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杂阿含经984 如源法师讲阿含经第一集「一定记住」,以及体方法师杂阿含经视频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阿含经984

爱经:本经叙述十八爱行,由内而起,而为生死轮回之源。

(九八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爱为网、为胶、为泉①、为藕根②。此等能为众生障ⓐ、为盖、为胶、为守卫③、为覆、为闭、为塞、为闇冥、为狗肠④、为乱草⑤、为絮⑥,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往来流转,无不转时⑦。诸比丘!何等爱为网、为胶,乃至往来流转ⓑ,无不转时ⓒ?谓有我故有:我⑧、欲我⑨、尔我ⓓ⑩、有我⑪、无我⑫、异我⑬、当我⑭、不当我⑮、欲我⑯、当尔时⑰、当异异我⑱、或欲我⑲、或尔我⑳、或异㉑、或然㉒、或欲然㉓、或尔然㉔、或异ⓔ㉕,如是十八爱行㉖从内起。

「比丘!言有我,於诸所有,言我、欲我、尔,乃至十八爱行从外起,如是总说十八爱行。

「如是三十六爱行㉗,或於过去起,或於未来起,或於现在起,如是总说百八爱行㉘。

「是名为爱、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能为众生障、为盖、为胶、为守卫、为覆、为闭、为塞、为闇冥、为狗肠、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往来流转[*],无不转时。」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障」,宋、元、明三本作「碍」。

ⓑ 「转」,大正藏原为「驰」,今依据明本改作「转」。[*]

ⓒ 大正藏无「时」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我」,宋、元、明三本作「时」。

ⓔ 「有我故有:我、欲我……或异」四十七字,巴利本作 Asmīti sati, itthasmīti hoti, evasmīti hoti, aññathasmīti hoti, asasmīti hoti, satasmīti hoti, santi hoti, itthṃ santi hoti, evaṃ santi hoti, aññathā santi hoti, api ha santi hoti, api itthaṃ santi hoti, api evaṃ santi hoti, api aññathā santi hoti, bhavissanti hoti, itthaṃ bhavissanti hoti, evam bhavissanti hoti, aññathā bhavissanti hoti,。

[注解]

① 泉:

② 藕根:

③ 守卫:因担心散失而守,指执持不放之意。

④ 狗肠:

⑤ 乱草:

⑥ 絮:

⑦ 无不转时:一再轮回无终止。

⑧ 我:有我,我存在。

⑨ 欲我:我是这样的人。

⑩ 尔我:我正是这样的人。

⑪ 有我:我持续常住。

⑫ 无我:我消散无常。

⑬ 异我:我不是这样的人。

⑭ 当我:我将可能存在。

⑮ 不当我:我将不存在。

⑯ 欲我:我将会是这样的人。

⑰ 当尔时:我将会正是这样的人。

⑱ 当异异我:我将会不是这样的人。

⑲ 或欲我:愿我将是这样的人。

⑳ 或尔我:愿我将正是这样的人。

㉑ 或异:愿我将不是这样的人。

㉒ 或然:我将会成为。

㉓ 或欲然:我将会成为这样的人。

《阿含经》是不是小乘

传统上,《阿含经》的确被列为小乘经典。

人们将佛法分大、小乘二乘,并阿含经归类小乘经典,但事实上,对真正追随佛陀教育的修行者而言,都是平等重要且誓必要参学的。

《阿含经》为佛教现存最早成立的经典,距离佛陀时代最近,并且是往后各时代、各地区、各宗派佛教发展的根源,可以说,《阿含经》是佛教的根本经典。

阿含经是《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四部阿含经的总称,与之相当的巴利语 经典是《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

在佛法的第一次结集时,讲「法」的部分集出了<散文体>与<偈诵体>的两类,<散文体>称为修多罗,也就是「经」的意思。
<偈诵体>则称为只夜,是诗歌、歌诵的意思,而这是现存《杂阿含经》的主要部分。

到了佛教的第二次结集,《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四部阿含经就正式集成了。

之后佛教进入部派分化的「部派佛教」时期,继而才有大乘佛教的兴起。其中,后者的发展,都孕育於前者,所以,可以说不论是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都渊源於佛陀的教说,而记录佛陀教说的现存最早典籍,就是阿含经。

《阿含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

阿含是部派佛教根本经典。汉译四部《阿含经》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时由天竺或西域来华高僧诵出并翻译而来,“四阿含”常作为部派佛教经藏的别称。

现代原始佛教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义亦以阿含经为基础之一。其内容多为当时佛与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谈,为最接近佛时代的记录。

《阿含经》是佛法的根本,是佛世流传之“教法”,是佛灭后所借结集之“圣教集”,师、弟之间代代传承,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

扩展资料:

阿含经(agama)此经基本内容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已经被确定,至部派佛教形成前后被系统整理,约公元前1世纪写成文字。据传说佛陀涅槃后,其弟子大迦叶主持了首次结集,会诵了法藏与律藏两部分。法藏记录了佛陀及弟子们的言教行迹。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原始佛典以文字写定是在公元前1世纪 。 一般认为阿含经形成与部派分裂同时,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异的阿含经典。阿含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两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含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
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ahasou.com/ent/4344377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