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音乐会掌声(赞美音乐会场面的句子),以及激烈的掌声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为什么维也纳音乐会曲目结束都有掌声

因为能够在维也纳音乐会演奏的曲目都是经典曲目,参加演奏的人员都是专业水平很高的,能够参加这样的音乐会听到高水准的演奏很高兴,曲目演奏结束给与参演者掌声以感谢和鼓励。

漫谈音乐(1):你应该要知道的5个音乐会礼仪

2008年4月11日晚上20时,我坐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舞台上,乐团正准备演奏本场音乐会的第三首曲目。

指挥已经抬起手,正准备举棒,却听到台下一阵细碎的说话声,于是只好又放下了。

过了一会儿,台下终于安静了。指挥重又举起指挥棒,示意我们开始。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了。甚至有一次,指挥要转过身来示意观众保持安静。

我一想起这件小事就觉痛心。在我的认知里,你既然都坐到了台下,就说明你想听这场音乐会。那又为什么要如此粗鄙地来做干扰呢?

假如你觉得坐在这里又端又装,受尽约束,那又何必破费而来呢?

可是后来,我问了身边的很多朋友,结果发现其实很多人并不是有意而为之,只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合时宜。

于是我方才醒悟,原来与越来越多人走进音乐厅的现状相比,音乐会礼仪的宣传和普及程度却是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其实所谓礼仪,或许都是些举手投足的小事。但是恰是这些小事,却让我们在细枝末节上分出了高下。

当音乐会正式开场以后,迟到的观众是不允许直接再进场的。需要等到当前这一首乐曲演奏完毕,曲目之间间歇的时候工作人员才会再次打开进场门。

毫无疑问,这是为了给场内的观众营造一个更好的欣赏环境。

秉持着这样的原则,当迟到的观众进场时,同样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其他观众的影响。譬如就近落座,或者俯身通过过道。

有一次,我在北京音乐厅看演出,现场一个迟到的观众因为有人占了自己的座位而与其发生了冲突。由于声音过高,导致音乐会被迫中断,工作人员最后只好把两位都请出了场。

我花高价买了票,凭什么让别人坐?

这是那个人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的确如此。那么,既然你这么在意,为何不早点到场?

这是我想说的。

假如你已经迟到了,那么不好意思,一切都要以不影响音乐会正常进行为最终目的。

第一,入场的掌声。 通常编制完整的乐团演出,首席和指挥在开场时是要单独上场的,此时需要有掌声。

假如你不知道这个人上来是干嘛的,也不用担心。因为音乐会的工作人员中常常会安排一个领掌的人,当你看到某个人上场了,又有人率先鼓掌,那么,就尽情地拍手吧。

第二,乐章之间不要鼓掌! 一首乐曲演奏完毕当然需要鼓掌,但是乐章之间请不要。

分乐章的曲目通常都是鸿篇巨制,所谓乐章,其实就像是长篇小说中的章节。整首乐曲还没有结束,只是这一章节演奏完毕了。为了音乐观赏的完整性,所以中间不需要插入掌声。

那么,该如何判断是否是乐章之间的停顿呢?

一是可以参看音乐会的曲目单。上 面会注明这首乐曲要演奏几个章节,分别是什么名字等信息,这是最简单的办法。

二是假如你手头没有曲目单,也可以通过指挥的手势来判断。 通常乐章结束的时候,指挥的手不会彻底放下,甚至可能一直是抬着的。

即便放下了,也一定会很快抬起来。而且,演员也不会像乐曲结束之后那样放松,而一定是保持演奏状态的。

第三,返场的掌声。 按照惯例,乐团会事先准备1-3首返场曲目。整场音乐会结束之后,返场曲目的数量视现场观众的反响而定。

所以,最后一首乐曲演奏完毕之后,请给以热烈的掌声吧!即便指挥已经下场了,也一定会再上台的。没错,就是这么矫情。

而且,为了把气氛推向最高潮,返场曲目大多是观众喜闻乐见的音乐,那意味着你一定爱听。这就像是电影结束之后的彩蛋,常常是短小精悍又有趣。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返场演《北京一夜》的那场音乐会,观众在台下听得有多么HIGH。

每一次看演出的时候,都能听到咳嗽声。并且,很多都是那种分明不是止不住,而是偏要想清清嗓的咳嗽;或是那些听了别人咳嗽,自己也被传染了一样的一两声跟风。

可是这样的咳嗽实在是很煞风景啊。

原本音乐中的休止符是无比有韵味的一种留白,结果却被这

听古典音乐会,在第一乐章结束后鼓掌是不可接受的吗?

对于古典音乐来说是有许多明确规定不能做的事情,所以对于去听古典音乐的观众来说,他们也都是素质比较高的听众了,那么在听古典音乐的时候不可以鼓掌是规定吗。

我想是这样的,不就是在古典音乐,在国外的许多音乐会上,鼓掌,喝彩等都是不被允许的,这是不成文的规定,当然,很多喜剧是在开演前就直接告知观众是不可以做那些事情的,这在观众当中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并且也没有人会去打破这个规矩,能听音乐会的人,这样的素质还是有的,对不对。

那么现在来说一说为什么在第一乐章之后鼓掌都不要被允许,是这样的,音乐会通常每一章和每一章的中间是连贯的,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中间是不允许有任何得监管,间断或者是其他的打扰的,因为主题要求一个安静的环境来营造,一旦环境被破坏!那么音乐家门所营造的氛围也就被完全打破了。所以音乐会上当然不会允许有各种各样得喝彩活动。

但是,当所有的演奏结束之后,观众是需要起立鼓掌,表示对音乐家们的喜爱与赞美,而这个时候,音乐家们也是很乐意接受这样的喝彩的,这是对他们表演的一种最高级别的肯定,而在表演过程中不去鼓掌也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在一场古典音乐会中,就是这样的一个观众与演奏家彼此相互尊重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去享受古典音乐所带来的美妙。

观看交响音乐会时,什么时候鼓掌是有礼貌的表现?

B·演奏完一支完整的乐曲后方可鼓掌

欣赏交响乐礼仪

欣赏交响音乐会,开场前10分钟观众要入场完毕并坐好,关闭手机等一切会发出声响的东西,就算是咳嗽、打喷嚏也需要捂住嘴尽量小声。音乐会中途不能离席或退场,等一个乐章演奏完毕休息的时候再离席或退场,在另外一个乐章开始前不能进场,只能在外面聆听。

交响音乐会对于鼓掌是非常讲究的,一定要掌握好时机,绝对不能在演奏中途鼓掌,演奏结束后根据对演奏的满意程度鼓掌,如果希望乐队继续表演,还可以延长掌声。另外如果掌声停止仍然继续鼓掌,出现稀稀拉拉的掌声,基本可以看成是对演奏的不满意,等于喝倒彩。

赞美音乐会场面的句子

灯渐渐暗了,只剩几束银光射到台上七位提琴演奏者的身上,他们在灯光的照耀下,如上帝派来为人类传诵福音的天使一般,纯洁神圣……
“西拉西……”一阵快速而急促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住了台下所有人的注意力。侧过头,我看到观众们都在凝神地听着,全场鸦雀无声。
一曲结束,台下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雷鸣般的掌声。演奏者起身致意后,开始了今晚真正的演奏。慢慢地,我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九霄的天空,享受着风雨的滋润,那从天外传来的乐声时而高昂,时而低调;时而热情,时而含蓄;时而激进,时而静止,那声音犹如甘甜怡人的清泉汩汩地流入我的心田。忽然,演奏者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声音如雷鸣般响起,震撼着你的心田,趁琴声又变回零星小雨时,我侧目望了望观众们,他们仍沉醉于刚才的电闪雷鸣中;有的还意犹未尽地听着,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小声哼唱……
又是一曲结束,观众们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敬佩与欢乐,站起来鼓起热烈而富有激情,经久不息的掌声……
小步舞曲》《梦幻曲》《小夜曲》一部部堪称完美的音乐巨作如上帝的声音一般充斥在我们的耳畔,留在我们的心坎里!
音乐会的最后时刻,我们静静地等待最后的结尾曲。聚光灯由红色依次变到紫色,突然,一阵急促的奔跑声,不,那是骏马在无垠的草野上忘情地驰聘;那是呼呼狂刮,充满力量的风;——莫扎特沥尽心血写下的气势磅礴的协奏曲在大厅里奏响,是那样的完美,不可容有任何挑剔,我不得不再次借用上帝的声音来形容……
尾曲结束,伴着如潮水汹涌的掌声,七位主角起身谢幕,献上真挚一礼,灯渐渐暗了,但他们的头顶上却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时至今日,我仍忘不了那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忘不了那动人的“上帝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