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二十四时辰,24时辰分别指什么??,以及二十四时辰时间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二十四时辰对应时间

一天有12个时辰,一个时辰有两个小时,二十四时辰对应时间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二十四小时时辰表划分

二十四小时时辰表划分

  二十四小时时辰表划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电视,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会听到半个时辰,一炷香的时间。那么这些是指多少时间呢?和我一起来看完二十四小时时辰表划分,就明白啦。

  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

  二十四个小时和十二时辰:

  1、子(鼠):午夜23时至1时。

  2、丑(牛):凌晨1时至3时。

  3、寅(虎):凌晨3时至5时。

  4、卯(兔):清晨5时至7时。

  5、辰(龙):清晨7时至9时。

  6、巳(蛇):上午9时至11时。

  7、午(马):中午11时至13时。

  8、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

  9、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

  10、酉(鸡):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

  11、戌(狗):晚上19时至21时。

  12、亥(猪):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

  相关内容解释:

  在我国古代,基于日月运行以及人类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规律划分的分段计时制度,是沿用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计时法。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己时

  23:00-00:59 01:00-02:59 03:00-04:59 05:00-06:59 07:00-08:59 09:00-10:59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戊时 亥时

  11:00-12:59 13:00-14:59 15:00-16:59 17:00-18:59 19:00-20:59 21:00-22:59

  十二地支对应的时间

  子水对应子时,对应的时间为晚上11点后到凌晨01点前。

  丑土对应丑时,对应的时间为凌晨01点后到凌晨03点前。

  寅木对应寅时,对应的时间为凌晨03点后到凌晨05点前。

  卯木对应卯时,对应的时间为凌晨05点后到早晨07点前。

  辰土对应辰时,对应的时间为早晨07点后到上午09点前。

  巳火对应巳时,对应的时间为上午09点后到上午11点前。

  午火对应午时,对应的时间为上午11点后到中午01点前。

  未土对应未时,对应的时间为中午01点后到下午03点前。

  申金对应申时,对应的时间为下午03点后到下午05点前。

  酉金对应酉时,对应的时间为下午05点后到晚上07点前。

  戌土对应戌时,对应的时间为晚上07点后到晚上09点前。

  亥水对应亥时,对应的时间为晚上09点后到晚上11点前。

  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23:00-00:59 01:00-02:59 03:00-04:59 05:00-06:59 07:00-08:59 09:00-10:59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戊时 亥时

  11:00-12:59 13:00-14:59 15:00-16:59 17:00-18:59 19:00-20:59 21:00-22:59

  在现代生活中,时间的记录单位是通过“时分秒”来记录的,但是在中国古代的事件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那就是十二地支

一天24个时辰是怎样划分的?

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

二十四个小时和十二时辰:

1、子(鼠):午夜23时至1时。

2、丑(牛):凌晨1时至3时。

3、寅(虎):凌晨3时至5时。

4、卯(兔):清晨5时至7时。

5、辰(龙):清晨7时至9时。

6、巳(蛇):上午9时至11时。

7、午(马):中午11时至13时。

8、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

9、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

10、酉(鸡):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

11、戌(狗):晚上19时至21时。

12、亥(猪):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

相关内容解释:

在我国古代,基于日月运行以及人类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规律划分的分段计时制度,是沿用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计时法。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24时辰分别指什么?

24是是黑白共24小时,时辰是每两个小时叫一个时辰,所以古代一白天一晚上共十二天时辰

二十四时辰对应时间是什么?

24小时对应只有十二个时辰,十二地支代表的时间具体分别如下:

1、子时:(23时至01时)。

2、丑时:(01时至03时)。

3、寅时:(03时至05时)。

4、卯时:(05时至07时)。

5、辰时:(07时至09时)。

6、巳时:(09 时至11时)。

7、午时:(11时至13时)。

8、未时:(13时至15时)。

9、申时:(15时至17时)。

10、酉时:(17时至19时)。

11、戌时:(19时至21时)。

12、亥时:(21时至23时)。

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

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一天24小时的时辰表

一天24小时有12个时辰,一个时辰有两个小时。12个时辰分别是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21时至23时)。
时辰是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宋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二十四小时时辰对照

二十四小时时辰对照: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时辰的历史


时辰是中国传统历史的计时单位,用时辰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小时。

古代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还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如寅虎。

时辰与养生是紧密相连的,这个是我们先辈代代总结摸索出来,并在历史里被流传下来的规律,比如丑时即凌晨1点到3点的时候,是肝经值班,需要休息好。

二十四时辰对应时间

二十四时辰对应时间,23~1点是子时,1~3点是丑时,3~5点是寅时,5~7点是卯时,7~9点是辰时,9~11点是巳时,11~13点是午时,13~15点是未时,15~17点是申时,17~19点是西时,19~21点是戌时,21~23点是亥时。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

9、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十二时辰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并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4时辰对照表是什么


一天分为24个小时,在古时候,古人是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的,每个时辰都对应着每种生肖出没的时间。那么你知道古人时辰对照表对应的现在的时间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_,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一天24个时辰是怎么划分的?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