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语文常规课「一定记住」,以及语文常规课堂教学交流会心得体会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1、上课前必须认真、充分备课,至少超前三课时备课。

2、教案书写一般内容:

(1)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可操作、可检测);

(2)教学重点、难点(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确定);

(3)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搜集资料等等);

(4)教学过程(锁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5)板书设计(简明准确,富有创意);

(6)课堂或课后练习(有针对性、层次性、典型性);

(7)教学反思(每单元至少一篇)。

3、备课类型包括识字课(低年级)、阅读课、习作(写话)课、口语交际课、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教案应分单元按课文、按课时撰写,课时数以教学参考用书相关规定为参照。教案设计以个人钻研为主,提倡集体超前备课,提倡按单元整体备课。

4、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通读教材,熟悉任教年级、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特点,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准确地把握每单元教材的特点。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定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备、六结合。

一备《语文课程标准》;二备教材(教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学习需要、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四备教学资源(教材背景资料,生活体验等与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所有信息);五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法和学法;六备作业设计、学具、教具(要体现个人特色及课型特点)。

六结合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主导和主体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6、提倡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激发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益。

扩展资料:

教学基本功:

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教态亲切、自然。

3、能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1、上课铃响,保持安静。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3、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创新。

4、讲普通话,吐词清楚,声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内容向人请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小学教师

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顾名思义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教法研究和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潜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地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内外部多种原因的影响,致使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不够得当,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求有哪些

网上搜的,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1、所教生字教师应该范写。抄写生字和词语要控制数量,每个字词每次不要超过3遍,低年级每次抄写的总字数不要超过60;中年级每次抄写不要超过90,高年级每次抄写不要超过120。

2、每篇精读课文在课堂内阅读不要少于3遍或20分钟,每篇略读课文在课堂内阅读不要少于2遍或10分钟。

3、每节课的课堂书面练习时间,低段不要少于8分钟,中段不要少于6分钟,高段不要少于5分钟。

4、对精读课文,教师应该全文范读;对略读课文,教师应该部分范读。

5、阅读分析时,教师应该有体现教学思路的板书。

6、课堂提问涉及到的学生数不要少于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同一学生在一节课内回答问题不要多于3次。

7、课件中的图像和音响要尽量控制,低段每节课不要超过8分钟,中高段不要要超过5分钟。

8、所有布置给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类必做作业,教师应该自己先做。

9、每学期课堂大作文不应少于8次;每周必须安排1——2次课堂小练笔。

10、教师每学期不要少于3次下水作文实践。

11、作文题应提前3天就思考,命题时,至少应该从5个以上的同类题目中选择。

12、作文指导一般都应有两方面内容:写什么和怎么写。作文指导的时间可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不宜过短或过长

13、课堂大作文每篇都必须批改和定级(或评分)。

14、每次大作文都必须有一节课时间讲评,作文时间与讲评时间应该在两周之内。

15、每次讲评,应该有2篇优秀习作展示给全体学生欣赏,应该有1篇存在典型问题的习作或2——3个片段展示给学生分析。

16、每学期要汇集一本班级优秀习作小册子(或电子文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课常规要求有哪些

1.上课认真听讲是肯定的
2.认真做好笔记
3.吧不会的字查字典写上拼音(语文课)
4.上课前认真预习
5.积极举手发言
6.找出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语文课)
7.该朗读时,大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