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河曲马场景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河曲马,河曲马的概述「分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河曲马的概述

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据史料记载,这种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玛曲县、四川若尔盖为主要产地。因其分布区处在黄河河曲地带,1954年由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定名为“河曲马”。
河曲马在我国战争史上战功赫赫。汉朝时,朝廷为改良中原地区的马种,曾引西域的优良马种汗血马放牧于青海一带,这些马的后代为汉朝征讨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在蒙古大军南征大理时,忽必烈指挥大军在水草丰美的河曲地带大量牧养军马。 河曲马主要属于挽乘兼用型。体质结实干燥或显粗糙。头较大,多直头及轻微的兔头或半兔头,耳长,形如竹叶,鼻孔大,颚凹较宽。颈长中等,多斜颈,颈肩结合较好。肩稍立,鬐甲高长中等。胸廓宽深,背腰平直,少数马略长。腹形正常。肢长中等,关节、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前肢肢势正常或稍外向,部分后肢略显刀状或外向;蹄大较平,蹄质略欠坚实,偶有裂蹄。毛色以黑毛、骝毛、青毛较多,其他毛色较少,部分马头和四肢下部有白章。河曲马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37.2厘米,142.8厘米,167.7厘米,19.2厘米,346.3公斤,成年母马分别为:132.5厘米,139.6厘米,164.7厘米,17.8厘米,330.8公斤。

河曲马的体貌特征

马的挽乘兼用型地方品种。原产中国甘肃、青海、四川3省交界处,黄河上游第一河曲处,故名。头长,颈长中等,胸肌发达,背平腰短,尻宽平,四肢粗壮。母马平均体尺:体高132.5厘米,体长 139.6厘米, 胸围 164.7厘米,管围17.8厘米。长途骑乘可日行 40~50 千米。适应高 原气候。用它改良蒙古马和西南马收到较好效果。
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河曲马体形结构匀称,耳长敏捷,胸深广,背长腰短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头长,颈长中等,胸肌发达,背平腰短,尻宽平,四肢粗壮。母马平均体尺(cm):体高132.5m,体长139.6m,胸围164.7m,管围17.8m。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河曲马繁殖性能好、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气质稳静,对高寒多变的气候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骑乘,行走自如,长途骑乘可日行40~50km。特别以善走沼泽草地而著称。因其适应性强,具有挽乘驮载兼用的体形,役用性能颇佳而享誉骑兵与各地农牧民。适应高原气候。
①生长发育:河曲马幼驹生长发育较快,初生公驹体尺与成年公马体尺比较,体高为58.96%,体长为42.22%,胸围为41.16%,管围34.30%,初生母驹与成年母马体尺比较,体高为61.90%,体长为43.30%,胸围为42.27%,管围为47.74%。公马5岁、母马4岁达到体成熟。
②役用能力:挽力较强,速度中等。最大挽力370挽力kg,骑乘速度为1,200m/1'433,驮载100~125kg,日行50km,双套马耕地,每天工作5小时,可耕地4亩左右,役用持久性强,特别具有善走烂泥滩的能力。
③繁殖性能:营养良好的母马1周岁开始发情,一般两周岁配种,繁殖年限公马12~13年,母马15~16年,最长寿命公马为30~33周岁,母马26~28岁,一生可产驹12~13匹,6~12岁为产驹盛期。受胎率一般为67%左右。
④适应性:河曲马对高寒、气候多变的恶劣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耐久力强,适应高海拔,气压低的环境,抗病力强。

三河马,伊犁马,河曲马各有什么特点

1、三河马特点

头大小适中,直头。眼大明亮。耳大小适中,直立。鼻孔开张良好。颌凹宽。颈长短适中,呈直颈和斜颈,高低适中。颈肩结合良好。鬐甲明显,肩倾斜适度。背腰平直而宽广,尻部丰满,略斜。胸部深宽,肋骨拱园。腹部大小适中。四肢干燥,骨量充实。

关节明显,飞节发育良好,腱和韧带坚实,管部较长,系长中等,蹄大小适中,蹄质坚实,多为正肢势,部分个体后肢稍外向。鬃、鬣、尾毛稀少,距毛不发达。三河马毛色主要为骝毛和栗毛,黑毛和青毛少。

2、伊犁马特点

伊犁马的马头中等,颈长适中且高举,鬐甲高度中等,前胸宽广,背腰平直,尻略倾斜,四肢坚强,蹄质结实。体质干燥,整个外形俊秀、灵活、轻快、结实。胸部发育特别良好,富有持久力和速力。

有少部分马颈部肌肉欠丰满,前胸发育较差,四肢发育不足,有待今后在育种工作中改进。毛色以骝色为主之,栗色和黑色次之,青色和其他毛色少见,据1980年对929匹马的调查统计,骝毛占54.7%,栗毛占24.5%,黑毛占17.1%,青毛占1.9%,其他毛色占1.8%。

伊犁马体尺与国内其他马相比,为我国较大的马种之一。胸围较大为其突出的优点,胸围比体高大25—35厘米,具有力速兼备的优良品质。

3、河曲马特点

河曲马体大协调,体躯舒展,骨量充实,筋腱强健,肌肉较丰满,关节尚明显。性情温驯,公马神骏而富有悍威。头重稍长,但无粗相,耳长而尖,前竖而灵。眼大中等,鼻孔开张。颚凹较宽,唇厚紧凑,正头,兔头、半兔头各占一定比例。

颈略显稍短,颈础高低适中,颈肌较发达,颈向介于平颈、斜颈之间。头颈结合较好,颈肩结合稍差,鬐甲稍低,宽度尚好。腰背宽广平直,十字部结合平顺。少量马匹腰背稍长,略显背窄,腰长且凸,尻宽较好,长度中等,肌肉发育良好。部分马尻斜较大,略显尻尖。胸深长、宽中等,肋骨弓张,胸廓发育良好,腹紧凑有弹力,虽稍大而不下垂。

四肢基本端正,肩长中节略不,蹄系长,蹄偏大稍低,蹄质稍软,个别马有裂蹄。鬃、鬣、尾毛较细而稀,多呈轻波浪状弯曲。由于长期绊牧或双马、三马联绊,前肢多呈轻微外或“X”状,后肢多有轻度内向或外向,值得放牧管理时注意。

扩展资料:

伊犁马产乳和产肉性能很好。成年母马每天可挤奶6公斤左右,若按120天哺乳期计算,平均每个泌乳期每匹母马可产奶700公斤左右。马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乳糖等成分,是牧民夏天消暑的饮料。

其产肉性能也好,经夏、秋抓膘,在入冬前屠宰,经济效益最佳,6岁半的母马屠宰前可达361.17公斤。伊犁马的马肉瘦肉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味美鲜嫩,将马肉加工成熏马肉和灌制马腊肠,下酒佐饭,极受伊犁群众的欢迎。

伊犁马的品种现状和当前在养马生产、育种及马匹销路上的实际状况,需采取适当控制数量,努力提高质量,加强保种工作等措施。

伊犁马的育种工作,应向乘挽兼型的育种方向发展,适当的培育马术运动用马,积极改善放牧和补饲管理,加强幼驹培育,搞好品系繁育,扩大伊犁马的用途,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犁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河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曲马

河曲马(甘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河曲马史称南番马,它又分为乔科马、索克藏马、柯生马三个类型。
甘肃河曲马为乔科马类型。河曲马主要分布在黄河首曲——甘、川、青三省邻接的广阔草原上,包括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县等地区。甘肃省河曲马中心产区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夏河、碌曲三县。2007年甘肃省调查符合河曲马品种特征的约为3、58万匹。
河曲马性情温驯,公马富有悍威,体躯结构协调匀称,属挽乘兼用型马。头直,耳长直立,鼻孔开张,唇厚灵活,下唇微垂。_甲较低,背长腰短,尻宽短,腹部充实。四肢干燥、坚强,关节明显,肢势端正,左前肢略有外向或外弧,后肢稍有刀状和外向,蹄大小适中,形稍广,质致密,部分有龟裂,个别马呈卧系。尾正,尾毛密长,被毛细密。毛色以骝、黑、青、栗居多,少数马头部和四肢有白章,其他毛色极少。甘肃河曲马成年公马体高136、26cm,体长142、96cm,胸围165、57cm,管围19、19cm;成年母马体高133、90cm,体长141、70cm,胸围165、84cm,管围18、37cm。
河曲马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地方马种之一,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推进,河曲马的群体数量有所减少。因此要加大对河曲马的品种保护,提高它的数量和质量,培育优良肉马品种,使这一珍贵的遗传资源得以发扬和光大。

河曲马的培育地点在哪?

河曲马是我国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是在高原牧区中优良群牧条件下培育成的。
河曲马分布在甘肃、四川、青海三省的毗邻处,黄河流经此区,围绕积石山形成了第一个大弯曲。以甘肃省的玛曲、碌曲和夏河县;四川省的若尔盖、阿坝和红原县;青海省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为中心产区。河曲马在甘肃的产区属青藏高原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3300—4000m;在青海的产区属黄河第一弯曲下游北岸黄南藏族自治州南部及上游南岸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东北部,海拔3400m以上;在四川的产区为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从西北部的山原、丘状高原、丘状亚高原逐渐向东南过渡到高中山区和河谷低地。海拔高度也依次为3500—4200m、3000—3500m、2000—3000m,与东部盆地接壤的大渡河、岷江河谷最低,仅1500m左右。
产区地势高亢,气候寒冷为其基本生境特点。甘南年均温度0。3—1、4℃,绝对最低气温-34、4℃,具有四季不分,冬长夏短,年温差小(22、2℃),日温差大(25℃),降水量较多(664、2mm),日照充足(2050—2519小时/年),辐射强烈(150kcal/cm2·d),空气冬春干燥,以及风大雪多,冰雹多,灾害频繁的气候特点。黄南和阿坝的气象资料与甘南基本雷同,唯川西北年均温略高(0。7℃),年降水量略少(620。0mm)。产区受冬、夏季风的交替作用,形成了全年干雨季分明的气候变化规律。冬半年大部分处于大气环流西风带控制下,加上青藏高原为一冷高压,因而受高原和北来气流的影响,形成寒冷干燥,日照充足,晴朗多风,降水甚稀,湿度特小的干季气候特点。夏半年受副热带环流的控制,海祥气流影响增强,带来较强的水汽,由于横断山脉的南北走向,使孟加拉湾的湿热气流自东南向西北进入,出现了雨日多,降水高度集中(6—8月占全年70%),日照稍减,空气湿润的雨季气候特点。春秋为季风转换季节,天气多变,晴朗无常,为全年中最不稳定的气候季节。
综述河曲马所处的生境条件是:高寒湿润,气候多变,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终年有霜,辐射极强,水源丰富,牧草茂密。

河曲马(甘肃)的中心产区及分布是什么?

河曲马主要分布于黄河首曲——甘、川、青三省邻接的广阔草原上,包括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牧区和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县等地区。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曼尔玛(乔科)和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索克藏所产河曲马品质最佳。河曲马在甘南州境内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三县,以玛曲县(含国营河曲马场拥有5806匹)所产数量最多,品质较优,为中心产区。甘南州河曲马场是选育繁殖河曲马的国营马场。全国20多个省区都引进过河曲马。

河曲马的培育发展

河曲马是一个古老的马种,历史上曾称之为吐谷浑马。河曲马原产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先祖为青藏高原高寒山地草原马。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所在地区,是青海省高草区,历来都是养马的最佳地区,养马业历来都很发达。
古时候,青海湖上无舟楫可渡。每年冬天湖面冰封时,当地牧民选择一批体高膘肥的良马进入了海心山放牧。到第二年春天,良马交配,产下的马崽即为“龙驹”。龙驹能够日行千里,矫健异常。汉平帝时,王莽秉政,在青海湖滨设西海郡,曾牧马于岛上,得龙种,日行千里,称作“青海骢”。古羌人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他们在黄河九曲之地,培养出了一种良马。当年秦人从羌人那里得到了河曲马,运用于军事,并训练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没有羌人河曲马装备起来的秦国骑兵,就没有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今天,我们从秦始皇的兵马俑中还可以看到秦人河曲马部队的风采:满身铠甲的武士坐在高大的马上,威风凛凛。
公元 4 世纪初,驻牧于河曲地区的吐谷浑人极善养马,引进了波斯种马与土种马杂交改良。后经历朝历代,尤其是唐、元时期的军事行动和民族迁移中,西域一带,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及其他多种良种马进入河曲地区,与当地土种马杂交繁衍,不断提高马种性能,因而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河曲马长盛不衰。 隋大业五年,隋炀帝杨广西巡至青海,陈兵讲武,曾派专人上海心山牧马以求龙驹。其实,所谓“龙驹”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河曲马和大通马——这是以两个地域命名的马种。在蒙古大军南征大理时,忽必烈指挥大军在水草丰美的河曲地带大量牧养军马。
河曲马经过长期的人工组群放牧,养成了喜群居,好游走,恋群性强于舍饲马的特征。河曲马极耐粗饲,采食牧草范围很广,尤其在枯草季节,能食各类可食杂草,各季残草,甚至香柴,柳梢,因而形成抓膘快,掉膘慢,保膘的品质。河曲马记忆力较强,马群对饮水、食草的地点清楚,各季草场何处牧草好,何处有水源都熟记不忘,识途能力极强,马匹售往其他省区,数年以后还能回到原驻牧地。

这世上有6种马,你知道是哪些吗?

这世上有6种马,鞑靼野马,普氏野马,大宛马,哈萨克马,蒙古马。

1.鞑靼野马

鞑靼野马野马的一种,也称欧洲野马或太盘野马。鞑靼野马曾经广泛分布于欧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灭绝。

2.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体长约210厘米,肩高约110厘米,尾长90厘米,体重350千克。头部长大,颈粗,耳比驴短,蹄宽圆。外形似家马,但额部无长毛,颈鬃短而直立。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

野马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机警,善奔跑。一般由强壮雄马为首领结成5到20头马群,营游移生活。原分布于中国新疆准葛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

3.大宛马

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4.哈萨克马

哈萨克马是产于天山北坡、准噶尔西部山地和阿尔泰山西段一带的马种,其中心产区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直属县市,属于脊索动物门,真兽亚纲,奇蹄目,马科。哈萨克马总数约有50万匹。

哈萨克马具有群牧马的生态特征,骨骼粗实、皮厚毛密,鬃、鬣、尾毛浓密,体型较粗重。外貌匀称,有良好的兼用型结构,头中等大,略长,显粗重。下颚发达,颚凹宽度适中。颈长短适中或略长,粗厚多直颈,颈肩结合良好。

5.蒙古马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蒙古马被农业部确定为138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之一。

6.河曲马

河曲马,青海省河南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河曲马亦称乔科马,原产中国甘肃、青海、四川3省交界处,黄河上游第一河曲处,故名。

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河曲马体大协调,骨量充实,肌肉较丰满,关节尚明显。性情温驯,公马神骏而富有悍威。2010年0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河曲马”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河曲马(甘肃)的产区的繁殖力怎么样?

甘肃河曲马公母混群放牧,多以自然交配方式进行繁殖。
性成熟较早,营养良好的母马1周岁开始发情,一般2周岁配种,少数马3周岁时才配种。成年公马一次射精量大约为(83.5±16.1)ml,精子活力等级较高,质量较好。河曲马的受胎率一般为67%左右(据对2530匹适龄母马统计,受胎母马为1693匹,受胎率为67.05%),最高达83.16%。据玛曲马场二队资料分析,繁殖成活率平均为60.82%(50.02%~78.57%),人工授精的马群,平均为65.62%(50.60%~81.14%)。繁殖年限公马为12~13年,母马为15~16年。最长寿命公马为30~33岁,母马为26~28岁。母马一生可产驹12~13匹,6~12岁为繁殖盛期。
甘肃河曲马发情比较集中,4月初开始,5~6月为发情盛期,7月份发情较少。发情持续期3~7d,以4~6d最多,最长可达15d以上,发情周期平均22d,最长达40d。配种期所有公马根据其体况来确定所配母马匹数,一般公马只配8~10匹母马或更少,而好公马可配20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