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个人取向资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题,很郁闷 个人取向量表「一定记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求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

1、 我认为/ 一寸光阴一寸金0这句话是正确的。
2、 我通常把每天的活动安排成一个日程表。
3、 时间就是效益0这句话是正确的。
4、我每天都给自己指定一个学习目标。
5、无论做什么事情, 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时间因素。
6、 我以为将来比现在和过去更重要。
7、 我总是把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在活动效率最高的时间里去
做。
8、无论做什么事情我总是既有短期安排又有长期计划。
9、目前我尚年轻, 浪费一些时间无所谓。
10、 在每周开始之前, 我都制定了目标。
11、 对每个人来说, 时间就是一切。
12、 在每个学期我都要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13、 我认为我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上的时间分配是合理的。
14、 我总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做重要的工作上。
15、 在新年开始的时候, 我通常都要制定这一年中自己的奋
斗目标。
16、 我相信时间就是生命。
17、 我课后复习功课的时间是由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来决定
的。
18、 我认为时间是可以有效地加以管理的。
19、 我通常把重要的任务安排在计划表的重要位置上。
20、 我能够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21、 我经常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
22、 如果有几件事要同时做, 我经常要衡量它们的重要性来
安排时间。
23、 我能够很好地利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
24、 我对自己设定的目标充满信心。
25、 我对每个星期要做的事情都有一个计划安排。
26、 我经常对自己利用时间的情况进行总结。
27、 在处理好几件事情的时候, 我认为最好是每件事情都做
一些。
28、 利用好时间对我具有重要的意义。
29、 我对自己浪费掉的时间深感懊悔。
30、 我确定的目标通常都难以实现。
31、 世上最宝贵的是时间。
32、 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33、我通常根据学习任务的重要性来安排学习的先后次序。
34、 只要是重要的工作, 我一定要挤时间去做。
35、 我相信我的计划安排通常是合理的。
36、 我认为我对事情重要性的顺序安排是合理的。
37、 要做的事情很多, 我却能处理好这些事。
38、我常常与同学交流合理利用时间的经验。
39、 我认为时间就是力量。
40、 我通常都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1、 我常常对自己的工作在什么时候完成没有一个期限。
42、 我每天什么时候学习, 什么时候玩都有一个清楚的想法。
43、 为了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我经常学习有关如何有效利用
时间的知识。
44、 我总是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检验自己的计划。

评分标准

一、时间价值感(10个项目)
1、个人取向:1、5、6、9、16、28;(9反向计分)
2、社会取向:3、11、31、39;

二、时间监控观(24个项目)
1、设置目标:4、10、15、17、40;(17反向计分)
2、计划:2、8、12、25、41(41反向计分)
3、优先级:7、19、22、27、33;(27反向计分)
4、反馈性:21、26、38、43、44;
5、时间分配:14、34、37、42;

三、时间效能感(10个项目)
1、时间管理效能:18、20、23、32、29;
2、时间管理行为效能:13、24、30、35、36;(30反向计分)

如题,很郁闷

这类测试,完全不必郁闷,是HR的辅助手段而已,不能仅凭此判断能力,您大可不必自责。

心理测验分为两大类:
1、认知性的,包括智力、性向、成就、语言、视动协调等几大类;
2、另一种是非认知性或情绪性的,包括人格、兴趣、动机、态度和价值观。

做心理测试的公司有两类:
1、只在面试时使用,了解人员价值观、心理倾向、性格等,测试是否适合本公司岗位要求。
2、不仅面试时使用测试,录入后仍喜欢使用心理测试,就是HR老大比较喜欢用这个评判人、折磨人。
3、追风,流行做心理测试,咱公司就也做一个,做完拉倒,啥也不影响。

心理测试的可信度:
1、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自行研发的心理测试题,出于公司岗位要求,比较苛刻,完成的是神。有的是以此作为强迫你出局的手段,不完全可信。
2、普遍采用的心理测试,测,如基氏人格、赖氏人格、柯氏性格量表、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大专人格测验、个人取向量表等。这类测试大众化,即使测评不通过,也只代表你不适合这个公司的这个岗位,不代表你不适合其他岗位或者其他公司。

总之,没必要因此气馁,不必因测试郁闷,失去信心。肯定有合适的公司合适的岗位等着你,放开包袱,自信满满的去面试。

请问黄希庭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的使用方法,急!!

自我价值感量表
总体自我价值感题:6,7,22,34,43,46
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题:4,32,41,47,48
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题:17,26,30,51,53
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题包括:
人际价值感题:1,9,11,54
心理价值感题:2,14,20,31
道德价值感题:19,21,49,55
生理价值感题:13,16,24,50
家庭价值感题:3,12,18,56
社会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题包括:
人际价值感题:15,23,25,36
心理价值感题:10,37,38,39
道德价值感题:27,28,29,45
生理价值感题:8,33,35,44
家庭价值感题:5,40,42,52
反向题有:4,5,9,10,11,12,16,18,22,25,32,37,41,42,46,48,53,54。
评分为1-5分。反向题相反。用spss将数据输入,并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各个分量表的均值、标准差,也可以进行差异性检验,还可以与常模进行比较。

标准化智力评定的唯一方法是

智力障碍诊断主要依靠智力测试和适应行为评定的结果进行判定。智力测验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测验,主要测验言语和推论能力,能最大限度了解儿童智力潜在能力。智力测验分为婴幼儿时期使用的发育测验和大年龄阶段使用的智力测验两类。按精确程度智力测验量表分为筛查法和诊断法两种。

筛查量表:①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wer development screening test,DDST),适用于0~6岁的儿童,此量表在我国标准化后,称为小儿智能发育筛查法。此量表的结果判断为正常(DQ>90)、可疑(DQ=89~68)、异常(DQ<68),可疑和异常要进行诊断量表测验。丹佛发育筛查问卷适合社区儿童发育监测。②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pocabulary test,PPVT),此方法可测定小儿对词汇的理解能力。

诊断量表:①盖塞尔(Gesell)发育量表,适合于小于3岁儿童。它包括5个领域,即适应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及个人社会行为等。②4~6.5岁可采用韦氏学前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rligence,WPPSI)。③6~16岁儿童可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r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简称WISC),它包括理解、算数、背数、类同、填图、词汇、常识、数字广度、图片、拼图和积木,较好地反映了智力的整体水平和各个侧面,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儿童的智力高低。

适应行为评定: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涉及大量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内容,常常通过对经常接触儿童的人进行访问、调查,能较客观地反映儿童适应行为的现有水平。我国常用的儿童适应行为量表有两种: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用于6个月~14岁;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用于3~12岁。其内容为:独立功能因子(包括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4个分量表)、认知功能因子(包括语言发展和时空定向2个分量表)和社会/自制因子(包括个人取向和社会责任2个分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其评定内容主要包括(进食、修饰、洗澡、穿脱衣物、括约肌控制)、运动(床上运动,转移、坐、站、步行、上下楼梯)及家务、阅读和使用交通工具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