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的人物经历「记得收藏」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理查三世人物关系。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蓝樱初雪」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理查三世》的主要故事内容是什么?

《理查三世》接续着《亨利六世》的历史背景,写白玫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爱德华篡夺王位之后,不久便死去。同族贵族理查用卑鄙无耻的血腥手段,将6个有希望继承王位的人选,排挤出局,然而在他登上王位后,自己也很快被敌党所杀。取之于不义的王权,必失之于不义,正所谓”“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莎士比亚通过历史上真实的一幕,谴责了玩弄权术、利欲熏心的人,又通过他们可悲的下场,悲叹人类在世俗功利面前的贪婪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的凶残与狠毒,必将为他人和自己造成悲剧。这是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留给后人的沉重启示。

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描写了哪些内容?

《理查三世》(1592)与《亨利六世》的前三剧合为四部曲,写篡夺王位的白玫瑰集团爱德华四世死后,同族贵族理查用卑鄙、血腥手段排除了6个王位继承人,登上统治宝座(1483~1485年),很快为敌党所杀,结束了玫瑰战争。理查不仅是个暴君,而且具有阴险狡诈、冷酷毒辣的特点。

理查三世的人物经历

理查是理查·金雀花,第三任约克公爵与西西莉·纳维尔八个子女里的么子,1452年生于弗德林黑城堡,是约克公爵夫妇四个活到成年的后代之一。理查大部分的童年时光都在位于温丝莉谷的米德汉城堡里度过,由他的表兄理查‧纳维尔,即第十六任沃威克伯爵监护下成长。(此人因为在玫瑰战争里的卓著的影响力,在历史上被称为“造王者”。)
在他的父亲与兄长爱德蒙(拉特兰伯爵)于韦克菲尔德战死后,还是个小男孩的理查便被沃威克伯爵纳入了保护。他在沃威克的庄园里与法兰西斯‧洛维尔(即后来的洛维尔子爵)成了感情极佳的朋友,这段友谊在理查的余生里一直都相当稳固。这个家庭里的另外一个小孩子则是沃威克的女儿安妮·内维尔,后来嫁给了理查。 在爱德华四世治理英格兰的期间,理查不但展现了他对兄长的忠诚,也展露了做为一名军事统帅的才华。他被赐予位于北英格兰的广大土地与格洛斯特公爵的头衔,并且被指定为北方总督。一切让理查成为英格兰最有钱和势力最大的贵族,以及爱德华四世忠心的左右手。相对的,家族里另一个成功活到成年的哥哥,乔治‧金雀花(即后来的第一任克雷伦斯公爵)却在1478年因为叛国罪而被爱德华四世处刑,他的后代也被剥夺继承王位的权利。
理查掌控北英格兰直到爱德华四世驾崩。在此地,尤其是约克市,他享有广泛民众的爱戴与关注。他的施政不仅公正且慨然援助大学,对教堂也有相当的贡献,建立了北方议会,还颁布了一些保护个人权利的法律。1482年的时候由苏格兰人手中重新夺下特威德河畔的贝里克镇这件事也对他的名声贡献良多。 爱德华四世驾崩于1483年4月9日,遗诏封理查为护国公(lord protector),享有摄政权(非摄政王 )。爱德华四世12岁的儿子爱德华五世与9岁的理查王子则是第一与第二顺位的王位继承人。
爱德华四世在位时的皇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家人们挑战“造王者”沃威克伯爵的权利并干涉宫廷政治,理查三世上任后逮捕了爱德华五世的舅舅安东尼‧伍德维尔(即第二任瑞佛斯伯爵,爱德华四世的妻舅)与其它顾问,将他们送往位于约克郡的庞特福莱克堡,以企图刺杀摄政王的罪名将这些人处死刑。之后,他安排爱德华五世与他的幼弟理查搬入伦敦塔皇家住所。
1483年6月22日,理查的一名代表在圣保罗大教堂外宣读了一份声明,首次宣称基于爱德华四世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姻不合法,他们的孩子便成了私生子并自动失去了王位继承权;而理查的哥哥乔治的独子爱德华,也在先王在世时被以乔治叛国为由剥夺了王位继承权。因此,英国王位的真正继承人应当是理查。某名主教作证,在爱德华四世迎娶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之前他曾为爱德华与伊莲娜‧巴特勒证婚,基于这名女子在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嫁给爱德华四世时依然在世这点,爱德华四世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间的婚姻无效的宣言随即被议会通过,并订立了王权法案以正式宣布两个小王子失去继承权,英王头衔则属于理查。
1483年7月6日,理查三世在西敏寺加冕成为英格兰王。 虽然在位时间只有两年,理查三世依然展露了他出色的政治才能,执政期间,理查三世推出了一系列自由化改革措施,比如制定保释法案和解除对出版印刷行业的限制。他与皇后安妮给剑桥大学捐款,给教堂提供资金,并建立了皇家纹章院。
历史曾发生过两场针对理查三世的大规模叛乱行动,第一桩叛变发生于1483年,由曾经理查三世的支持者亨利-斯塔福德(第二代白金汉公爵)和亨利‧都铎(第二任理奇蒙伯爵)所领导。这次事变很快就被理查三世平定,白金汉公爵在赛利斯伯利地区的牛头旅馆附近被斩首,亨利‧都铎逃往法国。但在1485年时另一次叛变又发生了,这次的领导者是亨利‧都铎与其叔父贾斯伯‧都铎。叛军成功地登陆英格兰,并于波斯沃思平原之役击败了理查三世。兰开斯特家族此役打败约克家族,取得玫瑰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1485年8月22日,理查与亨利‧都铎麾下的兰开斯特势力于博斯沃思平原交锋。即便理查的兵力一开始以二比一的数量占了优势,但托马斯‧斯坦利(即第一任德比伯爵)、威廉‧斯坦利爵士以及亨利‧珀西(即第四任诺桑伯兰伯爵)却阵前倒戈,投向了亨利‧都铎。这严重削弱了理查三世的军力,并对博斯沃思之役的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除此之外,理查三世相当亲近的伙伴诺弗克公爵约翰‧霍华的阵亡也大大地打击了理查与其部下的士气。
有些记载指出理查在博斯沃思之役里相当骁勇善战,不但将著名的勇士约翰‧钱尼爵士打下马来,且杀了亨利‧都铎的掌旗手威廉‧布兰登爵士。在他被围攻身亡前还几乎杀到亨利本人身旁。自古相传他的遗言是:“叛国、叛国、叛国、叛国、叛国。”
根据传说,理查在参战前曾经在列斯特郡的一个镇上向一名先知请教。这名先知预言:“你策马奔向战场时马刺所擦撞到的地方,会是回程你脑袋开花的地点。”而在前往博斯沃思平原时他的马刺擦到了波桥上的石材。传说在理查三世的尸体被放在马背上从战场上运回来时,他的头因为撞上了同一块石头而破开。
另一个传说,理查三世和亨利准备决一死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来统治英国。战斗开始前的一天早上,理查派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你得等等,”铁匠回答,“前几天给所有的战马都钉了掌,铁片没有了。”“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我缺几个钉子,”他说,“需要点儿时间砸两个。“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固。”“能不能挂住?”马夫问。“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把握。”“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的。”两军交上了锋,理查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理查也被掀翻在地上。受惊的马跳起来逃走了,国王的士兵也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他在空中挥舞宝剑,大喊道:“一匹战马!一匹战马!我愿以我的王国来换取一匹战马!”(注:该传说被现代史学界否定,考古学家对骸骨研究,理查三世死前最后一刻战死仍在战斗 )。
理查三世成为最后一个死在战场上的英国国王。据史料记载,他战死后尸体曾被裸体示众,最后葬在莱斯特的圣方济会教堂中。亨利‧都铎之后继承了理查的王位,成为英王亨利七世后,随即以迎娶约克家族的女继承人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为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宝座。后来,随着亨利八世上台与宗教改革的推行,英国许多修道院都被夷为平地,理查三世墓穴的确切位置再也不为人知 。
2013年2月4日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经过DNA鉴定(同理查三世一名亲戚的传人的DNA进行比对)和历史考证,证实在停车场发现的骸骨是理查三世的。这具骸骨有10处创伤,8处在头颅,2处在身体上。这一发现为英国1485年的博斯沃思战役提供了更加确凿的证据。

跪求《理查三世2016》百度云高清资源在线观看,多米尼克·库克导演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CayB1bsqciXfTiRMX3jfQ

资源名称:理查三世 Richard III 2016.mp4(1963.88M)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CayB1bsqciXfTiRMX3jfQ
提取码:u3gv


提取码: u3gv
《理查三世 Richard III》
导演: 多米尼克·库克
编剧: 本·鲍尔
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朱迪·丹奇、凯莉·霍威、本·丹尼尔斯、苏菲·奥康内多、詹姆斯·弗雷特、菲比·福克斯、山姆·特劳顿、卢克·崔德威
类型: 剧情、传记、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5-21(英国)
片长: 130分钟
又名: 空王冠:玫瑰战争3、The Hollow Crown: The Wars Of The Roses 3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将在BBC电视电影中饰演理查德三世。影片由尼尔街公司制作,该公司去年成功推出广受好评剧集
《空王冠》。这次电视电影系列可算作其续篇,除了理查德三世,还会制作亨利六世上下两部电视电影。    

理查三世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485年8月22日,理查与亨利‧都铎麾下的兰开斯特势力于博斯沃思平原交锋。即便理查的兵力一开始以二比一的数量占了优势,但托马斯‧斯坦利(即第一任德比伯爵)、威廉‧斯坦利爵士以及亨利‧珀西(即第四任诺桑伯兰伯爵)却阵前倒戈,投向了亨利‧都铎。

       这严重削弱了理查三世的军力,并对博斯沃思之役的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除此之外,理查三世的相当亲近的伙伴——诺弗克公爵约翰霍华的阵亡也大大地打击了理查与其部下的士气。有些记载指出理查在博斯沃思之役里相当骁勇善战,不但将著名的勇士——约翰钱尼爵士打下马来,且杀了亨利都铎的掌旗手——威廉布兰登爵士。在他被围攻身亡前还几乎杀到亨利本人身旁。

      查理准备与里奇蒙德决一死战,查理让一个马夫去给自己的战马钉马掌,铁匠钉到第四个马掌时,差一个钉子,铁匠便偷偷敷衍了事,不久,查理和对方交上了火,大战中忽然一只马掌掉了,国王被掀翻在地,王国随之易主。

      历史上还有其他的说法,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在和亨利决战的清晨,让一个铁匠给自己的战马钉掌,但由于铁片不足,最后一个掌缺了一个钉子。由于缺了这个马掌钉,战马在冲锋时马掌脱落,理查三世连人带马跌倒在地,不明原因的士兵误以为国王中箭死亡,纷纷转身逃命,受伤的理查三世最终丧命敌手。

理查三世的内容简介

《理查三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描述了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时期,该剧本被认为创作于大约1591年。这部戏剧有时被分类为悲剧(早期的四开本),但是更准确的分类应为历史剧,如《第一对开本》中作品分类。作品从《亨利六世第三部》展开故事情节,成为从《理查二世》开始的系列历史剧的结束。该作品是莎士比亚第二长的剧本,仅次于《哈姆雷特》,由于《第一对开本》中收录的《哈姆雷特》版本短于先前的四开本,因此《理查三世》是其中最长的剧本。剧本的长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缺点,因为太长而很少被完整地表演,一些不重要的人物常常被删减。
另一个改编的原因是莎士比亚假设观众熟悉《亨利六世》系列,经常间接引用其中的事件,比如理查谋杀亨利六世以及亨利六世妻子玛格丽特败北。现在,由于之前的作品不太为人所知,因此玛格丽特这个角色通常被删去,并且有时从《亨利六世》三部曲中提取一些资料加入到剧本中来解释人物的关系。

如何理解莎士比亚作品中理查三世形象?

《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亚为适应当时英国人民对抗西班牙的爱国主义情绪,以霍林谢德的《英格兰与苏格兰编年史》为主要素材,创作的一系列历史剧中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2年至1593年期间。《理查三世》描写篡夺王位的爱德华四世死后,同族贵族理查用狡诈、血腥、毒辣的手段,登上统治宝座,很快为敌党所杀,结束了玫瑰战争。

 他厚颜无耻,嘴上总是挂着滔滔不绝的正义辞藻。与人争吵,总是大嚷 大叫,先发制人:丑人就该死吗?就一定存心害人吗?一副单纯的真实心肠 就该受到凌辱,就该让狡猾欺诈的家伙占尽上风吗?

如此等等。罗斯特本是 骁勇善战的将领,曾四方征战,立下功勋,所以他动不动就提起他以往的历 史来要挟当今的统治者,他不择手段,铲除阻碍他达到极权地位的一切障碍, 甚至最后杀掉一直跟随他的爪牙白金汉公爵。他的所作所为终于导致举国上 下怨声载道,众叛亲离。里士满公爵起兵直逼王宫,而以前被他杀害的人的 幽灵在不断纠缠他的灵魂和良心。 “良心是个懦夫,你惊扰得我好苦!”他 叹道。剧终时,在战场上,他陷入重围,连坐骑也没有了,凄惨地高喊着: “一匹马!一匹马!我的王位换一匹马!”恶贯满盈,死有余辜

。他们作为极端的个人主义野心家,身上有许多人们所没有的长处,如勇往直前,能屈能伸,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等等。但由于过于极端,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唾弃,人们唾弃他们最大的理由就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其实个人认为,这恰恰是他们头脑灵敏,富有创造力的表现

理查三世和查尔斯三世的区别

查理就是查尔斯,查尔斯就是查理,都是英语Charles,这有什么不同吗?

首先讲一下英国国王的称号问题,一世、二世乃至万世,这是中国皇帝的想法,希望自己的直系后代继承帝位(少数几次是皇帝的兄弟来继承)。但是在英国,所谓的一世、二世有可能不是直系亲属,而仅仅是国王为自己做出的历史性排序。

比如,刚刚过世的伊丽莎白二世全名是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理论上说,她可以从自己的四个名字中任选其一作为自己的称号。如果选择伊丽莎白,因为历史上已经有一位伊丽莎白一世(1558年至1603年在位),所以她只能是伊丽莎白二世。如果选择亚历山德拉,英国历史上还没有这个名字的国王,那么她就是亚历山德拉一世。

现在,查尔斯王子继承了英国王位。他的全名是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蒙巴顿-温莎,理论上他可以选择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等作为自己的国王称号。

如果选择查尔斯,因为英国历史上已经有查理一世、查理二世了,所以他就是查理三世(查尔斯三世)。

如果选择菲利普,他就是菲利普一世。他那位刚刚在去年去世的老爹叫菲利普亲王,估计他不会选择这个名字。

如果选择亚瑟,他就是亚瑟一世,名气将直追英国传说中的亚瑟王,他不大可能选这个。

如果选择乔治,他就是乔治七世。

到底哪个比较合适呢?既不是太张扬,也要比较上档次,我们给他遴选一下。

查理一世是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在位期间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他本人被砍头示众,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国王,史称“无头查理”、“断头查理”。

查理二世是查理一世的长子,老爹被处死后,他流亡海外。克伦威尔死后,议会复辟,查理二世回国。他在任内倒是善始善终,但是因为无数的情妇和私生子得了一个“快活王”的绰号。

乔治六世(1936年至1952年在位)是乔治五世的次子,本无资格继承王位,但是由于其兄长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只当了不到一年的国王就退位了,他才得以荣登大宝。他是印度的末代皇帝,印度在他任内实现了独立,他又是首任英联邦元首,英联邦是大英帝国解体后重新组成的松散邦联。

查理一世、查理二世是旧式译名,英国王室已经明确新任国王的称号为查尔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查尔斯三世现年74岁,是伊丽莎白二世和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的长子,曾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储。1958年被封为威尔士亲王,1971-1976年随皇家海军在国外服役。

或许继承了查理二世的“快活”基因,查尔斯三世的情史备受瞩目。他曾经和若干女子传出过绯闻,包括卡米拉·罗斯玛丽·尚德、戴安娜·弗兰西斯·斯宾塞及其姐姐莎拉·斯宾塞(Lady Sarah Spencer)等等。

1981年,查尔斯与戴安娜·弗兰西斯·斯宾塞订婚。戴安娜拥有贵族身份,是第八代斯宾塞伯爵之女,她当时的职业是一位幼儿园老师。

1996年,查尔斯和戴安娜正式离婚。

1997年,离婚的戴安娜在一场车祸中香消玉殒。

2005年,查尔斯王子迎娶比他年长2岁的卡米拉。

查理一世用自己的生命给近代英国祭了旗,乔治六世亲手为大英帝国送了终,查尔斯三世会不会给英联邦划上一个句号?等待威廉王子的是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理查三世的人物评价

理查三世在英国历史上一直颇具争议,执政时间虽短,他作为暴君的形象却深入人心。理查三世在历史学家托马斯·莫尔撰写的编年史中首次被刻画成暴君。自那之后,他的负面形象不断被放大。莎士比亚的剧作《理查三世》把他描绘成一个跛足驼背的君王,面容扭曲,内心邪恶。但也有一些学者表示,事实上他是在一些大臣请愿后才即位的,并且为人公正,重视教育。鉴于莎士比亚的写作素材大都来自理查三世的继任者——亨利七世的史官,其中描述多有失公允 。部分历史学家也认为理查三世的统治相对开明,他的名声在后来的岁月里遭到了对手的玷污。
英国史学界也在重新审视这位英王的历史地位,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中对理查三世的描述大多有失公允,理查三世虽然在位仅两年,但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华,而且在推动司法领域无罪推定原则、保释制度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和保释制度。

搜集理查三世的资料

理查三世(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1483年成为摄政王,杀害侄子爱德华五世后即位。尽管因为篡位而名声不好,但是很有政治才能。镇压了要求王位继承权的白金汉公爵白金汉侯爵和公爵的叛乱。1485年在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玫瑰战争”中的伯斯沃斯战役中阵亡,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在战场上身亡的国王,也是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

人物经历
童年生活
理查是理查·金雀花,第三任约克公爵与西西莉-纳维尔八个理查三世 子女里的么子,于1452年生于弗德林黑城堡,是约克公爵夫妇四个有活到成年的后代之一。理查大部分的童年时光都在位于温丝莉谷的米德汉城堡里度过,由他的表兄理查‧纳维尔,即第十六任沃威克伯爵监护下成长。(此人因为在玫瑰战争里的卓著的影响力,在历史上被称为"造王者"。)
在他的父亲与兄长爱德蒙(拉特兰伯爵)于韦克菲尔德战死后,还是个小男孩的理查便被沃威克伯爵纳入了保护。他在沃威克的庄园里与法兰西斯‧洛维尔(即后来的洛维尔子爵)成了感情极佳的朋友,这段友谊在理查的余生里一直都相当稳固。这个家庭里的另外一个小孩子则是沃威克的女儿,安‧纳维尔,这名女性后来嫁给了理查。
在爱德华四世治理英格兰的期间,理查不但展现了他对兄长的忠诚,也展露了做为一名军事统帅的才华。他被赐予位于北英格兰的广大土地与格洛斯特公爵的头衔,并且被指定为北方总督。这一切让理查成为英格兰最有钱和势力最大的贵族,以及爱德华四世忠心的左右手。相对的,家族里另一个成功活到成年的哥哥,乔治‧金雀花(即后来的第一任克雷伦斯公爵)却在1478年因为叛国罪而被爱德华四世处刑,他的后代也被剥夺继承王位的权利。
理查掌控北英格兰直到爱德华四世驾崩。在此地,尤其是约克市,他享有广泛民众的爱戴与关注。他的施政不仅公正且慨然援助大学,对教堂也有相当的贡献。1482年的时候由苏格兰人手中重新夺下特威德河畔的贝里克镇这件事也对他的名声贡献良多。
登基情况
爱德华四世驾崩于1483年4月9日,他12岁的儿子爱德理查德三世华五世与9岁的理查王子则是第一与第二顺位的王位继承人。爱德华四世在位时,皇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家人们挑战"造王者"沃威克伯爵的权利并干涉宫廷政治,理查三世上任摄政王后马上逮捕了爱德华五世的舅舅安东尼‧伍德维尔(即第二任瑞佛斯伯爵,爱德华四世的妻舅)与其它顾问,将他们送往位于约克郡的庞特福莱克堡,以企图刺杀摄政王的罪名将这些人处死刑。之后,他安排爱德华五世与他的幼弟理查搬入伦敦塔皇家住所。
1483年6月22日,理查的一名代表在圣保罗大教堂外宣读了一份声明,首次宣称基于爱德华四世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姻不合法,他们的孩子便成了私生子并自动失去了王位继承权;而理查的哥哥乔治的独子爱德华,也在先王在世时被以乔治叛国为由剥夺了王位继承权。因此,英国王位的真正继承人应当是理查,而非爱德华五世。而因为某名主教作证,在爱德华四世迎娶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之前他曾为爱德华与伊莲娜‧巴特勒(Eleanor Butler)女士证婚;基于这名女子在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嫁给爱德华四世时依然在世这点,爱德华四世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间的婚姻无效的宣言随即被议会通过,并订立了王权法案以正式宣布两个小王子失去继承权,英王头衔则属于理查。
1483年7月6日,理查三世在西敏寺加冕成为英格兰王。
解决叛乱
理查德三世虽然在位时间只有两年,理查三世依然展露了他出色的政治才能,并与皇后安妮给剑桥大学捐款,给教堂提供资金,并建立了皇家纹章院。
历史曾发生过两场针对理查三世的大规模叛乱行动,第一桩叛变发生于1483年,由曾经理查三世的支持者亨利-斯塔福德,第二代白金汉公爵和亨利‧都铎,第二任理奇蒙伯爵所领导。这次事变很快就被理查三世平定,白金汉公爵则在赛利斯伯利地区的牛头旅馆附近被斩首,亨利‧都铎逃往法国。但在1485年时另一次叛变又发生了,这次的领导者是亨利‧都铎与其叔父贾斯伯‧都铎。叛军成功地登陆英格兰,并于波斯沃思平原之役击败了理查三世。兰开斯特家族此役打败约克家族,取得玫瑰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战场死亡
1485年8月22日,理查与亨利‧都铎麾下的兰开斯特势力于博斯沃思平原交锋。即便理查的兵力一开始以二比一的数量占了优势,但托马斯‧斯坦利(即第一任德比伯爵)、威廉‧斯坦利爵士以及亨利‧珀西(即第四任诺桑伯兰伯爵)却阵前倒戈,投向了亨利‧都铎。这严重削弱了理查三世的军力,并对博斯沃思之役的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除此之外,理查三世的相当亲近的伙伴--诺弗克公爵约翰‧霍华的阵亡也大大地打击了理查与其部下的士气。有些记载指出理查在博斯沃思之役里相当骁勇善战,不但将著名的勇士--约翰‧钱尼爵士打下马来,且杀了亨利‧都铎的掌旗手--威廉‧布兰登爵士。在他被围攻身亡前还几乎杀到亨利本人身旁。自古相传他的遗言是:"叛国、叛国、叛国、叛国、叛国。"
亨利&amp根据传说,理查在参战前曾经在列斯特郡的一个镇上向一名先知请教。这名先知预言:"你策马奔向战场时马刺所擦撞到的地方,会是回程你脑袋开花的地点。"而在前往博斯沃思平原时他的马刺擦到了波桥上的石材。传说在理查三世的尸体被放在马背上从战场上运回来时,他的头因为撞上了同一块石头而破开。
另一个传说,理查三世和亨利准备决一死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来统治英国。战斗开始前的一天早上,理查派一个马夫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你得等等,"铁匠回答,"前几天给所有的战马都钉了掌,铁片没有了。""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我缺几个钉子,"他说,"需要点儿时间砸两个。"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固。""能不能挂住?"马夫问。"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把握。""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的。"两军交上了锋,理查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理查也被掀翻在地上。受惊的马跳起来逃走了,国王的士兵也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他在空中挥舞宝剑,大喊道:"一匹战马!一匹战马!我愿以我的王国来换取一匹战马!"
亨利‧都铎之后继承了理查的王位,成为英王亨利七世后,随即以迎娶约克家族的女继承人─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为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宝座。
2013年2月4日莱斯特大学也在2013年2月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经过DNA鉴定(同理查三世一名亲戚的传人的DNA进行比对)和历史考证,此骸骨系理查三世的。这一发现为英国1485年的博斯沃思战役提供了更加确凿的证据。据史料记载,当时理查三世战败后,其尸体曾被裸体游街,后埋在莱斯特一家修道院的墓地。几经更迭,这片墓地改建成了停车场。研究人员称,这具骸骨有10处创伤,8处在头颅,2处在身体上。
2015年3月27日,英国国王理查三世战死530年后遗骸被重新安葬。
传闻讨论
由托马斯·莫尔所著的《理查三世传》。现代尚无当代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证明这件事,但摩尔的著作太过深入人心,以致现代理查三世的简介中依然背负"篡位者"与"杀侄"的罪名。
关于理查三世杀侄传说的通俗资料,可以参考小说家约瑟芬·铁伊的作品《时间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