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秋凉瑾言」消息,近日,北少林,南少林和北少林是什么关系??引发热议,南少林代表人物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我国的南北少林分别在哪里?

      01
      北少林,即嵩山少林寺,位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南少林,即泉州少林寺,位于福建泉州清源山东麓。

      02
      北少林,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即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

      03
      北少林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座天津少林寺。据《蓟县志》记载,北少林寺原名“法兴寺”,后又叫北少林禅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志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

      04
      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禅武合一。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少林功夫传人释延芫曰: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同时也有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效果。

南北少林寺分别在哪里

南少林在福建,北少林在河南。
南少林寺位于福建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
南少林寺前身名“林泉寺”,建于南朝永定年间(公元577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称为南少林寺。
北少林一般指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北少林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座天津少林寺。据《蓟县志》记载,北少林寺原名“法兴寺”,后又叫北少林禅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志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

南少林和北少林是什么关系?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史上曾经除了嵩山少林寺还有一个南少林,姑且并列叙述如下: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正如《说嵩》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样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和《大少林》.据文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来洛阳,他***幽栖,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诏于少室山阴,筑少林寺而不能是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他广集***,传授禅宗,使少林寺的影响日益扩大,传说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留影于石. 关于福建南少林寺: 根据近年来的一些历史和考古专家(Experts)发现研究,很多很多专家(Experts)以为福建共有三座南少林寺,他们分别就是莆田,泉州,福清三座南少林寺院.当中,创寺最早的莆田南少林寺,据《兴化府志》记载: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比莆田置县早11年,较嵩山少林寺晚建61年.其次为泉州少林寺,据《晋江县志》与《泉州府记》记载:泉州少林寺建于唐干符(公元874–879年)中年,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今名“东禅寺”.而不能是最有说服力算福清南少林寺,在一些史书如《八闽通志》,《三山志》以及清乾隆天子钦定的《四库全书》中有记载“福清少林”字样,根据在福清南少林寺遗址所挖掘的文物来评估,福清南少林约创建于唐代,至今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一)泉州南少林寺 据历史记载,中国的少林寺,差未几有10处之多.最著名确当属河南登封少林寺,建寺最早,影响最大.其次是福建省晋江市东门外的泉州东禅少林寺.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贡献,也以这二者为最,传奇故事颇多. 福建泉州东禅少林寺,相传为唐初嵩山少林寺武僧智空进闽所建,址在清源山之东岳山麓,一向为我国南禅及南少林武术之中央,申明远播.自唐宋元明清以来,历经三废三兴.据清代《西山杂志报刊》记载,唐天助元年(公元907年),“少林寺反王审知附梁,被毁”,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诏修;南宋景炎元年,“清源少林寺千僧蒲寿庚之降元”,千僧抗元,少林寺再一次被毁,明洪武十年,州官黄立中“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直至清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少林寺第三次被毁,火烧少林寺之后,少林寺和尚至善法师避祸民间,继承招收少林***,反清复明.部分武僧逃进德化避难,其躲身地一直是个谜.近来有人证明,泉州市德化县福建省著名的戴云山脉是当年南少林武僧的落脚点.在乾隆年间,一代武林宗师洪熙官进了泉州少林寺,拜至善禅师为师,继承发展南少林拳.后来他在广东佛山习武,开馆授徒,培养出了南少林拳王黄飞鸿,后又由黄飞鸿***传至香港,并远播东南亚及美国等地. 现位于东岳山脚下的泉州市少林寺,挖出了大量唐宋时期南少林寺的建筑构件之后,位于南安石井镇埭头村的颜岗寺又发现了一处“南少林五祖”之一的墓塔,为“南少林起源地在泉州”的说法再添一重要左证.正在施工的泉州南少林寺二期工程在复建天王殿工地上,已陆续出土一批唐宋时期古石础,石柱,石塔刹,药碾槽,宋瓷花瓶等贵重文物.此间考古人士称,这是南少林考古的又一新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泉州南少林遗址历史.但所有这些的证据还是难以服众,最重要的一点是无直接或者间接记载“少林寺”的字样,但他对我国的宗教与佛教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莆田南少林寺 1986年,莆田市在西天尾镇北部层峦叠嶂中的九莲山麓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以及五口建造于北宋年间的大型花岗岩石槽残碑,石柱等,学者们从石槽长226厘米,宽100厘米,槽旁刻有“诸罗汉浴煎茶散”字样,判断这是僧兵治疗(Treatment)伤病用的石槽,又从残碑,石柱上的“林泉院”,“寺山界”字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口重达数千斤的宋代石槽,槽上刻有“当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推测此遗址可能是南少林寺遗址. 九莲山南少林寺海拔500多米,地形酷似河南的山间盆地,居九西岳脉中段,地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山间盆地小平原,耕植可以自给,大本营离各个隘口不过数里之远;且坡度平缓,如有军情,到隘口凭险扼守不过片刻功夫.从地理形势上看,林山实在是个易守难攻的躲龙卧虎之地.寺区附近有朱山,樟江,寨头等10多个山寨.目前各寨遗址均存.山头尾和梧桐山还有高III.四十米颇为壮观的山涧瀑布.少林寺遗址正处在九莲山盆地的中央,寺院的基地有两三万多平方米,十方丛林的心胸可想而不能是知.清初,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王朝深为忌恨,遣兵焚毁,莆田南少林寺从此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

北少林在哪里

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文山说,北少林寺自古有之,地处天津市蓟县境内的盘山东南麓。北少林寺”是嵩山少林寺的分院,它在嵩山少林寺的北边,所以称它“北少林”,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正式承认它。“

南少林和北少林的区别是什么?

南少林和北少林的区别主要是在地理位置、历史等方面不同,具体的区别为:

1、地理位置不同。南少林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而而少林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2、建设历史不同。北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而南少林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 

3、建设的初始目的不同。北少林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而建设的;南少林是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而建设的。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少林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南少林

北少林的简介

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南北少林”之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南少林”即福建少林寺,“北少林”即嵩山少林寺。但2007年初,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出面澄清:在少林寺所有的典籍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南少林寺”字样,但“北少林寺”是有的。不过,那个“北少林寺”,不是指嵩山少林寺,而是指天津市蓟县的北少林寺。据东方今报2007年04月10日报道,少林寺计划用8至10年时间,与天津市联合投资1.6亿元,完成北少林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并把它建成世界名寺。
根据历史记载,元朝初年,蒙古大军南下,荼毒生灵。为此,时任少林寺长老的雪庭福裕,日夜奔走,劝说蒙古人以慈悲为怀。当时,在他的领导下,分别在和林、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太原、长安、洛阳等地设立“五少林”,除蓟州的以外,皆不以少林寺冠名。而蓟县的北少林寺正是唯一以“北少林寺”冠名的少林寺。其后,雪庭福裕的弟子奏请批准的少林寺护寺下院共有23所,皆在中原地区,也各有独立寺名,从未见到以“少林”冠名的。这段真实的历史,在1336年所铸造的大铁钟上,有明确记载。
“北少林寺”是嵩山少林寺的分院,它在嵩山少林寺的北边,所以称它“北少林”,直到今天,少林寺依然正式承认它。释永信说,除此之外,我们正式承认的还有位于三门峡熊耳山的‘空相寺’,它是我们嵩山少林寺的‘下院’。
北少林寺自古有之,地处天津市蓟县境内的盘山东南麓。在元、明、清三代尤其是元朝时期,由于确立盘山北少林寺地位的雪庭福裕大和尚被元朝皇帝封为国师,北少林寺影响日隆;同时,由于元、明、清三朝的首都都在北京,而北少林寺距离北京很近,地理、政治地位极高。进入清代,皇帝朝拜东陵,必经盘山,在北少林寺下建起了行宫——静寄山庄,皇帝还亲自下旨经营盘山,整修寺院,所以,最后创下了康熙皇帝两次幸临,乾隆皇帝三十二次常住的记录。当时,甚至出现了“南少林寺在嵩山,北少林寺在蓟州”的说法。然而,就是这么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院,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烧毁,如今只留下一些遗迹。
蓟县盘山“北少林寺”是少林寺祖庭外历史记载最为清晰的少林寺分院,而且,在历史上,“北少林寺”的政治影响巨大;今天,少林寺又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知名度,如果由少林寺祖庭来恢复重建“北少林寺”,可以扩大“北少林寺”的影响,也有利于少林文化的传播,为更多的人提供精神食粮。

北少林在河南,南少林在福建却有两处,泉州和莆田谁才是最正统?

在我国,关于少林寺,一直就有南北少林的说法。对于北少林,大家毫无疑问的都知道在河南嵩山,但是对于南少林,除了确定是在福建之外,具体是哪一个市却一直都有“争议”,因为在福建的泉州、莆田以及福清都有“少林寺”的传说,其中又属泉州和莆田之间的争议最大。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最正统南少林呢?

泉州的少林寺坐落在清源山东麓,别名镇国东禅寺,坊间俗称“南少林”是南方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传说,泉州少林寺是由曾经救下唐王的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建与唐朝所建,在两宋时期达到最兴盛的状态。

在 历史 长河的变迁中,泉州少林寺经历了数度的兴废过程,值得庆幸的是,它还保有 历史 痕迹。

泉州少林寺1992年恢复建设至今,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的游客前来,其中就包括大侠金庸,金庸小说里的南少林,说的就是泉州少林寺。

如今,大家在泉州少林寺看到的场景,虽然是在 历史 的旧址上建设的,但是跟最初的痕迹相比,变化还是很大的,整体来说变得相对完整了,有牌坊、正山门、大雄宝殿、方丈楼、观音阁、藏经阁、五观堂等仿古建筑。

但或是因为修建的时间不长,少了几分 历史 的沧桑感。不过,对于喜欢少林文化的人来说,建筑是次要的,这里的 历史 ,以及盛传的武术,才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有关泉州少林寺发源和变迁的 历史 记载资料非常之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好好地研读一番。

莆田少林寺,也叫做莆田南少林寺,南朝永定年间建立,也叫做“林泉寺”。寺庙占地面积很大,设有天王殿、放生池以及大雄宝殿等,和泉州少林寺一样,这些也都是一下看上去比较新的仿古建筑,里面的一排石碑记载了很多关于寺庙的 历史 。

其中有些石碑应该是 历史 留下的古迹,也有一些是新建放上的。陈列的木桩,让人可以感受到强烈的习武气息。

而莆田少林寺被认为是正统的南少林寺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发现的旧址上出现的文字记录,以及寺庙所处位置的地形优势和南少林习武之风的高度吻合,另外,加上很多关于莆田少林寺的 历史 记载资料,大家推测这里便是南方少林寺的旧址。

如果硬要区分个所以来,那么于我个人的感受,莆田南少林更有武术的文化氛围,而泉州南少林则更有千年古刹的底蕴,很符合泉州这座老城的 历史 人文气息。

另外,我们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无论是泉州少林寺,还是莆田少林寺都和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有关系,因此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两座千年古刹,都是难兄难弟皆是后来不断修缮重建而成。

所以,到底谁才是最正统的南少林寺,重要吗?一点也不重要,它们或许都是最正统的,只不过因为所在的地方不一样,千百年来,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文的影响出现了差别,看上去不一样而已。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们都是少林寺文化的一部分,都是需要传承下去的。可以的话,两个少林寺都去一趟,感受一下差异,寻找共同之处吧。

“南少林”与“北少林”的区别在哪里?

从地理位置:

南少林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下林山村境内 ,南少林寺建于南朝初年,是南少林武术文化的发源地。莆田南少林寺不仅是佛教中禅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也是中国武术南拳的发源地之一。

少林寺一般指的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传说源于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祖庭,少林武学的发源地。北少林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座天津少林寺。

扩展资料:

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南北少林”之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南少林”即福建少林寺,“北少林”即嵩山少林寺。但2007年初,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出面澄清:在少林寺所有的典籍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南少林寺”字样,但“北少林寺”是有的。

不过,那个“北少林寺”,不是指嵩山少林寺,而是指天津市蓟县的北少林寺。据东方今报2007年04月10日报道,少林寺计划用8至10年时间,与天津市联合投资1.6亿元,完成北少林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并把它建成世界名寺。

“北少林寺”是嵩山少林寺的分院,它在嵩山少林寺的北边,所以称它“北少林”,直到今天,少林寺依然正式承认它。释永信说,除此之外,我们正式承认的还有位于三门峡熊耳山的‘空相寺’,它是我们嵩山少林寺的‘下院’。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宣布发现南少林寺遗址。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出席新闻发布会,确定并赠送了“南少林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亲笔题写“南少林寺”匾额,支持南少林寺的开发建设。1998年12月8日,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正式向海内外开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南少林寺

百度百科--北少林寺

少林寺、南少林、北少林怎么区别﹖

区别为:建立的时间不同,所在的地区不同。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因此在嵩山少室山建寺。

南少林的争论中,拥有最多赞同者的是三座古寺,一为泉州少林寺,一为莆田少林寺,一为福清少林寺。南少林,大量的资料显示其的确存在过,但却在清朝时因参与反清复明活动被清廷镇压了,是彻底焚毁还是改名换姓,现尚被研究者争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其的确存在;南少林在福建;它留下了不同于北少林的丰富武学。

北少林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座天津少林寺。据《蓟县志》记载,北少林寺原名“法兴寺”,后又叫北少林禅寺,地处天津蓟县盘山东南麓“中盘”的开阔山坡上,始建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是蓟县县志记载的当地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崇尚道教,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道教造云子派其徒张志格到处选择观址,最终选中了盘山。之后,道教一行人改名栖云观。

拓展资料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南少林与北少林的区别? - 知乎 网页链接

南少林和北少林有什么关系

北少林是由禅宗五祖弘忍的得意弟子神秀所始创, 南少林则是由禅宗六祖慧能所始创,属于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