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钢铁行业现状分析,今年钢铁行业走势如何?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2020钢铁行业现状分析。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静静的秋」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外钢铁行业现状

行业主要企业: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上市企业主要有宝钢股份(600019)、鞍钢股份(000898)、太钢不锈(000825)、马钢股份(600808)、华菱钢铁(000932)、山东钢铁(600022)等。

本文核心数据:粗钢产量、钢铁表观消费量、人均钢铁表观消费量

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接近20亿吨

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0-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波动攀升,从2000年的8.5亿吨增至2021年的19.51亿吨,产量实现翻倍增长,产量增速呈现波动放缓趋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周期影响,2008年、2009年及2015年出现负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显著下滑。

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半壁江山 远超第二名印度

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高达10亿吨以上,占据全球供给市场的半壁江山,远超排名其后的印度,2021年印度产量仅为1.18亿吨。从全球市场份额变化来看,中国粗钢产量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45.6%增至2021年的52.9%,日本及欧盟市场份额均有所缩减。

全球钢铁表观消费总量稳中有增

2016-2021年,全球钢铁表观消费量稳中有增,其中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有序率先恢复生产,全球钢铁消费量仍有小幅增长,2021年全球钢铁表观消费量超过18亿吨。

全球人均钢铁表观消费量约230千克 韩国居全球之首

从人均钢铁表观消费量来看,2017-2021年全球人均钢铁表观消费量在230千克附近波动,2021年达到232.8千克。分区域来看,欧盟27国和亚洲人均钢铁表观消费量较高,2021年分别达到344.2千克和306.2千克;非洲人均钢铁表观消费量最低,2021年仅为27千克。从国家层面来看,韩国人均钢铁表观消费量居全球之首,2021年达到1075.6千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钢铁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钢铁与焦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钢铁和焦炭行业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的钢铁和焦炭市场价格正处于下行通道之中,这其中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影响外,也受到钢铁和焦炭行业发展本身的影响。从钢铁和焦炭工业的发展来看,钢铁和焦炭市场的变化是与以下几个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赋予中国经济和钢铁、焦炭行业莫大的活力,中国告别了贫困落后,告别了粮票、肉票、布票、购货本、样板戏,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空调、商品房、私家车、信用卡、博客等高端商品,特别是钢铁行业从蓬勃发展到宏观调控和鼓励钢材出口退税,再到加征关税进而控制钢铁出口。焦炭出口从过去的退税15%到实施配额许可证制度,再到加征40%的关税来控制生产总量。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告别了钢材计划分配和原材料计划调拨的短缺时代,钢材从进口大国转变成为净出口大国。钢铁产量先后跨越1、2、3、4亿吨新台阶,达到了5亿吨生产水平。粗钢、生铁、焦炭产量分别占全球生产总量的37%、50%、60%。从品种上来看,整个钢材的自给率达到了108.34%,仅仅有四个品种还不能完全自给。通过近几年的兼并重组,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河北、包钢、武钢、山东、鞍本,沙钢六大钢铁集团的发展格局。从焦炭行业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30年以来,焦炭产量从4000多万吨到现在的占有全世界60%焦炭产量,焦炭产量先后跨越1、2、3亿吨台阶。焦炭行业的发展主要是随着钢铁工业发展步伐,同时也满足化工、有色、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的需求。钢铁工业发展也推动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包括美国、日本和巴西都加快发展步伐。我国钢铁行业从1978年获得利润3718万人民币到1993年达到900万人民币,再从1998年的全行业亏损4亿元人民币,到去年的利润超过1700多亿人民币,特别是2004年以后的利润有了大幅度增长。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大概可分成三个阶段,15年以来我国的钢材产量平均递增7.15%,生铁产量增长6.33%、焦炭产量增长4.68%,到2002年粗钢产量增长8.22%、生铁产量增长7.73%、焦炭产量增长4.89%。再从2003年到2007年粗钢产量增长21.86%、生铁产量增长22.42%、焦炭产量增长18.62%。中国的钢铁工业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发展之路。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年周期来看,从1978年到1988年发展高潮并且延续到1990年的6月份,再从1990年下半年钢材价格急剧下滑一直延续到1998年,也就是说从1988年到1998年又是一个十年周期。再从2000年我们中国的钢材价格开始回升到今年下半年的钢材价格急剧下滑。我国今年9月份钢铁产量增速是6.2%,而2005年钢铁产量增速是27.2%,6.2%是近28年来最低的一个月份。应该说我国钢铁行业通过大概三个阶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低速平稳发展的时期。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是与钢铁行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国钢材产量在2004年是个高潮,从2005年以后就出现了拐点并且持续到今年,焦炭行业从2006年开始进入拐点,所以应从我国钢铁行业自身的发展和增长速度来看今后的发展趋势,从中发现经济发展规律和变化并且应用到现在的发展中来。二、中国钢铁和焦炭行业面临的挑战从2001年的12月份全球的钢铁工业进入了世界钢铁工业近20年的最低潮,今年6月份是国内钢材价格最高的时期,国际钢材市场的高潮是在7月份。进入8月份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在连续上涨11个月以后开始下跌。所以此轮下跌行情是全球性的下跌。现在国内钢材价格大幅度的下跌不是由正常的需求下滑引起的,而是由于市场恐慌心态和不计成本的抛售所引发的。焦炭行业也是从今年6月份产能达到了最高潮,现在焦炭产量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减产,从目前来看煤炭价格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焦炭价格还有一定的下行空间。目前全球多数地区的钢铁企业正在实施或者计划实施减产,按照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2008年9月份粗钢产量下降3.2%,今年8月份下降3.7%,是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同比下降,其中中国占70%,美国下降9.3%,乌克兰下降22.6%,南非下降7.4%,巴西下降4.2%,俄罗斯下降2.4%,日本下降1%。上周美国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到四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日本钢厂也计划开始减产。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保持高增长,但同时能源资源问题和全球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凸显,影响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对钢材和焦炭的消耗需求放缓。当前国际市场的变化是多种情况的叠加组合,金融危机的恐慌,放大了市场需求的萎缩。美元不断贬值、美国次贷危机、能源资源,粮食等引发的全球性通货膨胀,房地产下滑、股市暴跌,直至全球金融危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猛烈冲击的恐慌,进一步放大了钢铁和焦炭需求的萎缩。同时应该注意到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是什么呢?中国钢铁行业要多久能缓过劲来?

中国钢铁行业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税收,财政方面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着国民的经济,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但是钢铁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产业集中度过低,高端产品不足,环保问题,产能过剩,区域分布不合理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制约了钢铁行业的发展,钢铁行业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才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中国的钢铁行业不断的发展。

企业行业集中度低主要表现为钢铁在生产的过程中并不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生产力处于一个很低下的地位。在房地产行业的推动之下,国内钢铁的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但钢铁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利润的驱使之下,国内的钢铁生产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一些中小型企业处于一个相对过剩的状态。

中国钢铁行业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以及技术改造的问题,钢铁材产品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中国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在高速发展的条件之下,汽车等行业都出现了明显的进步,但钢铁行业的门槛是比较低的,有着比较高的利润,这也让大量的中小企业加入了钢铁行业。虽然钢铁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但是在核心技术上面并没有做出突破,中小企业在没有新技术的支撑之下,就导致钢铁的质量处于一个比较差的状态。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钢铁行业也受到了一些影响,钢铁行业有必要做出变革,否则会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钢铁行业在2021年的时候就已经遭遇了困难,一些中小型企业承受不住压力,就只能够面临倒闭的现状,同时一些落后的企业也被社会所淘汰。钢铁行业如果想要发展起来,那么就需要在技术上面做出改变,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去支持钢铁行业的发展。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2020年疫情下,我国钢铁供需依旧保持强势增长态势,人均消费量持续增长。

中国钢铁产量在疫情下仍保持增长

尽管处在21世纪,钢铁依旧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是钢铁工业大国,每年为全球供应超过一半以上的钢铁。2020年尽管疫情席卷而来,中国钢铁产量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长。2020年,中国生铁产量达到887.5百万吨,同比增长9.65%;粗钢产量为1064.8百万吨,同比增长6.97%。

中国钢铁需求持续扩大

在需求方面,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钢铁需求国。2020年,我国是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各行各业较早恢复生产。钢铁作为众多行业原材料,其需求持续扩大。2020年,我国生铁表观消费量和成品钢表观消费量逆势大增,表观消费量分别为893.1百万吨和995百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20%和9.11%。

在人均消费方面,我国成品钢人均表观消费量也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由2016年的481.6千克增长至2020年的691.3千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今年钢铁行业走势如何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周期性非常强的产业,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处于周期性承压态势,表现为营业收入增长和利润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损益数据,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收入成本为45759.7亿元,年-同比下降-3.6%,实现利润总额826.1亿元,下降68.7%,成为上半年跌幅最大的行业。
而2021年全国钢铁行业总体效益创历史新高,全国钢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6,662亿元,比上年度同期增长32.20%;实现利润总额4241亿元.

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中钢网钢铁行业钢材现状数据显示:7月中旬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跌幅收窄,正在历史的低谷中进行着弱势调整。目前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宏观经济形势复苏缓慢,钢材最主要消费行业房地产业继续下滑,汽车、机械、船舶、家电、五金等重要下游用户行业需求无明显增长,市场总体低迷依旧。与此同时,国内铁矿石市场也一直在低位小幅波动运行,且成交状况不佳,观望气氛浓厚,短期内市场或将继续处于弱势盘整状态。显然,上游成本支撑力量不足。而在资源供应方面,虽然前期钢厂自主压缩产量使得钢材库存量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担心过度减产可能会带来市场份额减小乃至资金链断裂等各种风险,部分钢厂又重新放量生产,进而导致钢材日均产量环比上升,使得市场资源供应压力居高不下。尽管如此,7月下旬钢价下跌之势将会继续减缓,部分品种(规格)的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小幅反弹,而另一些产品的价格还将继续滑落。总体而言,由于缺少需求的强力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钢材市场弱势调整的基调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国内钢市将很难出现实质性好转,钢材价格虽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小幅反弹,但是仍然会回落。这将是一种在价格低谷中的“垂死挣扎”

钢铁现在的发展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程度分析

——钢铁产量逐年增长

受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钢铁产量近年来快速增长。从钢铁主要产品的产量来看,
2020年全国钢材产量为13.25亿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9.96%;生铁产量为8.88亿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9.90%;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7.04%。

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钢材、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3.29亿吨、2.21亿吨和2.71亿吨,较同期均有大幅增长。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整体上我国钢材目前仍以出口为主。近年来,我国针对钢铁行业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去产能、置换产能的进程,促进钢材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钢材出口量逐年降低。2020年我国钢材出口量为5367万吨,较2019年下降16.52%;钢材进口量为2023万吨,较2019年增加64.47%。

2016-2021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疫情后钢铁主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在政府出台各项宽松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的扶持作用以及传统基建和新基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对钢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2020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12.91亿吨,较2019年增长11.97%。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钢铁关税调整:促进口,降出口

2021年4月28日,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消息,自2021年5月1日起,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其中,对生铁、粗钢、再生钢铁原料、铬铁等产品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适当提高硅铁、铬铁、高纯生铁等产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25%出口税率、20%出口暂定税率、15%出口暂定税率。

此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8日联合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5月1日起,取消146种钢铁相关产品出口退税。

注:ex表示实施暂定税率的商品应在该税号范围内,以具体商品描述为准。

注:ex表示实施暂定税率的商品应在该税号范围内,以具体商品描述为准。

财政部表示,通过上述调整措施,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扩大钢铁资源进口,支持国内压减粗钢产量,引导钢铁行业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