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不肯去观音在普陀山哪里可以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求不肯去观音的由来,不肯去观音在普陀山哪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不肯去观音院”有什么传说?为什么叫它是“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的传说及名字由来:

相传五代后梁明贞二年,很多日本出家人都到中国访道寻师。慧谔和尚,远渡重洋,至山西五台山,朝拜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游遍五台圣地,见一尊观音大士的圣像,清净庄严,心羡不已。慧谔和尚本想向寺庙当家师傅商讨恭请回日本供养,但又怕师傅不允所求,最后只得不与而取。

慧谔和尚既获宝象,马上束装就道,乘舟东渡,欲恭请观音菩萨回日本。这条船行至舟山群岛,有一名叫新罗礁的地方,忽然海中现出无数的铁莲华(今称莲华洋),三日三夜挡舟不能前进,只有远远的在普陀山四周打转。如向东开,即有铁莲华从海生出,阻道不前。

慧谔和尚惊恐万分,心中忐忑不定,忽然想起这尊菩萨是不与而取偷来的,这时他恍然大悟,引咎自惭,跪下去向菩萨祷告说:”大士!弟子因见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我想将菩萨圣像请回日本供奉,假使我国众生此时无缘见您,当从所向,弟子即就该处,建立精舍,供奉圣像’,祷罢舟行,竟至潮音洞边,安然停下。

那时普陀山还是一片荒岛,野无人烟,只有几个捉鱼为业的渔翁,在山上搭几间茅草蓬子,住在海边山凹里。当时慧谔祖师靠舟上山,寻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远的山旁边,找到一间渔人茅舍,该舍主人就是打鱼为业的张渔翁,经过慧谔和尚说明来意,他大为感动,同时也欢喜得了不得,菩萨连日本一个国家都不愿意去,而要住在我们这个孤岛荒山之中,这一座荒山真是与菩萨有大因缘了。

住在这里附近的人民,也真是有很大的福德和善根哩,所以才能得到观世音菩萨显化此山。他思想至此即很慷慨的向慧谔和尚说:“师父!你们贵国的人,既无缘见佛,那末你就与菩萨一并住在我们山中,我把住的房子和地方让出来,你可以筑庵供奉菩萨,我过海去,叫各地民众,大家来山拜佛供养你,你不要再回日本去了。”慧谔和尚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就在山上筑庵安住,呼名曰’不肯去观音院‘。

扩展资料: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这就是不肯去观音院,可乘坐1号线到“紫竹林”下车。不肯去观音院于1980年得以重建。

普陀山岛内可乘1路、2路、3路旅游专线至紫竹林(南海观音)站下车后步行可至。票价依乘车里程5-10元不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的来由是什么?

“不肯去观音院”的来由:

原本是由一位日本僧人,来中国九华山请观世音入住日本的因为日本人从未见过观音法相,所以前去九华山请佛。在请动佛之后,还差几海里就到日本的时候狂风大作,海浪涌起便歇下船,住在一个小岛上。

但之后只要一航行船,就波涛汹涌,天昏地黑后来他觉得是观世音不肯入住日本。便在那个岛上建了一座观音庙,将九华山请来的观世音,放在了现在的普陀山,也就是现在的不肯去观音院。

扩展资料:

1、日本僧人慕名来中土学法:

慧锷是当时日本临济宗高僧。佛教从中土传入日本后,日本僧人常慕名来中土学法。久闻观音大名,对观音菩萨十分崇拜。慧锷到中土来,一是来学佛法,二是来朝拜观音。来到了当时著名佛教胜地五台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文殊菩萨号称智慧第一,与观音菩萨同为佛的弟子,二位菩萨历来关系密切。当时五台山是北方佛教信徒的朝拜中心,山上梵刹林立,五台山清凉世界之名远扬天下,四方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2、慧锷瞻仰观音法像

慧锷身披袈裟,背负行装,走进了五台山法华寺的山门。寺中方丈热情接待。慧锷进入大雄宝殿后,一眼看见一尊观音菩萨的庄严宝像,—下子惊呆了。这尊庄严宝像光芒四射,系用白玉精工雕成,长有三尺左右;菩萨手持净瓶,瓶中插着一朵莲花,坐在莲台宝座之上。

再看菩萨容貌,清秀华贵,眉如弯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璎珞横披,环结宝明,乌云巧叠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端庄妩媚,慈祥可亲。慧锷在观音法像前足足礼拜瞻仰了一个多时辰,依依不舍离去。

当天晚上,慧锷十分激动,到中土来,就是想要朝拜观音,今天真是有缘,来到五台山就见到了观音菩萨。这尊菩萨宝像庄严慈祥,要是能请到日本去供奉,让东瀛人民也礼拜观音菩萨,那该有多好啊!只是,怎么好开口把这尊像请去啊?明日诚心求方丈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肯去观音院

去普陀山拜佛的最佳路线和有哪些注意事项?

普陀山拜佛的最佳路线是普济寺(多宝塔)——南海观音、紫竹林(潮音洞、观音苑)——梵音洞景区——法雨寺——佛顶山索道——佛顶山景区。

注意事项有礼佛前宜食素,不宜食荤,建议早餐多以素食为主;穿着不宜暴露,路肩露大腿服饰,露脚趾鞋子不要穿。不宜穿着皮草;有山路,旅游鞋或其他轻便鞋最佳;随身携带零钱,便于布施。早上出门较早,午餐时间预计在12点,最好背个双肩包,带一瓶水或些许零食。

普陀山清静庄严,恢宏的气势所带来的震撼扑面而来。圆通宝殿背面是海岛观音圣像,以山峦、波涛为背景,有观音、文殊、普贤、善财、龙女、尊天等群像百余尊,场面恢宏,憾人心魄。一路走到这圣像脚下,当跪拜在地的那一瞬间,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突然袭来。

普陀山普济寺,是中国寺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浙江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普济寺占地37019平方米,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共有10殿、12楼、7堂、7轩,计23l间。全寺有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

普陀山普济寺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康熙三十八年(1699),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清雍正九年(1731),扩建殿堂及用房,寺庙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不肯去观音是什么意思

“不肯去观音”的来由:

原本是由一位日本僧人慧锷,来中国九华山请观世音入住日本的,因为日本人从未见过观音法相,所以前去九华山请佛。在请动佛之后,还差几海里就到日本的时候狂风大作,海浪涌起便歇下船,住在一个小岛上。

但之后只要一航行船,就波涛汹涌,天昏地黑后来他觉得是观世音不肯入住日本。便在那个岛上建了一座观音庙,将九华山请来的观世音,放在了现在的普陀山,也就是现在的不肯去观音院。

扩展资料:

唐朝对日交流极为繁盛,来五台山交流学习的日本僧人不计其数。慧锷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来过大唐三次,分别为公元841年,845年和854年。最后一次就促成了“不肯去观音”这件事。公元854年是唐宣宗大中八年,他归国的时间是大中十二年(858年)。

这一段是最早的有关慧锷开山的记载:慧锷从五台山得到了观音像,取道宁波回国至普陀山海域时,船触礁。慧锷祷告之后,船才脱险,于是建立寺院。宁波人后来把观音像请到了城里,而普陀山上供奉的,是一个奇异的僧人之后的复刻版。

求不肯去观音的由来

日本和尚从五台山请观音回国,途经舟山群岛遇大风浪。和尚认为是观音不肯去日本,便请求在此地供奉,风浪顿息。于是当地渔民贡献几间房子,成为不肯去观音院。从此那就成了普陀山。

普陀山在哪里

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区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总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岛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2米。 区划普陀山镇隶属于舟山市普陀区,镇人民政府驻地前寺。

普陀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普陀山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主要景点有三寺:普济禅寺(前寺)、法雨禅寺(后寺)、慧济禅寺(佛顶山寺)。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普陀山的历史沿革

普陀山又称补陀洛迦,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观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据佛教传说,唐大中年间有一印度僧人来此,亲睹观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故称此地为观音显圣地。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因略以称岛。唐咸通四年(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

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自北宋以后,普陀山观音信仰盛行,寺院渐增,僧众云集。在元代《补陀洛迦山传》中仅提到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几处,可见寺庙不多。

以上内容参考搜狗百科-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