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少年,去远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少年远游 电影,《渡荆门送别》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1、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3、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4、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扩展资料

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

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

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

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

《渡荆门送别》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
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的一幅动态图景。

魏晨的《少年游》 歌词

《少年游》

填    词:唐恬

谱    曲:涂逸

歌曲原唱:魏晨

朱门半掩谁家庭院,我骑白马路过门前

只闻见, 一曲琵琶点破艳阳天

待字闺中谁家小姐,琴声幽幽拨我心弦

盼相见, 日日在她门前放纸鸢

不过茫茫人海, 偶然地遇见

谁知踏破所有铁鞋,只在一瞬间

注定沦陷你眉间

佳人, 少年,前世种下的纠结

姻缘, 红线,邀你人世共并肩

噢噢噢, 耶

夕阳下我拉着你一起望着天

慢慢地, 静静地, 度过旧旧的时间

真的好想让你永远留在我的身边

数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翩翩

今生与你相遇, 前世柔情继续

你的身影为何消失得这样了无音讯

曾经为你写满那封相思的信

再也不会变成我心里那道忧伤的印

待字闺中谁家小姐,琴声幽幽拨我心弦

盼相见, 日日在她门前放纸鸢

不过茫茫人海, 偶然地遇见

踏破所有铁鞋,只在一瞬间

注定沦陷你眉间

佳人, 少年,前世种下的纠结

姻缘, 红线,邀你人世共并肩

佳人 ,少年,前世种下的纠结

姻缘, 红线,邀你人世共并肩

扩展资料

一、歌曲信息

《少年游》是唐恬作词,涂逸作曲,魏晨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2007快乐男声全国十三强合辑《13》中,这是一首流行风格的歌曲。

二、歌手信息

魏晨(Vision Wei),2007年,因参加《快乐男声》获得全国总决赛季军,正式出道  。2008年1月,推出个人首张EP《乐天派》。2011年,凭借唱片《破晓》登上韩国音乐节目M!Countdown舞台,成为首位在该舞台上演绎中文歌曲的中国歌手 。

2014年,主演校园爱情电影《匆匆那年》,随后首度担任音乐总监,发行第六张唱片《帽子戏法》。2015年,成立魏晨个人工作室,同年他还开启了”帽子戏法”巡回演唱会;2013年至2017年五度蝉联MusicRadio中国TOP排行榜最受欢迎男歌手。2017年9月,开启“旅程”十周年巡回演唱会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少年游 (魏晨演唱歌曲)

百度百科-魏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