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方便为究竟,“以菩提心为因,以方便为究竟。”方便是什么?为了度人,可以说谎造假??和慈悲为根,菩提为本,方便为究竟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我随清风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以菩提心为因,以方便为究竟。”方便是什么?为了度人,可以说谎造假?

以菩提心为是心作佛之因,以方便法为手段达究竟是心是佛之果。法本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不假方便法,唯有念佛成佛为究竟。方便即手段,不是目的。阿弥陀佛!

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

【大悲】 (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根本。’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菩提心为因 大悲为根本 方便为究竟 '怎么理解呢?

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大日经·住心品
菩提二字是梵语bodhi之音译,意译觉、智。菩提之觉、智特指如实觉知诸法真实,能使人达到真正解脱的智慧。
发菩提心是求得觉悟智慧的因,也就是要求得根本觉、智的动机。据经典所述,发菩提心大致有以下四种缘:一、想到佛法的不可思议无边的智慧力量,希望自己也能成就觉智;二、想到自身的种种过失与忧患,希望能得到真实的觉悟;三、对众生的苦难产生慈悲心,希望帮助解脱;四、求得最殊胜的智慧之果。发这样的大心,有这样的动机与目标能从高处去看待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种种现象,而不以为怪。
据前所述产生求觉智的动机自有不同的目的,为自己、为众生、为眼前具体的烦恼,都可能是原因,而只有慈悲才是根本。
慈爱众生给与快乐称为慈;怜悯众生,拔除其苦,称为悲,合在一起则为慈悲。佛的慈悲是一种以众生之苦为己苦的同心同感的状态,故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慈悲为根本发菩提心才能排除种种眼前的困惑,不受干扰地证得无上菩提。
这不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道理,其着手处全在具体的人与事中,而且必须应机方便。这样种种困惑烦恼便会成为菩提之路,真正做到度己度人,获得解脱了!

什么是究竟?什么是方便?

【究竟】 (术语)梵字Uttara之译,事理之至极也。三藏法数六曰:「究竟犹至极之义。」

【方便】 (术语)梵语湀和Upa^ya,有二释:一对般若而释。二对真实而释。对般若而释,则谓达於真如之智为般若,谓通於权道之智为方便。权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释则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称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众生之机之方法也。又方为方正之理,便为巧妙之言辞。对种种之机,用方正之理与巧妙之言也,又方者众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应诸机之方域,而用适化之便法,谓之方便。

如实知自心,即是菩提

(白话文)

1、世尊,佛得一切种智,如是智慧,以何为因,以何为根,为何说是究竟智?

毗卢遮那佛告金刚秘密主:金刚主,你今谛听,善思念之。佛言,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2、佛说,秘密主,什么是菩提?谓,如实知自心。秘密主,无上正等正觉,实则乃至一点法也无可得。为什么呢?虚空相是菩提,无知解者,亦无开晓。秘密主,诸法无相,如虚空相。

3、世尊,谁寻求一切智?谁得菩提,得成正觉?此一切智智由谁发起?佛言,秘密主。自心寻求菩提及一切智。为什么呢?本性清净故。心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心不可得。

4、佛说,秘密主,心不住眼界,不住耳鼻舌身意界。心不能见,亦不能现。为什么会这样呢?性同虚空,即同于心。性同于心,即同菩提。所以,秘密主,'心'、'虚空界'、'菩提',此三种本是一种,是一非三。此等悲为根本,方便波罗蜜满足。秘密主,诸法也是如此,菩提心清净,则明心见性。秘密主,若男若女,欲知菩提,当明心见性。

5、秘密主,什么才是真正'知自心'(明心见性)?譬如,在分段生死轮回中,或住有色界,或住无色界,色受想行识我及非我,我所执或不执,你去观察生死轮回中的一切,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所以说皆无自性,求不可得。秘密主,这种直接观察净菩提心的方法,名初法明道,顿悟法门。安住此法修学,少用功力,便能得除一切盖障三昧,得此三昧能除一切业障,如此,心中能见一切诸佛,与诸佛菩萨同等住。当发五神通。

6、又,秘密主,若住此除一切盖障三昧,因为心住虚空,心无分别的缘故,能得最上信解之力。不用多功,勤修不久,便能通达,一切佛法。一言蔽之,所有功德,皆能成就。

——<大日经>部分,白话文

■解析

1.毗卢遮那佛,即法身佛。法身佛即真身佛,如如不动,等如虚空。法身佛以方便力,出释迦牟尼化身佛,出佛国佛刹报身佛。即,释迦牟尼示现成佛,一切佛国佛刹,皆是法身佛的神通力和方便法。

2.佛法皆是方便法。

金刚秘密主——'金刚'即金刚不坏,即究竟法门。'秘密主'——即此法门是秘密法门。

3.秘密,即普通大众智慧不能得入。因为不能得入,不能解了,便是秘密。如,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秘密。(佛法中的秘密,大意是大众不能解了,便自动成了秘密,而不是保密的意思)

大日经的简介

《大日经》七卷,全名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称《毗卢遮那成佛经》、《大毗卢那经》。唐代善无畏三藏、唐代一行三藏等译。为中国汉传密宗所依密经之一。为真言三部经之一。系密宗胎藏界之根本大经,与金刚顶经同为日本东台两密所依圣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经乃大日世尊在金刚法界宫所说,旨在开示一切众生本有清净菩提心所具之无尽庄严藏,示以本有本觉曼荼罗为主旨,并宣说三密之方便。 入真言门住心品为大日经之序品,阐述密教基本教相。
其中“ 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三句,统释《大日经》全经之根本宗旨,三句集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救渡外道的思想理念。把救渡无量众生,特别是救渡外道,救渡外道中的上根众生,作为密教行者的历史使命。发三乘之所未发(三乘是指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之大乘显教)。
“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贯穿了《大日经》的全经。毗卢遮那大日的光辉,照亮了密教行者救渡无量众生的神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