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以往备战铁矿区域地质工作,备战铁矿「专家回答」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铁矿石供应商。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绿里尐女」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备战铁矿简介

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位于西天山东段博罗霍洛山北坡天山主脊附近。通过普-详查工作,大致查明矿床受石英二长斑岩体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碳酸盐岩的接触带控制,为矽卡岩型铁矿床。全矿床共圈出六个矿体,其中L3为主矿体,呈脉状,长630m,厚5.12~139.72m,平均厚61.85m,延深大于800m;总体走向97°,北倾,倾角47°~74°,上陡下缓;TFe品位20%~64%,平均41.23%。

该矿床通过2009年勘查初步估算L3主矿体共取得332+333+334矿石资源量22613.25×104t,已达大型铁矿规模。其中332资源量1697.14×104t,333资源量6852.37×104t,334资源量14063.73×104t。与2006年提交的L3矿体资源量5100.77×104t相比,2009年度新增加资源量17512.48×104t。占全矿区资源总量的99.57%。矿石自然类型为角砾状、致密块状和浸染状磁铁矿石,工业类型为高硫低磷需选磁铁矿石,磁性铁占有率为89.53%。采用两阶段磨矿磁选-浮选-细筛筛上再磨磁选,可获得品位66.92%的合格铁精粉。

以往备战铁矿区域地质工作

1965年,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十二分队在该区(《小布鲁斯台幅》)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同时开展了重砂金属量测量和放射性测量,发现了备战铁矿点(又称卡克扎铁矿)并做了初步检查。

1967年,新疆地质局地质一大队(现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一分队在备战铁矿东部进行1∶10万路线找矿,提交《新疆和静县巴仑台卡克扎铁矿1∶10万路线找矿和矿检报告》。

1996~1998年,新疆地质调查院第二地质调查所三分所在本区开展了四幅1∶5万区域地质及矿产调查工作,是该区系统的基础地质资料。该工作重新厘定了区域地层。在矿区东邻幅圈定423处地球化学单元素异常及21处综合异常,划分成矿远景区八处。新发现一处铜、铅、锌多金属矿点,蚀变范围较大,成矿前景较好;新发现五处金、铜矿化点;新发现多金属矿点一处,对寻找热液型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多种原因,该项目未进入备战铁矿进行工作。

2003~2005年,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在矿区西部夏尔萨拉一带四个图幅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及矿产调查工作,基本查明该区地层、岩石、构造、岩浆岩的分布及其岩石特征;利用区内几条大断裂将本区的地质构造单元进行了合理划分。在此基础上,总结各地质构造单元的特征,建立地质构造演化序列,探讨地质构造发展历史。成矿远景区的划分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2006年新疆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承担的“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一带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是对备战铁矿一带较为详细的矿产规律的总结。该项目进行1∶5万矿产地质调查、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等工作,取得系统的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资料。备战铁矿位于该项目的M1异常西端,异常显示备战铁矿向东磁异常仍有较大规模,有进一步工作价值。同期开展的1∶5万航磁测量工作也显示备战铁矿及其以东有较好异常显示。

和静县备战铁矿航磁异常(C--)

该异常位于备战铁矿矿区范围内,异常中心位置为:东经85°33'26″,北纬43°14'52″。在航磁ΔT剖面平面图上,异常曲线尖锐,梯度陡,强度大,形态较规则,北侧有明显的负值伴生,最大幅度高达910nT,如图2-6a所示;在ΔT等值线平面图上为一较规则的南正北负异常,范围约1.8km×1.5km,如图2-6b所示。

根据备战铁矿的矿区地质资料,矿区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以火山岩、浅成次火山岩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少量磁黄铁矿等,它们是引起上述尖峰状磁异常的主要因素。

图2-5 敦德铁矿航磁ΔT剖面图(a)和ΔT等值线平面图(b)

图2-6 备战铁矿航磁ΔT剖面图(a)和ΔT等值线平面图(b)

外围矿点简介

3.3.7.1矿点位置

伊开哈仁郭铁矿点位于矿区西北角伊开哈仁郭沟西部,备战铁矿340°方向3.1km处。中心地理坐标:北纬4794450,东经15381712,海拔3900~3950m。

3.3.7.2矿点地质特征

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矿体产于大理岩与辉绿玢岩接触带。围岩由接触带向外依次为大理岩—结晶灰岩—千枚岩,接触界线清晰。岩石层间裂隙发育,破碎较强,磁铁矿脉沿裂隙充填交代,大理岩围岩中以磁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为主,矿点北东侧及北侧被大面积第四系坡积砾石覆盖,东侧为现代冰川覆盖。

矿点构造较简单,主要为单斜地层,倾向总体向南,倾角由矿体向两侧由陡变缓,倾角75°~70°变为45°~20°,北部发育F2及F3压扭性断裂,其次级小断裂走向70°~75°,控制矿体生成空间。

矿点内岩浆活动主要为两期脉岩侵入,岩性为钠长斑岩脉、辉绿玢岩脉,其分布受次级小断裂控制,脉岩走向70°~75°,长20~60m,宽1~5m,南部辉绿玢岩脉体较大,宽10~50m,长大于200m。辉绿玢岩脉晚于钠长斑岩脉,交切关系明显。脉岩为成矿后期侵入,与成矿关系不大,但对矿体具一定破坏作用。

3.3.7.3矿体特征

矿体全长118m,全部裸露于地表,与围岩界限清楚,矿体南倾,由3个小矿体构成,mt2为主要矿体。

mt1矿体:产于大理岩中,呈透镜状,长35m,宽12m,产状向两侧倾伏,南西侧倾角78°~90°,北东侧50°。矿体最高品位58.95%,最低品位42.25%,平均47.88%。

mt2矿体:为主要矿体,产于辉绿玢岩与大理岩接触部位,形如鱼形,西大东小,长108m,南西段宽10~10.5m,北东宽2~2.5m。矿体向两侧倾伏,南西侧较陡,倾角一般为69°~81°,平均73°,北东侧较缓,倾角一般为45°~78°,平均66°。矿体最高品位54.85%,最低品位43.25%,平均品位49.91%。

mt3矿体:产于辉绿玢岩与大理岩接触部,位于mt1矿体东侧,与mt2为同一矿体,被后期辉绿岩脉贯入截开。形如蚕形,南西段窄,北东段宽。矿体长38m,一般宽2.5~3m,矿体向两侧倾伏,南西段倾角较陡,约为82°,北东段倾角较缓为49°~76°,总体为57°。最高品位61.95%,最低品位60.85%,平均品位61.4%。

3.3.7.4磁异常特征

异常主要呈条带状展布,与矿体出露部位基本吻合,矿体北侧异常曲线密集,南侧异常曲线稀疏,与地表矿体南倾对应。北侧出现大面积负异常,与无磁性的碳酸盐岩有关。

根据地表磁异常推测,该矿体为薄板状矿体,向南倾斜,倾角80°左右。

3.3.7.5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类型

该矿点矿石结构构造与备战铁矿基本相同。按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类型可分为致密块状磁铁矿,角砾状磁铁矿,细脉状磁铁矿。

致密块状磁铁矿: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磁铁矿组成。粒度0.03~1mm,含量75%~80%,磁铁矿普遍被磁赤铁矿替代,mt2矿体主要为该类矿石。

角砾状磁铁矿: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角砾状构造。角砾主要为大理岩角砾,呈棱角状或正方形,一般为1~2cm,磁铁矿呈胶结物状胶结大理岩角砾,mt3矿体主要为该类矿石。

细脉状磁铁矿: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细脉浸染状构造。细脉由磁铁矿晶粒聚集而成,脉宽一般1~3cm,多沿大理岩层理面或层间裂隙产出,mt1矿体主要为该类矿石,矿石品位较低。

3.3.7.6矿物共生组合

矿石矿物组合较单一,金属矿物以磁铁矿、磁赤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次为硫化物,如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

根据光薄片鉴定结果分析,矿物生成顺序为磁铁矿—磁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

主要金属矿物特征叙述如下:

磁铁矿:为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含量30%~80%不等,粒度在0.03~1mm之间。磁铁矿普遍被磁赤铁矿替代。

黄铁矿:他形粒状结构,粒度0.02~0.1mm,常分布于磁铁矿晶粒间,形态受磁铁矿晶粒空隙的控制,含量一般小于1%。

黄铜矿:他形粒状结构,粒度0.02~0.1mm,呈他形乳滴状分布于闪锌矿之中,含量一般小于1%。

闪锌矿:他形不规则状分布于磁铁矿中,其特征与磁铁矿一致,不易区分。粒径0.1~1.2mm,含量2%~3%。个别地段可达10%~15%,常与黄铁矿、黄铜矿共生。

3.3.7.7成因分析

矿体分布于大理岩之中或大理岩与辉绿玢岩接触部位(大理岩边部)或直接充填于大理岩岩层中,辉绿玢岩为后期侵入脉岩,切穿矿体,使矿体被分割成不连续的几部分。矿体走向与次级断裂走向一致,严格受小断裂控制。

矿体以块状磁铁矿为主,次为角砾状磁铁矿或细脉状磁铁矿,均为同一成因形成,即热液直接充填贯入裂隙交代成矿,厚大者形成块状磁铁矿,小者胶结大理岩角砾或沿大理岩呈细脉状贯入,形成角砾状、细脉状磁铁矿。

综合分析该矿点成因类型为充填-交代型磁铁矿点,与备战铁矿成因类似。

矿化阶段划分及分布

备战铁矿的成矿阶段可以划分为三期。

(1)火山沉积期

早石炭纪伴随阿吾拉勒裂谷的形成,在裂谷活动过程中沉积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中沉积了原始铁矿层。这一阶段铁质的来源主要来源于火山活动,形成品位较低的原始铁矿层。生成第一期磁铁矿。

(2)矽卡岩化改造期

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铁矿体后期受到了岩浆热液活动的强烈改造,形成了目前与矽卡岩密切共生的现状。该阶段可分出三个期次:早期氧化物-硅酸盐阶段:石英二长斑岩侵位于石炭系地层发生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早期原始铁矿层受到矽卡岩化改造,岩体内原矿层铁矿石品位下降,外接触带铁矿石品位变富,生成第二世代磁铁矿。

硫化物阶段:在交代作用后期生成磁黄铁矿、黄铁矿、少量黄铜矿、闪锌矿等硫化物。

碳酸岩阶段:碳酸盐细脉充填于早期生成的矽卡岩和磁铁矿裂隙中。

(3)表生氧化期由于矿床海拔高度较高,风化作用以冰川刨蚀为主,矿石的氧化程度较低,偶见黄钾铁矾、孔雀石、褐铁矿,氧化带不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