的为人,在当代文坛屈指可数。多次受邀在北大、北交大,孔府学院,鲁迅学院及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及大讲堂讲学,受到学界及听众的广泛赞誉。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特别奖)等。

话剧作品:
《丹心谱》(获建国30年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
《左邻右舍》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剧本奖)
《太平湖》
《家庭大事》
《飞贼》
剧本集
《苏叔阳剧本选》
《夕照街》
电影文学剧本
《盛开的月季花》
《丹心谱》拍成电影和话剧
《春雨潇潇》(已拍摄成电影)
散文
《秋风也让人快乐》等四集、《我的老师》<<理想的风筝>>。
中短篇小说集
《婚礼集》、《旋转餐厅》
长篇小说
《故土》
传记文学
《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
诗集
长诗《世纪之歌》
《关于爱》
《等待》
《勿忘我》等。
评论集
《艺文杂拌》
知识读物
《我们的母亲是中国》、《中国读本》、《西藏读本》。
参与制作的影视剧:
《周恩来伟大的朋友》 (1997) .... 编剧
《李知凡太太》 (1999) .... 编剧
《盛开的月季花》
《密林中的小木屋》
《消失的梦》
《聊斋系列剧》
《流星》(广播剧)
《高楼边》 (1993) .... 顾问
《开采太阳》 (1992) .... 编剧
《新龙门客栈》 (1992) .... 编剧
《90北京亚运会》(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八<球场风云>》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九<欢乐今宵>》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六<亚运新村>》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五<明珠生辉>》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群星灿烂》 (1990)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亚运之魂》 (1990)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亚洲勇士》 (1990) .... 解说
《亚运之城》 (1990) .... 解说
《四十年前的这一天》 (1989) .... 解说
《同龄女友》 (1987) .... 其他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1987) .... 编剧
《假脸》 (1986) .... 编剧
《夕照街》 (1983) .... 编剧
《一叶小舟》 (1983) .... 编剧
《快乐的动物园》 (1983) .... 解说
《丹心谱》(1980) .... 编剧
《春雨潇潇》 (1979) .... 编剧

苏叔阳的生平经历以及文学贡献

  苏叔阳(1938~ 至今)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笔名舒扬。河北保定人。门下收有一弟子舒子原 。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毕业。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北京中医学院等。1978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国家一级编剧),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1991年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风雨潇潇》,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近年来的代表作有电影《夕照街》,长篇小说《故土》。作品《理想的风筝》被选入小学课本。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是我国京味小说八大家之一,曾出访叙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新书《中国读本》‘发行1400多万册,被翻译成十多国语言出版,《西藏读本》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行。写作形成了独有的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其低调的作派,平易近人及谦逊的为人,在当代文坛屈指可数。多次受邀在北大、北交大,孔府学院,鲁迅学院及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及大讲堂讲学,受到学界及听众的广泛赞誉。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特别奖)等。

  话剧作品:
  《丹心谱》(获建国30年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
  《左邻右舍》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剧本奖)
  《太平湖》
  《家庭大事》
  《飞贼》
  剧本集
  《苏叔阳剧本选》
  《夕照街》
  电影文学剧本
  《盛开的月季花》
  《丹心谱》拍成电影和话剧
  《春雨潇潇》(已拍摄成电影)
  散文
  《秋风也让人快乐》等四集、《我的老师》<<理想的风筝>>。
  中短篇小说集
  《婚礼集》、《旋转餐厅》
  长篇小说
  《故土》
  传记文学
  《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
  诗集
  长诗《世纪之歌》
  《关于爱》
  《等待》
  《勿忘我》等。
  评论集
  《艺文杂拌》
  知识读物
  《我们的母亲是中国》、《中国读本》、《西藏读本》。
  参与制作的影视剧:
  《周恩来伟大的朋友》 (1997) .... 编剧
  《李知凡太太》 (1999) .... 编剧
  《盛开的月季花》
  《密林中的小木屋》
  《消失的梦》
  《聊斋系列剧》
  《流星》(广播剧)
  《高楼边》 (1993) .... 顾问
  《开采太阳》 (1992) .... 编剧
  《新龙门客栈》 (1992) .... 编剧
  《90北京亚运会》(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八<球场风云>》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九<欢乐今宵>》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六<亚运新村>》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五<明珠生辉>》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群星灿烂》 (1990)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亚运之魂》 (1990)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亚洲勇士》 (1990) .... 解说
  《亚运之城》 (1990) .... 解说
  《四十年前的这一天》 (1989) .... 解说
  《同龄女友》 (1987) .... 其他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1987) .... 编剧
  《假脸》 (1986) .... 编剧
  《夕照街》 (1983) .... 编剧
  《一叶小舟》 (1983) .... 编剧
  《快乐的动物园》 (1983) .... 解说
  《丹心谱》(1980) .... 编剧
  《春雨潇潇》 (1979) .... 编剧
  http://baike.baidu.com/view/293904.htm?fr=ala0_1_1

山东德州的菲律宾国王墓是怎么来的?

这是当初这位国王来到我国访问返回自己国家的时候,不幸死在山东德州境内,于是就在山东德州将其安葬了。在我国山东半岛的德州市,不仅仅出产电锯、扒鸡和扑克【不是】,还有一座菲律宾国王的墓。其实,说是菲律宾国王的墓倒也不是,如果严格来说,应该是一个名叫古苏禄国的国家的国王的墓穴。古苏禄国一直到1915年还存在着,可以说是一个存在时间很长的国家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和中国建交的时间很早,在元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往来,到了明朝,往来更加密切。

一、从古至今苏禄国和中国的交往

在1986年,菲律宾曾经和我国一起拍摄了一部电影,名为《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这个时候的苏禄,其统治者苏禄苏丹基朗二世自愿放弃了其对于世俗界的掌控,苏禄就彻底变成了菲律宾的一部分。而菲律宾也不是心血来潮有钱没地方花才和我国一起投资拍摄这部电影,而是因为苏禄和中国的渊源实在是不浅。作为东南亚地区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酋长国,这个国家和我国的交流交往从元朝就开始了。

早在元朝时,有一本名为《大德南海志》的书中,就有提到苏禄国,而《岛夷志略》中,对其记载更是极其详尽。作为一个政教一体的苏丹制国家,其掌权者有三家,东王、西王和峒王。东王是掌管一切的最高领导人,被安葬在如今山东德州境内的那个国王,实际上就是苏禄国的叭都葛·巴达剌。

二、明朝时期苏禄国王来到中国访问

明朝时期,郑和奉命下西洋,曾经三次来到苏禄,因为苏禄国王并不好战,所以和郑和私交相当不错。郑和回国之后,苏禄国也很是频繁的与中国交往。以至于到了1417年,苏禄国国王,东王叭都葛·巴达剌带领着苏禄国的西王和峒王以及苏禄国一堆有头有脸有地位的贵族前来中国访问,从苏禄国到我国,他们足足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当时中国掌权者是明成祖朱棣,朱棣对苏禄国国主的到访很是欣喜,摆设宴席给其接风洗尘,还用最高规格的待遇来接待他们。

苏禄国国王以及其亲属、臣子,在北京游玩了整整27天,这27天内,朱棣不仅多次宴请他们,还带着他们到处游玩。作为有着雄才大略的帝王,朱棣试图跟东王搞好关系,但是,也许是东王本身就有疾病,又或者是水土不服,总之,在他启程回国的时候,走到山东德州附近,就在那里去世了。外国的国王死在了自己国家境内,朱棣对此事颇为看重,毕竟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惹祸上身的。

所以,朱棣给其写了祭文,而且,因为天高水远,想要把东王的尸体运回去实在是很不方便,于是朱棣就卖了个人情,允许东王的遗体在山东德州安葬。于是,东王的亲属分了两部分,一部分以东王长子为首,抓紧时间回国继承王位安抚民心,另一部分则以剩下的儿子为首,留在德州为东王守灵。于是,苏禄国和中国就一直维持着交往关系,这层关系即使是明朝灭亡都没有丢掉,到了清朝,苏禄国还是和清廷交往着。而苏禄国东王的墓,到了近代也成了著名的景点之一。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发下载地址给我也可以。919068889@qq.com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遵明太祖遗训,遣使出访南洋15国。苏禄国王决定亲自来中国拜见朱棣。永乐十五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率西、峒两王连同眷属、随从340多人,来中国进行访问。苏禄使团到中国后,由总兵太监郑和陪同北上。使团到北京后,明成祖在皇宫款待苏禄国王一行,并在比武场上各显技艺。这时,海盗罗景龙、坎卡瓦窃走了苏禄国王的大珍珠,并杀死了护卫阿布贝卡。案件迅速被查清,凶手被就地正法,大珍珠也奉还苏禄国王。明成祖追封阿布贝卡为骠骑将军,以亲王之礼厚葬。苏禄国王十分感动,决心与中国世代友好。

  苏禄使团在北京居留27天,于当年9月沿运河南下归国。其时为农历9月,路途中,秋风瑟瑟,寒凉骤起。古苏禄国地近赤道,“气候常热”,突起的秋风使东王极不适应,加上水土不服,到达德州以北时,东王不幸染上重伤寒,明成祖命太医火速前往诊治。但终因病重不治,逝世于德州境内。讣报到京,明成祖派礼部郎中陈世启赴德州为东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赐谥“恭定”,并按照明代诸侯王陵墓规格,为其修建了苏禄王墓,明成祖亲自撰写碑文和悼文。按照中国的习惯,册封其长子麻都合为苏禄国新东王,永乐十六年秋,永乐帝又亲撰文,命勒石庙廷,“以垂永久”。此后西、峒两王归国,东王长子率众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及次子温哈喇、三子安都鲁和侍从十余人留居德州守墓。对守墓的王室家人,由德州官仓给每人每月提供口粮一石,以及布匹、银钞等,还“恩赐十二连城祭田三顷三十八亩,永不起科”。次年秋,明永乐帝又亲撰“御制苏禄国东王碑”,碑立于神道的东南。

苏叔阳的简介

"苏叔阳,笔名舒扬,河北保定人。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现从事文化及历史研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育事业多年,培养了很多学生。他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历史文学视角,创作了诸多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文华奖、金鸡奖及全国作协短篇小说奖、散文奖,人民文学奖、乌金奖

读书名,填作者

火烧云WIRTER 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草原WIRTER 老舍
老舍的简介:
老舍(1899~1966), 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青、鸿来、□予、舍、非我等笔名。满族,正红旗人。
生平经历和创作道路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从此,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老舍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大杂院的日常生活,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大杂院的艺术熏陶,使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为它们的魅力所吸引。他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这些,都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并在他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印记。
1906年,在别人的资助下,老舍进私塾读书;三年后,转入新式学堂。1912年,小学毕业后,他在普通中学读了半年;翌年,考入学杂膳宿费用都由国家供给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老舍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1920年 9月,提升为郊外北区劝学员,还陆续兼任私立小学教师、国语补习会经理等职。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五四"给了我什么》),他作出了新的抉择。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理想风筝WIRTER苏叔阳
苏叔阳(1938~ )当代作家。笔名舒扬、余平夫。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北京中医学院。1978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曾出访叙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著有话剧《丹心谱》(获建国30年文艺汇演创作1等奖)、《大院》(又名(左邻右舍》,获第1届全国优秀剧本奖),剧本集《苏叔阳剧本选》、《夕照街》,电影文学剧本《盛开的月季花》、《丹心谱》、《春雨潇潇》(已拍摄成电影),中短篇小说集《婚礼集》,长篇小说《故土》,少年儿童读物《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诗集《关于爱》等。其中一些作品已被译成外文流传国外。1984年发表的《生死之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

发表或拍成电影电视的文学剧本主要有:《盛开的月季花》、《春雨萧萧》1979/《丹心谱》1980/《密林中的小木屋》1981/《一叶小舟》、《夕照街》1983/《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1987/《消失的梦》、《聊斋系列剧》、《流星》(广播剧)等。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周恩来伟大的朋友 (1997) .... 编剧

李知凡太太 (1999) .... 编剧

假脸 (1986) .... 编剧

开采太阳 (1992) .... 编剧

新龙门客栈 (1992) .... 编剧

丹心谱 (1980) .... 编剧

春雨潇潇 (1979) .... 编剧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1987) .... 编剧

夕照街 (1983) .... 编剧

一叶小舟 (1983) .... 编剧

高楼边 (1993) .... 顾问

90北京亚运会 (1991) .... 解说

快乐的动物园 (1983)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八《球场风云》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九《欢乐今宵》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六《亚运新村》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五《明珠生辉》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群星灿烂 (1990)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亚运之魂 (1990)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亚洲勇士 (1990) .... 解说

亚运之城 (1990) .... 解说

四十年前的这一天 (1989) .... 解说

同龄女友 (1987) .... 其他

曾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苏禄,为何最后灭亡了?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历史上,在周边国家看来,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存在于中国。许多国家主动成为中国的附庸国。其中,位于南洋的苏禄就是其中之一。

1、苏禄是一个老的酋长国:

它是以菲律宾为统治中心。其领土包括苏禄群岛、巴拉望岛等等以及马来西亚的沙巴东北部。有三个国王统治苏禄。他们是峒王、西王和峒王。峒王受人尊敬。苏禄早期中国人与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他们崇尚中华文明。在我国的明朝立后,苏禄主动成为明朝来朝,并加入明朝的一年一度的朝贡苏禄国王接受明朝皇帝的称号

2、苏禄来朝:

明朝永乐年间,苏禄三王率领数百名家属和仆人来华拜谒永乐皇帝。他们受到永乐皇帝的热烈欢迎。苏禄国三王等人向往中华文明,在明朝停留了很长时间,才决定回国。发生了意外事件。在返回山东德州的途中,苏禄峒王巴葛班塔拉因病去世。在与西王和峒王商量后,峒王的儿子决定把峒王的遗体留在中国。朱棣皇帝听到峒王逝世的消息后,便派礼部大夫到德州,以封王的方式埋葬峒王。他将遗书命名为“公鼎”,并为苏禄陵题词

3、世界上的苏禄:

另一方面,苏禄在十六世纪的时候遭到了外来殖民者的侵略,苏禄人殖民者发动了长达3个世纪的反侵略战争。在这期间,苏禄派使节到清朝寻求帮助。然而,乾隆皇帝认为不值得海外一个小国而战,也不同意苏禄的要求。

然而在20世纪刚开始的时候,美国攻打并占据了整个菲律宾在苏禄建立了“摩洛省”,此后,苏禄成为菲律宾的一部分,苏禄国也随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