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水流云在」消息,近日,铁甲衣2:浴血奋战,罗姗妮·麦琪的演艺经历「知识普及」引发热议,二战影片《最后的装甲列车》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罗姗妮·麦琪的演艺经历

2005年,罗姗妮·麦琪加入英国《圣橡镇少年》剧组,饰演了Louise Summers。她凭借此剧2007年和2008年获得英国肥皂剧奖最性感女性 。
2008年,她离开《圣橡镇少年》剧组 。同年,她被英国《男人帮》评为最性感的100名女人第97名 。
2010年,她在伊丽莎·班尼特主演的电影《欢迎来到杀人学校》里奉献处女大银幕演出 。
2011年,罗姗妮·麦琪在HBO电视剧《权力的游戏》里饰演龙女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的贴身侍女Doreah 。
2012年,她在德克兰·奥布莱恩执导的电影《致命弯道5》饰演了女主角Lita 。
2014年,在电影《铁甲衣2:浴血奋战》和《大力神》里都可以见到她的身影 。这一年,她还在根据2010年上映的电影《基督再临》改编的Syfy电视剧《圣域》里饰演女主角Claire Riesen 。

盗将行歌词是什么意思

一句话总结,这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歌词构建了8个场景,解析如下:

1、劫过九重城关,我座下马正酣:多年以前,将军还是大盗的时候。他劫过很多城池以后,正在休息。

2、看那轻飘飘的衣摆,趁擦肩把裙掀:这是将军(还是大盗之时)与女主角第一次见面的场景。看到女主随风飘扬的裙摆,他与女主擦肩而过的时候,就通过盗匪的方式掀开了女主的长裙。

3、踏遍三江六岸,借刀光做船帆,任露水浸透了短衫:从这个镜头开始,男主角开始回忆这些年的大盗生活:踏遍大江南北,过着刀光剑影的生活。

4、枕风宿雪多年,我与虎谋早餐;拎着钓叟的鱼弦,问卧龙几两钱:这描写了将军的军旅生活,寥寥两句歌词,就生动地写出了军旅生活的艰辛与危险。这借用了姜子牙和诸葛亮的典故,暗示了在将军心中,如此功业也不算什么。

5、蜀中大雨连绵,关外横尸遍野;你的笑像一条恶犬,撞乱了我心弦:如此美丽的女子,笑却像恶犬,显得非常突兀。这里就暗示了悲剧的结局。女主就是在这种乱世中,中箭身亡。

6、谈花饮月赋闲,这春宵艳阳天:将军在梦中惊醒,前后对比明显,说明这种美好现在并不存在。

7、掷群雄下酒宴,谢绝策勋十二转:将军终于建立功业,但在庆功宴上,将军谢绝了功勋,因为他想尽快回到女主身边。

8、取腰间明珠弹山雀,立枇杷于庭前:将军多年的军旅生活,为了建功立业,却错过了心爱的女人。枇杷表达了对女主的悼念。

好看的战争电影

50部经典:
1.《 珍珠港》,导演:迈克尔.贝,主演:本.阿弗莱克,乔什.哈奈特,经典二战。
2.《辛德勒的名单》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拉尔夫·费因斯,经典二战。
3.《最长的一天》导演:安德鲁.马顿,主演:亨利.方达,经典二战。
4.《钢琴家》导演:波兰斯基,主演:艾德林恩.布洛迪,经典二战。
5.《兵临城下》导演:让.雅克.阿诺,主演:裘德.洛,经典二战。
6.《拯救大兵雷恩》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汤姆.汉克斯,经典二战。
7.《虎虎虎,突袭珍珠港》导演:理查德·弗莱舍,主演:马丁·鲍尔萨姆、约瑟夫·哥顿,经典二战。
8.《中途岛战役》导演:杰克.斯米特.主演:查尔顿.赫斯顿 ,亨利.方达,经典二战。
9.《巴顿将军》导演:弗兰克·林沙夫纳 主演:乔治·C·斯科特.经典二战。
10.《虎口脱险》导演:盖拉德.欧利 主演:路易德 .非奈斯 经典二战。
11.《海狼U571》导演:乔纳森.默斯托. 主演:马修·麦康纳,比尔·帕克斯顿,经典二战。
12.《遥远的桥》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主演:肖恩.康纳利,迈克尔.凯恩,经典二战。
13.《血染雪山堡》导演:布莱恩.G.赫顿,主演:理查德.伯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经典二战。
14.《风语者》导演:吴宇森,主演:尼古拉斯.凯奇,经典二战。
15.《乱世忠魂》导演:弗雷德·齐纳曼.主演:伯特·兰卡斯特 .经典二战。
16.《雷玛根大桥》导演:约翰.吉尔勒明.主演:乔治.西格尔.经典二战。
17.《汉堡高地》导演:奥利弗.斯通 主演:查理.辛,经典二战。
18.《最后的空降兵》导演:Colin Teague 主演:比利.赞恩,经典二战。
19.《细细的红线》导演:特伦斯.马立克,主演:乔治.克鲁尼,西恩.潘,经典二战。
20.《大偷袭》导演:约翰·达尔,主演:本杰明.布拉特,经典二战。
21.《圣战士》导演:瑞恩.雷特尔,主演:科宾·艾瑞特,经典二战。
22.《桂河大桥》导演:大卫.里恩,主演:杰克.霍金斯,经典二战。
23.《阿拉伯的劳伦斯》导演:大卫.里恩,经典二战。
24.《铁十字勋章》导演:山姆·佩金法.经典二战。
25.《决死兵团》导演:萨缪尔.富勒 ,经典二战。
26.《父辈的旗帜》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亚当·比奇,保罗·沃克. 经典二战新片。
27.《硫磺岛家书》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渡边谦. 经典二战新片。
28.《战地军魂》导演:比利.怀尔德. 经典二战。
29.《伦敦上空的鹰》经典二战,上译配音。
30..《不列颠之战》导演:盖??汉米尔顿,经典二战空战。
31.《桥》经典二战,上译配音。
32.《第22条军规》导演:迈克·尼科尔斯,主演:奥逊·威尔斯,经典二战名著改编。
33.《太行山上》导演:沈东..主演:王伍德,梁家辉…国产抗日
34.《加里森敢死队》(连续剧)经典二战。
35.《刺杀希特勒》经典二战
36.《猎鹿人》导演:迈克尔·西米诺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经典越战。
37.《野战排》导演:奥利弗.斯通,主演:威廉.达福,查理.辛,经典越战。
38.《现代启示录》导演:弗郎西斯.福特.科波拉,主演:马龙.白兰度,罗伯特.杜瓦尔.经典越战。
39.《越战忠魂》导演:兰德尔·华莱士.主演:梅尔·吉布森,经典越战。
40.《越战创伤》导演:布赖恩·迪帕尔马,主演:西恩.潘,经典越战。
41.《全金属外壳》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主演:马修.默迪恩,经典越 战。
42.《第一滴血》系列 主演:史泰龙,经典越战,阿富汗战争。
43.《黑鹰计划》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主演:乔什.哈奈特,索马里。
44.《太阳之泪》导演:安东尼·福奎阿主演:布鲁斯·威利斯,尼日利亚从林。
45.《锅盖头》导演:山姆-门德斯,主演:克里斯-库珀,伊拉克战争。
46.《前进巴格达》导演:悉尼.J.弗里.主演:乔登??布朗,伊拉克战争。
47.《深入敌后》导演:约翰.默尔,主演:欧文.威尔逊,波黑战争。
48.《卢旺达饭店》导演:特里.乔治,主演:唐.钱德尔,卢旺达部族屠杀。
49.《漫长的婚约》导演:让.皮埃尔.儒内,主演:奥黛丽.托图.一战。
50.《西线无战事》导演:路易斯·迈尔斯通,主演:卢·艾尔斯,约翰·雷,经典一战。

描写随时准备冲锋的诗句

1. 关于冲锋的诗句
关于冲锋的诗句1.形容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冲锋陷阵的有什么诗句
1、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__李益《塞下曲》

3、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__张籍《没蕃故人》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__杜甫《春望》

5、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6、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__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__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9、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__李颀《古从军行》

10、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__陆游《关山月》

11、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__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2、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__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3、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__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14、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__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15、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__张玉娘《从军行》
2.关于“海浪”的诗句有哪些
1、海浪恬月徼,边尘静异山。——令狐楚《圣明乐》

2、龙旗翻海浪,馹骑驰坤隅。——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

3、海浪恬丹徼,边尘靖黑山。——张仲素《杂曲歌辞·圣明乐》

4、海浪扶鹏翅,天风引骥髦。——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5、日冲海浪翻银屋,江转秋波走雪山。—— 李绅《早渡扬子江》

6、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李郢《送僧之台州》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描写海浪的句子:

1,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

2,海潮像冲锋的队伍一样,鼓噪着,呐喊着,拼命地冲上沙滩。

3,潮头有数丈之高,一涌而至。

4,疯狂的潮汛充满令人战栗的恐怖和高深莫测的神秘。

5,如巨雷般的海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向下游奔去。

6,海潮狂暴得像个恶魔,翻腾的泡沫,失去了均衡的节奏。

7,狂潮拍石,十里海岸同时金钟齐鸣,铿铿锵锵,很有节奏。

8,春潮涨了,像家乡的松涛声,像母亲召唤女儿的声音。
3.有气势的诗词
1、《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3、《出塞》

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4、《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代: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译文: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5、《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译文:紧急征召的文书从边塞岗亭传来,战争爆发的消息已经传到京都。被征召的骑兵驻扎在广武县,将兵分几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肃杀的秋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战士们的战斗豪情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手里的弓箭更加强劲了。但敌人的战阵也精锐而坚强。

天子听到敌兵气焰嚣张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亲临战场与敌人一搏。战争十分激烈,传送军情战况的使者往来不绝。军队沿石径行进,如雁飞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过桥梁,如游鱼前后连贯。

军乐流露出汉人的情思,战士们的旌旗和铠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们冒着疾风冲锋陷阵,战场上的沙砾被扬起,随风飘荡。因为天气寒冷,马毛都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角弓也拉不开了。

但在时局危险的时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节操;天下乱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良。战士们为回报君主之恩,都奋力拼杀,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们会成为为国牺牲的光荣的烈士。
4.描写军队的豪气诗词
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古文论今,韵味无穷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评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第一首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前两句从边塞景象写起,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后两句笔锋一转,着眼于一个普通战士,表现他在极为艰苦的边地出生入死,竟致铁甲磨穿,但仍然无怨无悔,发出了豪气干云的誓言.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破阵子》塑造了一个壮岁驰骋疆场、暮年壮心不已的英雄形象,这是词人理想自我的化身.词的上阙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主人公即使在酒醉中也不忘挑灯看剑,连做梦都是吹角连营的场景,可见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已化作主人公的唯一信念,成为他生命的全部内容.“挑灯看剑”和“吹角连营”又显示出主人公的身份是军事统帅,这正是作者早年和耿京领导起义军时的写照.下文所描绘的沙场秋点兵的热烈而雄壮的军事生活情景,也是作者“壮岁旌旗拥万夫”亲身经历的缩影.分给部下烤牛肉吃,演奏雄壮的军乐,在秋日的战场上点检军队,准备进击敌军,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场面!这是作者一生中引以自豪的一段经历,回忆起来也令人神旺.如此现身说法,陈亮自然会受到感染和鼓舞. 词的下片展示了主人公的理想境界:骑的卢骏马,挟霹雳强弓,冲锋陷阵,杀敌立功,上以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的大事业,下以建立自己的历史功绩.因为对一个英雄来说,一腔热血和满腹韬略是不足惜的,最重要的是为这些本钱派上用场,即所谓英雄有用武之地.处在南宋后期的历史条件下,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头等大事是抗击金国南侵和收复失去的土地,这是当时一切有气节的志士仁人如岳飞、宗泽、陆游等的人生理想,自然也是辛弃疾和陈亮的人生理想.理想光辉的照射,令读者看到了英雄本色.而这本色正是作者和陈亮相知相交的思想基础.如此披肝沥胆,还有什么可“忌”?不难看出,作者“赋壮词以寄”陈亮,意在勉励陈亮为抗战这一大事业献身. 春望 5、作者:杜甫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第一首为五言律诗,写从军战士的作战经历和感想以及征战杀敌实现和平的愿望。

第二首诗为七言绝句,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从军行》

唐代:李白

其一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

其一:

从军到过玉门关,逐虏上过金微山。笛声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环像明月一样圆。瀚海之上战鼓咚咚,杀气直冲云霄。愿斩敌阵单于之首,长驱直下铁门关,永息战尘。

其二: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赏析: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诗人用平直叙起的笔法写出了征战环境之“苦”。

“百战”,意谓战事频繁。“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斗争严酷。其中,“碎”字下得绝妙,颇值玩味。将士的恺甲都已冻碎难着。

令人宛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军将士因长期作战,来不及休整,给养十分困难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

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

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

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

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

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

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

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老师,此人于开元四年(716)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五岁。

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