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罗马帝国的兴衰黄昏兵棋(罗马兴衰大事年表)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兵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凉城惜暖玉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罗马帝国的兴衰

古罗马经历了3个时期,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帝国时代。在共和时代的末期从苏拉的改革开始,罗马的独裁势力渐渐抬头。苏拉虽然进行了改革做了独裁的尝试,但是他并没当皇帝,而是最后选择了急流勇退。苏拉之后,拥护苏拉的一派与共和派进行了斗争,形成了庞培、凯撒、克拉苏的前三巨头。最终,凯撒独占鳌头获得了独裁的权力,但是共和派刺杀了他,凯撒的侄子屋大维与另两名部将安东尼和雷必达组成了“后三头同盟”,共和派最终被击败,但是三头同盟也决裂了,屋大维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了古罗马第一位皇帝。由于罗马由着长久的共和习惯,大家对独裁都比较反感,所以罗马的皇帝为了更好的统治,便将帝制的外面披上共和的外衣。皇帝并不称为皇帝,而是将罗马第一公民、执政官、大法官、军队统帅、保民官甚至宗教领袖等等头衔集于一身,下面仍然保留了元老院。这样表面看起来像是共和让民众和贵族、官员更容易接受,而实际上拥有皇帝的权力(这种制度有点类似于今天某些国家的元首制,但是罗马帝国的元首权力是相当于皇帝的)。这也为后来罗马帝国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然后,再说说罗马的一个王朝吧。屋大维建立帝国之后,罗马帝国进入了第一个王朝时期“朱立亚·克劳狄王朝”。从屋大维起,罗马开始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的继承方式,即养子继承。皇帝看好了某个比较有潜质和能力的年轻人,收他为养子,然后自己死后传位给养子。这个王朝共延续了五位皇帝,由于是帝国之初,屋大维又开了个好头,所以这一时期罗马帝国还是比较强大的,但是内政还是显现出了问题。在第二位皇帝,提比略死后,军队拥立了他的养子卡里古拉继位(注意,提比略并没打算传位给这个养子),这位后来罗马帝国的危机开了个头。最后一位皇帝尼禄是西方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就像我们中国提到暴君大家就想起夏桀、商纣一样。尼禄的胡作非为,导致了暴乱发生,西班牙将军加尔巴造反自立为帝,而元老院却予以承认,尼禄在逃亡中自杀。

再然后,说说罗马的全盛时期吧。尼禄死后,发生了四帝争位,镇压犹太暴乱的将军韦帕芗获胜,罗马进入弗拉维王朝时期,这个王朝经历了三位帝王,他们都没能收拾尼禄留下的乱摊子。罗马一直处于麻烦之中,直到第三位图密善死于政变,元老院推举一位元老涅尔瓦登位,罗马终于迎来了全盛时期。这就是安敦尼王朝,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马可·奥勒留,他们就是罗马鼎鼎大名的“五贤帝”,他们每一个都是上一任的养子。图拉真时代罗马帝国的版图达到最大。这样良性的养子继承制在奥勒留这位哲学家皇帝这里遭遇了终结,奥勒略虽然能写出《沉思录》这样的哲学巨著,但是却没能挑选出一位好皇帝,他的儿子康茂德继位,将罗马帝国推向了深渊。

再再然后,是罗马帝国的三世纪危机时代。从193年康茂德在摔跤比赛中被卫队长杀死,到284年戴克里先登位,短短90多年时间里,罗马皇帝流水一些样的换,先后出现了大约30位皇帝,没有一个是寿终正寝的,不是被军队杀死,就是被自己家人毒死,要不在叛乱中死掉,要不被逼自杀。这一时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很多都是军队将领拥兵自立为帝,或者被军队推举上来的傀儡,甚至发生了军队拍卖帝位,出价高者得之。皇权被削弱到了无以复加,元老院也几乎成了摆设,掌握军队的人就是老大。这种状况直到一位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登位才得以改变。

再说说戴克里先吧,他登位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著名的就是“四帝共治”由于版图太大,中央集权程度又没中国那么高,一个皇帝统治确实有困难。于是他就将帝国分为东西2部分,各有一位正皇帝,然后2位正皇帝各任命一位副皇帝,20年后由副皇帝继位。戴克里先在位20年,之后自动辞去皇位,让位给副皇帝,完成了他自己的使命。为后来君士坦丁大帝时代罗马的中兴打下了基础。

最后,君士坦丁之后,罗马有陷入了混乱,还是老问题。知道狄奥多西一世将罗马正是一分为二,分给2个儿子。公元476年,西部帝国灭亡,东部帝国延续至1453年。

罗马帝国兴衰的历程是怎样的?

公元前6世纪建立了寡头政治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200年间,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公元前27—476年是罗马的帝国时期,从屋大维执政到公元193年的200年间是罗马繁荣、发展的时期。疆土辽阔、经济发达,使罗马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公元3世纪起,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为东罗马、西罗马。公元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所灭。

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兴衰是怎样的?

西罗马帝国末期因为帝国的衰落而无力镇压四方的叛乱,于是引入外族,雇佣蛮族日耳曼人为其征战,这些雇佣兵体验到了欧洲中部的繁华,自然不愿退回北方阴寒之地,加上匈人的威迫提出内附,罗马皇帝无力阻挡,导致西哥特人在多瑙河畔驻扎,最终,西哥特人打破了罗马城,西罗马帝国灭亡;这就像水龙头,一旦开启,水漫金山,罗马灭亡使得日耳曼各部均进入欧洲,各部相互抢夺征战,使得欧洲西部狼烟四起,法兰克部的克洛维在其间胜出,暂时压制住了日耳曼各部,法兰克王国有两件大事影响后世,一是接受了 基 督 教,教 会 借此逐渐抬升地位;二是,发明了军事采邑制,王朝将疆土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封地,按照军事贵族军功大小,授爵位(公侯伯子男等),赐予土地以及附属于土地上的农民,该土地由军事贵族世袭,军事贵族向领主效忠随军征战;为了便于管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为了便于管理民众和其他部落,与 教 会 联手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这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雏形,王国传至查理曼大帝达到了帝国的巅峰,而查理曼大帝死后,王国分裂为东,中,西三个王国,这就开启了日耳曼王国大分裂,军事采邑制下的各领主纷纷建立小王国,相互征伐再次开始,消磨了实力,而 教 会 在战乱之下反而笼络了人心,凌驾于各王国之上,为保住 教 会的权利,教 会 利用神权在各日耳曼王国之间挑唆控制,小王国苦不堪言,国王宛如教会的外派总督,君权荡然无存;于是大家为了不再无缘由的相互攻詌,创建了一个松散的同盟-神圣罗马帝国,众王国选举出一个大皇帝来代表众国的意愿,但不是每个小国王都有权力当皇帝,而是特定的七个军事贵族,被称为选帝侯,包括三个教会选侯-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四个世俗选侯莱茵-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维腾堡公爵、勃兰登堡藩侯与波希米亚国王。七选侯选举出来的人只能称“德意志国王”,与七大选帝侯的级别相等。只有经过进军罗马,并由教 皇 加冕后的“德意志国王”,才能使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头衔。这样延续了五百余年,可是联盟毕竟是松散的,在 教 会 的挑拨和控制下,各王国之间无法做到同心一气,暗流在内部生成,有两个选帝侯一直致力于统一日耳曼,一个是替代波希米亚国王选帝侯地位的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而另一个是普鲁士王国的勃兰登堡藩侯;强大的奥地利几乎完成了志愿,为了进一步加强奥地利的实力,奥地利王国兼并了匈牙利王国,形成了奥匈帝国,可却陷入了不断反抗的匈牙利战火中,应接不暇;普鲁士王国看到了机会,采取了各种阴招,将奥匈帝国逐出了神圣罗马帝国范围,由普鲁士王国登上了皇帝之位,再制服各藩国,形成了真正统一的德意志王国,自此,神圣罗马帝国不复存在,由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德意志帝国所替代,神圣罗马帝国的兴衰其实就是欧洲各王朝与 教 会 抗衡的过程;

古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
Roman Empire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时占据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古代罗马国家。罗马帝国史是古典奴隶制度在地中海地区达到最高度发展并最终走向衰亡的历史。通常把帝国分为前期帝国(前27~公元192)和后期帝国(193~476),有时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284)。 
  前期帝国 共和末期内战的胜利者G.屋大维按共和传统身兼一系列最高职位,实际上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公元前27年1月13日,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尊号。奥古斯都采用元首(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称号,故史称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为元首制。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它的建立,标志着罗马由意大利境内的罗马公民占有特权地位的城邦,转变为包括各个行省的所有奴隶主共同统治的帝国。奥古斯都的长期统治,在帝国全境造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开创了延续百余年的所谓罗马和平时期,为1~2世纪奴隶占有制在广大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14年奥古斯都逝世,其养子提比略(14~37在位)继位 。再后则由卡利古拉(37~41在位)、克劳狄一世(41~54在位)和尼禄相继为帝。从奥古斯都至尼禄,史称克劳狄王朝。该王朝不断加强皇权,巩固专制统治,发展官僚体系,残酷镇压反对者。尼禄的挥霍无度和恣意妄为,引起公元66年巴勒斯坦发生犹太人的大规模起义和后来许多行省总督的拥兵自立。经过68~69年一些行省总督争夺皇位的内战,由T.F.S.维斯帕西安(69~79在位)建立了弗拉维王朝。该王朝皇位也由皇帝亲属继承,提图斯(79~81在位)和图密善(81~96在位)相继为帝。他们进一步推行加强皇权、削弱元老院权力的政策。图密善死后,M.C.涅尔瓦(96~98在位)继位,开创了罗马史上的安东尼王朝。这一王朝的多数皇帝都生于行省,因为有才干而由前任收为养子。M.U.图拉真当政时,继续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东到美索不达米亚,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颠,北至喀尔巴阡山脉和黑海北岸。哈德良当政时致力于加强皇权,整顿内政,使从奥古斯都开始的建立帝国官僚机构的工作最终完成。M.安东尼统治时期罗马帝国达到极盛。他对外采取防御政策,对内维持和平局面,加强行省的管理,整顿财政,兴修道路,促进了行省的繁荣和商业发展。马可·奥勒留当政时期,罗马帝国危机四伏。帕提亚帝国屡犯边疆,北方蛮族也乘虚而入。入侵者虽被挫败,但罗马实力已显不足。192年皇帝L.A.A.康茂德(180~192在位)被杀,安东尼王朝告终。
  后期帝国 193~284年间,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处于全面危机之中,史称3世纪危机。危机的根源在于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日益腐朽,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导致社会经济停滞和萎缩,政局陷于混乱状态。从塞维鲁王朝(193~235)起,帝国的统治开始动摇。L.P.塞维鲁(193~211在位)以提高军饷、优待士兵、贿买军队等手段维持自己的统治。其子M.A.安东尼努斯(亦称卡拉卡拉,211~217在位)即位后,为了缓和矛盾和扩大税源,于212年颁布敕令,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塞维鲁王朝覆灭后,政局陷入混乱,军团和行省各自拥立皇帝,互相残杀,出现所谓三十僭主,并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在内的高卢帝国(259~273),在东方产生了地处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帕尔米拉帝国(262~272)。与此同时,奴隶和隶农起义遍及意大利和行省,尤以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声势浩大和持续长久。蛮族也大举突破边防,涌入帝国境内。
  284年 ,近卫军长官G.A.V.戴克里先取得了帝国政权(284~305在位)。他改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采用东方君主的宫廷朝仪,完全抛弃了残存的共和外衣。为了强化统治,实行四帝共治制,并进行行政、军事、赋税和币制改革。他残酷镇压了高卢和北非的起义,迫害基督教徒,对外积极作战,暂时稳定了局势。但他退位后,帝国又陷入帝位觊觎者的纷争之中。324年君士坦丁一世重新统一帝国。由于帝国经济、文化重心东移,330年君士坦丁一世把首都由罗马迁到拜占廷,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他在许多方面继续执行戴克里先的政策,改组国家机构,扩充官僚体系;颁布一系列法律,竭力维护奴隶制度,使得奴隶和隶农的境遇更加恶化。为了利用基督教巩固反动统治,君士坦丁一世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使基督教逐渐成为帝国的重要支柱。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后,争夺帝位的斗争重新开始。狄奥多西一世(379~395在位)当政时一度恢复统一,但他死后,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从4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被压迫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再次兴起,北非也爆发了奴隶、隶农和贫民参加的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大败罗马军队,继而于410年攻占罗马城,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进入北非,于439年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匈奴人于452年侵入意大利,给西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在高卢东南部,457年出现了勃艮第王国。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遂亡。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罗马兴衰大事年表

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
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结束,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

公元前265年——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64-241年——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201年——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149-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彻底被摧毁!

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思奴隶大起义!

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恺撒结成“前三巨头同盟”!

公元前58-50年——恺撒征高卢!

公元前49年——恺撒率军渡过卢比孔河,进入意大利,开始了与庞培的内战!

公元前44年——恺撒被刺杀!

公元前43年——安东尼、屋大维、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

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战胜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罗马共和国告终,帝制开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奥古斯都”尊号!

公元14年——奥古斯都去世!

公元14-68年——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公元64年——罗马城内发生大火,尼禄皇帝嫁罪基督徒,开始迫害基督徒!

公元69-96年——罗马帝国弗拉基维王朝!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城被凐没!

公元96-192年——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是帝国的“黄金时代”!

公元113-117年——罗马皇帝图拉真侵入两河流域,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

公元193-235年,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赦令,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境内所有自由人!

公元235-284年——罗马社会陷入危机,是为“公元三世纪危机”,蛮族开始越境入侵!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登位,开始正式采用君主制!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合法!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人!

公元455年——汪达尔人再次洗劫罗马城!

公元476年——西罗马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

古代罗马帝国兴亡史时间轴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204年,公元1261年—公元1453年),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

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

扩展资料

古罗马对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其完备的法律体系,包括市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自然法(适用于所有人)和国家关系法(用于调节罗马人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关系)。

从公元二至六世纪,《罗马法》经历了一个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至公元534年在东罗马帝国国王查士丁尼的主持下编撰完成并颁布施行,后人称之为《民法大全》又被称为《法的阶梯》。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罗马

谁能告诉我罗马帝国的兴衰史?

最简单的

公元前2世纪30年代至前1世纪30年代,罗马社会极其动荡,史称内战时代.共和国体制无法维持下去了.统治者内部的夺权斗争日益激烈.先是凯撒依靠武力取得政权,实行独裁统治.他不久被刺杀公元前27年,屋大维当了独裁统治者,建立元首制。表面上的意思是“第一公民”,但是屋大维却终身独揽军政大权,实际上是皇帝。从此,罗马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罗马帝国建立后,经历百余年的“ 罗马和平”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2世纪早期,帝国版图扩大到最大规模,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 三洲的大帝国。
  2世纪末,罗马帝国因长期征战,耗尽资财,在表面繁荣下孕育着深刻的危机。3世纪,罗马社会动荡不安。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纷纷奋起反抗。同时帝国境外的日耳曼人像浪潮一般地向罗马帝国席卷而来。正当内外交困之际,统治阶级内部又不断地政权夺利。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随着帝国衰落,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

这有几本书,《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罗马史》上、下:
http://www.jsshedu.net.cn/pfsk/32/wxls/ts032039.pdf
http://www.jsshedu.net.cn/pfsk/32/wxls/ts032038.pdf
http://www.jsshedu.net.cn/pfsk/32/wxls/ts032040.pdf
http://www.jsshedu.net.cn/pfsk/32/wxls/ts032041.pdf

罗马帝国的兴衰年代尺(要图)

没有表,你看看这个行不行??
帝国简介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是一个古代罗马的国家,在当时占据了整个地中海。通常把罗马帝国分为前期帝国时期(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时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年~284年)。罗马本来使用拉丁语,但随着领土扩张至希腊、中东一带,希腊语变成了主要语言。就连当时成书的新约圣经也是用希腊语写成。由于语言上的分歧,罗马帝国在五世纪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帝国。罗马帝国自建立以来,一直对外扩张,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级大国。
帝国的建立

屋大维
罗马帝国诸行省后三头同盟瓦解后,屋大维、安东尼分掌罗马的东西部,双方矛盾日趋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希腊的亚克兴会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埃及女王认为安东尼获胜无望,将自己的军队撤回埃及,安东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维随后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东尼自杀,埃及也被罗马占领。前27年,屋大维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元首、元帅、最高的代行执政官、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祀长、首席元老等,并获得了“奥古斯都”和“祖国之父”的称号。屋大维的这场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前期帝国时期

自屋大维在前27年建立元首制,罗马帝国进入前期帝国时期。屋大维在位期间,对外征战,将帝国版图扩大

到了多瑙河以北。屋大维的统治为随后的百余年带来了很长一段时期的稳定局面,称之为罗马和平时期。
14年奥古斯都逝世,养子提比略继位,开创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到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在位)时,对外发动战争,攻占了不列颠南部、日耳曼尼亚、叙利亚和非洲北部地区。到尼禄继位(54年~68年在位),由于他统治残暴,引起人民反抗,并导致了犹太战争。经过一些行省总督争夺皇位的内战,韦斯巴芗最后在69年建立了弗拉维王朝。弗拉维王朝经过提图斯和图密善两位皇帝的统治,涅尔瓦于96年继位,开创了安东尼王朝,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五贤帝时代。这五位皇帝谦虚,爱戴臣民,这段时期也是自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罗马帝国的基础设施,如:法律、道路交通、度量衡、货币制度都在这个年代得到统一,并通行全国。有文人将这个年代称赞为“人类最幸福的年代”。
五贤帝时代权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各个皇帝选择其承继人,然后收养他为义子,如此避免了权力交替前后的政治动乱。由于这些皇帝没有血缘关系,五贤帝时代不能算为一个朝代。以下为五贤帝时代的五位皇帝。
96年-98年涅尔瓦(Nerva):采用宽厚的政策,开创养子继承制。
98年-117年图拉真(Trajan):在位时开拓疆土,在他死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极限。东到美索不达米亚,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颠,北至喀尔巴阡山脉和黑海北岸,地中海成为了帝国的内海。

117年-138年勇帝哈德良(Hadrian):健全了帝国的官僚机构
138年-161年安东尼·庇护(Antoninus Pius):此时罗马帝国达到极盛。
161年-180年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此时帕提亚帝国屡犯边疆,北方蛮族也乘虚而入。帝国的实力开始出现颓势。
180年马可·奥勒留病逝,由亲生儿子康茂德(Commodus)继位。192年康茂德被杀, 安东尼王朝告终。
后期帝国时期

君士坦丁一世
181年-284年间,随着叛乱事件增加,军队的力量不断增强,从而威胁到皇帝的施政。50年内有26位军人篡位,历史将这些篡位者称为“军人皇帝”,也称为三十僭主。这一时期也被称为3世纪危机时期。塞维鲁王朝(181年~205年)灭亡后,政局混乱,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在内的高卢帝国(259年~273年),在东方产生了地处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帕尔米拉帝国(262年~272年)。奴隶和隶农起义遍及意大利和行省。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284年-305年在位)取得了帝国政权,最终把这个混乱局面收拾过来。他把皇帝的权力、以及整个帝国一分为四,分别由两位正帝(奥古斯都)及两位副帝(凯撒)共同治理,使罗马帝国得到暂时的安定,称之为多米那特制(也叫四帝共治制)。当时除了他以外,他把另一个正帝的位置给了马克西米安,让他统治帝国的西部,而自己则成为东部的正帝。其中最高的统治者是戴克里先。这也被认为是罗马帝国分裂的渊源。另一方面,虽然他一人的成功,但对基督教的迫害失败,使他死后再次引来混乱。
306年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重新统一帝国,废除四帝共治制。虽然同样强力执行专制,但却选择和基督教势力妥协,并于西元313年公布米兰敕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与此同时,将国都迁往东部拜占庭,并改国都名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后,争夺帝位的斗争重新开始。 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分治帝国。狄奥多西一世(379年~395年在位)当政时一度恢复统一,但他死后,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梅蒂奥拉努,今米兰)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帝国覆灭

西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动摇了帝国的政权。378年西哥特人大败罗马军队,410年攻占罗马城,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于439年在北非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匈奴人452年侵入意大利,在高卢东南部,457年出现了勃艮第王国。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4
补充我要图

罗马兴衰大事年表9个事件

历史阶段
时间
罗马社会发展
罗马法系发展
王政时代
公元前8世纪中叶—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8世纪中叶

罗马建城

共和时代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27年
公元前509年
废除王政改行共和
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451

公元前450年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产生
公民法不断发展
公元前4世纪开始

万民法逐渐形成
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

内部—开始向海外扩张并最终确立了在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
外部—共和制度难以应对,开始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最终走向帝国

帝国时代
公元前27年

公元476年
共和到帝国
公元前30年

公元前27年
军事强人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从奥古斯都皇帝(屋大维)开始,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国家法律的整理和研究,推动了罗马法的编纂。

繁荣和发展
公元前27年

公元3世纪
内部: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经济上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的昌盛和发达,城市的涌现和繁荣
外部: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人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

危机与分裂
公元3世纪
公元3世纪危机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公元212年,公民法与万民法统一
衰落与灭亡
公元4世纪
公元4世纪开始,内部—下层民众和奴隶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外部—日耳曼人乘虚而入,频繁侵扰,冲击着帝国的统治基础。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古代历史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