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给女儿的信的作者简介 孩子们你们好的作者「一定记住」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孩子们你们好作者简介。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回眸亦倾城」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 - 读书笔记

《孩子们,你们好!》读后感

《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请允许我亲切地叫他阿莫老师。书中主要讲述了他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及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等的各个方面,很细致入微,讲到的案例也很典型。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深的一个感觉是“快乐”,他的孩子们很快乐,阿莫老师也很快乐。那我们来看看阿莫老师的快乐教学法,我从开学第一天、课堂上、课余三个方面来归纳了一下: 
    开学第一天,老师亲切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这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因为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开学第一天,原本老师根本不认识他们,所以在开学前他对着照片上的样子一一记下了每个孩子的相貌和名字。我们试想一下,当孩子与你第一次见面时就听到你准确叫出他的名字,孩子心里该会多么激动与快乐。而且老师还一一与孩子握手,这时孩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从而他们也会来尊重你。在第一天的第一堂课上,没有行为规范的宣讲,老师也没有严肃地说:“你以后就是学生了,学生应该怎么怎么样,不能怎么怎么样”,如果这么说了,那孩子就会觉得被束缚了,从而不喜欢学校,不喜欢成为一名学生。阿莫老师是让孩子们直接进入有趣的教学课堂,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 
    课堂上的阿莫老师应该是个很能干的老师,他包揽了语文、数学、艺术课,书中也很细致地写出了每门课的教学法,通过典型的课堂现象和课堂事件展现出来。“如果课的教育环境能使儿童的课堂生活变得愈益生动有趣和愈益充满着激情,他们就会喜欢上课。”我们都知道学生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这个道理,但要做到却要花一番心思和功夫,阿莫老师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老师们让孩子乐于学习。     课余时间,阿莫老师提出了课间休息的教育学,也许我们觉得在课间,学生只要“不乱跑,不损坏东西、不打架、不欺负同学”这就够了。其实并不够!阿莫老师给他的孩子们准备了简单的运动设备、画画用的大张白纸、以供欣赏的美丽图画、彩笔、各种有趣的单词、成语卡片等等孩子们能安全、文明地去玩的东西。这样孩子们就不会闯祸,而且能更好地让他们得到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儿童是活泼好动的人,是渴望改造的积极幻想家。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实现他们渴望的有组织的环境。不过,在这个环境里没有用手指指着的威吓,没有对调皮捣蛋的后果的警告,也没有道德说教,有的仅仅是对他们的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课余还有学日延长班,所谓学日延长班就是每天的课上完后,学生还需要留在学校一段时间,阿莫老师就给孩子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寓教于乐,让孩子玩得充实,学得开心。 
    还有就是周末,我读到最窝心的一个情节是:一个男孩在周六的早晨醒来,起床后就要去上学,他妈妈就说:“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我们在家休息。”男孩说:“为什么不能去学校休息呢?”看,孩子们已经爱上了学校,爱上了学习。
最后我想用阿莫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如果想要在人道原则的基础上完善我的教育方法,我就得牢记,我自己也曾做过学生,并且要努力做到:不使从前曾经折磨过我的那种感受同样去折磨我的学生。

给女儿的信的作者简介

作者:(苏联)阿莫纳什维利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译者:刘文华 杨进发
沙·阿·阿莫纳什维利是著名的格鲁吉亚教育家,心理学博士、教授。阿莫纳什维利是合作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富于革新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小学教师。他创造了一套以师生独特的交往方式为基础,并具有他本人鲜明个性特点的合作教学模式,被简单称做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他提出了建立实事求是的师生关系的原则,认为在知识探索中,教师有时应当扮演与学生一样的求知者的角色,有时“健忘”,有时“犯错误”,提出与学生答案相反的论证,激起学生与教师辩论的愿望。在阿莫纳什维利的教学中,教师以这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感到自己是与教师平等的伙伴,并从这种积极参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交往的快乐。
阿莫纳什维利著述甚多,代表性的有:《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教学·分数·评价》、《6岁入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的教养和教育职能》,以及与他人合著的《我们今天的教育学》等。部分著作在国外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В·А·Сухомлнский,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年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年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探讨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在学校集体中和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农村学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校内领导等问题。他在著作中,宣传苏维埃人道主义教育学思想,他的著作富有生动的教育实例,在一些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体裁为书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