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放射性物质对人的危害,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具体害处??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梦醉江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具体害处?

放射性物质不仅在其所在的局部起作用,而且对整个机体也有影响。放射性物质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液系统的破坏;可使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出血以及并发感染。上述现象严重的破坏了机体的生活功能而使生命活动停止。

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发挥作用时可迅速地引起病理变化;但在小剂量的作用下,这些变化就显得缓慢,并伴有长短不一的潜伏期。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

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往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扩展资料:

污染来源:

1、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汽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成微粒或附着在其它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

2、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的中心问题是核燃料的产生、使用与回收、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废”,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3、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

4、其它各方面来源的放射性污染。其它辐射污染来源可归纳为两类:

一工业、医疗、军队、核舰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因运输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物处理等失去控制而对居民造成大剂量照射或污染环境;

二是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夜光表以及彩色电视机产生的照射,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但也有研究的必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放射性是指某些元素(如镭、铀、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等)自动地把原子核 中的物质放射出来而衰变成另外的元素。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具体有哪些危害?

  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

  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住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放射性处理方法

  放射性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都不能将其消灭或破坏,只有通过放射性核素 的自身衰变才能使放射性衰减到一定的水平。而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十分长,并且衰变的产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所以放射性废物与其它废物相比在处理和处置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一)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混凝沉降法、离子变换法、蒸发法、沥青固化 法、水泥固化 法、塑料固化 法以及玻璃固化 法等。

  (二)放射性废气的处理

  放射性固体废物 主要是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不能再用的各种物体。

  放射性事故

  据统计,1944年至1999年间,包括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在内,全球共发生放射性事故 405起,受照射 人数3000余人,导致120人死亡。

  放射性事故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九种。一是反应堆事故,比如1986年前苏联 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事故,核电站的堆芯熔化 ,发生爆炸,致使放射性物质 弥散在空气中造成严重污染。切尔诺贝利事故 以后,影响到中国 各地牛奶中的碘131 含量,从新疆开始污染比较重,一直向东到大连 、沈阳 。正常情况下,牛奶中是没有碘131的;二是临界事故 ;三是放射源丢失;四是工业源过量照射;五是过量医学照射;六是运输中出现事故;七是实验性事故;八是涉及放射性物质的蓄意行为;九是空气、水、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辐射可以对人体内部化学环境造成严重伤害,它会打断人体组织的各种原子和分子间的化学键。破坏掉人体的DNA。被强辐射后的人,会得辐射病,辐射病会有一段潜伏期,随后会出现致命的症状,腹痛,恶心,眩晕,免疫系统崩溃,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

放射性元素对人体的危害

  放射性元素对人体的危害:

  1、放射性元素物质不仅在其所在的局部起作用,而且对人体整个机体也有影响。

  2、放射性物质可以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液系统的破坏;可使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出血以及并发感染。上述现象严重的破坏了机体的生活功能而使生命活动停止。

  放射性元素(确切地说应为放射性核素)是能够自发地从不稳定的原子核内部放出粒子或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同时释放出能量,最终衰变形成稳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的元素。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这一过程叫做放射性衰变。含有放射性元素(如U、Th、Ra等)的矿物叫做放射性矿物。

  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

  1.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

  2.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

  3.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往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

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

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
1、放射性物质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局部,而且也会影响整个身体,严重的甚至会破坏身体的生活功能导致生命活动停止;
2、放射性物质会破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液系统,使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出血造成感染;
3、放射性还能损伤遗传物质,能够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受到影响。
放射性物质的注意事项:
1、工业中的废气等污染物质,需要根据要求进行处理和排放,注意不要影响到周围人的健康;
2、人类应该学会资源二次利用,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使生态处于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3、当出现放射性物质泄漏的事故时,首先要保证人员的安全,并将损失减到最小。
放射性污染防治方法:
1、核企业厂址选择在人口密度较低、水文和气象条件有利于废水、废气扩散稀释及地震裂度较低的地区,以保证居民所受辐射量低于世界规定的标准;
2、工艺流程选择和设备选型要考虑废物产生量少并运行安全可靠;
3、废水和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严格控制放射性核素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4、对浓集的放射性废水,一般要进行固化处理;对放射性强的废物要进行永久贮存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等等。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你知道什么?

引言: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大的,会让人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损伤。轻微的患者会出现脱发、感染。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现象,并且会让肠胃受到部分损伤,还会损伤中枢神经。所以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放射性污染的危害都有哪些?

一、放射性污染的危害,都有哪些?

当人体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就会表现出中枢神经受损,四肢无力,非常疲劳,昏昏欲睡,并且会出现肌肉颤动,癫痫等症状。会导致身体中的上皮细胞分裂受到阻碍,会造成淋巴组织间接受到损害。而且放射性污染会造成人体患白血病或者各种癌症。因为放射性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会破坏人体中的大分子结构,会破坏组织细胞。当人体经受辐射或者X光线的照射时,会灼伤皮肤,破坏人的生殖功能,并且会造成生殖细胞受损,引发很多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失调,神经系统受损。会反复发作,并且发病时间长,很难完全治愈。

二、如何预防放射性污染?

对于需要使用化学用品的企业或者是工厂,应该选择在人口密度低,有利于废水稀释,以及辐射度度较低的地区。要保证交通正常运行,保证居民所受的辐射量最低。而且工业流程的选择和设备上,尽量选择废物产量少,运行安全有保障的机器。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水以及废弃物,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并严格的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排放浓度以及排放量。对于浓度较高的放射性污水要进行固化处理,而且在企业和工厂的周围,一定要对放射性污染的地区进行实时监测,看是否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放射性物质的,想要知道是不是放射性物质需要用专门的仪器来检测,如果一直放在身边,同时它对我们的身体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作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不仅在其所在的局部起作用,而且对整个机体也有影响。放射性物质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液系统的破坏,可使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出血以及并发感染。


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往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放射性物质具有α、β、γ三种衰变形式。三种衰变的特性不同,对人体危害程度各异。其中以α射线的内照射危害最大,因为它的射程短,一张纸就可以阻挡住。可集中在人体小范围内进行强烈的内照射,使小范围的肌体组织承受高度集中的辐射能而造成损伤。如在呼吸道器官中的α粒子的射程正好可以轰击到支气管上皮基底细胞核上,而造成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乃至肺癌。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不仅来自于α粒子的内照射,也来自β、γ及其他射线的外照射。

什么是放射性物质(元素) 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作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不仅在其所在的局部起作用,而且对整个机体也有影响。放射性物质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液系统的破坏;可使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出血以及并发感染。

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发挥作用时可迅速地引起病理变化;但在小剂量的作用下,这些变化就显得缓慢,并伴有长短不一的潜伏期。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

扩展资料

物质的放射性来源于其包含的放射性同位素,因此与放射性同位素的分类相对应,放射性物质可分为天然放射性物质和人工放射性物质。

经科学家们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所有现存的天然放射性重元素都是由三种最原始的元素原子蜕变而形成的,每一种最原始的原子在它衰变后形成另一种原子,而这一生成的原子继续衰变又可产生其他原子,直到最后产生稳定的原子为止。

人工放射性物质通常是利用核反应法制造的,包括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两种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射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