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Gail」消息,近日,wework兴衰史视频,想知道WeWork主要讲了什么?引发热议,wework 兴衰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想知道WeWork主要讲了什么

作为共享社区的巨头,we work用了9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市场估值470亿,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初创企业,而这个概念的提出者就是——亚当·诺依曼。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短短六个月,这个崛起的商业帝国就像点燃的塑料一样极速皱缩。“最适合做网红的CEO”

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给他的评价,至于这样说的原因也是基于他“疯魔”的人生。《we work 兴衰史》用8集的篇幅详尽地阐述了wework 以及亚当·诺伊曼的兴衰史。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Fc2rG-zvq6h92Erp2i0mQ

资源名称:WeWork 4K.mkv(8834.98M)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Fc2rG-zvq6h92Erp2i0mQ
提取码:4A9D

?pwd=4A9D 提取码: 4A9D    

片头中出现的穿梭在办公室的马,暗指独角兽企业。在投资界,独角兽企业一般是指成立不超过10年;估值要超过10亿美元,少部分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不仅代表优质和市场潜力无限的绩优股,还代表其商业模式很难被复制。

We work创始人亚当·诺伊曼出生于以色列的基布兹,也正是基布兹这种集体社区的组织形式如果说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什么buff加成,那大概就是培养了他“社牛”的性格。也正是这一点,为他后期的商业模式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亿万负翁:WeWork及其创始人的极速崛起与陨落

在微信读书上白嫖了大半年,被一本书勾引的心里痒痒,终究还是破身付费。

拿走我第一次的是这本《亿万负翁:WeWork及其创始人的极速崛起与陨落》。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公司也一样。那些成功的公司,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但是失败公司的坑,总还是要好好研究,努力避开,不要跌倒在同一条河流里。

第一感觉是亚当·诺伊曼和Theranos的Holmes很像,极度的自信,创业的初心,商业世界的规则技巧,强大的心理素质,营造文化氛围的能力,稳定的情绪,喜欢夸夸其谈,或者说,是位鼓舞人心的领导者。大家将他的光环比作“现实扭曲力场”,为了未来的事业发展和财富承诺推动员工超越极限。不过画饼,或者说愿景本来就是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部分米帝企业家自传或者成功学笔记,第一要务就是要think big。无论是老韦尔奇,贝光头,纳德拉还是鞋狗的菲尔奈特,都是喜欢说自己是用 dream big,用vision来激励自己的员工,而大家也都吃这一套。一位苹果员工就曾这么形容史蒂夫·乔布斯:“他能够让所有在力场范围内的人们相信,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就是他们要实现的目标。

WeWork创始人亚当,凭着草创时期的满腔热情、敢于做梦的决心与胆试,在短时间内成功打造出空前绝后的共享办公空间品牌「WeWork」并跃升为全球最大的企业巨头之一。然而靠着信念构筑的梦想,却也因几近疯狂的经营模式让公司转瞬间资产耗尽,创办者亚当不但被迫卸下CEO职位,WeWork只能流血上市。在不到十年内,WeWork从一个共享办公空间发展成为一个470亿美元的全球品牌。然后又在短短的一年之内,损失了400亿美元。

现在看来,WeWork做的只是二房东生意,但在其如日中天的时候,通过把公司绑定在廉价资本的水龙头上,甘冒巨大风险,所谓全新的赚钱模式,其实只需依靠雄心,牛皮与技术——无需说清哪种技术——就能横扫一个传统老旧的行业。漫天牛皮吹出去,海量资本收进来。WeWork和Theranos两家公司都依赖于富有魅力的创始人,其真正的业务不是2B,不是2C,而是2VC,通过给投资者画饼,耗费大量资金或连珠炮式的快速融资来提高企业估值。就像亚达自己说的:“私募市场的本质是,如果前面9个聪明的投资者表示不感兴趣,只需要有1个相对愚蠢的投资者,我们的估值就可以突然达到160亿美元。”而投资者因为担心错过下一个FAAMG,直接将盈利问题推后到未来,也不去测试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实际可行,而是一边疯狂烧钱,一边高速发展的企业,希望通过烧钱催熟市场、在培养了用户消费习惯,推动市场完成洗牌之后,以更多的用户,抢占更多的市场。所以,WeWork的兴衰实在是一个现代的商业故事,满嘴跑火车的创始人、荒谬的估值、谈判的心理战术、迅速的崛起和戏剧性的失败。

而这种博傻游戏,随着孙正义的到来,达到了高潮。在软银到来之前,WeWork高管一度也曾精打细算,谈论如何寻找更为平衡的增长轨迹,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大概率是会上市,圈钱,再发展。但是愿景基金巨额注资扭曲了WeWork的发展轨迹,直接让他脱离了地心引力而直线上窜。Mr. Ten Times几乎没有在WeWork待过,只通过亚当的简单介绍和几页PPT,就认为自己最了解WeWork,于是一家纽约房产租赁公司,兼营一所小学,通过一个渴望进行更多投资的日本商人得到了沙特石油的大笔资金,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私有公司之一,成就了史上最大的泡沫

过去十来年,我们看过众多的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比如拼多多,比如共享单车,比如瑞幸。在资本介入之前滴滴快的的市场推广缓慢,当资本进入后迅猛发展,通过斥巨资给与司机与用户补贴,一年内烧掉几十亿,短期内便获得了规模性发展。若没有“烧钱”,想必现在还不知道活着还是挂了吧,烧钱走捷径,好比一个原本需要三五年才能做大的事一年就达到目标了,这就是资本的力量。我们也很难讲这种烧钱模式就是错的。

但是潮水在WeWork成功上岸之前提前退去了。当市场上的“easy money"减少以后,一切回归本质,我们也就知道谁在裸泳。就像很多年前在USYD上financial时,第一课就是问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是利润!

不是老板的雄心壮志,远大前程,不是员工福利社会责任,是利润。做生意必须要有意义。如果生意最终无法盈利,那么这个生意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