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爱的艺术,爱的艺术「专家回答」,以及爱的艺术豆瓣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爱的艺术(2005)》在线免费观看百度云资源,求下载

《爱的艺术(2005)》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KGA5RG9JU3a3UvzJ4HEJA

资源名称:爱的艺术 The Fine Art of Love:Mine Ha-Ha 2005.mp4(270.26M)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KGA5RG9JU3a3UvzJ4HEJA
提取码:v4gq

?pwd=v4gq 提取码: v4gq
《爱的艺术(2005)》
导演: 约翰·伊文
编剧: 弗兰克·魏德金
主演: Hannah Taylor-Gordon、杰奎琳·比塞特、娜塔丽·特纳
类型: 剧情、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英国、捷克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5-11-25
片长: 102 分钟
故事发生于20世纪的德国,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隐藏着一所不为人知的神秘学校。在学校里,生活着一群年轻的女孩们,没有人知道她们是从哪里来的,就连她们自己也不太清楚。所有人仿佛一生下来就已经身在这闭塞的高墙之内,完全不知道外面还有着更广阔的的世界。
海达拉(玛丽·奈姬 Mary Nighy 饰)、埃伦娜(汉娜·泰勒-高登 Hannah Taylor-Gordon 饰)、薇拉(娜塔丽·特纳 Natalia Tena 饰)和雷恩(安雅·拉希里 Anya Lahiri 饰)均是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当她们开始质疑起她们的生活和过去时,原本维系着学校内事务正常运作的条条框框都开始失去功能,两个女生的神秘失踪更是为此增添了不安定的因素。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德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三十二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

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迦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无意识里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论不服从》《存在的艺术》等。

在《爱的艺术》中弗洛姆通过爱的理论、西方社会的爱及瓦解、爱的实践向我们讲清楚了人类社会爱的本质及实践方法。

一、爱是一门艺术吗?

爱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什么?

艺术是一种长期修行的技能,是需要刻苦努力才能获得的才艺。

爱作为一门艺术,是需要学习和努力的。

如果我们想知道如何爱,就必须遵循我们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同样方法,诸如学习音乐、绘画、木工或医学技艺及工程艺术的方法。

但多数人为什么认为爱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能力?

首先,很多人把爱当成被爱和如何惹人爱的问题。前者去追求外在的声名金钱地位,后者学着使自己富有魅力:减肥瘦身打扮时尚。"大多数人的可爱,不过意味着适于大众的爱慕和性吸引力的融合。"

其次,人们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或者被爱。这种态度的部分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把爱当成选择而不是能力,与时代有关。西方婚姻按照习俗缔结,讲究政治联姻或者财产巩固,东方也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被降到了次要位置。自由恋爱还是近代的事,

再者,文化的影响,现代文化以购买欲望、消费主义和互利交换为基础。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文化中,人类爱的关系也遵循商品交换的市场规律。

"吸引力"意味着在人格市场上被人爱慕和供不应求,是"紧俏货"。但我们还要知道,一个人的魅力取决于时代在体魄和精神上的风尚。

正如,人们从爱慕有文化的人、诗人,到追逐国企私企老板和一切形式的明星有钱人。西方也是如此,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喝酒吸烟、粗犷性感的姑娘是有吸引力的,今天的风尚是要她们懂得更多的家庭生活和娇羞矜持(美国1950年代)。

同时,爱的匮乏,害怕寂寞导致人们把短暂愉悦的激情快感当作爱。

作者认为爱的学习要有理论和实践。正如所有的艺术一样。

因为艺术是一种技能,是复杂的学习。需要学习规范、需要专心、耐心、需要对所学艺术的最大关注。还需要能独处耐得住寂寞,学会聆听,保持敏感、需要机警的平静心态,更需要学会与客体保持距离,克服自恋,学会客观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人和事物。

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去学习。人既要学习爱的理论,也要在爱的实践中学习。但是现实情况是人们尽管对爱情如饥似渴,却又缘木求鱼,认为成就、名誉、金钱、权力比爱重要,几乎所有人都在用全部精力追求这个,也难怪没人来学习爱的艺术。

二、爱的理论

在爱的理论中作者循序渐进向我们讲清楚了人们为什么需要爱,爱的本质以及父母之爱,兄弟之爱、两性之爱、自爱及上帝之爱。

爱产生的基础在于人有分离焦虑的体验,希望通过结合来克服分离焦虑。人----所有时代和文化中的人----面临着完全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

人最大的天赋是理性,他是了解自身的生命体。他懂得人与生俱来的孤独。对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有所领悟,他对孤独寂寞的认识,对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无能为力的认识,这些都让他感到生命的隔绝和孤独,唯有与人沟通建立连接才能让他摆脱这个囚笼。

与母体共生的阶段是共生性结合,是一种不成熟的爱,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

爱的本质在于"给予"。给予是富有的表现,穷人也有给予之心,只是物质的有限最终阻碍了他给予之心的付出,让他丧失了这份富有的感觉。

给予并不代表牺牲个人的生命,它是一种让渡,是把自身的能量之火,自身的活力传递给另一个人,用来充实对方生命的活力。不是狭隘的金钱或者生命的付出。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传递的是价值感,是关心,是责任,是尊重和了解,而这几点就是爱的本质。

爱是关心。对爱的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你说你爱花,但是你却不给花修枝浇水,那就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爱的本质是为某物而"劳作","促使某物成长',是一种主观努力,是选择,是态度,也是能力。

爱是责任,是出于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达或未表达出来的要求的满足。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身体的关怀,成人对一个人精神需求的关怀。

爱是尊重,没有尊重的爱是支配和占有,是控制。尊重就是按照其本来面目去发现一个人的个性。客观理性,不参杂个人想象,不害怕不畏惧。尊重就是没有剥削,不是对对方另有所图。

爱是自由之子。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爱。

爱代表着智慧和能力,亚当和夏娃偷吃的禁果就是智慧之果,从那以后二人有了羞耻之心。"没有被爱重新结合的分离意识是羞耻感的来源,同时,它也是有罪感和焦虑的来源"。

爱是对他人的主动的观察力。在这种洞察之中,我们渴望了解自身和生命的秘密。我们渴望由结合而平息对独孤的恐惧和痛苦。

为了达到爱的和谐,体验生命的秘密,我们追求兄弟之爱,两性之爱,上帝之爱。

爱是一种能力,一种精神力量。如果真正爱一个人,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他可以说,"我因为爱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爱你而爱这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

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即来源于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倘若一个人能够卓有成效地爱,他也会爱自己;倘若他仅能爱其他人,他便根本不会爱。

自爱不是自私。自私者不能爱他人,所以也无法爱他们自己。

过分"无私"的爱实际上是一种控制。"自私"的爱也是一种变相的控制。是为满足个人私欲。

最后说到的上帝之爱虽然是宗教形式的爱,但本质也是为缓解分离焦虑,希望在信仰中达到和谐统一。

三、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及其瓦解

资本集中和现代工业化大生产让人们失去个性,沦为生产工具,被支配被剥削。社会因而变得疏离、异化。人类已经远离自然,沦为机器的附庸。尽管每个人似乎离得很近,却陷入严重的不安、焦虑和内疚。

这是商品社会的弊端,严格的官僚主义化的机械的工作程序,使人们意识不到基本的欲望,意识不到对超越和统一和谐的渴望。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的精神,被用来克服人们的绝望。现代人已经进入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那种景象:丰衣足食,但没有自我。人们的联系都是虚有其表。因为"个人有了感知,社会就会骚乱"。快乐在于消费的满足,今朝有酒今朝醉。世界是一个供我们消费的庞大对象,我们是乳儿,永远期待希望又永远失望。这段描绘仿佛是全世界现代人的精神地图描摹。

文章介绍了几种非理性的爱,比如偶像崇拜的爱,伤感之爱,投射之爱,同时揭示了为什么上帝已死,人类失去信仰与上帝之爱破裂。以及近代的宗教复兴是如何把对上帝的信仰转化成了让人们更好地适应竞争的心理学手段。说来还真是讽刺啊。

四、爱的实践

1、爱既然是一种艺术,它的艺术途径是什么?

艺术是一种技能,是复杂的学习规范、需要专心、耐心、需要对所学艺术的最大关注。这是讨论爱的艺术的前提。

掌握一门艺术的前提是,在学这门艺术之前,必须学习大量其他东西----而且经常是看起来无关的东西。任何渴望成为艺术主人的人,都必须从其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由实现规范、专心、耐心开始做起。

要规范务必:早起,不沉溺于不必要的奢侈生活中,努力工作。这个有点死板,但一切有益身心的,必定是符合人性的,即使在开始时要克服一定的阻力。

专心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处,能够做到一个人什么也不做时的怡然自得,且慎独。这样就需要用到冥想和调息。

同时人要学会沉浸当下专心致志。在自己所做每件事上都专心,此时此刻就把当下的活动视为唯一最重要的事情,心无旁骛。只有如此方有愉悦感产生。爱也是如此,专心致志首先意味着要学会倾听。

对自身不敏感的人无法学会专心,只有修炼做到机警的平静状态才可以。同时要向品格高尚的人看齐。

以上就是任何艺术实践所需要的东西:专心耐心专注力,敏感平静、身心合一。

2、通往爱的艺术的途径:

爱的主要成功条件就是首先要克服自恋。不要有虚假自我,也不要用虚假眼光和想象去看到这个世界,要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客观去观察。(关于自恋型人格可以参考上篇文章《母爱的羁绊》)

要理智而谦卑。

同时要有信仰,信仰在此指能区分理性和非理性的信仰。理想的信仰根植于有创造性的理智和情感的活动。理性信念并不仅存在于思维和判断,也存在于人际关系。

信念是任何一种深厚友谊和爱情所必不可少的品质。对另一个人的信心意味着肯定他的基本态度、他的人格核心、他的爱的可靠性和不变性。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类尊严的尊重是自身的一部分,不会轻易改变。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信他,信任他人是信任的最高峰。为此我们要知道教育的潜能就是让孩子相信自己有潜能,爱的潜能、幸福的潜能、运用理智和才能的潜能。相信他们并为之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教育的对面是管制,它建立在缺乏对孩子的自身潜力发展的信念基础上。认为只有成年人对孩子灌输合理的东西,才能帮他抵制不合理,才能变成好孩子。

非理性信仰根植于权威,屈从于权力。理性信仰的基础是创造性。真正的信仰需要勇气和冒险,孩子的信心和勇气是随时可以培养的。只有当孩子得到足够好的爱才能拥有生机活力和信心。

爱是一种精神活动,爱的能力需要强烈的情感、头脑清醒、充满活力的状态,需要思维敏捷、感觉灵敏、活用眼和耳,避免思想上的懒惰。爱与生活和艺术创造是不可分割的,在其他领域没有活力,在爱的领域也就没有活力。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唯一合情合理的满意的答案。为此相应的也要改造社会。这个答案可能会在《健全的社会》找到。

作为一个个体,最重要的爱的能力就是发展自己的个性,尤其父母要言传身教,自己是否活得开心有活力,孩子是一眼就看得到也感受得到的。其次要相信孩子,为他们创造适宜的成长条件。

最重要的就是觉知这一切。爱是自由之子,一切以控制占有和剥削的爱都不会长久。

如何评价《爱的艺术》这本书?

评价《爱的艺术》这本书:

《爱的艺术》一书的贡献无疑是纠正了弗洛伊德关于爱情与性有着莫大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决定前者的错误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个人积极的、引人向上的爱情观。爱情不再是被巧克力和玫瑰包裹下的生殖冲动,也不再过于褊狭地指向男女之间的性别之爱。

作者认为爱情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不二之途,也是人类摆脱人际孤独感的必然之路。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的前提就是拥有爱的能力,这能力是能将爱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的因素,比如奉献、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茫茫人海中寻求另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实现统一,摆脱孤独,这就是爱情。归根结底,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非欲望的事,也非人类本能的事,这里的人不是被本能与欲望所驱使的野兽,而是能将本能与欲望控制于掌中并以人类高尚的精神性作为应答人类生存问题答案的理性人。

主要内容: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罗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罗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该书中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炼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爱的艺术》是本什么样的书?

       

    上一篇文章提到《爱的艺术》,现在就聊聊这本书。

《爱的艺术》是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的著作,这本书久负盛名,既是经典之作,也一直畅销不衰。

        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开宗明义:爱,需要去学习,不会爱的人往往不了解这一点,他们会进入以下误区:第一个,爱跟能力无关,有人爱便是有爱,反过来说,没有爱,只是暂时没有人爱我;第二个,爱很简单,难的是我找不到爱的对象;第三个,分不清持久的爱和一见钟情的区别。

        什么是爱?弗洛姆认为“爱”的双方是彼此激发对方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如果你在爱,却没有激发起对方的爱;如果你正在爱,却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是软弱无力的。

        如果爱的根本在于彼此激发生命力、创造力,实现自我潜能,那么爱的四个要素就非常容易理解,他们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在书中,作者还详细论述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博爱、自爱、神爱等种种不同的爱的各自的特点。比如母爱的特点更多是无条件的,父爱则是传递规则边界等带领孩子走向社会。

        这本书没有给出爱的操作说明书,但是对于我们理解爱、反思自己对他人对自己爱的出发点和行为,以及如何对待他人有足够的提示。

        顺便说一下,我觉得心理学的实质就是教我们如何爱自己爱他人,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

《爱的艺术》是谁的著作?

艾·弗罗姆(1900~1980),美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入慕尼黑大学研究精神分析,并在柏林精神分析学院接受训练。1929年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学院和法兰克福大学任教。1934年移居美国。
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他撰写了大量著作,阐述他的新精神分析学。除《爱的艺术》外,主要著作有《基督教义的发展》(1931)、《逃避自由》(1941)、《心理分析和伦理学》(1954)、《让人占优势》(1960)、《为自己的人》(1961)、《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锁链的彼岸》(1963)、《遗忘的语言》(1965)、《心理分析和宗教》(1967)、《革命和希望》(1968)、《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理论》(1970)、《对人的怀疑情绪的剖析》(1973)等。
在这些著作中,弗罗姆表现出他独特的世界观和思想,他把自己具体的世界观称为规范的人本主义。他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也就在于他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他论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 埃里希·弗罗姆所著的《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这部著作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仅英文版就发行一百五十万册以上,这在西方──就理论性专著而言──是罕见的。此书畅销至今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据估计各种文字的读者加在一起约数亿人次。影响遍及世界各地。该书目录如下:
前言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
(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三)爱的对象
(1)博爱
(2)母爱
(3)性爱
(4)自爱
(5)神爱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第四章 爱的实践
附录
埃里希·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一回忆弗洛姆的一生

《爱的艺术》艾里希·弗洛姆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练习和实践的。如同其他艺术一样,在练习前需要清楚理论知识。

取《圣经》亚当、夏娃的形象代表人类最初状态,他们吃了知晓善与恶的智慧之果以后从原始的动物本能解放了自己并变成人,他们看到自己是裸体的,产生了羞耻感。弗洛姆认为他们承认他们分离时,他们仍然是陌生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爱,没有被爱重新结合的分离意识是羞耻感的来源。他认为人(所有时代和文化中的人)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而这种分离感促使人们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在于各种迷狂状态,如性欲高潮能产生一种近似于恍惚飘逸的状态,集体的性乱仪式是许多原始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但这种迷狂之后,人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摆脱分离感导致的痛苦,慢慢地焦虑又会增加。没有爱的性行为除了瞬间快感以外决不能跨越两个人之间的鸿沟,临床表明,把生命献给无节制的性满足的人并不会得到幸福,而常常忍受严重的精神冲击或症状的痛苦。之后又有酗酒和药瘾的选择形式,而这些人因犯罪感和懊悔而感到更加孤独,而促使他们更频繁地求助于这种迷狂。

迷狂结合有三个特点:它们是强烈的,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它们产生于包括身心在内的全部人格;它们是暂时的和周期性的。

共生性结合类似母体与胎儿的关系,有其生物学形态。母体和胎儿是两者,又是一体。他们是共生的,互相需要的。共生性结合的被动形式是屈从,临床术语叫受虐狂,这种人使自己成为另一个支配他、管教他的人的一部分附庸,来摆脱孤独和分离感,而那个人像是他的生命和氧气。共生性结合的主动形式是支配,心理学术语是虐待狂,这种人通过控制崇拜他的另一人来摆脱孤独和分离感。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的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是把他人与自己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在爱中,产生了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的矛盾。

爱是一种行为,一个人能力的实践,只能在自由中实现,而不能作为强迫的结果;爱是一种活动,可以把爱是积极性表述为: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随人格发展,买卖型人格是愿意“给予”的,他们以接受为交换条件;非创造性倾向的人感到“给予”是贫乏的,多数这类人拒绝“给予”,但也有部分人认为“给予”是一种美德,他们感到,因为“给予”是痛苦的,才应该“给予”,给予的美德正在于这种接受牺牲的行为。有创造性人格认为“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行为中,能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了生命力的体验使其倍感快乐。心理学角度认为,担心损失某样东西而焦虑不安的守财奴,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都是穷困的、贫乏的。谁能自动给予,谁便富有。

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爱常常包含的共同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心理学的最终归宿是爱。

在人对结合普遍的现实需要之外,出现了更特殊的生物性上的需要:对两性结合的欲望。同性恋者忍受着永无终结之日的分离的痛苦,他们彼此分担着这种痛苦。

这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推翻,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为解脱体内痛苦的追求而引起的化学性紧张的结果。性欲的目的是解除这种痛苦的紧张,性的满足在于这种解除的成功。他的理论在当时(1900)前后是正确的,具有挑战性和革命性。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中,孩子的精神病产生于母性或父性发展失败,而成熟的人不受外部父母形象的影响,而是在内心建立起父母的形象。自私者不能爱他人,无私者认为“只为他人而活着”他为不看重自己自豪。两者都是需要被治愈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东西比被一个自爱的母亲爱更有助于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爱、快乐和幸福。

在对上帝的爱中,先讲人类的发展,最开始对动物的图腾崇拜,后对金、银、泥土制成的偶像的崇拜,更后来,人类赋予神以人的形式,对拟人化的神的崇拜。从最开始的母权制阶段到后面父系社会阶段,更后,也就是上帝的宗教阶段。上帝并非开始就是善的,如:上帝把人赶出伊甸园,以免误吃智慧果;上帝决定以洪水毁灭人类的阶段;上帝除了宠诺亚之外再无二人。在上帝与诺亚订了一个契约后,上帝答应决不再毁灭人类而发生改变,他成了各种现象的纷繁复杂性后面的统一原则的象征,成了人类内在精神种子开出的花朵,上帝既不是人也不是物,人们甚至不能赋予上帝任何确定的属性。在有神论体系中,甚至非神学的神秘主义思想中,都假定精神世界的存在,把它当作超越人类,赋予人精神力量和拯救灵魂的诞生而作为努力的意义和合理性。在无神论中,则没有任何存在于人之外或超越人的精神世界。爱、理智、正义的存在是因为人通过整个进化过程发展而形成的能力,人在发展这些能力时,他们才存在,这个观点认为,生命除了人自己赋予它的意义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人是完全孤单的,除非互相帮助。

从哲学的逻辑如亚里士多德的立场“同一物不可能同时既属于又不属于同一物”,他的观点相对立的是矛盾逻辑,矛盾逻辑的一般原理老子有言“正言诺反”,庄子有言“是亦一也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矛盾公式是:亦此亦彼。道家矛盾思想的典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同苏格拉底的思想一样“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婆罗门哲学探讨了现象的多样性与统一之间的关系,该思想自始就以同时存在对立的双方的矛盾为中心,然而也以现象世界的力和形式的同一为中心,宇宙及人类的最终力量超越了观念领域,也超越了感觉领域,因而“非此非彼”,在严格的非二元论的认知论里“真与非真”并非对立。婆罗门哲学得出的结论:已领悟的对立双方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质,而是有领悟能力的心灵的本质。思维如欲达到真正的真实就必须超脱自身。

关于爱这门艺术实践,必须有三个因素:专心、耐性、最大关注。想要真正掌握一门艺术,同时人们并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地学习,在开始学习之前必须学大量其他东西,看起来是一些无关的东西。比如箭术的学徒从做运气练习开始。关于专注的练习这里讲到静坐(很详细,在此不赘述),专心致志意味着此时此刻充实地生活,现在做某事时,不考虑下一步要做的事。对自己不敏感的人是学不会专心的,要注意倾听自己的心声,能体察各种变化,甚至微小的病痛,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最佳精神状态。客观的思考本领是理智,理智后面的情感态度是谦卑,要客观,要理智,就只能采取谦恭的态度才可能做到。爱依赖于相对排除自恋,它要求谦恭、客观和理智的发展。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中生长和发展一种创造性倾向的能力—信仰。正确的信仰根植于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之中,并非对某事的信奉,而是我们的信念具有必胜和坚定的特质。

最后用《圣经》中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

爱的艺术

爱是什么?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它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

《圣经》有云:“爱是永不止息。”

而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会经历几段爱的故事。关于爱这件事,每个人都渴望,每个人都需要。

那既然这么多人追求爱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爱而不得?而真正的爱情又代表着什么,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价值?

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真爱?

《爱的艺术》这本书,或者会帮助你,在爱的道路上走的更顺畅,获得更多的感悟。

本书弗洛姆艾里希·弗洛姆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属于精神分析流派。在上学期间,弗洛姆就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学说,在综合了两者的精华基础上,弗洛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文化人性观,他也被誉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而《爱的艺术》这本书更是对心理学界产生重要影响,书一出版,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掀起一波研究爱情的潮流。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在这本书里,弗洛姆把爱当做一门需要认真学习和实践的艺术来讲述。在拆解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看一看,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人追求爱情,却又爱而不得呢?我们对爱的理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真正的爱情代表着什么?它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最后,我们来进行爱的艺术的实践,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获得爱。

从古至今,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都少不了爱情这一元素的存在。

然而,这种诗意的爱情,仿佛只存在于以前。在当下的单身浪潮中,一边是现代人日益孤独,另一边是不断地尝试去获得爱情,却屡屡受挫,所以,在了解爱的艺术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人总是爱而不得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绝大部分人认为爱情是靠被动等待获得的,而非主动给予。但事实上,爱是一种原发性的能力,是可以由人自己创造并提供给他人的。被动获得他人的爱只说明我们具备某一部分价值,这个价值的大小是由对方来决定的,而不是我们自己。所以一旦价值失衡,那爱也随之被抽走。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女主人公松子,就是这样一位缺乏爱的能力的人,松子的一生都在靠讨好别人,以换取他人的一点爱来过活。她一直在等待别人给予她爱,所以她隐忍、委屈、做并不喜欢的事,只为证明自己有价值,值得被爱。可最终,她没有获得任何人真正的爱,反而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像松子这样一个可以为讨好别人做出那么多事情的人来说,并不缺乏能量,只是她把这种内在的能量用错了方向。她不懂,我被爱不是因为我值得,而是因为我有能力接受爱与被爱。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女孩子觉得自己容貌够美、身材够好就会有人爱,所以她们不惜去整容、节食;男孩子觉得自己够有钱就会获得爱,所以拼命努力工作,甚至不惜以身体健康为代价。事实上,不管你多美多有钱都会有人不爱你,即使暂时吸引了一部分人对你青睐,也不能长久的维持。爱首要的问题是我有没有爱的能力,而不是我是否值得被爱。拥有爱才能获得爱,没有主动给予爱的能力,又何谈坦然接受爱呢?

当然了,现代人还有一个爱而不得的原因,那就是:很多人把爱当成是对象问题而非能力问题。受传统“门当户对”观念和房子、车子等压力的影响,很多人都把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当成婚姻爱情的标准。他们觉得只要对象选对了,那爱就有了,好像这份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一样,不合适就换下一个。实际上,爱从来不是一个对象问题,否则为什么很多人换了好几个对象依然不能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呢?一个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不管换几个对象,甚至是离几次婚,都不大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因为爱需要的是情感培养和交流,不是市场上讨价还价那样简单。

有多少人的爱情是在半年,甚至三个月之后,就开始冷淡?为什么他不再对我嘘寒问暖呢?为什么他不再关心我的生活,也不再照顾我的感受?为什么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其实是他变了吗?不见得。只是一开始两个人,都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为了展现自己的魅力,极尽所能地对对方好。但本质上来说,这不是持久的爱,只是基于性吸引力而引发的亲密感。弗洛姆指出:如痴如醉疯狂的爱恋并不是强烈爱情的表现,只能证明了这些人的过去都很寂寞。

好了,在了解爱的艺术之前,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了解到现代人爱而不得的三个主要原因。首先,爱实际上是需要主动给予的,而非被动的等待。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爱的对象有问题,而是自己爱的能力存在欠缺。同样的,短暂的情欲只能维持一时,真正的理解和信任才会产生持久的爱情。爱并不是自动自发的,它与人的成熟度密切相关,而且爱和音乐、绘画一样,是一门艺术,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

既然爱是一门可习得的艺术,那我们就先要了解它的理论是怎么样的?比如说,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爱人的能力最开始从哪里得来,以及爱的对象有哪些?

人类生活涉及到很多方面,而爱情一直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是因为爱情对于我们来说,有很重要的价值。爱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孤独感,同时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能够支持我们进行很多创造性的活动,在爱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

弗洛姆指出,孤独感是我们恐惧的来源,因为孤独意味着断开了与外界的联系,自己的力量没办法发挥出来,对生活没有掌控感,只能听之任之。而爱则打破了这种困境,爱作为纽带可以让两个人或者一群人聚在一起,产生连接,发生合作。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萨特和波伏娃的爱情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这两个人才华横溢,极具远见,引领了一整个时代,却都是不婚主义者。但就这样两个人,一见面还是被对方深深吸引,维持了终生的恋爱关系,而在这过程中,他们也成为彼此作品的第一阅读人。萨特创作出了哲学名著《存在与虚无》,波伏娃帮创作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第二性》。

既然爱的存在有这么多积极意义,那它最开始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难。爱的能力,最初是起源:无条件的母爱和有条件的父爱。

自出生以来,我们各种能力的养成及行为模式、思维认知,最初都是受父母影响,爱的能力也不例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我们成为一个生命体后爱的最初源泉。

在书中,弗洛姆将父亲和母亲的爱分别做了解释。母亲的爱本质上是无条件的爱,因为它有,所以她爱。在生命之初,母亲给予我们生活上的照料,喂我们吃奶,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让我们安睡和玩耍,也不求有所回报,就算是犯了错误,常常也会说一句“孩子还小,不懂事儿”。那个时候我们也不懂什么是爱,只知道自己一直有母亲在无条件的给予,被呵护被照顾。我之所以被爱,是因为我就是我,不需要任何条件。在母亲那里,我们体会到的就是这种爱。同时,这种无条件的母爱也会带给我们一些负面影响:因为无条件获得,我们可能会不遵守规则,随意的索要,而忽略了母亲的付出。

跟母亲的爱相反,父亲的爱本质上是一种纪律性、秩序性的体现,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父亲向来不苟言笑,想要获得他的称赞往往是考了高分,拿了奖状,或者运动会得了名次,即使他心里很开心,往往也会装作淡定的样子。但如果我们不小心犯了错误,就会遭受父亲的呵斥和惩罚。

看起来这种有条件的父爱不如无条件的母爱来的容易是不是?其实不然,父爱虽有条件,但它也是一种规则,代表了这种爱可以受自己控制,只要我努力达成某个标准,就能获得这种爱。而且,父爱的条件性帮助我们更规范自己,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避免吃更多苦头。

老话常说“严父慈母”,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两种不同的爱的表现形式。而成熟的爱是这两者的结合,既可以给予无条件的爱,也会创造出有条件的爱。换句话说,拥有成熟的爱的能力的人,既可以在落魄时接纳自己,给自己肯定和关怀,也可以在得意时提醒自己不要触犯规则犯错误。这样的人,对自己如此,对他人也能客观。

说完了爱的能力的最初起源,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爱的对象有哪些。

关于神爱,更多的与父爱母爱相关,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跟人完全的敞开,就会想有一个神来包容一切。而宗教的发展,也遵循了母爱、父爱到成熟的爱的发展规律,所谓神爱,简单来说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辩证的空间。当我们在父爱和母爱里得不到满足时,有一个神来包容我们的一切。在爱的艺术里,允许尝试,允许犯错,更多的是为促进发展。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爱的理论部分。

虽然说,爱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存在,而爱的最初起源是母爱和父爱,成熟的爱兼具这两种品质。除此之外,弗洛姆把爱的对象进行了区分,分为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和神爱等。爱的形式如此多样化,是不是让你们对爱又有更多不一样的认识了?

通过前面了解了爱的理论,接下来,我们要重点讲讲如何去实践爱的艺术。

爱是一门艺术,同绘画、音乐一样,可以通过训练得来。在爱的实践中,弗洛姆从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两方面给出了指导。

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纪律性、集中、耐心以及兴趣,是我们练习爱的艺术必须遵守的几点要求。

兴趣和纪律性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如果你要经营一段爱情,那需要对这个人、对爱情这件事抱有兴趣,而且双方要建立经常联系的纪律,维持共同去完成一些事情的节奏,例如保持一周见几次,要一起庆祝纪念日,会给对方时不时制造一些惊喜等等。如果双方都没有这种意识,这段关系可能建立起来都很难,更别提稳定下来了。

那么除了要有兴趣和纪律,我们需要重点讲讲集中和耐心这另外两个要素。为什么说集中和耐心,是实践爱的艺术时必不可少的呢?

举个例子来说,一对情侣吵架了,男生嫌女生作,女生指责男生不像以前那样爱她了。其实两个人如果都能做到集中,认真倾听对方,就会发现女生只是想要男生一种态度;同样的对于女生来说,能够专注的看书、学习或工作,在感情里也不会这么患得患失。专注和耐心并不只是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时间精力,也能让我们更深入的听到对方的需求。

由此可见,在一段关系里,做到集中和耐心,不仅可以更深入的去了解爱人,还能锻炼自己的共情能力和专注力,帮助我们获得一份好的爱情。

除了这些基本条件外,进行爱的实践还需要掌握一些特殊条件。

其次,爱情是需要合理信仰为基础的。这里的信仰不是指宗教信仰。

其实这跟工作一样,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可以靠提升技能,来获取更多的薪资,得到更高的职位,那他的职业发展就只有停滞不前,只有一种可能性。爱情也是,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有爱的能力,那就不会去积极的对待爱人,也很难想到去经营关系。而如果你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自己,也会相信别人是可以变好的,这样的心态就让爱情超越了目前的限制,赋予了关系更多可能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那些破裂的婚姻关系,很多人结婚后,特别是女性,就放弃了自己的发展,把精力都用在了孩子和家庭上,不再注重自己的身材和外貌,也放弃了其他方面的学习,更没有时间沉淀下来看书。长此以往,对家庭的期待越来越高,当他们不能满足这种期望时,就会胡思乱想。再回头一看,自己既没有在家庭中得到足够的回报,个人发展也没有进步,就很容易陷入到消极情绪中,甚至会把这种精神压力转嫁到另一半或孩子身上,这就会让整个家庭氛围变得非常的压抑。

好了,关于爱情的实践这一部分,我们从基本条件和特殊条件两个大的方面跟大家做了讲解。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爱,每个人都需要爱。但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求爱情,却还有那么多的爱而不得?

而真正的爱情又代表着什么,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价值?

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真爱?

《爱的艺术》这本书里,弗洛姆为我们阐述了关于爱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按照逻辑性,我们分为三部分:现代人爱而不得的原因、关于爱情的理论、如何实践爱。

我们了解到爱情,并不单单只是一种本能,也不是没有方法可学。

  虽然获得真爱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我们付出一些时间精力。但这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

弗洛姆《爱的艺术》(一)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认为爱可以是一门艺术。他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无关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不能真正地、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要像掌握一门艺术一样,我们要学会去爱自己也爱他人。学会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实践,只有不断地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掌握了艺术的灵魂,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大师。

要把成为一名大师看作是高于一切的志向,并且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的目的就一定会达到。圣人王阳明先生,小时候在学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读书为了什么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说出读书为的就是要做圣人,并且把一只朝这个方向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圣人。

弗洛姆认为,人存在的根本要点是超越了动物界的,超越了一种本能的生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同时和自然分离的,永远不可能与自然和二为一。人是有智慧的生命,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存在的生命。

人与人之间感到陌生,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爱对方,就如同亚当和夏娃,吃了可以辨别善恶之树的果子之后,变得陌生起来一样,他们对对方的身体感一种羞耻,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爱对方,于是会产生一种恐惧。

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人们摆脱这种恐惧的主要方法就是无节制的纵欲。他们喝酒吸毒发泄性欲,但是这样会让自己越来越感到孤独和寂寞。另外就是寻求一种平等,从一种习惯,服饰,思想和情绪方面寻求平等。但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真正的平等一说,千篇一律的生活又怎么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