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徐冰艺术家作品,徐冰的天书表达了什么?和徐冰艺术家个人简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烟雨江畔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浦东美术馆 - 徐冰的语言- 2022-02-18

      上个周末又去浦东美术馆看了新开的展览-徐冰的语言,整体的策展做的太棒了,整个展览带给我非常多的启发和滋养。去看这个展览是因为网上的宣传,以为是和书法有关的作品展,之前看过书法展对于即时性的书法艺术还是有点感兴趣的,但是实际的展览并不是我以为的书法的维度,作者重构了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启发了我重新思考应该用怎么样的思维,用怎么样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日常中的事物,这个收获远超我的预期。

天书

在徐冰的第一个展品《天书》里面他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就是把英文汉字化。我们日常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英文字母被他用书法的方式重新组合,明明是日常知道的单词,但是被他这么一组合之后就充满了美感,变成了我们所不认识的事物。这个游戏充分体现了我们在视觉上有着怎样顽固的认知模式。即使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一旦重新被调换了排布和顺序,就变成完全不同的事物。通过更换组合方式,打破日常的认知,我们是否能看到更有趣的世界,这是作品带给我很大的惊喜和体悟。

地书

在后一个作品地书里,他通过大家所常用的认知符号来写了一个故事。非常有意思的是由于这是我们集体共同的认知,虽然没有任何的文字在里面,但是我们都理解了这个标识里面所有的图标所代表的故事,非常像是我们现在在做PPT的时候挑选icon的过程。标识或者说是共同认知的力量通过这个方式形象的体现在了我的面前。我们常常以为语言是力量,然而我们从来没有想象过说在日常中一些图标其实已经代表了很多的沟通和交流,沟通而不是靠语言的力量来呈现的,实际上即使没有语言,人们也能无障碍的沟通,认知和感受才是我们更要从底层去感受的一致语言。感谢这个作品提醒我在生活中有多少种沟通的方式,我们可以怎样去丰富我们沟通的方式。

山水

山水画的展览非常有趣,一开始以为只是平平无奇的画展,转过去才发现别有洞天。徐冰介绍到他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在机场走过,看到一副毛玻璃的背面很像中国画,从而使他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新的角度来拆解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展览中的作品从正面看都是一些非常好看的中国的山水画,但是走到背面的时候会发现说这些画其实是用城市中各种各样的垃圾组成的。这个可能就是我们所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事物的两面,我们可能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面相,而没有看到他的另外一面。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会让我们反思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角度去转化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从而更好的去发掘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

香烟项目

第四个很有趣的项目是关于香烟的,这个项目一开始起源于很多烟草相关的公司和地区请他做一个展览。通过香烟摆出各种各样的材质本身这个主题就很有趣,也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了香烟不同的质地。我更加喜欢的是作者的创作理念:在展览说明中他提到由于香烟这个题材本身带有很强的丰富性,因为人们对于香烟这件事情是有着固有的认知的。在工作的时候不对香烟带有主观判断,而只把他们当做无属性的材料,这个时候思维就被打开了。 这段话非常触动我,当我们放掉我们固有的认知的时候,我们的空间、我们的创意会有更大的发展。 其实在生活中对于很多的事物,我们也都是像看待香烟一样,带着固有的认知去认识它的,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从其他的维度来拼出更多的蓝图,没有办法打开我们整个的一个认知框架。放掉固有的框架,我们会获得更多有趣的体验。

凤凰重生

徐冰的最后一个作品是一个大型的装置艺术-悬空的凤凰雕塑。如果单纯看展览品,我可能不会有这么深的感触,深深感谢浦东美术馆的精心策划,在作品旁边放了作者的采访视频,令我了解了作品背后的故事。在访谈中,徐冰提到最早的时候呢这个作品其实是房地产商邀请他去做的。那在这个时候房地产商其实上是想要啊创造一些能够带动话题的公共艺术装置。徐冰来的工地之后非常震撼,他看到了工地上建筑工人的生存环境,感受到了他们在那一个当下的生存脉搏,从而萌生了想法从这个工人使用过的工具和物料创造一个装置艺术作品。在一个四方的大楼中,创造一个飞翔的鸟类,体验了对于自由的追求,也反讽了现代社会资本对于劳动者们的自由和可能性的限制。通过设计,他最终选用了凤凰这个文化素材,在这个作品里面凤凰的头是用安全帽做的,凤凰的脖颈是用燃气炉做的,凤凰的羽毛是用工兵铲做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建筑工地被废弃的材料,但是当他们重新被组合的时候,他们就带有了新的力量,新的美感。作品其实曾经一度是由于资助方的撤出而被终止的,在经济好的时候,房地产商是可以接受这样的一种反讽的,但是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房地产商其实就不愿意再出这样的预算了。很高兴的

徐冰的个人简介

徐冰,1970年12月出生,祖籍山东省日照,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理事,国家一级画家。
2003年于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国画高研班深造。
2006年师从当代艺术大师宋雨桂先生,成为入室弟子。
苇风》等四幅作品参加山东省1997年第五届美术新人新作展·山东省美术馆。
山魂》参加山东省中国山水画大展·山东美术馆。
《山水》参加中国美协1998年“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中国历史博物馆。
夕晖》参加中国美协2000年“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炎黄艺术馆。
《牡丹图》参加中国美协2000年“亚亨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中国历史博物馆。
《霜秋》参加中国美协2001年第十五届新人新作展·中国美术馆。
《黄山松云》参加中国美协2002年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大展·国际艺苑。
《泪眼问花花不语》参加中国美协2003年“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历史博物馆。
《早春图》参加中国美协2004年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历史博物馆。
《秋风行》参加2004年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纪念蒋兆和全国人物画展·中国美术馆。
《无题》参加中国美协2004年“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展”·蒲华美术馆。
《秋山图》参加中国美协“2004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首都博物馆。
《彩翠明林杪》参加中国美协“2005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首都博物馆。
《燕山之秋》参加中国美协“第二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画展·炎黄艺术馆。
《松瀑图》参加中国美协2005年“北京国际双年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展”·中国美术馆。
2009年应德国爱莎芬堡市之邀,四幅现代水墨作品《花房·梦》、《在河之洲》、《梵音》、《寂寥》参加在其举办的“水墨之门”国际艺术邀请展。
2009年《水云天》等四幅作品编入《山东省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丛书》名家卷·青年卷。
2010年作品《云南写生》、《暮韵》和当代艺术大家宋雨桂、龙瑞等十二位画家,一起编入出版了庚寅年《笔歌墨舞》台历。
2011年,与王明明,彭先诚,吴冠南等十位当代具有影响力的著名艺术家,一起被《中国画观察》评选为“当代花鸟十家”。
同时,部分作品被海内外各级美术馆、画廊,以及国家机关和私人收藏。

徐冰的语言

徐冰的语言,是指国内最大规模徐冰个展“徐冰的语言”,于2021年12月24日在浦东美术馆开展。

2021年12月24日,徐冰大型回顾个展“徐冰的语言”在浦东美术馆正式开幕。这不仅是徐冰在上海举办的首次大型个展,也是迄今为止徐冰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个展。展览作品共有18大板块、70组作品,囊括了版画、素描、装置、文献记录、手稿、影像、纪录片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了徐冰在艺术生涯的各个时期,以东方思维转化出的独特艺术语言,并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的大量经典代表作。

徐冰简介

1955年,徐冰出生于重庆,1981年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他曾于1990年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邀请为荣誉艺术家。2008年回国后,他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自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创作的成名作《天书》系列中,他亲自设计刻印数千个“新汉字”,以图像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九十年代移居美国后陆续创作《新英文书法》《鬼打墙》《地书》等。

此外,本世纪以来徐冰的创作面向更为丰富,特别是其日益关注的艺术介入社会的题材,《烟草计划》《木林森》《凤凰》等均是颇具深度的代表作品。鉴于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 ARTHUR AWARD)。

著名拉丁舞教练徐冰简介

徐冰(1955-)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做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现为独立艺术家,生活工作于纽约。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 ARTHUR AWARD)。
基本信息
中文名:徐冰
民族:汉
籍贯:重庆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5年
国籍:中国
职业:独立艺术家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 ARTHUR AWARD)
代表作品:《天书》,《地书》,《凤凰》,《何处惹尘埃》等。

方力钧
罗中立
范迪安
朱传奇
曾梵志
冷军
蔡国强
表演艺术导演
吴作人
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于小冬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汉字的性格
喻红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史国良
天津大学理学院教授
语路计划之徐冰
地书
徐冰著小说
马岩松
丹下健三
林风眠
刘小东
邱志杰
徐冰天书 徐冰作品 曾梵志 罗中立
人物简介
正在加载徐冰
徐冰,1955年出生于重庆,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8
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于1990年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邀请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2008年回国,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冰的天书表达了什么

对现存文字的遗憾。

全称《析世鉴-天书》,从1987年动工一直到1991年完成。徐冰以汉字为型,结合创造了近四千多个“伪汉字,采用活字印刷的方式按宋版书制作成册和几十米的长卷。

这部作品自1988年首次展出后就一直是热烈讨论的对象。据说有位商务印书馆的老先生看了,却没有一个字能辨认,“这让他很恼火”。对现代艺术有经验的读者则说:“这部作品是对他的文化依赖的警告。”

徐冰自己评价《天书》说:“这是一本在吸引你阅读的同时又拒绝你进入的书,它具有最完备的书的外表,它的完备是因为它什么都没说,就像一个人用了几年的时间严肃、认真地做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天书》充满矛盾。”

徐冰的天书表达了什么

徐冰的天书表达了对现存文字的遗憾。
天书全称《析世鉴-天书》,从1987年动工一直到1991年完成。徐冰以汉字为型,拉丁文为体,结合创造了近四千多个伪汉字,采用活字印刷的方式按宋版书制作成册和几十米的长卷。
徐冰,浙江温岭人,1955年生于重庆。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留校任教。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1990年被威斯康星大学邀请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2008年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