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过昭关典故简介,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急白头的典故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过昭关啥意思。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明月清风」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急白头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急白头的典故:

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镇守。

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

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

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

东皋公有个朋友,名叫皇甫讷,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扩展资料:

公元前512年,吴王准备向西进兵,是伍子胥向吴王“七荐孙子”,才使得吴王阖闾同意接见孙武,孙武从而闻名天下。

孙武是在离开了齐国之后,到了吴国后结识了因避难而来的伍子胥,两人十分投机,自此成为了至交好友。

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战役,仅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攻下了楚国都城。二人用各自的谋略帮助吴王阖闾完成了兼并战争,在吴王阖闾因不听孙武劝阻。

非要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践,结果吴国大败,阖闾气愤病死后,二人便帮助阖闾之子夫差治国练兵、打败勾践,为其父阖闾报仇雪恨。

在孙武晚年的时候,伍子胥被夫差杀死,孙武便退隐乡间,在伍子胥死后不久,孙武也谢世了。至于孙武谢世的原因。

有史料记载说是他与伍子胥一起进谏,激怒了夫差被杀死的,或者是因为其是伍子胥的好友,被夫差迁怒杀害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伍子胥过昭关

过昭关简介

暑假,七岁的宁宁被送回乡下,由七十多岁的爷爷李福长照顾。李福长偶然间得到了一个老朋友的联系方式,老友身体中风,时日无多。他决定带上孙子,骑着一辆摩托三轮车,去千里之外看望老友。影片以“过昭关”喻指人生,是难得一见的中国乡村公路片。

《过昭关》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O8NaVKHTKL8qbpYXY1WmQ

资源名称:过昭关(1KB)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O8NaVKHTKL8qbpYXY1WmQ
提取码:bpdb

?pwd=bpdb 

提取码:bpdb    

"一夜白发"的典故出自那里?

出自伍子胥。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传说,伍子胥与公子胜二人碾转到了离昭关六十里路的一座小山下,从这里出了昭关,便是大河,径直通吴国的水路了。然而,此关被右司马远越领兵把守,很难过关。扁鹊的弟子东皋公东。皋公把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却不谈过关之事。伍子胥狐疑不决,晚上,寝不能寐:他想告别皋公而去,又担心过不了关,反而惹祸;若是不走,不知还要等多久?如此翻来覆去,其身心如在芒刺之中,卧而复起,绕屋而转,不觉捱到天亮。东皋公一见他,大惊道“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后在东皋公帮助下成功过关。

过昭关(春秋战国故事十六则)》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过昭关(春秋战国故事十六则)》(上海图书馆(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XMn_fOHVfh4LByTiUiiPA

资源名称:国韵故事汇·过昭关:春秋战国故事十六则.epub(13.31M)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XMn_fOHVfh4LByTiUiiPA
提取码:p86a

 提取码: p86a    

书名:过昭关(春秋战国故事十六则)

作者: 上海图书馆(编)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春秋战国故事十六则)
出版年: 2017-12
页数: 209

内容简介:

本书取材自20世纪上半叶由大众书局刊行的“故事一百种”,现由上海图书馆收藏、整理并重新编选,定名“国韵故事汇”, 以飨今日读者。

作者简介:

上海图书馆(Shanghai Library)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是上海市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也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是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上海图书馆创立于1952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1996年12月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