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疏雨未歇」消息,近日,约翰·列侬的人物评价 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一定记住」引发热议,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在线观看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请问大佬有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1988年上映的由约翰·列侬主演的高清视频在线观看资源吗

《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4bZ9uuNu2kGM5zuBg4AzUA

资源名称: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 1988.mkv(898.19M)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bZ9uuNu2kGM5zuBg4AzUA
提取码:6ke6

提取码: 6ke6

本部描写摇滚史上最伟大音乐家之一约翰·温斯顿·列侬的纪录片《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以超过240小时的电影及录影片段,及穿插其中的36首经典名曲,讲述着这位摇滚乐坛有史以来最富传奇色彩的灵魂人物。

 

   

跪求电影中文字幕:约翰列侬自传《梦想》,也叫《约翰 列侬的理想世界》英文名《Imagine》John Lennon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nd6NA-QnfgHye9Hmi8zbA

资源名称: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mkv(898.19M)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nd6NA-QnfgHye9Hmi8zbA
提取码:tf81

 提取码:tf81

作品相关简介:

《约翰列侬的理想世界》是由Andrew Solt导演,Sam Egan、Andrew Solt编剧,John Lennon主演的一部美国纪录片。

约翰列侬的主要思想,算不算是无法达成的乌托邦?

约翰.列侬是一个追求和平,向往自我生活的人,他的人生理想虽未完成,但是,他向世界的人类表明了自己向往和平生活的理想,他虽然遗憾的离世,但他的理想已深深的埋在我们的心中,他的行为已经警示了人类和平的重要,我们这些活得好好的人,我们要替他完成他未完的理想,约翰.列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乌托邦

约翰·列侬的人物评价


格莱美博物馆的执行主管称约翰·列侬是“将自己的灵魂都毫无不留地展示了出来”。约翰·列侬也许是最善于将自己的音乐变成文化遗产的歌手,《Imagine》、《Working Class Hero》、《Give Peace A Chance》此类歌曲的效能已经远远超过音乐本身,而成为一种态度,一种主义的诠释。真实的约翰·列侬将他看到的写进歌曲,与歌迷们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悲伤,这种真实就如那位疯狂歌迷射向约翰·列侬的一枪那么历历在目。(网易评 )
理想主义的约翰·列侬总在刻画着美好的画面,他所服务的,是全人类。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全世界都会有歌迷的原因,他的音乐无国界,其中传达的是普世精神。(网易评 )
约翰-列侬的音乐创作中和平、博爱、理想主义是高于一切的,他繁多的个人故事和悲剧性结局也是很好的谈资。从总体上看,约翰-列侬的个人音乐风格是“披头士”风格的延续,可以找出一大堆作品来证明这一点。人们熟悉的约翰-列侬个人作品主要由两大类,一类是流行曲或带点民谣风格的流行曲,像“Imagine”、“Beautiful Boy”、“Love”、“Happy Xmas”、“Jealous Gug”等,旋律悦耳,节奏舒缓;另一类是R&B老摇滚风格,诸如“Instant Karma!”、“Power To The People”、“Whatever Gets You Thru The Night”、“I'm Losing You”、“Move Over Ms L”还有《Walls And Bridges》专辑中的“What You Got”和“Surprise,Surprise”都是例子,这两类风格在“披头士”作品中也很常见,但是第一类风格的作品约翰-列侬处理得比较舒缓,“披头士”的就会比较快一点。(新浪评 )
其实约翰-列侬的个人风格比“披头士”更为美国化,像在《Mind Games》和《Walls And Bridges》两张专辑中就有不少低沉缓慢的、气氛伤感的民谣和乡村布鲁斯风格的作品,美国味很浓,“Old Dirt Road”、“Steel And Glass”、“Nobody Love You(When You're Down And Out)”、“Aisusmasen(I'm Sorry)”、“I Know Know”都是很好的例子。其它如“Scared”这类迷幻味很浓的作品,也可以视为美国西海岸嬉皮士运动和迷幻摇滚影响的产物。约翰-列侬对作品内涵的重视要远胜于音乐风格形式上的开拓。(新浪评 )

和平时代下最后的音乐斗士——约翰.列侬

​2020年12月8日,是著名音乐家约翰.列侬逝世40年。40年前的12月8日,在美国纽约的中央广场上,列侬被一位名叫马克.查普曼的精神病人用枪射杀,年仅40岁。

列侬去世的几天后,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他静默十分钟,甚至纽约市的所有广播电台也在那十分钟停止了一切播音,怀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列侬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列侬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披头士时期和之后的单飞时期。在披头士时期的列侬与麦卡特尼两人一起铸造光辉的披头士时代,披头士的成功为列侬带来名声和财富,之后的三张神专的转型也奠定了披头士四人在流行音乐历上的伟大。

只不过单飞后的列侬对于披头士的评价却非常的消极,列侬曾经说道过,披头士艺术冒牌货——“我们无非是一个把事搞得很大很大的乐队……仅此而已”;“我的技术不怎么样”;“我弹得很烂”;“我也不喜欢多数Beatles的歌”;在英国各地巡演之前“我们的音乐就已经死了”;“我们杀死自己,换取后来的成功”;“披头士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混蛋”:等一系列极端言论。

列侬从一个毛头小伙转变成为之后理想主义斗士,得益于两个人, 一位是鲍勃.迪伦。

迪伦给到他的是音乐上的转变,披头士时期的列侬听到了迪伦的那张著名的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就被专辑中叙事性的歌词给打动了,同时在随后在美国巡演的途中也结识了迪伦本人。

至此列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并且在之后的音乐创作中风格转变,歌词更多的聚焦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列侬在披头士的白色专辑中转变最为明显。

而改变列侬另一位关键人物 小野洋子 出场并不光彩,她与列侬在一个行为艺术展上相识,之后列侬就像着了魔一样的和洋子在一起,不管乐队排练,还是出席各种活动都带着洋子,搞得当时披头士乐队内部很不舒服,所以很多人把小野洋子当作是导致披头士解散的罪人。(其实那时候乐队在创作上出现了较大的分歧,成员们已经很难再一起进行创作)

为了能和洋子在一起结婚,列侬与原配妻子离婚,并且指责自己的妻子与他人通奸,还告诉披头士其他成员不准探望妻子和自己第一个孩子朱利安,披头士另一位灵魂人物麦卡特尼由于看不惯列侬对家人的种种行为,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那首歌曲”Hey Judy“来鼓励朱利安积极面对人生中的不幸。

在披头士解散后,列侬和洋子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展开了反对越战的行为艺术运动,他们躺在一个硕大的床上整整7天,接受采访和拍照,呼吁当时的人们 要做爱,不要作战。

而就在半年后,由于洋子意外流产,列侬希望以音乐的形式来安慰洋子,所以决定与洋子成立乐队。

先后发行了多张专辑,其中他们共同创作过一首反战歌曲Give Peace A Chance中其中歌词写道:每个人都在谈论,手袋主义,蓬乱主义,拖拉主义,癫狂主义,戏弄主义,紧随主义......这个主义,那个主义,难道它是最重要的?这是列侬对社会,对宗教,甚至是人性的反思。

1971年,列侬创作了举世神曲Imagine,在这首歌中列侬虚构了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宗教,没有阵营,没有纷争,人们和平的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世界。

而这首歌的MV中,小野洋子和列侬穿过迷雾走进了一所白色的房子,在列侬弹奏钢琴的过程中,洋子拉开一扇又一扇的窗帘,阳光照亮了原本漆黑的屋子。这也许就是列侬所设想的世界,这世界每个人也许都是一扇窗户,只要每个人打开心中那一扇窗户,也许这个世界会从黑暗中逐渐走向光明。

此后的列侬对待美国政府完全像一位社会活动家,频频会见反战人士,并举办政治音乐会。当时美国尼克松政府非常忌惮列侬,担心列侬会通过巡演改变选民的投票, 这或许也是第一次摇滚乐试图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不过很遗憾的是在FBI在暗中监视了一年多以后,美国政府正式向列侬发布了驱逐令。导致列侬不得不取消了巡演,同时在律师的斡旋下延长了驱逐令的时限。直到1972年著名的水门事件爆出,FBI才解除了对列侬的监控。

随后列侬创作了Woman Is The Nigger Of The World,列侬将歌词的焦点聚集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歌词中唱道“我们让她生育,抚养我们的孩子,然后离开她,因为她变成肥胖了的老母鸡。”之后被认为是列侬针对男权社会的彻底反思反省,这也是洋子带给列侬的转变之一。

之后的几年随着列侬与洋子的第一个孩子肖恩的出生,列侬的生活也回归的平静,甚至做起了全职奶爸。直到1980年,列侬再度以音乐人的身份复出,与小野洋子合作发行了Double Fantasy。

可惜这张专辑发行后不到20天,列侬遭人刺杀,这位理想主义的斗士倒在了血泊中,生命的时钟停留在了40岁了。

我们不必故作煽情地说什么“列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样毫无意义的话,因为列侬从不愿意活在任何人心中,他更希望用“爱与和平”来代替他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我们只需要记得,曾经有位叫约翰列侬的的音乐家想用自己的音乐试图想改变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这样就够了......

Imagine 写于19几几年 约翰列侬

John Lennon的《Imagine》 写于1970年4月。

John Lennon

本 名: John Lennon 本 籍: N/A
英文名: John Lennon
生 日: 1940-10-09 出生地: 英国利物浦
身 高: 5尺11吋 体 重: 154磅
血 型: N/A 星 座: N/A

Imagine ----John Lennon (Beatles)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想象那里没有天堂
It's easy if you try 如果你肯尝试其实不难
No hell below us 我们脚下也没有地狱
Above us only sky只有头顶的天空
Imagine all the people想象所有的人
Living for today... 在今天依旧美好生活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想象那里没有国家
It isn't hard to do 这点也不难做到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没有杀戮或死亡
And no religion too也没有宗教
Imagine all the people想象所有的人
Living life in peace...在和平里美好生活

Imagine no possessions想象没有财产分化
I wonder if you can 我不知道你能否做到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没有贪婪或者饥荒
A brotherhood of man 人们象兄弟般
Imagine all the people想象所有的人
Sharing all the world...平等分享世界的一切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可以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我确信我不是孤独的一个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希望有天你会加入我们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然后世界融为一体

关于imagine,有点乌托邦的理想世界,lennon用带着儿童似的、抽象的幻想,流露着希望和忧伤,让想象成为控诉现实的最有力武器。这个歌多次被收录进各类反战歌集里,和他那句“Give Peace a Chance”一直呼应着吧。在《阿甘正传》里穿插了lennon的一句话:“其实很多事情都很容易,只要你去做它!”,lennon是否觉得这样的理想世界也是可以实现的?想到另外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那你就试图改变世界。

HEY,JUDY这首歌是约翰·列侬的作品还是保罗·麦卡特尼的作品,创作背景是什么?

1958年,英国利物浦青年约翰·列农(John Lennon,1940~1980,主唱兼节奏吉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参加这个乐队的有当地青年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生于1942年,贝司兼主唱)、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1943~2001,主音吉他)和另外两位青年。乐队曾几经易名,开始起名为“甲壳虫”(Beetles),最后列农故意把Beetles拼作Beatles。1962年,另外两名青年先后离队,林格·斯塔尔(Ringo Starr,生于1940年,鼓手)加入其中,“披头士”的四名队员从此固定下来。1961年,利物普唱片公司的老板布莱恩·爱泼斯坦(Brian Epstein)发现了他们的巨大潜力,成了他们的经理人。首先,他所做的事情是包装“披头士”的外形:长头发、无领四扣的上衣、烟囱似的长裤子和矮靴子。1962年,EMI下属的“帕洛风”(Parlophone)唱片公司经理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与“披头士”签约,并与同年9月发行《爱我吧》(love me do,例23)和《附言:我爱你》(P.S.I love you)两首歌曲。1963年3月又推出一首《请让我愉快》(Please,Please me),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登上了榜首。同年由“帕洛风”发行的其他歌曲如《从我到你》(from me to you)、《他爱你》(she loves you)、《我想握住你的手》(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接连获得第一。“披头士”因此而名声大振。11月,“披头士”被邀请在皇家综艺剧场参加演出,英王太后和玛格丽特公主都出席了现场。1964年,“披头士热”传到了美国,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差不多成了披头士的天下。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着披头士的声音。同年,他们的第一部电影《辛劳之夜》(A hard day's night)放映,同样引起了轰动。影片的主题歌使“披头士”荣获当年格莱美最佳演唱小组奖。1965年6月,“披头士”还获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到此为止,主要是“披头士”的早期活动。从他们的歌曲中可以看到,早期的风格都比较简单、明快、无忧无虑,而且还便于舞蹈,在艺术上缺乏创新。

到了1965年末的时候,“披头士”已经取得了很少歌星能够取得的优越地位:不管他们演什么,听众都能接受。听众认为:“披头士总是对的。”因此,他们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大胆实验,摆脱流行音乐的老一套,从而对摇滚乐的发展做出贡献。正在这个时候,麦卡特尼和列农的不同个性开始显露出来。保罗·麦卡特尼是保守的、易动感情的,渴望给人快乐,愿意顺从习惯的;约翰·列农是反叛的、进攻性的,酷爱讽刺,擅长文学,而且在音乐上没有那么高的天分。

1965年,麦卡特尼完成了一首歌曲《昨天》(Yesterday,例24),并采纳乔治·马丁的建议,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来伴奏。很快这首歌就登上了排行榜榜首,而且据统计,至今它的翻唱版本已超过了2500多种,创历史之最。但是,列农并不喜欢这首温柔的抒情歌曲。接着,他们推出的三张专辑《橡胶灵魂》(Rubber Soul)、《昨天和今天》(Yesterday and Today)、和《左轮手枪》(Revolver),实验成分逐渐加大,表现了“披头士”已从早期在歌曲中大呼“耶、耶、耶”,开始过渡到艺术上追求专业技巧、力求更加精致的阶段。

《橡胶灵魂》 首先从封面上看就与前不同。“披头士”四个人的面孔都有点变形,这种多多少少的超现实手法暗示了后来被称作“迷幻摇滚”的音乐。专辑中包括了《单字》(The word)、《米歇尔》(Michelle)、《在我的生活中》(In my life)等歌曲,其中另一首歌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中运用了印度的西塔尔琴(Sitar)而独具特色。

第二张专辑《昨天和今天》仅在美国发行。其中《哪里都不去的人》(Nowhere man)的歌词受民谣摇滚的影响,显示了更多的社会评论的性质。

在第三张专辑《左轮手枪》中,《埃莉诺·里格比》(Eleanor Rigby)使用了弦乐八重奏形式,这种歌曲从很多方面预示了后来发表的《佩伯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的风格。通过这三张专辑的制作“披头士”积累了大量录音棚实验的经验,于1967年推出了他们最经典的一张专辑《佩伯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这张专辑由“披头士”与管弦乐队合作,在制作人马丁的监制下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制作而成。它不仅是“披头士”长时间艺术探索的鼎盛之作,同时在摇滚乐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佩伯军士》是一套组歌,共12首歌曲。标题曲《佩伯军士》不仅是组歌的开始曲,也作为统一全曲的主题反复出现。这里的佩伯军士实际上就是代表“披头士”乐队自己,他们在一种迷幻音乐会的气氛中进行一系列的演唱。比如《缀满钻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歌名几个单词的开头字母LSD即明显暗示了此曲与麻醉药有关,歌词中又出现了各种迷幻景象,但是列农辩白说,这是从他4岁大的儿子的绘画中获得的灵感。音乐上每段节歌都是从三拍子转到四拍子的叠歌,在摇滚乐中是首次出现拍子的转换,这使歌曲不再具有通常摇滚乐的舞蹈性质。录音效果上运用了加大混响和正常人声的对比等等。《拥有你,失去你》(within you without you)则显得缺少规整,乐句长短不匀;从整体上看,迷幻成分较浓,给人带来一种类似催眠的效果。《当我64岁的时候》(when I'm sixty-four)是麦卡特尼为他刚过64岁的父亲而写的,歌曲把人们带回到30年代类似拉格泰姆的风格中。《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是最后一首曲子,歌词明显地涉及吸毒,内容比较消极,表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厌倦,因此引起了听众的争议。

总的来说,《佩伯军士》是流行音乐历史上一项空前的创举,此专辑荣获1967年格莱美最佳唱片奖,但这也成了“披头士”乐队走向散伙的转折点。

《佩伯军士》以后,“披头士”的道路开始出现滑坡。首先,经理人爱泼斯坦于1967年因吸毒过量而去世,给“披头士”带来了不祥的预兆;而后,乐队内部出现矛盾。特别是列农结识了日本先锋派艺术家大野洋子(Yoko Ono)后给他的生活和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列农常把时间花在与她的合作上,而对“披头士”的事情也不再那么热心了。尽管如此,在“披头士”解散以前,除了一些单曲如《嘿,裘德》(Hey Jude)、《革命》(Revolution)外,还是发行了三张专辑:《披头士》(The Beatles)、《修道院路》(Abbey Road)和《顺其自然》(Let It Be)。

《披头士》专辑是一套双张唱片,封面是全白的,故又名《白色专辑》(The white album)。《白色专辑》共30首歌曲,风格极不相同,其实这张专辑并不是乐队的集体创作,只是把个人的作品巧妙的凑到了一起而已。比如:《回到苏联》(Back in the U.S.S.R)是一首主流摇滚歌曲;《为什么我们不在路上这么做》(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采用的是传统的节奏布鲁斯演唱风格和12小节布鲁斯曲式结构;《蜂蜜馅饼》(Honey Pie)是一首古老的波普歌曲复制品;风格最特别的是列农创作并坚持放在其中的《革命之9》(Revolution 9),它的长度超过了8分钟,由各种各样的声音拼接而成;接着同样是列农创作的《晚安》(Good night),是由管弦乐伴奏的一首地道的波普歌曲;《无情的浣熊》(Rocky Raccoon)是一首幽默的叙事歌,由麦卡特尼创作并演唱,用原声吉他和口琴伴奏。《白色专辑》在音乐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专辑排行榜上获第一名,持续9周。

《修道院路》的标题指的是百代公司(EMI)的录音棚所在地,“披头士”在那里录制了大量的作品,《太阳出来了》(Here comes the sun);列农的《一起来》(Come together)、《我需要你》(I want you);麦卡特尼的《哦,亲爱的》(Oh,darling)、《因为》(Beause)等歌曲,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修道院路》成为“披头士”最畅销的专辑,在排行榜上连续11周夺冠。

《修道院路》以后,“披头士”再也没有聚集在一起录制专辑。1969年,列农和大野洋子发行了一首单曲《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1970年5月,斯塔尔发行了专辑《多情的旅程》(sentimentai journey),麦卡特尼和哈里森也都忙着准备自己的专辑。显然“披头士”的成员们已经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1970年4月,“披头士”的又一部电影《顺其自然》(Let it be)上映,同时也发行了同名专辑。这些歌曲实际上都是一年以前录制的,“披头士”成员们谁也没兴趣对它投入精力,最后由美国一位制片人帮着编辑、混合而成,但是专辑的主打歌曲《顺其自然》中以“柱式和弦”为主要伴奏织体的方法被日后的摇滚乐队普遍采用。

“披头士”从成立到解散共创作歌曲约200首,其中有强劲的主流摇滚(Mainstream Rock)、先锋派摇滚(Avant-garde Rock)、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交响摇滚(Symphonic Rock)以及轻松愉快的摇滚小曲等各种风格。主要题材是爱情,也有些歌词(主要是后期)涉及社会事件、人际交往、怀念家乡、和平友爱、药物体验以及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或无意义的意识流歌词等。他们继承了摇滚乐头十年的成果,以自己的创造和革新,丰富和发展了摇滚乐,把摇滚乐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此,摇滚乐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音乐,它有了更多的让人思考的东西,更多的隐藏在音乐背后的东西。60年代成长起来的英美两国的年轻人,很少不与他们的歌声发生联系。可以说他们的歌声影响了一代人的艺术趣味、服装发式、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披头士”的出现使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摇滚乐现象,以及摇滚乐的音乐和歌词,以致后来大学里也开设了摇滚乐课程(这在60年代初还是不可想象的)。

1970年“披头士”解散以后,乐队成员作为个人继续活跃在摇滚乐坛。四人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是麦卡特尼,他和他的妻子组建“双翼”(Wings)乐队,其中发行的很多专辑都很受欢迎。列农的日子则更带传奇色彩。他与妻子大野洋子组建了“柔顺的洋子”(Plastic Ono)乐队,并于1971年离开英国移居美国纽约,而后卷入各种政治活动,并创作了如《权力归于人民》(Power to the people)等歌曲,同年发行的专辑《遐想》(Imagine)可能更好地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1975年,列农为了和妻子、儿子安静地生活在一起,放弃了一切公开的音乐活动,整整5年没有露面。1980年,他再次复出,发行专辑《双重幻想》(Double fantasy),使乐迷们欣喜若狂。不料,就在当年的12月,在曼哈顿自己公寓前,列农被一名患有精神病的歌迷枪杀身亡,时年40岁。

嬉皮士的代表人物,约翰列侬的《Imagine》为何被称为“伟大的歌”?

约翰列侬的《imagine》在历史歌曲上极具意义,被誉为“伟大的歌”,在当时的越战不断,但人民缺乏更深刻的思考,需要进一步推进广度和深度。而这首歌却唤起了人民内心深处的和平思考与渴望,传递给听者的是“在更少的财富物质贪婪的环境下生活着,没有宗教派系,没有民族分别,没有战争,没有隔阂”中的美好联想,是一首可以拯救世界的歌。

1960年约翰列侬组建了披头士乐队,到处演出,名声大噪。1970年,乐队正式解散,而当时正是越战时期。《imagine》就是约翰列侬其中一首用于反正活动而创作的“和平之歌”。越战实质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一个错误的决策,在民众心中已慢慢厌倦,和平的需求也逐渐萌发,而约翰列侬的《imagine》传唱度极高,普遍民众焕发了反战之心。在当时,此歌代表了理性、和平、善良、爱。如果说恐惧会传递,那爱一样可以遍布世界,这首歌就是这样充满爱的歌,并是传播着,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歌中,我们好像也到了幸福的方法,就差行动了。

1980年,约翰列侬被自己的一个精神病粉丝马克查普洛强杀,年仅40岁。(世界多磨难,相信善良的人早早被带去天堂,远离人间疾苦)

                                                                        

《Imagine》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我在想象,如果世界上没有天堂会怎样?

It's easy if you try

如果你试着想象,其实并不难

No hell below us

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

Above us only sky

头顶上只有一片蓝天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象一下,世界会是如何?

living for today...

如果每个人都活在当下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想想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国家会怎样?

It isnt hard to do

其实这是有可能的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这样就不用打战,也不会有无辜的生命死去

No religion too

如果世界上没有宗教呢?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象一下,

living life in peace...

这个世界就真的和平了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可能觉得我在作梦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是我不是唯一这么想的人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加入我们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分裂的国家、对立的阵营

Imagine no possesions

大家都没有财产

I wonder if you can

可以吗?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就不会再有无数贪婪和饥饿的人

A brotherhood of man

大家都像兄弟姐妹

imagine all the people

想象所有的人

Sharing all the world...

都能和平共享这个世界的资源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会觉得我很傻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不过,我不是唯一的傻子

I hope some day you'll join us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加入我们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这个世界就和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