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俄线乌战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元629年,谁为解决北部边患,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太宗李世民

(公元599~公元649年)

在位时间:公元626~公元649年

曾用年号:贞观

谥号:不详

庙号:太宗

安葬地:不详

公元598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出生。

公元617年,李世民和兄长李建成等人共同怂恿父亲起兵,正式打出反隋的旗号。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公元629年,唐朝击败突厥族武装,统一了北部边境。

公元631年,日本派来第一批遣唐使。

公元640年,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公元649年,李世民因服食丹药中毒暴死,时年52岁。

人道恶高危,

虚心戒盈荡;

纳善察忠谏,

明科慎刑赏;

奉天竭诚敬,

临民思惠养。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作《帝京篇》中的诗句。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俗话说:“一俊遮百丑。”李世民曾残杀骨肉,逼父退位,后来又企图长生不老而服食丹药中毒身亡,这都是李世民身上最丑恶的一面。但毕竟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君,文功武略,样样不缺,经过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唐朝初年便出现了贞观之治。有了这么多“俊”,就那么些丑恶的东西,也就慢慢地转了性,竟成丰富了李世民的形象。人无完人,有那么点瑕疵,也不用过分追究了,试想一下,如果让李建成做皇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元599年1月,李世民出生在今陕西武功县一个官僚贵族家庭。李家自西魏开始就具有显赫的政治背景,李渊又与隋文帝是姻亲。作为世代显赫的将门之后,李世民从小就受到了家庭尚武习俗的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剑战攻伐和文韬武略。因此,青少年时代的李世民就养成了“善于骑马,好弄弓矢”的习惯,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艺。李世民不但喜爱骑射,还喜欢浏览兵书战策,少时就熟读了《孙子兵法》,并且能够用孙子之言与父亲李渊讲论用兵布阵的策赂,深得父亲的喜爱。

李世民的童年是愉快的。不料,在他八岁那年,杨广谋杀了父亲隋文帝,成为皇帝。从此,天地为之剧变。兴土木,造宫殿,连续三次远征高丽,真可谓“六军不息,百役繁兴,行者不归,居者失业。”此时的李世民,和全家随父亲职务的调动,到过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他意志倔强、豪放刚烈的性格,养成了爱动脑筋和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遇事头脑冷静、处置果断。

这时,隋末农民起义已经爆发。公元611年,山东邹平县农民王薄率先发动了武装起义。一时间,各地农民起义也风起云涌,隋统治阶级内部各种势力也开始分崩离析。公元613年,重臣杨素之子杨玄感发动了大规模反隋起义,给予隋炀帝政权以沉重打击。两个月后,反叛被镇压下去,但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已此起彼伏,隋王朝摇摇欲坠。

公元616年,李世民随父亲来到山西太原,参加镇压毋端儿领导的农民军,使李世民受到了初步的军事锻炼。公元617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随父赴任。

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炀帝困守江都,危在旦夕,隋王朝已经注定即将灭亡。穷途末路的隋炀帝惶惶不可终日,对大臣们无端猜忌,动不动就将大臣或处死或贬抑。李渊也受到隋炀帝的猜忌,早就有取代隋朝之心的李渊也准备起兵反隋,但还是有些犹豫不决。这时李世民仗义疏财,私下结交义士、侠客,赢得了不少有识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当时的晋阳县令刘文静和晋阳宫副监裴寂都是李世民的莫逆之交,他们与李世民一道多方劝说李渊尽快起事,李渊终于下定决心。公元617年农历五月,李世民协助父亲李渊除掉了隋炀帝派来监视他们的亲信,在晋阳宣布起兵,正式打出了反隋的旗号。

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妹夫柴绍也先后率领一部分队伍从河东、长安秘密赶至晋阳会师,使起义力量迅速扩大。随后,李渊建立了左、中、右三军,李世民被任命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统军。然而,李渊出师不久就遇到了隋将宋老生的抵抗。由于遇上阴雨连绵,军饷未到,突厥援军也迟迟不来,李渊失去信心,准备退回晋阳另作他图。李世民劝住了父亲,使李渊坚定了信心。在攻打宋老生的激战中,李世民血染战袍,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击溃了宋老生。

此后,李渊又率军东进,又遇到隋将屈突通的顽强抵抗,李渊部队内部意见不一,李世民力排众议,建议主力绕过屈突通,迅速向长安进军。李渊再次听从了李世民的这一大胆建议,还命令李世民沿途收编各路归附李氏的地主武装,李世民的西路军迅速发展到十多万人。攻下长安后,李渊先将隋炀帝的孙子杨侑立为傀儡皇帝,以便号令天下。然后在关中积极发展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措施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开疆拓土:①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的地区;
②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汉和西域的联系。[后来公元前60年(汉宣帝统治时期),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正式归属西汉版图]
③ 加强对南方的经营:在云、贵、川等地建立了郡县,派官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了内地同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