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的由来和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麦积山石窟春节期间是否免门票。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烟雨颩飘渺」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麦积山石窟在哪里 石窟始建于什么时候

1、麦积山石窟(Maiji Mountain Grottoes):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2、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3、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景点组成,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价值,是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和最具潜力的旅游胜地。

4、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5、2018年9月16日起,麦积山石窟景区试行实名制购票,其中窟区每日限售6400张门票。

6、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

麦积山石窟的由来和历史是什么?

麦积山石窟的由来和历史是:

石窟始建于后秦,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

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

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

麦积山石窟的构造:

麦积山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形的浮雕,柱顶不用斗拱。

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设计构思极其巧妙,这座崖阁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品。千佛廊长32米,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万佛堂又叫“碑洞”,跨进门,迎面是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双目微合,双手作接引之姿。

麦积山石窟在哪里

麦积山石窟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地处秦岭余脉,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已经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秦岭山脉西边的小陇山脚下,是一座奇形怪状的山峰,它的形状很特殊,就像是一堆麦垛,因此得名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的特点

麦积山石窟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价值,是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和最具潜力的旅游胜地。

放眼望去整个麦积山石窟就是被绿植团团包围的石窟,周围松竹丛生,处处绿意满怀又绚丽多彩,似乎眼前的空气都是绿油油湿漉漉的。重峦叠嶂,远处绿雾缭绕,群峰环抱,一秀崛起,突兀俊俏,麦积山就像是时光堆积的一个城堡。

麦积山石窟在哪里?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景点组成,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价值,是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和最具潜力的旅游胜地。

扩展资料: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

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什么著称

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著称。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东南秦岭山脉西段北麓,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石窟所在的麦积山,是一座岩壁陡峭、绿植环抱的孤山,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麦积。

麦积山石窟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而此栈道异常惊险。关于栈道,民间有「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的传说。据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夏朗云介绍,古时候,麦积山石窟为皇家石窟,建筑要求较高,开窟难度较大,所需木材较多。

为了确保「皇家石窟」的规模和「崇高」的地位,工匠须先将木柴累积,再搭脚手架至接近麦积山巅处,从高处开窟造像,层层往下造。造好洞窟后,从层层脚手架中拆除一部分,再留一部分作为栈道,便于通行。

「由上至下」的建筑方法,引出了「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的民间传说。目前,麦积山崖壁上仍有部分桩孔,后人从这些斑斑的凿痕中,体察着古人「愚公移山」般的智慧。

石窟因洞窟位置较高,且位置偏僻,在古代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人迹罕至」的局面,因此纯正的雕塑原作得以保存。石窟内南北朝时期主要洞窟中的雕塑,由水平一流的顶级工匠所造,高超的雕塑技艺让每一尊雕塑都异常生动、精细非凡。

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什么著称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著称。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子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麦积山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中国四大石窟为什么麦积山石窟名气不大?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集人文景观和优美自然景观于一体。 有“东方雕塑博物馆”的美誉。 不逊于其他三大石窟,却是四大石窟中名气最小的。

1.说起甘肃旅游,大部分游客都会想到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因为甘肃西部的旅游已经形成了以张掖、嘉峪关、敦煌为基础的成熟旅游线路。 正是这场大火带动了甘肃西部的旅游业发展。 由于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甘肃东部的天水与西部相距千里,使得甘肃东部的天水成为一个旅游岛,周边没有成熟的旅游线路。 与之相连的甘肃东大门天水,已成为游客前往甘肃西部旅游的中转站。 此外,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东南部的深山之中。 人数有限,游客的口碑相对较少。

2.甘肃作为西部省份,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其对旅游开发的重视程度远不及邻近的陕西。 虽然当地旅游部门有时会宣传宣传,比如拍电视剧。 但是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影响很小,而且影响很小! 很多人对麦积山石窟有很多误解,很多人都不知道天水有麦积山石窟。 甚至有人说是三大石窟,直接忽略了麦积山石窟。 果儿以前也遇到过,改正后才改口!

3.麦积山石窟作为国家5A级景区,无论从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道路交通等方面都有些不尽人意。 基本上只属于免费建设,去麦积山石窟的旅游大巴很少。 出行不便往往是游客投诉的对象。 虽然近几年有所改善,但经过几年的建设,一条旅游线路还没有建成,这让去麦积山石窟旅游成了一大难题。 国儿经常在网上看到投诉。 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无形中影响了景区的形象!

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明珠。 这里的造像反映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造像的特点。 它们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高高的溶洞,虽然名声差了一点。 但懂的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件艺术珍品。

麦积山石窟在哪个省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登麦积山看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是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誉为“东方雕塑馆”。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有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其显著特点,是洞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高达七八十米,极其惊险。攀登上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实属罕见。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2019年8月19日,沐浴烟雨,我登上了麦积山和仙人崖。我很庆幸,有那么多超过60岁的人望而却步,我却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麦积山石窟

麦积峰高耸上天,悬崖陡壁绕云烟;

凌空开造千佛洞,了却一愿修佛缘。

千载续接一件事,慰藉众生脱苦寒。

试问痴情无信仰,何谈脚下万丈渊?

2019年8月21日晨草

登麦积山看石窟

头顶三尺天,脚下万丈渊;

山鹤飞不过,灵猿也难攀。

悬崖响鬼斧,石窟话月圆;

只要肯登攀,世事有何难?!

2019年8月22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