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罗马帝国的兴衰论文(西罗马灭亡原因(论文))和罗马帝国的兴衰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苦瓜汁i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罗马帝国的繁盛与没落的论文500字

论。,文专。业。,代。写。,。,繁荣原因:
公元一、二世纪,随着统一帝国的巩固,随着奴隶制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奴隶生活水平和法律地位的提高,罗马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罗马帝国的繁荣,就是以城市资产者的兴旺为基础的

帝国初叶,帝国政局的稳定,帝国境内的有秩序与和平以及土地私有制原则的确立,国家对土地私有者的“有限”保护和自治市的大量出现。当然,部分自由民鄙视劳动和不愿务农的倾向,也促进了大地产的发展。 意大利本土的农业虽因各种原因开始趋于衰落,但各行省的农业却发展迅速。

帝国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促使工商业有较突出的发展。相对和平的政治气氛,首先有利于各地的交往。在全帝国境内各族居民均可自由旅行,从幼发拉底到泰吾士河无需任何护照,商贸往来皆很方便。 除客观条件外,社会各阶层对工商业态度的改变也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元首和出身骑士阶层的新官僚阶级已不像旧元老贵族那样对工商业不屑一顾,他们都很关心经济利益,于是工商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分析罗马帝国经济繁荣和走向衰落的原因

第一,元首制下缺乏明确的继承法,结果元首一去世,接着就是内战,帝国后期政治上最大的缺陷是没有使足够的人参与政府活动,帝国的居民大多数是不参与政治的臣民,沉重的税收常常使他们对帝国心怀仇恨。
第二,罗马最严重的经济问题是由奴隶制度和劳动力短缺所引起的。罗马城市主要依靠奴隶生产的剩余产品,但是奴隶承担的劳动过于繁重,以致无法通过繁衍后代来补充奴隶队伍,随着对外政府战争的结束,战俘奴隶的来源断绝了,结果乡村生产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少;奴隶制度使罗马的奴隶主不关心发展生产技术。
第三,缺乏公民理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不能依靠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理想,这主要是由于连年的战争和沉重的赋税负担造成的。地区之间的分歧、公共教育的缺乏以及社会的分层进一步阻碍了任何统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西罗马帝国是伴随着人们的普遍冷漠而走向历史的尽头的。
繁荣:
公元一、二世纪,随着统一帝国的巩固,随着奴隶制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奴隶生活水平和法律地位的提高,罗马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罗马帝国的繁荣,就是以城市资产者的兴旺为基础的
帝国初叶,帝国政局的稳定,帝国境内的有秩序与和平以及土地私有制原则的确立,国家对土地私有者的“有限”保护和自治市的大量出现。当然,部分自由民鄙视劳动和不愿务农的倾向,也促进了大地产的发展。
意大利本土的农业虽因各种原因开始趋于衰落,但各行省的农业却发展迅速。
帝国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促使工商业有较突出的发展。相对和平的政治气氛,首先有利于各地的交往。在全帝国境内各族居民均可自由旅行,从幼发拉底到泰吾士河无需任何护照,商贸往来皆很方便。
除客观条件外,社会各阶层对工商业态度的改变也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元首和出身骑士阶层的新官僚阶级已不像旧元老贵族那样对工商业不屑一顾,他们都很关心经济利益,于是工商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罗马帝国的论文

罗马帝国(Roman Empire)(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正式名称元老院与罗马人民,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193年—476年两个阶段。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鼎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国,至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帝国正式分为两部分(395年)。西部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部帝国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史学家更多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 前509年,罗马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军事将领凯撒夺取了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此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从370年左右,罗马就已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梅蒂奥拉努(今米兰),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但耐人寻味的是,东、西罗马帝国彼此并非敌对关系,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同声共气。此后100年间,罗马城多次被外族攻占和血洗,西罗马帝国的实力和威严一落千丈。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解体,末任罗马皇帝自己发出退位诏,宣布西罗马帝国不复存在,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独立。东罗马帝国却得以保留,即后来的“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虽然于476年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废黜。然而罗马人在巴黎地区的统治一直持续到486年,那一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兰克人墨洛温王朝的国王克洛维彻底打败了罗马人,建立了法国的前身法兰西亚(Francia)。其后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壮大,到800年王国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统一了今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北意大利、奥地利西部、西班牙东北角的领土,史称查理曼帝国。罗马军队的待遇相当不错,皇帝赛维鲁曾说:“让士兵们发财,不要管其他人”。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此后.罗马开始了长期的对外扩张历程.罗马扩张的第一个对象是当时地中海一个强国迦太基.陆续夺取了西西里岛.科西嘉岛.撒丁岛以及阿尔卑斯山以南的一些地方.最终攻占迦太基城.迦太基统治下的广大地区从此成为罗马人的阿非利加省.与此同时.罗马还在向东部扩张.通过同马其顿人的三次战争.控制了希腊.然后.又派兵侵略叙利亚.控制了西亚部分地区.在西部.罗马人也侵占了许多地方.今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很多地方都被纳入罗马的版图之内.凯撒统治时期.还两次派兵侵入不列颠.屋大维率领的罗马军队又灭亡了埃及.把埃及并入罗马.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当时.罗马帝国的版图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北达莱茵河和多瑙河 。

写一篇小论文 评述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此后,罗马开始了长期的对外扩张历程。罗马扩张的第一个对象是当时地中海一个强国迦太基,陆续夺取了西西里岛、科西嘉岛、撒丁岛以及阿尔卑斯山以南的一些地方,最终攻占迦太基城。迦太基统治下的广大地区从此成为罗马人的阿非利加省。与此同时,罗马还在向东部扩张,通过同马其顿人的三次战争,控制了希腊,然后,又派兵侵略叙利亚,控制了西亚部分地区。在西部,罗马人也侵占了许多地方,今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很多地方都被纳入罗马的版图之内。凯撒统治时期,还两次派兵侵入不列颠。屋大维率领的罗马军队又灭亡了埃及,把埃及并入罗马。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当时,罗马帝国的版图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北达莱茵河和多瑙河
A.时间: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

B.原因:战争停止、统治政策加强:

C.表现: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怎样评述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采用一分为二法)

A.暴力征服造成灾难: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

B.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道路建筑、拉丁文字、基督教会、罗马法律等

西罗马灭亡原因(论文)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摘要:以史为鉴,西罗马帝国由昔日辉煌走向腐败堕落,每况愈下,如一大厦倾圮,一朝灭亡。罗马帝国的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深思借鉴。

关键词:西罗马帝国、道德沦丧、奢侈腐化
古罗马帝国曾经称霸欧、亚、非三大洲,把浩瀚的地中海变成了自家的“内湖”。罗马城,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由一色的大理石砌成,这座“永恒之城”足以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想不到,万世基业居然急剧衰亡:395年,帝国高层闹内讧,随即分裂成东西两块,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其实就是两个国家;熬到476年,西罗马帝国最终被日耳曼人干掉了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西罗马帝国灭亡是欧洲文明的倒退,是世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逆淘汰。在帝国灭亡后的一次会议上,就有人叹息:“雄伟的建筑物被捣毁,珍贵的典籍被付之一炬,繁荣的城市被废弃,纤弱高贵的妇人成为野兽手中的玩物”。但西罗马帝国到底是怎样灭亡的呢?
道德的沦丧历来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之一。据说图拉真统治期间,罗马城有32000名娼妓。假如我们相信一些古典作家的说法,同性恋在当时是极其普遍的,甚至是时髦的现象。当时的罗马街头整日整夜游荡着大批的流氓无产者。3-4世纪,罗马的流氓既无收入又鄙视劳动,终日的兴趣只在于出卖自己的选票和观看野蛮的角斗。这时的角斗比以前规模更大,更加血腥,狮子、老虎等猛兽也被引进剧场,与赤手空拳的角斗士进行生死决斗。参观角斗的既有愚味无知的下层民众,也有富裕的达官贵族。各种宴会通宵达旦,为追求美味珍馐入口时的美妙感受,他们在饱餐之后吃催吐的药物,以便再吃。呕吐物把台伯河水弄得污秽不堪。罗马社会道德的沦丧表明:其文明已进入腐朽、衰败的阶段。
奢侈腐败,传统优良的道德精神被摧毁。许多罗马史学家都认为,在迦太基沦陷后,罗马人变得过于贪财和骄奢淫逸。各级官员由个人野心和权力的贪欲所驱动,只为个人利益而非共和国利益忙碌。这种局面变在来年导致 严重的内乱。[1](P.29)
当罗马人回首往事的时候都把早期共和国的那段岁月视为黄金时代。在那时,罗马人的传统美德,比如诚实、节俭、适度、谦虚、勇敢等,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据史载,像西庇阿那样的大将军都自己下田劳作,为人谦虚。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名叫做辛辛那图斯的罗马将军,应召放下耕作的犁耙,受命准备指挥一支大军同埃奎人作战。他在半个月之内完成了这一切,并在打了一场著名的胜仗后马上解甲归田,回到他的农场重操旧业。在其后几个世纪里,当罗马人的生活似乎变得过于奢华和腐败后,罗马人回顾像辛辛那图斯这样的人时,都肃然起敬。[2](P.17)帝国时代的罗马,许多人认为家庭生活水平比起共和国时代下降了。这样的抱怨成了时尚:太多的财富和过分的奢侈已经毁掉为了“我们祖宗的习俗”。
早期的基督教作家以及后来的历史学家和道德主义者都一直这样断言:“罗马帝国衰亡是人性关系堕落,生活奢侈和挥霍放荡的结果。”[3](P.133)德国历史学家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说:“财政的困境部分原因于例常与异常的花费,部分原因在于处理不善。……这些开销虽然浩繁,罗马的财源本来并非不能应付,然而罗马人的行政效率却已大不如前,究其原因,是受了民心的普遍松弛,及寡廉鲜耻的影响。”[4](P.205)公民道德精神衰败,帝国晚期,大多平民蜕化,脱离生产,无所事事,成了无业游民。他们醉心于向政客出卖选票,鼓噪于市,滋扰事端,成了一股产生社会,又腐化着社会的病态力量。贪污、腐败,政治日益黑暗,军纪松弛,战斗力下降,公民集体涣散,风气日益败坏,堕落,放荡,生活日益沉沦,帝国在外族入侵的那一刹那彻底瓦解了。奢侈的生活,摧毁了罗马人传统、优良的道德精神。渐渐泯灭那颗为国家奋斗,谦虚,诚实的进取心。个人私欲和贪念膨胀,堕落放荡,造成古代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腐朽,社会病态,各个阶层渗透着腐败堕落,传统道德已成为昔日的回忆。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如昙花般熔赫一时,昔日的辉煌还没有来得及回忆,就顷刻消失了。
参考文献:
1.[1] [2](英)彼得�6�1阿克罗伊德著,冷杉,杨立新译,《古代罗马》,生活�6�1读书�6�1新知三联书店,2007.1
2. [3](德) 奥托�6�1基弗著, 姜瑞璋译,《古罗马风化史 》, 沈阳:辽宁 教育出版社,2000
3. [4](德)特奥多尔�6�1蒙森著,李斯等译,《罗马史》,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9

古罗马帝国的兴衰

古罗马大至经过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年一509年)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罗马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年一公元前27年)相当于中国战国到西汉和帝时期。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一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三个时期。公元前八世纪意大利台伯河附近七个山丘的村庄走向联合,修建城l墙。

这就是罗马城,也叫七丘之城。罗马是一个城邦国家,由于缺泛安全感,罗马人不断对外发动战争。公元前五世纪一公元二世纪的扩张使罗马从一个城邦国家成为环地中海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面积五百万平方公里,地中海变成内陆湖。古罗马政府是集贵族政治,寡头政治和民主政治成为一体的奇特混合物。

在共和时代以前,政府权力集中在元老院手里。公元前27年,元老院投予屋大维做奥古斯都,建立元首制,罗马共和国事实上被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帝国的皇帝继承和中国的血缘关糸继承不一样,两个两帝可以是父子,兄弟,或者朋友,总之强者为帝是那个时期的常态。

强盛的帝国维持了四百年。公元三百九十年罗马帝国分为两部,以罗马城为首都的叫西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叫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在内部奴隶起义和日耳曼人打击下很快衰落下去。410年,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攻迫罗马城,西罗马皇帝成了傀儡。

476年罗马雇佣军首领日尔曼人奥多亚克废掉西罗马皇帝奥斯都,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占军事坦丁堡。这样在西罗马灭亡千年后,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罗马帝国的辨证法,历史,法律,数学,天文,几何学,建筑等是现代欧洲文化的源泉。

扩展资料:

1、语言

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亦是意大利地区的当地语言。拉丁语在帝国时期至少分为两类:即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古典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而通俗拉丁语一般作为口语。

古典拉丁语非常稳定,从帝国时期一直到中世纪都没有发生改变。通俗拉丁语在帝国的各部分都有方言,改变非常多,逐渐演变成罗曼语族诸语。尽管拉丁语是帝国的官方语言,但希腊语是帝国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尤其是在帝国东部的省份。

甚至在罗马城,希腊语也成为了教育用语和上流社会的语言。希腊语是宗教(基督教)、科学和艺术领域中常用的语言。4世纪时,希腊语在帝国的西部逐渐失势,拉丁语占了上风。

5世纪早期,标准拉丁语译本的圣经的出版反映了这一情况。西罗马帝国也逐渐开始排斥会说希腊语的人。这造成了后来帝国东西两部分在文化上的分裂。希腊语则从610年以后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其他如亚拉姆语、科普特语、亚美尼亚语等也在帝国境内通行。

2、外交

罗马一开始只和周边的一些小国进行贸易、外交,范围小。直到前138年至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通过丝绸之路间接同罗马展开贸易;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便无功而返;

据《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即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首次派使臣到达汉都洛阳,并赠送汉桓帝象牙、犀角等礼物(并未证实,可能是大秦商人所为)。双方还彼此输送自己的物产和技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使东西方人民受益匪浅。

汉朝用丝织品、茶叶、瓷器来换取安息、希腊、罗马和马其顿的宝石、香料、药材和玻璃器具。罗马商人也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东方的宝石、翡翠、木棉和印度的犀角、象牙等珍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兴衰的历程是怎样的?

公元前6世纪建立了寡头政治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200年间,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公元前27—476年是罗马的帝国时期,从屋大维执政到公元193年的200年间是罗马繁荣、发展的时期。疆土辽阔、经济发达,使罗马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公元3世纪起,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为东罗马、西罗马。公元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所灭。

罗马帝国是如何衰落的?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领属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旧址,故又称拜占庭帝国。 从罗马分裂时起,首先从军事领域,两个国家出现了分歧,西罗马一直在沿用着守旧的步兵为主力的作战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探索骑兵为主力的作战方式。两个同源的国家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并且还展开过对抗。西罗马军队败多胜少。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527-565年),拜占庭(东罗马)占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进攻罗马,555年消灭东哥特王国,击败西哥特,占领意大利、西班牙东南部、北非以及西地中海各岛。为当时地中海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东罗马帝国丧失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十一世纪后,趋于衰落。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卑鄙地背叛了不自己的承诺,偷袭了君士坦丁堡,被拉丁帝国所取代。1261年拜占庭复建,但其领土只包括小亚细亚西北部、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海北部一些岛和伯罗奔尼撒若干据点。十四世纪后,奥斯曼帝国不断对拜占庭入侵。 14世纪末期,拜占庭军队丢失了安纳托利亚这个重要的马匹盛产地,东罗马的核心部队——拜占庭骑兵的建设受到巨大影响,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1461年拜占庭灭亡。

求采纳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兴衰史对中国的启示?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贤能的君王可以兴国,骄横残暴的帝王导致国破家亡。孟德斯鸠认为,罗马的兴盛,成为地中海世界霸主的原因之一是国王的贤能与开明。他说:“罗马繁盛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国王都是伟大的人物。在历史上,除此之外,我们再也看不到不间断的一连串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和统帅。”何为明君?按照当年魏征答李世民之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位贤主应能广开言路,高瞻远瞩,深得民心。

第二, 重视制度建设,保障民主政治。孟德斯鸠认为,罗马早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而限制了个人权力,保障政治民主化,使罗马强盛,成为世界大帝国。后来,皇帝独裁专断,制度被废弃了,民主精神退化了,结果罗马帝国灭亡。权力可以用来造福于人民,但不受制约的权力则是腐败的根源。监察制度是防范权力腐败的手段。设立监察官职位,可以对个人权势进行制约。今日的检察院、监督局或许可以认 为是这一启示的实践吧。

第三,法律与法治是事关治国的大问题。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罗马共和时期虽不能说是法治国家,但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对民主政治建设起很好的作用。孟德斯鸠对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进行对比,认为罗马的盛衰的原因之一是法律与法制问题。共和时期,重视法律作用,国家强盛,“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相互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共和晚期,专制抬头,法律被践踏了。“罗马的法律后来已无力统治共和国,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践踏法律与人权比比皆是,致使人们见怪不怪,麻木不仁。
以上三点可以说是不同阶级不同国家均可借鉴的。但罗马帝国的兴衰史留给我们的思考 和启示远不止这些。

古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
Roman Empire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时占据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古代罗马国家。罗马帝国史是古典奴隶制度在地中海地区达到最高度发展并最终走向衰亡的历史。通常把帝国分为前期帝国(前27~公元192)和后期帝国(193~476),有时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284)。 
  前期帝国 共和末期内战的胜利者G.屋大维按共和传统身兼一系列最高职位,实际上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公元前27年1月13日,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尊号。奥古斯都采用元首(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称号,故史称他所建立的政治制度为元首制。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它的建立,标志着罗马由意大利境内的罗马公民占有特权地位的城邦,转变为包括各个行省的所有奴隶主共同统治的帝国。奥古斯都的长期统治,在帝国全境造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开创了延续百余年的所谓罗马和平时期,为1~2世纪奴隶占有制在广大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14年奥古斯都逝世,其养子提比略(14~37在位)继位 。再后则由卡利古拉(37~41在位)、克劳狄一世(41~54在位)和尼禄相继为帝。从奥古斯都至尼禄,史称克劳狄王朝。该王朝不断加强皇权,巩固专制统治,发展官僚体系,残酷镇压反对者。尼禄的挥霍无度和恣意妄为,引起公元66年巴勒斯坦发生犹太人的大规模起义和后来许多行省总督的拥兵自立。经过68~69年一些行省总督争夺皇位的内战,由T.F.S.维斯帕西安(69~79在位)建立了弗拉维王朝。该王朝皇位也由皇帝亲属继承,提图斯(79~81在位)和图密善(81~96在位)相继为帝。他们进一步推行加强皇权、削弱元老院权力的政策。图密善死后,M.C.涅尔瓦(96~98在位)继位,开创了罗马史上的安东尼王朝。这一王朝的多数皇帝都生于行省,因为有才干而由前任收为养子。M.U.图拉真当政时,继续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东到美索不达米亚,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颠,北至喀尔巴阡山脉和黑海北岸。哈德良当政时致力于加强皇权,整顿内政,使从奥古斯都开始的建立帝国官僚机构的工作最终完成。M.安东尼统治时期罗马帝国达到极盛。他对外采取防御政策,对内维持和平局面,加强行省的管理,整顿财政,兴修道路,促进了行省的繁荣和商业发展。马可·奥勒留当政时期,罗马帝国危机四伏。帕提亚帝国屡犯边疆,北方蛮族也乘虚而入。入侵者虽被挫败,但罗马实力已显不足。192年皇帝L.A.A.康茂德(180~192在位)被杀,安东尼王朝告终。
  后期帝国 193~284年间,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处于全面危机之中,史称3世纪危机。危机的根源在于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日益腐朽,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导致社会经济停滞和萎缩,政局陷于混乱状态。从塞维鲁王朝(193~235)起,帝国的统治开始动摇。L.P.塞维鲁(193~211在位)以提高军饷、优待士兵、贿买军队等手段维持自己的统治。其子M.A.安东尼努斯(亦称卡拉卡拉,211~217在位)即位后,为了缓和矛盾和扩大税源,于212年颁布敕令,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塞维鲁王朝覆灭后,政局陷入混乱,军团和行省各自拥立皇帝,互相残杀,出现所谓三十僭主,并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在内的高卢帝国(259~273),在东方产生了地处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帕尔米拉帝国(262~272)。与此同时,奴隶和隶农起义遍及意大利和行省,尤以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声势浩大和持续长久。蛮族也大举突破边防,涌入帝国境内。
  284年 ,近卫军长官G.A.V.戴克里先取得了帝国政权(284~305在位)。他改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采用东方君主的宫廷朝仪,完全抛弃了残存的共和外衣。为了强化统治,实行四帝共治制,并进行行政、军事、赋税和币制改革。他残酷镇压了高卢和北非的起义,迫害基督教徒,对外积极作战,暂时稳定了局势。但他退位后,帝国又陷入帝位觊觎者的纷争之中。324年君士坦丁一世重新统一帝国。由于帝国经济、文化重心东移,330年君士坦丁一世把首都由罗马迁到拜占廷,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他在许多方面继续执行戴克里先的政策,改组国家机构,扩充官僚体系;颁布一系列法律,竭力维护奴隶制度,使得奴隶和隶农的境遇更加恶化。为了利用基督教巩固反动统治,君士坦丁一世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使基督教逐渐成为帝国的重要支柱。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后,争夺帝位的斗争重新开始。狄奥多西一世(379~395在位)当政时一度恢复统一,但他死后,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从4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被压迫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再次兴起,北非也爆发了奴隶、隶农和贫民参加的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大败罗马军队,继而于410年攻占罗马城,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进入北非,于439年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匈奴人于452年侵入意大利,给西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在高卢东南部,457年出现了勃艮第王国。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遂亡。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