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1/20 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片段,其采用合唱的演唱方式,充分体现出劳动号子?,军民大生产是什么号子?,以及军民大生产是什么年代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军民大生产的音乐体裁是什么

《军民大生产》的音乐体裁是劳动号子。

《军民大生产》是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原曲为十段歌词,所以又叫《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后来改为现在的五段歌词,歌曲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到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歌曲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

劳动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我国民歌主要体裁之一。主要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音乐和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军民大生产》完整版歌词

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齐动员呀么嗬咳,兵工队呀么嗬咳,互助组呀么嗬咳,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满山川呀么嗬咳,妇女们呀么嗬咳,都争先呀么嗬咳,手摇着纺车。

吱,咛吱咛,吱咛吱咛,嗡嗡嗡嗡吱,纺线线呀么嗬咳,又能武呀么嗬咳,又能文呀么嗬咳,人问我什么队伍(一、二、三、四),八路军呀么嗬咳,自己动手么嗬咳,丰衣足食么嗬咳,加紧生产,西里里里,擦啦啦啦,嗦啰啰啰太,为抗战呀么嗬咳。



军民大生产拍号是什么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一强一弱两拍。《军民大生产》是陇东民歌。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原名《边区十唱》,是根据合水民间谣歌《推炒面》的音调填词编曲而来,作者张寒晖。《军民大生产》它同《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一道,同为陇东民歌。

大生产歌曲原唱是谁?

张寒晖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军民大生产》(又称《大生产》),原名为《边区十唱》,雄壮欢快,鼓舞人心,成为全国几代人都会唱的经典红色名曲。

抗战时期,由于日伪军对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扫荡”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导致根据地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为了解决和战胜各根据地面临的经济困难,坚持抗战,陕甘宁边区率先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1945年春,抗战初期曾写出《松花江上》的音乐家张寒晖来到甘肃省庆阳地区的华池县一带采风。在采风期间,张寒晖时不时能听到当地百姓口中唱出一些优美铿锵的“叫号子”类的民间小调,并极感兴趣地调查、学习和研究其曲调,特别是向群众中的掌夯把式虚心请教。

他了解到:庆阳人建房、修路时多用石夯筑地基,打夯时就是用“叫号子”的办法,使大家把力气使在一处。打夯号子就这样在劳动中诞生,并不断发展形成固定的调子。打夯调子是固定的,但没有固定的词,全由掌夯的把式即兴填词并领唱,其他抬夯的人用固定句式来应和。

扩展资料:

这首歌曲内容通俗易懂,直白热烈地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不久,这首歌曲便在陕甘宁边区广泛传播开来。新中国成立后,该歌曲被编排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四场《抗日的烽火》中,段落精简为5段,更名为《军民大生产》。

1/20 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片段,其采用合唱的演唱方式,充分体现出劳动号子?

解放区,大生产

军队人民齐动员:

不怕苦,不怕累

能文能武是八路:

开梢林,辟荒地

不分男与女:

摇纺车,抓生产

一心为抗战.

农民大生产是什么调式

军民大生产为五商调式。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军民大生产》为五声商调式,一段体结构。该曲健壮豪迈,整体性强。歌曲采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体现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情景,歌唱边区人民乐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军民大生产 和 杵歌 的结束音、调式和音阶分别是什么

军民大生产:结束音2
五声商调式
2
3
5
6
1
2
里面的#4是地方特色音,可以忽略。
杵歌:
结束音
6
五声羽调式
6
1
2
3
5
6

解放区呀吗呼咳 大生产呀吗呼嘿是什么歌

正确歌词: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

歌名:军民大生产

歌手:乔军

作词:张寒晖

作曲:张寒晖

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

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

齐动员呀么嗬咳,兵工队呀么嗬咳

互助组呀么嗬咳,劳动的歌声

西里里里,嚓啦啦啦

嗦啰啰啰太,满山川呀么嗬咳

妇女们呀么嗬咳,都争先呀么嗬咳

手摇着纺车,吱

咛吱咛,吱咛吱咛

嗡嗡嗡嗡吱,纺线线呀么嗬咳

又能武呀么嗬咳,又能文呀么嗬咳

人问我什么队伍(一、二、三、四),八路军呀么嗬咳

自己动手么嗬咳,丰衣足食么嗬咳

加紧生产,西里里里

擦啦啦啦,嗦啰啰啰太

为抗战呀么嗬咳

扩展资料:

《军民大生产》是一首革命歌曲。

歌曲背景

《军民大生产》有慷慨激昂的歌词、奋进明快的节奏、雄壮豪迈的曲调,这首歌一经问世,便迅速广泛传唱,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这首歌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

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日寇的围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对此,毛主席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陕甘宁边区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实行生产自救,当年就开荒3.4万亩。”

合唱《军民大生产》前的朗诵词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

这儿,曾掀起过大生产的高潮

战士们扛起锄头奔向山冈

妇女们纺线织布一片繁忙

听,这是他们的劳动号子

歌曲:军民大生产

歌手:华语群星

填词:张寒晖

谱曲:张寒晖

歌词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

齐动员呀么嗬嗨,变工队呀么嗬嗨

互助组呀么嗬嗨,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

嚓啦啦啦索罗罗呔,满山川呀么嗬嗨

妇女们呀么嗬嗨,都争先呀么嗬嗨

手摇着纺车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儿

纺线线呀么嗬嗨,又能武呀么嗬嗨

又能文的呀么嗬嗨,人问我什么队伍一二三四

八路军呀么嗬嗨,自己动手么嗬嗨

丰衣足食么嗬嗨,加紧生产西里里里

嚓啦啦啦嗦罗罗呔,为抗战呀么嗬嗨

扩展资料

《军民大生产》,该歌曲收录在专辑《陕北名歌典藏 中国经典民歌VOL.1》中,2009-10-09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0首歌曲。

该歌曲其他版本

1、王二妮演唱的《军民大生产》,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梦想星搭档 第二季》中,2014-12-2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23首歌曲。

2、阿宝演唱的《军民大生产》,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梦想星搭档 第二季》中,2014-12-21发行,该张专辑包含了123首歌曲。

军民大生产歌曲原唱

军民大生产歌曲的创作者是张寒晖。

人民艺术家”张寒晖采风时,被这一带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感染,于是将信天游的调子和地方民歌《推炒面》相结合,创作出这首歌曲。

《军民大生产》歌词慷慨激昂、曲调雄壮豪迈,唱出了群众生产劳动的澎湃热情以及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作为革命精神与地方民歌相融合的作品,《军民大生产》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成为全体军民战天斗地、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助推器。

《军民大生产》歌曲创作背景: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军民大生产》(又称《大生产》),原名为《边区十唱》,雄壮欢快,鼓舞人心,成为全国几代人都会唱的经典红色名曲。

张寒晖受到启发,以华池民间小调《推炒面》为基调,以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背景,给这首民歌编入新词,创作出了高亢优美的劳动号子———打夯歌《边区十唱》。

这首歌曲内容通俗易懂,不久,这首歌曲便在陕甘宁边区广泛传播开来。新中国成立后,该歌曲被编排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四场《抗日的烽火》中,段落精简为5段,更名为《军民大生产》。

劳动号子有哪些歌曲

《打硪歌》
《榨油号子》
《榨菜号子》
<川江船夫号子>
<金沙江号子>
《摘石榴》
《打菜苔》
《四季颂淮北》
《打夯号子》
《打梿枷号子》
《平水号子》
《见滩号子》
《打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