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埃贡席勒的故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埃贡席勒,席勒的诗歌代表作是什么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勇敢捍卫人体艺术,挑战传统思想的天才画家——埃贡·席勒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电影赏析

6月25日,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完美落幕!《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电影让人们陷入对人体艺术的深思。在18世纪,社会对人体艺术是排斥的,但不乏有一些人是怀着赞赏的态度。悲惨的童年并没有埋没埃贡·席勒,甚至激励他用行动勇敢捍卫人体艺术,不仅让未成年的妹妹和姐妹花恋人做自己的人体模特,甚至面对拙拙逼人的法官也毫不畏惧,他抗议地说:“作为艺术家,我有责任捍卫艺术的自由,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质疑我的艺术作品。”并声称他的作品将摆在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纵观美术史,英年早逝的杰出画家不在少数,梵高37岁去世,马萨乔27岁去世,拉斐尔37岁去世,卡拉瓦乔38岁去世。

而今天,李美人推荐给大家的这部电影,也同样讲述了一位英年早逝的画家。它就是——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Egon Schiele: Tod und Mädchen

埃贡·席勒是20世纪最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同时,也是最饱受争议的艺术家之一。

他于1890年出生于奥地利,父亲是国家铁路局的火车站站长。

席勒15岁时,父亲死于梅毒,之后所有家庭财产都被他付之一炬。

在之后的人生旅途中,席勒时常回想起父亲,那迷乱而凄惨的影像总是令他十分恐慌。

或许,正是因为童年的遭遇,让席勒开始用画笔探索一个个人物背后癫狂而病态的内心世界。

年轻时的席勒,简直就是“天才”的代名词。

16岁,他就被维也纳艺术学院录取。

但后来因为不满于学校的条条框框,席勒在三年后选择了辍学。

之后,他和几位同学一起创建了一个名叫“新艺术家小组”的社团。

影片中,他不断强调这一名词,对“新艺术”的摒弃,对艺术家个性的彰显是他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对于艺术家来说,寻找精神上的缪斯是一生的课题。

而在本片中,一共展现了四位出现在埃贡·席勒人生中的美丽女性,她们都对席勒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称得上是他的缪斯。

第一位缪斯,是席勒的妹妹葛尔蒂。

16岁之前,妹妹一直就是哥哥席勒的人体模特。

姣好的容颜,窈窕的身材,足以让她胜任这一角色。

第二位缪斯,是一位舞台上的演员莫阿。

在席勒的邀请下,所有男性艺术家狂热非常的莫阿来到他的居所,为他做人体模特。

为了展现艺术,这位少女在城镇里常常光着身子,又蹦又跳。

世俗对其大加鄙夷,但在艺术家看来,这就是有生命力的东西。

第三位缪斯,是女模特出身的瓦莉。

席勒和瓦莉由于工作关系,而成为越来越聊得来的朋友,最后慢慢地开始同居。

他们在维也纳附近的新伦巴赫找到了一个颇具诗意的工作室。

然而,席勒被指控引诱了一位年轻的女孩。

媒体开始对他大肆抨击,“恋童癖”、“色情狂”等字眼充斥在报纸的主要版面。

而与之相对,是席勒展览的大获成功,各种好评如雪片一样飞来,令人欣喜。

案件最终以席勒诱拐未成年人罪名不成立而告终,但他却因为利用未成年人做色情展示而被判有罪。

并且,法官拿出席勒的一幅绘画作品,要求当堂销毁。

对此,席勒当然是拒绝的。

任何艺术,最可贵的东西是自由。

而面对现实世界,每个时代的艺术家往往需要与当下的道德或法律产生必不可少的冲突。

那些超前的、先锋的观念,总是让人难以理解,但真理往往就在此处。

席勒在庭上是这样抗议的,“作为艺术家

弗兰兹马尔克和埃贡席勒的共同点

然而,他们的理论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弗兰兹马尔克认为,行为是由环境因素和内在动机所决定的,而埃贡席勒则认为,行为是由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的。此外,弗兰兹马尔克认为,重要的是理解行为,而埃贡席勒认为,重要的是理解行为的社会功能,例如行为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文化。
总的来说,弗兰兹马尔克和埃贡席勒都是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他们的理论都深刻地影响了当代德国哲学,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席勒生平及代表作

一、生平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年6月12日-1918年10月31日)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

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埃贡·席勒生于奥地利图伦,他的父亲,阿道夫·席勒是任职于奥地利国家铁路局的火车站站长。他的母亲,玛莉·席勒,则是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克鲁姆洛夫。小时候,席勒曾去由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开设的学校,当时他的美术老师K。L。 史特劳区就已发现他的艺术天份,并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

二、代表作

素描》、《房子与色彩缤纷的晾洗衣服》、《水怪》、《死亡的行列》、《水怪们》、《波尔迪·罗津斯基》、《1910年母亲之死》、《向阳花》、《青年母亲》

 扩展资料

线条的装饰性效果:席勒在1917 年创作的一幅风景画《干洗房》中,他用棱角的线条去突出和表现自己的意图,如画面中质感柔软的衣物和天空中柔软的云,流畅弯曲的线条勾勒出随风飘荡的衣服、排列有序的房屋以及远山白云,具有明显的装饰意味。 

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席勒的作品中色彩丰富多变,充满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感,但色调却极为统一。作品中很多色彩都是非自然的,都是由画家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如《干洗房》画面中的装饰意味就很强,带着儿童画那种无拘无束的色彩,而这种场景只出现在童话世界中。

画面中大部分的物象都是以红灰、橙灰和绿灰色块组成,红灰的瓦片又穿插着绿灰和橙灰,白灰的墙上又呈现出蓝灰和橙灰色。这些都是画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再加工的,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整幅画作单纯而又富有变化,线条和色彩的微妙处理给人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透露出浓重的装饰性趣味。 

平涂的绘制:笔触富有韵律的起伏,在保持动感韵律的同时又不失去画面的和谐。如1910 年席勒绘制的《山丘景色》中,大片田野采用平涂的方式,变化多端的笔触使稀少的物象不失去其生动趣味。

席勒代表作

席勒的代表作品:《斜卧的女人》、《死神和少女(漂浮者)》、《干洗房》。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年~1918)奥地利绘画家,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

席勒的诗歌代表作是什么啊?

席勒的诗歌代表作是《干洗房》、《斜卧的女人》、《死神和少女(漂浮者)》。

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其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且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

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扩展资料:

在席勒的各种画作中,夸张的造型、大胆放纵的线条与极富个性的色彩成为他显著的绘画特征。席勒用富有激情的线条、破碎生冷的色块和生涩的笔触对物象进行夸张,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虽然埃贡·席勒在短暂的生命中处处显示出个性的桀骜不逊和对绘画成规的反抗。他用自己敏锐的直觉,真实地揭露人性的本质。席勒虽然像一个艺术“殉道者”一样饱尝苦难和嘲讽,但却以这种独特的艺术光辉照亮了欧洲艺坛,成为杰出的现代表现主义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