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烟雨相思醉」消息,近日,洛阳桥,洛阳桥的简要介绍是什么??引发热议,洛阳桥豫剧电影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洛阳桥的简要介绍是什么?

洛阳桥的简要介绍如下:

洛阳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洛阳桥头有一座蔡襄庙,供奉修建洛阳桥的泉州太守蔡襄。镇上现在很多老人也都知道他们来自于河南洛阳。

洛阳桥不在洛阳,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洛阳桥都以为是河南洛阳。其实是在泉州惠安县洛阳镇,镇上的居民原来来自于河南洛阳。由于思念家乡就把居住的地方叫做洛阳镇。

洛阳桥背后故事:

洛阳桥下,本来是洛阳江内海,据说真武大帝在得道成仙之时,曾抛弃凡躯,把自己的肚肠扔在了江中,日久之后,化作龟蛇两怪,祸乱人间。

有一日,渡船离岸,行驶到了洛阳江中,忽然间风雨大作,江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浪。遥遥之中,可以看到巨大的龟蛇出没在江涛间,张着巨口,似乎要吞没江中的一切生灵。

小小的渡船眼看就要被波涛吞噬,渡船之中,每个人都吓得面无人色。渡船之中,有一位来自莆田的孕妇,暗自发愿说:“希望今天能和同船的人侥幸生还,腹中的孩子生下来,如果是男孩,一定要让他修建跨海大桥,普渡经过此地的所有人。”

忽然间,从上空传来一阵怒喝:“蔡大人过江,龟蛇两怪休得无礼!”

龟蛇急忙遁逃,江面上恢复了风平浪静。莆田孕妇的丈夫正是姓蔡,她心想腹中孩子日后必定是非凡人物,于是从小就督促他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并经常把过去的经历,说给他听,使得他从小就有了修建大桥的决心。

洛阳桥在哪 洛阳桥的简介

1、洛阳桥在福建省泉州市。

2、洛阳桥(Luoyang Bridge),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3、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民国27年(1938年),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1962年,洛阳桥进行维修;1963年4月,洛阳桥维修完成通车;1993年,洛阳桥进行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古桥旧貌,开放通行。

4、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交界,该桥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

洛阳桥位于哪里洛阳桥的故事

洛阳桥位于哪里关于洛阳桥的故事

  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东郊二十里,一条碧波荡漾的洛阳江入海汇流处,横跨着一座驰名中外的宋代梁式海港大石桥——洛阳桥。它是宋代名臣蔡襄在泉州当太守时建造的。

  相传北宋嘉佑年间,洛阳江是一个乡野古渡,名叫“万安渡”。这里水深流急,江上时有骤风暴雨,水怪作浪,不少船舶翻沉海底,无数渡客命丧黄泉。天符三年(1012年)仲夏某日,一艘渡船平缓驶近江心,瞬间,雷霆万钧,风浪大作,眼看小小的渡船激烈颠簸即将沉没,渡客惊慌失措。此时,空中划过一道电闪,传来仙人声音“蔡大人在船上,诸怪不得无礼!”只见蛇龟众妖闻声逃遁。顿时,风平浪静,渡船安然靠岸。渡客议论纷纷,觅找“蔡大人”,惟见坐船中间的孕妇卢氏,丈夫姓蔡,大家都说这未出生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个贵人,卢氏许愿,生下的孩子若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阳江上修一座大桥。

  卢氏回乡后生下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蔡襄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奋发苦读,博学多才,谨记母训。天圣八年十八岁的蔡襄考中进士,授封端明殿大学士。他时刻惦记母亲建桥的嘱托。一次,他奉召陪皇帝游览御花园,蔡襄巧施小计,托小太监用蜂蜜在芭蕉上写下两行大字,蚂蚁成群结队爬上蕉叶吮吸蜜汁,皇帝发现蚂蚁排字蕉叶的奇观,不觉脱口念道:“蔡襄,蔡襄,本府作官!”蔡襄急忙跪地叩拜谢恩,皇帝被他事母至孝许愿造桥的爱心感动,调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太守到泉州赴任不久,便召集属僚商议倡建洛阳桥。几番到江边巡视察勘,招贤纳士,筹集资金,皇佑五年5月4日,一个浩大的.建桥阵势排开了。只见一船船石料抛下江中,狂涛汹涌,撞翻木船,所抛石块被冲不见踪影。历时数日,桥墩难以奠基。工程受挫他彻夜难寝,梦幻中忽见白发仙人指点迷津,蔡襄感悟,疾拟黄牒一道,求助龙王神力“退潮三日,稳下桥基”。正愁传唤无人当差,忽见府衙中站立一位衙吏,彪形大汉,名叫夏得海,欣然受命下海。夏得海被潮水卷入水府,龙宫公主设宴款待,醉倒水族宫。醒来时身上黄牒丢失,手心涂上“醋”字,得海不解其意,踉跄回府禀报。蔡襄见“醋”大悟,这“醋”字拆开来不就是“廿一日酉时”么?分明是神灵的托助。于是,全城张贴布局,率众按时奠基。适日酉时,潮退抛石,砌筑桥墩。当砌得最后一座桥墩时,江边石料用尽,如果不在退潮时砌完桥墩,一旦潮涨,势必造成前功弃尽。危难之时,恰逢仙人吕洞宾云游万安山,放眼望去,赞叹蔡襄建桥的壮举,即挥拂尘点击,漫山岩层顽石一块块滚下山崖落定海滩,为奠基送来“及时雨”。

  一波刚息,一浪又起。工地上因缺乏一大批铺设墩架木料影响施工进度,蔡太守心急如燎,夜阑人静喜得梦,又见仙人指点,须差人到清源山诚请“三人一目仙”帮助。他觉醒又传唤夏得海前往探究。夏站在山麓半天,不见人踪,傍晚忽见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踉跄路过,其中两个皆盲,一个只睁一目,夏认出诚请之仙人,苦苦恳求,仙人答应,念咒语:“洛阳江头,古井一口,木可造舟,水可饮酒”。翌日,江畔果有一口古井,喷泉似地涌出许多杉木。造桥民工欣喜万分,搬杉搭架,痛饮井水,果然甘甜似酒。

  长桥即将竣工,潜伏江底的龟蛇众妖拒不服输,纠集江里九十九条蛟龙,疯狂地向石桥反扑,搅得通天昏暗,浊浪排空。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南海观音遣派八仙前来除妖,洛阳江面展开一场殊死的大厮杀。喜见铁拐李、韩湘子、何仙姑众仙各显神通,施展绝技,把这群孽龙烧死江中。

  蔡太守在建桥中设计、施工,聚集能工巧匠超群的聪明才智,攻克不少工艺技术难关,创造出人间奇迹。“筏形基础”,用竹筏等工具,沿桥梁中抛石成矮堤,在矮堤上造桥墩。“种蛎固石”,在桥墩与矮堤间种植牡蛎,使其繁生,以海生动物外壳的力度与桥墩石胶粘增固。“浮运架桥”借助潮涨船高,把大石板托举铺架桥墩之间。(祝福语lLYsC。Cn)

  正当建桥进展顺利之时,财库匮乏,募金耗尽,襄母卢太夫人带头乐捐,卖去老家良田160亩捐资造桥乃亏空巨额。火烧燃眉,又是仙人庇护,南海观音力士驾驶祥云,轻轻摘下一片荷叶,当空一吹,闪现一位花容月貌美女泛舟洛阳江面,声称谁若能用金钱投中,她愿嫁与为妻。消息传开,一时两岸人头攒动,不少富豪子弟运银载金抛掷美女,只见,金银似雨点般投落小舟,却无一人投中美女身上。轻舟载满千金万银,载满建桥民工的企盼。这样,资金筹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跨海长桥建成了,桥长834米,宽7米,两翼建有栏杆,雕有石狮,有七亭、九塔点缀其间。嘉佑四年(1059年)隆冬,彩虹当空,江清如镜,洛阳江两岸人民喜气洋洋,锣鼓喧天,载歌载舞欢庆历经七年风雨建成“万安天下第一桥”。

  洛阳桥建成后,蔡襄撰写《万安渡石桥记》并刻石碑于岸南。这篇153字的碑文雄伟遒丽,气度轩昂,堪称殊世书法之瑰宝。蔡襄没有贪天之功为已功镌刻自己的名字,而是肯定了造桥中卢锡等15位精英的功绩,体现出他廉洁实干,济世安民的高风亮节。

洛阳桥的简要介绍是什么?

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城东13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原名万安桥,建于北宋年间,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

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洛阳桥是古代著名的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

洛阳桥名字由来

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

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洛阳桥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海内第一桥”洛阳桥:每块石头都在讲述着“海丝”的故事【7】

洛阳桥的简要介绍是什么?

洛阳桥(Luoyang Bridge),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


扩展资料:

建筑结构

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 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

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一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



洛阳桥在哪

  洛阳桥位于洛阳口,距离福建泉州城5公里处,隶属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桥的原名是万安桥,是由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的建桥工程,从公元1053年至公元1059年,历时七年,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造而成。

  洛阳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2021年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全长834米,宽7米,桥墩是用长条石交错垒砌而成,可以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洛阳桥采用的筏型基础和种蛎固基法,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的洛阳桥

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的洛阳桥,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其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

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交界,该桥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洛阳桥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

该桥名称由来

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闽南语。

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福建洛阳桥是一个什么景点?它都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洛阳桥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桥之一。其造桥技术先进,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得到文人贤士到访,获得褒奖称赞。

一、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典范。

福建洛阳桥位于泉州市,因为其建造地址在洛阳港口而得此美名,是我国首座跨海梁式桥,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是古代官民齐心协力,通商开展海洋贸易,建造交通基础设施的典范。

二、具有先进造桥技术,让桥梁专家游客称赞不已。

桥墩是长方形石砖交错结构,两侧尖锐,中间圆润,便于承接水流冲击,能够减轻桥墩受海浪冲刷造成的压力。桥梁建造者在桥梁地基上养殖牡蛎,利用其生长附着力强的特点,将桥墩与地基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桥梁结构整体稳定性。桥梁经历多次大地震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屹立不倒。

三、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让游客流连忘返。

洛阳桥修建于宋代,距今有一千多年悠久历史。每到夏季,桥面周围榕树生长郁郁葱葱,石桥横跨洛阳江面,微风吹过,水光涟漪,与桥面浑然一体。石板瓷砖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海浪击打在桥下的海石,发出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声响,引人入胜。人们走在桥上,望着宽广开阔的江面,吹着海风,放慢思绪,停下脚步,沉醉于洛阳桥的美景之中久久不愿离去。桥面的南北两侧各有两尊石雕人像,为守护桥梁的卫士。护桥将军身披盔甲,手拿宝剑,威严庄重,守护洛阳桥的安宁。除此之外,桥上还坐落着六座宝塔,塔上刻有石字、碑刻和襄祠。

四、文人墨客到访,为洛阳桥留下诗篇。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在2011年到访过洛阳桥,用脚步丈量洛阳桥,留下《洛阳桥》的诗篇,并且给出了“洛阳桥完全可以媲美都江堰,建桥的古人富有智慧,非常了不起”的盛赞。

总结

洛阳桥历史悠久,风景独特,造桥技术先进,是我国古代桥梁建设的优秀作品,值得一去。

洛阳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洛阳桥最大的特点:牡蛎法固定桥墩,采用植蛎固基的作法,在江底沿桥中线抛石块,建造筏形基础,然后植入牡蛎,通过牡蛎无孔不入的繁殖,把分散的石块胶固成整体。

洛阳桥坐落于我国福建省泉州市,是从古代一直传承到现代一座桥梁建筑。那么洛阳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详细内容

  • 01

    洛阳桥最大的特点牡蛎法固定桥墩。由于所处地段濒临洛阳江入海口,潮水涨落造成的水头冲击力很大,靠石块自重来达到桥墩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这座桥采用植蛎固基的作法,先在江底沿桥中线抛石块,建造筏形基础,植入牡蛎,通过牡蛎无孔不入的繁殖,把分散的石块胶固成整体,以作为桥的基础,然后在稳固的基础上再用大石块砌出四十六座桥墩,上放巨大石梁,然后铺石板。

  • 02

    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 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

  • 03

    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

  • 04

    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一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

  • 05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洛阳桥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什么?

洛阳桥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

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交界,该桥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

建设成果

洛阳桥址位于福建省江海汇合处,江潮汹涌,浪涛搏击,近千年前的中国桥梁工程师们,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

所谓“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 洛阳桥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

为了巩固基石,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仍可以从那些缀满白色蛎房痕迹的桥墩石 ,洛阳桥的建造,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它为南宋时期泉州漳州出现的大规模造桥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