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那年夏天的歌」消息,近日,二战武器进化史高清图片,2战时期的枪械图「分享」引发热议,人类武器进化史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2战时期的枪械图

  1、美国汤姆逊冲锋枪:

  2、美国M1卡宾枪:

  3、美国勃朗宁自动步枪:

 

  4、美国M1911“柯尔特”自动手枪:M1911自动手枪作为美国军队的制式手枪长达70多年。

  美国其他型号枪械

  5、德国MP40冲锋枪:

  6、德国MG42式7.92mm通用机枪:

  7、Kar 98k毛瑟步枪: 

  德国其他武器

  8、StG44突击步枪:

  9、前苏联PPSh-41冲锋枪:

  10、M1891莫辛-纳甘步枪:

  11、前苏联TT1930/33型“托卡列夫”手枪:

  12、前苏联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前苏联其他武器

  13、英国“司登”(STEN)式冲锋枪:

  14、威伯利-斯科特左轮手枪:

二战所有美军制式枪械资料和图片

M1911A1:二战时美军人手一支的武器
M1917转轮手枪:有SW和柯尔特两家公司生产
M1/M1A1冲锋枪:一般装备班组中的军官
M3/M3A1冲锋枪:一种简化生产的冲锋枪
M1半自动步枪:美军制式步枪
M1903/M1903A3步枪:一般当狙击步枪使用
M1903A4狙击步枪:从M1903改进的狙击步枪
M1C狙击步枪:由M1半自动步枪改进而成
M1/M1A1卡宾枪:一般装备军士,军官,后勤人员
M2卡宾枪:由M1改进,可以连发及安装刺刀
M3卡宾枪:增加了红外夜视瞄准系统的专用枪支
M1918A2自动步枪:当作班用火力支援的武器
M1919A4机枪:排用机枪,一种小型化的重机枪
M1917A1/A3重机枪:老式的水冷重机枪
M1919A6通用机枪:二战后期装备的一种机枪
M2HB重机枪:重火力支援和装载用的重机枪

二战的武器都有什么?

早期(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国军用的是仿德国毛瑟88步枪,因为该枪在汉阳兵工厂制造,俗称汉阳造。抗日战争前期国军装备仿德国1924式步枪,就是中正式步枪。手枪是也是德国毛瑟。后期是美国m1步枪 ,汤姆森冲锋枪什么的
路军主要是缴获日军武器和红军时期的武器,汉阳造和明治三十八式步枪。因枪身印有明治三八,和加装一个防尘盖而得名三八大盖。机枪是日军的大正十一式机枪,就是歪把子。手枪是日军的仿德国卢格手枪的南部十四式手枪,因枪皮套很像甲鱼个壳,得名王八盒子。

陆军装备:手枪+坦克

手枪:瓦尔特P38是德国制造的一种半自动手枪,多装备在纳粹德国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应为小巧灵活,便于装弹,杀伤力大性能被广泛使用,为德国军队在战争时期获得战争胜利提供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在生产,改称P1型。

坦克:坦克被称为是“钢铁怪物”,坦克由钢铁建造坚硬无比,一般子弹是没办法制止坦克的前进的,巨大的车轮将人碾碎,一时间坦克成为人们闻风丧胆的杀人机器。坦克的偶然发明源于矛和盾,这种巨型怪物在战争的时候夺取了去了无数人的性命,成为了杀人机器

海军装备:航空母舰+潜水艇

航空母舰无疑是海上的“坦克”,海上的巨型怪物,不仅在海面上来去自如,还能进行攻击,防不胜防,一般的小渔船根本就不可能靠近航空母舰,并且该航空母舰上还能搭载飞机,随时起飞,随时降落。这增加了航空母舰在海面上的对抗能力,让许多国家的制海权受到危害

潜水艇:如果说航空母舰是在明处的敌人,那么潜水艇就是黑夜里的杀手,潜水艇藏于水下,神出鬼没,不仅难以发现更加难以攻击,潜水艇善于躲藏,并且能够很快的消失不见。并且潜水艇可以发射导弹击毁航空母舰的底部,在一定程度成为了制服航空母舰的杀手

二战时期最强的冷武器

二战英军SAS特种部队专用格斗匕首F-S 

F-S匕首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支著名部队装备过,除了英国突击队外,还有英国空降部队、加拿大空降部队,SAS(法国特别空勤团)、SOE(英国特战执行处)、OSS(美国战略勤务局)等特种部队、美国巡逻骑警等,除了装备部队之外,个人购买的也不在少数。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一代战斗匕首的风格,二战期间许多著名的战斗匕首,如美国的V-42匕首、海上袭击者短剑等,都明显受了F-S匕首的影响。如果说吉姆·鲍伊是19世纪的匕首之王,那么F-S匕首则是20世纪最耀眼的明星匕首。 

二战期间著名的武器装备数不胜数,其中有一把著名的战斗匕首,它的出现影响了整整一代匕首的设计风格,而且它的诞生地是中国的上海。这把战斗匕首就是费尔白恩-西克斯匕首,也称为F-S战斗匕首。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还要从当时上海特殊的历史背景说起。 

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在随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并允许外国在上海设立租界。后来,随着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在上海租界的规模和权利也越来越大,俨然成了国中之国。中国的军队、警察不可随意进入租界,租界内的治安由帝国主义国家设立的“巡捕房”负责管理。这巡捕房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上海租界设立的警察机构。 

F-S战斗匕首的两位设计者——费尔白恩和西克斯当时就在巡捕房任职。这两人是单兵格斗的专家,对西方的格斗技巧和中国武术都很精通。 

据费尔白恩和西克斯的一位同事奥尼尔回忆,F-S匕首的设计制造是由当时驻上海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4团提议的。因那时上海的社会状况十分复杂,各种匪徒、海盗、黑社会组织的活动十分猖獗,并且上海的街道既黑暗又狭窄,使得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也感到很不安全,所以都希望有一把防身的利器带在身上。 

一个叫雅顿的美国上尉在研制这把匕首的过程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费尔白恩收集了大量的英国刺刀,雅顿利用它们作原料,试验匕首的最佳尺寸和造型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性。 

经过一番努力,这款匕首终于制成了,生产量不大,大约500把左右,双刃刀身,可乐瓶形刀柄,S形护手。护手长度最初为7.5cm,明显过大,只生产了几把,以后就改为5cm。这一批产品被称为第一代F-S匕首,集中体现的设计思想就是突出其格斗的作用,而不附加其他功能。这和很多现代刀具追求多功能的设计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其中间粗、两端细的刀柄正适合捅刺时刀尖向前的握持姿势,手掌下部的凸起部分正与刀柄后端较细的部分相贴合,刀柄中间较粗的部分与掌心相贴合,而拇指和食指正好握在前端较细的部位。刀柄用黄铜材料制成,使其有一定的重量,可确保捅刺时的威力;刀柄表面刻有斜方格纹路,可起防滑作用;非常尖锐的刀身更是将捅刺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而且两侧开刃,砍削也很灵活。 

这一批产品有一个不够理想的地方,就是它的护手设计成了S形,可能是当时认为这样比较美观一些吧,但实践证明这种造型不可取,因为它容易钩挂衣服。 

这一型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其靠近护手的一小段刀身不开刃,也不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变薄,而是在这个位置上形成一块方形的平面区域,英文称为“recasso”,但是找不到一个中文词汇和它对应,受手枪的“套筒座”、“转轮座” 的启发,我们不妨称之为“刀身座”。这种设计是为了方便在上面刻制铭文,但加工起来比较麻烦。

1940年,费尔白恩和西克斯回到了英国,当年8月,英国组建了一支“突击队”,这可以说是一支具有现代意义的特种部队,主要作战任务是以奇袭的方式,破坏敌人的重要军事设施,截获情报等。这支突击队,就是现在英军SBS(特别舟艇团)的前身。鉴于费尔白恩、西克斯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阅历,他们被任命为教官,专门负责队员的格斗技术训练。突击队正缺少一种合适的匕首,于是在上海设计的这种匕首正好派上了用场,他们在第一代F-S匕首的基础上又作了改进,将S形护手改成了直的,这样不但避免了钩挂衣服的麻烦,而且使它在握持的时候不必再管哪一侧的刀刃向上。另一个变化是取消了刀身座,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而且全部的刀身都开刃,使切割东西变得更加容易。这一时期生产的F-S匕首被称为第二代产品,从1941 年初期生产,生产了近两年的时间。由于它的黄铜刀柄很重,英国人给它取了一个俗名:“胖子”。

到了1942年底或1943年初的时候,由于战争对物资的大量消耗,用于制造F-S匕首刀柄的黄铜也开始被列为战略物资,因为它是制作弹壳所必需的原料。于是F-S匕首的刀柄不得不改用铝合金制造。同时,制作工艺由原来的车床加工改为冲压,刀柄上的纹理也由原来的斜方格改为一圈圈相互平行的圆环,称为“肋骨形”,这就是第三代F-S匕首。由于费尔白恩和西克斯并没有参与这一次改型,有人认为这以后的产品不应再称为F-S匕首,英国军方也将它改称为“突击队战斗匕首”,但是F-S匕首的名称早已深入人心,有的工厂在生产时仍然刻上“F-S”字样。

这时已有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生产F-S匕首,其刀柄、刀首、刀鞘等也越来越多样,但其基本特征始终保持不变。二战结束以后,仍然有工厂制造F-S匕首, 还出现了专供收藏的产品,制作十分精美。 

1982年美国历史基金会制作的二战中欧洲战场使用的F-S匕首纪念版,共6把。

一,二战时捷克都出过哪些武器?

一战结束后,捷克独立,继承了前奥匈帝国的主要军事工业,其轻武器极有特色

著名的有:

ZB26轻机枪(著名的捷克轻机枪),

ZH29半自动步枪(东北军进口过),

ZB53重机枪(从30年代一直使用到60年代)

——德军使用的ZB53

 

ZB60 15mm机关炮

 

此外,捷克的火炮和装甲车也是有名的

Skoda (斯柯达)7.5cm E3系列、

7.5cm E3系列、

H3系列、

H2系列 105毫米榴弹炮
 H4系列 100毫米榴弹炮
K系列150毫米榴弹炮
E7系列榴弹炮
21cm重炮
75/90毫米山炮(M1928式)
47毫米反坦克炮
U4系列305毫米重炮



坦克:


LT vz 35轻型坦克

TNH P-S 轻型坦克(被德国继续使用,被称为PzKpfw 38——有名38T ,追猎者的底盘就是它)

 





 

俄罗斯新型激光武器曝光,武器的进化史是怎样的?

人类的武器进化史可以大致上分为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核武器时代。

冷兵器时代是人类武器的开端,也是一些最原始的兵器,你在大自然中所能看到的一切,都可以用来当做武器。在最早期的原始人类大多是用石头和木头搭配着来制作一些尖锐的东西,可以去狩猎去打架,而随着发现了金属之后才会,进入青铜器时代,出现一些刀剑和矛之类的兵器,随着人类的智慧不断的增长会制造一些攻城车、强弩箭之类的巨型兵器,而伴随着这种多样的武器出现之后,就会诞生出很多的战争。

热兵器时代已经是很接近现代了,火药的诞生为其造就了开端,从最初的西洋火炮、西洋大炮就已经是清代侍卫的必备武器了,到后来的手枪、机枪、步枪等的诞生,说明人类已经掌握了一种杀人利器,而这些武器的威力是之前冷兵器时代的成百上千倍,杀人于无形中,取人性命千里外。到了热兵器的末期,就会有更多的神仙级武器,像坦克、飞机、装甲车、航空母舰等等,而这些武器在打仗中也变得异常威猛,几百个拿着步枪的人可能都抵不过一台坦克或是一架飞机的威力。

到达核武器时代的人类,会变得异常小心,因为我们已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这些有着巨大威力的核武器,可以分分钟毁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随着人类科技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具备有核武器、激光武器和生化武器之类的毁天灭地级别的武器。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颗原子弹就毁掉了日本的一个城市,那甚至还是原子弹的幼年阶段,而现在的一些核武器足以灭掉一个小国家,所以现在联合国都是严禁打仗使用核武器的,因为这样会大大破坏地球的寿命。

二战时期的机枪到底有多厉害?

机枪最厉害的时候是一战时期,一战时期交战双方主要通过阵地战的方式进行作战,阵地战的特点是一方为进攻方,依靠着掩体进行集团冲锋作战,一方为防守方,依靠着阵地进行防御作战。对于进攻方来说,射程更远压制能力更强的机枪,是进攻方压制对方阵地内火力点的主要依仗。对于防守方来说,射程更远压制能力更强的机枪,是防守方阻挡进攻方大规模冲锋作战的利器。

二战时期由于武器装备的发展进步,步兵作战方式的改变,二战时期机枪的威慑力已经大不如前。当然二战时期机枪仍然是战场的一大利器,毕竟二战时期没有一个国家实现完全的机械化作战,步兵大规模冲锋仍然是各大战场的主流作战方式之一。相比于步枪和冲锋枪,机枪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射击的持续性也更强,这些优点共同决定了机枪在二战中的地位。

二战是机枪发展迅速的一个时代,一战时期机枪的种类还比较少,步兵装备的机枪数量也相对较少。二战时期的营级建制中普通配备了轻机枪,师一级的单位都会配备专门的重机枪部队。二战时期各国枪械的发展速度都很快,其中德国为了打《凡尔赛条约》的擦边球,研制出了具备轻机枪的灵活和重机枪压制能力的通用机枪。

MG42通用机枪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因为MG42通用机器在射击的时候会发出电锯般的响声,盟军士兵都称MG42通用机枪为希特勒的电锯。虽然机枪在二战时期仍然具备一定的作用,不过二战时期真正能够决定陆战胜负的武器并不是机枪,而是坦克和火炮的数量和质量。根据二战后的统计数据,二战中超过五分之三的伤亡来自于火炮,机枪造成的伤亡根本无法同火炮相提并论。

二战搞笑的武器有哪些

二战搞笑的武器如下:

1,伊400型潜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建造的一级潜艇。正式登录舰型名称为伊号第四百型潜水舰,通称潜特型。伊-400型是二战时期最大的也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核动力潜艇建成前最大的潜艇。

2,伊400所携带的燃料足以绕地球航行一圈半,可装载3架晴岚强击机并可使其迅速投入战斗。该型潜艇以攻击巴拿马运河船闸为目标设计的大型载机潜艇,排水量3530/6560吨,航速18.7/6/5节,艇首8具鱼雷发射管。

3,MIAS单兵突击车:众所周知,想象力突破天际的意大利在二战时期制造出了许多造型奇怪、雷人的武器,下图中这款造型设计颇似坦克的突击车也是意大利二战的一款“杰作”。该武器的火力装备是一挺口径为8毫米的机枪和一款榴弹发射器,在战场上只需单兵即可完成操控,其周围的金属挡板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

4,反坦克手枪:这玩意的原型叫Leuchtpistole 34,是一种口径27mm,单发折管装填,没有膛线的信号枪,1934年列装德军,可以发射信号弹、照明弹、标记弹和烟雾弹,后来他们也专门为它开发了一种名为wurfkörper的高爆弹。

wurfkörper分两种,一种326型,全重120克,口径与枪管一致,弹道性能不错,有效射程180米,最大射程270米,不过弹头装药很惨,只有7.1克,这货主要玩法就是精准的射入掩体内,靠破片伤人。

5,刺雷,与欧洲盟军相比,日本在二战期间同样缺乏强大而稳定的反坦克武器。为了弥补这一点,自杀式反坦克武器—刺雷(lunge mine)被创造出来,用以帮助日军步兵反击盟军坦克。1944年,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胜利,日本国内的帝国主义者变得越来越绝望。刺雷(lunge mine)这一反人类的武器被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