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萨拉热窝谋杀事件电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萨拉热窝之死电影下载,推荐几部外国优秀电影,最好带下载地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2018 巴尔干 (3) 波黑·萨拉热窝-瓦尔特战斗过的地方

萨拉热窝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中学历史课上,我们就知道一位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从而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再次听说这个城市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一部风靡全国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让我们认识了萨拉热窝的英雄瓦尔特。第三次听说是1984年的萨拉热窝奥运会。又一次听到它的名字就到了1992年,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城市被围困了整整1425天,成千上万的民众死于战火和饥饿。1992年7月11日,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的导演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也活活饿死在萨拉热窝家中 ,时年66岁。

2018年5月16日下午我们来到了这个久闻其名的城市-波黑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民宿房东十分热情好客,特地安排她爸爸开车到长途汽车站来接我们。民宿就在老城喷泉广场附近的一座小山坡上,步行10分钟可到广场,出行十分方便。民宿房子宽敞整洁舒适,房东还在客厅的桌上给我们留了一瓶葡萄酒和一些点心,并留了一张纸条祝愿我们在萨拉热窝玩得愉快,让我们感到很温暖,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萨拉热窝老城建于1450年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老城内街巷纵横,商铺鳞次栉比,至今依然保持着奥斯曼时代的古朴风貌,是萨拉热窝最繁华的地区。16世纪老城全盛时期这里有上万家店铺,一百多个清真寺,有室内的巴扎,公众浴场,图书馆和伊斯兰学校。欧洲与奥斯曼帝国的商旅和货物在此集散,这里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也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都市。

喷泉广场位于老城的中心,它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名为塞比利的喷泉木塔,是萨拉热窝的标志性建筑,塔体为八角形,上部是绿色圆形穹顶,泉水供伊斯兰信徒净身和饮用。塔身原为大理石制作,波黑战争期间被炮弹击中,2006年重建时改成木质的。

来萨拉热窝前我们有个愿望,就是寻觅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瓦尔特的足迹。当我们漫步于老城区,电影中的场景开始一幕幕展现在眼前。记得就在这个广场上,德国党卫军用高音喇叭呼叫民众去认领被枪杀的尸体,企图抓住敢于出头的游击队员,让德军没有想到的是,广场上所有的民众都毫无畏惧地跟着瓦尔特齐步向前,德军无奈,只得灰溜溜地从广场撤走了。

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建于1531年,是波黑和巴尔干最大的清真寺,由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师希南设计建造,他曾主持修建了伊斯坦布尔苏莱曼清真寺等一系列著名建筑。在萨拉热窝围城战期间,清真寺部分受损,现在已经修复。

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德军在这个清真寺附近布下重兵,企图诱捕瓦尔特。老钟表匠谢德得到情报后毅然只身赶赴这里,击毙假联络员给瓦尔特示警,不幸牺牲。瓦尔特和他的战友闻讯赶到并与德军在这里发生激烈枪战,德军在附近的钟楼布置了机枪手企图射杀瓦尔特,但机智的瓦尔特悄悄摸进钟楼,消灭了埋伏在那里的敌人,居高临下地扫射敌军,掩护战友撤退。当德军最后冲进钟楼准备抓捕瓦尔特时,瓦尔特却从高高的钟楼上抛出一条绳子,从容滑下,悄然消失在德军的视野里,瓦尔特那矫健的身姿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们来到了当年瓦尔特战斗过的清真寺和钟楼,重温电影里的场景,感受塞拉热窝人民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用鲜血和生命争取自由、解放和独立的悲壮历程。虽然电影有虚构的成分,但历史上瓦尔特确有其人,他的真名是瓦尔特·佩里奇,二战期间担任萨拉热窝抵抗运动的领导人。1945年4月5日,瓦尔特在解放萨拉热窝的最后一战中,为保卫发电厂不幸牺牲,年仅25岁。后来南斯拉夫政府追认他为国家英雄,还在萨拉热窝市内建了他的塑像,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就是以他的传奇经历为蓝本创作的。

我们离开萨拉热窝不到一年,2019年4月6日,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博物馆在萨拉热窝开馆,馆内陈列了主要演员的蜡像,电影中用过的道具和影片中钟表店的复原场景。

钟楼建于1592年,经过钟楼时,我发现上面钟显示的时间和我手表上的时间不同,还以为它坏了。后来才知道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使用伊斯兰教历时间的公共时钟,它以日落为一天之始,时间设定为12:00。由于每天的时长不同,计时员每天要对时钟进行调整。

离开清真寺,就听到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声音来自附近的铜匠街。电影里瓦尔特等人从清真寺撤走后,德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当他们追到这里时,却发现瓦尔特他们不见了,这时满街的工匠不约而同地开始敲打他们

推荐几部外国优秀电影,最好带下载地址

印度女权电影,反映了印度的社会现实,很有趣的电影,已经成为经典,电影名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剧情介绍:沙希达已经六岁了,可仍然不会讲话,心急如焚的母亲带着她去印度德里的大清真寺朝圣祈愿。在乘火车返回巴基斯坦的途中,小沙希达在母亲沉睡之时下了火车,随着火车隆隆起动。
母女两人就这样活生生生地被分隔在国境两端,虽近在眼前,可又不啻远在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