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以暴易暴不知其非,以暴易暴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英文翻译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梅花落满南山」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以暴易暴是何意·出自于哪?

“以暴易暴”形容残暴的统治代替残暴的统治。
此典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殷朝时,有个小国叫孤竹国,是殷汤封的。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大的叫伯夷,最小的叫叔齐。依照传统,接替君位的应是伯夷,但孤竹国君却想将君位传给叔齐,后来孤竹国君死了,叔齐要将君位让给伯夷,伯夷不愿接受,逃走了。叔齐也不愿做国君,也悄悄逃走了。国人便立孤竹国的二儿子为国君。伯夷、叔齐两人听说西伯昌很得人心,便去投奔,谁知到了那里以后,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用车载着西伯昌的神位,到东方讨伐殷纣王,伯夷、叔齐一起上前去劝阻,武王的左右要抓捕这两个人,姜太公把二人放走了。不久武王灭了殷纣王,自称周武王,封他父亲为周文王,整个国家便在他的管辖范围内了。
伯夷、叔齐却誓死不吃周朝的米,他们居住在首阳山中,采野菜充饥,饿得快要死了,做了一首歌,其中有两句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意思是说:周武王用他的暴行除去了残暴的君王殷纣王,结果仍然是一暴换一暴,他们自己真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
殷纣王荒淫暴虐,百姓痛苦不堪,周武王率诸侯讨伐,正是顺从民意,伯夷、叔齐的见解,迂极,愚极,可叹又可笑!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的翻译?

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还能到哪里找到理想的归宿呢?
满意请采纳

以暴易暴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英文翻译是什么?

  • 【典故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 【成语意思】: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 【成语注音】:ㄧˇ ㄅㄠˋ ㄧˋ ㄅㄠˋ
  • 【通用拼音】:yǐ bao yi bao
  • 【拼音简写】:YBYB
  •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 【感 *** 彩】: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以暴易暴,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 【英语翻译】:substitute one tyrant with another
  • 【俄语翻译】:заменить одно насилие другим <смена деспотов>
  • 【近义词】:以暴易乱
  • 【成语例句】: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游移不敢即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周三》)
  • 【成语故事】:
  • 商朝末年,伯夷与叔齐都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孤竹君死后,两人互相推让都不愿为王,跑到周文王那里。文王死后,武王要出兵讨伐暴君商纣王,出发那天,伯夷与叔齐拉着武王的马劝他不要采取军事行动,认为「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用暴力来取代暴力,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区别。神农氏、虞和夏朝一个代替一个都走向了灭亡,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易,代替;安,哪里;适,去,到。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用暴力来取代暴力,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区别。神农氏、虞和夏朝一个代替一个都走向了灭亡,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易,代替;安,哪里;适,去,到。

    【四言】咏商隐

    四月清和, 荼秀麦黄。

    无复采苦, 谁思首阳。

    虹霓丽晖, 泣血何殇。

    彼贤永逝, 我心徬徨。

    [注]
    1. 《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2. 《史记·伯夷列传》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3. 丽,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