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第一次提出GPS是什么时候?,经纬度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经纬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我对你的挽留」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是谁提出“经纬度线”的提出者?拜托各位了 3Q

前344年,亚历山大渡海东征。随军的地理学家凯尔库斯沿途搜集资料,准备绘制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日照长短都很相仿。 凯尔库斯作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纬度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亚历山大的城邦里有个学者埃拉托斯特尼,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长是46250千米,并且画了一张有7条经度线和6条纬度线的世界地图。 到了120年,青年罗狄斯·托勒密提出,应该在地图上绘制经纬网的概念。他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就包括了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了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图上绘制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绘制出了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托勒密的设定很多都是错误的。要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欢迎访问小学课堂网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条件。 英国约克郡的钟表匠哈里森用了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表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从此以后,人们对经纬度的测定越来越精确了

纬度是谁提出的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度线。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测定的呢?公元344年,亚历山大渡海南侵,继而东征,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沿途搜索资料,准备绘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沿着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由西向东,无论季节变换与日照长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第一次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纬线,这条线从直布罗陀海峡起,沿着托鲁斯和喜马拉雅山脉一直到太平洋。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不久就瓦解了。但以亚历山大为名的那座埃及城里,出现了一个著名图书馆,多年担任馆长的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 250千米,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第五台只有怀表那么大小,测定经度时引起的误差只有1/3英里。差不多同时,法国制钟匠皮埃尔·勒鲁瓦设计制造的一种海上计时器也投入了使用。至此,海上测定经度的问题,终于初步得到了解决。

经纬度坐标定位是什么?

经纬度坐标是:地理坐标,用纬度、经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

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在大地测量学中,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应用: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确定空中目标位置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雷达监测目标位置的地理坐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科技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设计计算需求,结合各种坐标系的特点,必须对地理坐标进行转换,以便于利用和进行辅助决策。

例如,在大地测量学中,常用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而在地图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采用地心经纬度。

第一次提出GPS是什么时候?

长期以来,判别敌我位置就是各国军队迫切渴求的能力。在古代即使是绘制粗糙的地图也是将领们的无价之宝,到了近代出现了绘制等高线经纬度的高精度地图。
1957年苏联Sputnik-1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人类的眼光又投向了天际。受苏联的刺激,1958年美国海军开始研制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1960年开始发射卫星并于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最初这个定位系统仅为核潜艇开发,具有诸多弊端,如无法确定高度信息、定位时间长、无法连续导航、无法提供高度信息、难于修正电离层延迟误差等。美国海军对此不足提出了Timation计划,试验了星载原子钟,Timation计划为海军舰艇尤其是核潜艇提供低动态的2维定位服务;同期美国空军提出了621B计划,使用伪随机码为基础的测距原理,621B计划为空军提供高动态3维服务。1973年美国国防部将海空军的方案合二为一,建立国防导航卫星系统(DNSS),这是现有GPS正式的源头。
此后不久,DNSS改名为Navstar,即授时和测距导航卫星或者说是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Signal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后来简称GPS。但是授时功能始终是GPS的核心功能之一,这也是从CDMA通信到电力系统都大量采用GPS的重要原因。

怎样读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读法,例如:东经114.560745度,北纬27.954975度。
坐标方向缩写:
N→北;S→南;纬度
E→东;W→西;经度
东西经度,南北纬度,通常先念数字再念方位。

扩展资料
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在大地测量学中,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从起始经线开始,向东、西各以180°计算,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椭)圆,这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括两条相差180度的经线。所有经线都在两极交会,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经差1°在赤道上的纬线长约111km。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地理坐标

怎样表示经纬度

经纬度分南纬和北纬,南纬用大写字母S表示,北纬用大写字母N表示,举个例:北京的经纬度表示为(116°E,40°N)

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的合称组成一个坐标系统。称为地理坐标系统,它是一种利用三度空间的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空间的球面坐标系统,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拓展资料

纬线和经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大陆漂移说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1910年,关于海洋成因的一个新的假说又被提出来了。当时,30岁的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阅读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东西岸的海岸,虽然也和其他海岸一样弯弯曲曲的,但是它们的形状却很相似,好像一张被撕成两半儿的报纸。如果把这两半儿“报纸”拼合在一起,恰好形成一块完整的大陆。事情为什么会这么凑巧呢?这在魏格纳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个疑问。后来,他又发现大洋两边的大陆有着相同的地质年代和古生物化石,在地层和地质构造等方面也有某些相似之处。经过反复研究,魏格纳断定大西洋两岸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分开只是后来的事。于是,他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这个科学假说后来又被许多科学家所完善,成为地球四大洋形成的最有说服力的一种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