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哈娱乐网给各位分享中国水稻发展史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杂交水稻,什么是杂交水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杂交水稻?

两系杂交水稻通常是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种而成的水稻品种。光温敏不育系通常有5%~10%的可育花自交结实,从而保持雄性不育性,但其可育与不可育特性受温度和光照所控制。这种不育材料、不育花起了雄性不育系的作用,能接受恢复系花粉而产生杂交种。可育花能自交结实,又起到了保持系的作用,所以能一系两用。

什么是杂交水稻

1、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
2、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
3、杂交水稻具有个体高度杂合性,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和杂交水稻相对应的是常规水稻。

什么是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后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
与三系法杂交水稻相比,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优点是配组自由、育种程序简化、育种周期缩短、不育系多样化,缺点是不育系繁殖和组合制种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在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和袁隆平发表“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以后,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种在全国广泛展开。1988年第一个进入生产性实验的两系杂交粳稻组合是N5047S/R9-1,到2000年全国通过省级和地市级审定的两系法杂交稻品种只有27个,累计推广面积在300万公顷左右,是一个发展比较慢的时期。2001年以两优培九为代表的4个两系法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以后,两系法杂交水稻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到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的两系法杂交水稻135个、通过省级审定的两系法杂交稻品种816个(次)(http://www.ricedata.cn/variety/)。1996年推广面积18.05万公顷,占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0.92%,到2013年推广面积发展到544.04万公顷,占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33.59%,18年间两系杂交稻面积扩大了30倍。其中推广面积最大的组合是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累计推广面积超过800万公顷。目前,全国20个水稻种植省市,都有两系杂交水稻种植,主要是籼型两系杂交稻,年推广面积超过100万公顷的有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其中安徽和湖北,两系杂交稻面积已经超过三系杂交稻面积。

杂交水稻是怎样的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hybrid 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杂交水稻

  育种技术

  (1)两系、三系并举,形态改良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

  (2)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建具“高冠层、矮穗层、重心低、库大而匀、高度抗倒”的优良株型的杂交稻组合;针对西南一季稻区,选育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组合。

  (3)选育具有籼粳混合亲缘的亲本,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

  (4)借助生物技术,利用远缘有利基因。

  (5)针对超级杂交稻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超高产栽培技术。

什么是杂交稻?杂交稻有哪几种类型?

杂交稻是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或类型进行杂交所产生的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一代组合。与基因型为纯合的常规水稻不同,杂交稻的基因型是杂合的,其细胞质来源于母本,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母本,一半来自父本。
由于杂种代个体间的基因相同,因此,群体性状整齐一致,可作为生产用种。 而从2代起,由于基因分离,会出现株高、抽穗期、分蘖力、穗型、粒型和米质等性状分离,导致优势减退,产量下降,不能继续作种子使用。
所以,杂交稻需要每年进行生产性制种,以获得足够的杂种一代种子,满足生产需要。根据杂交稻亲本遗传性不同和种子生产途径不同,我国生产应用的杂交稻主要有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 三系杂交稻是利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通过两次杂交程序生产杂交稻种。

两系杂交稻是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一次杂交生产杂交稻种子。根据籼粳类型和亲缘关系,又可分为三系杂交籼稻、三系杂交粳稻、三系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以及两系杂交杣稻、两系杂交粳稻、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等不同类型。

杂交水稻十大品种有哪些?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与杂交水稻相对应的是常规水稻。
一、C两优608该品种属于籼型两系杂交水稻,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33.5天,比对照品种“Ⅱ优838”短1.3天。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110.8厘米,长势繁茂,叶姿挺直,稃尖为紫色,熟期转色好。穗长为23.9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为171粒,有效穗数为16.9万穗/亩,结实率为80.7%,千粒重为27.1克。整精米率为57%,长宽比为2.8,垩白度为9.2%,垩白粒率为39%,直链淀粉含量为14.5%,胶稠度为79毫米。
二、两优1128该品种具有比较优良的株叶形态,其分蘖能力较强,成穗率较高,但种植期间天气对于稻株的影响较大。若在种植的过程中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产量和米质一般会严重下降。该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27天,株高120厘米,株型适中,叶鞘、稃尖呈紫红色,后期落色好。茎秆粗壮,生长势较强,具有较强的耐肥、抗倒能力。糙米率为82.3%,精米率为73.8%,整精米率为51.1%,粒长为7.3毫米,长宽比为3.1。该品种高感稻瘟病,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耐低温能力中等。
三、准两优608该品种属于两系杂交迟熟中籼稻,适宜在湖南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为141天左右。株型集散适中,株高111厘米左右,生长整齐,穗大粒多,后期落色好,繁茂性好。该品种的糙米率为80.2%,精米率为71.5%,整精米率为56%。粒长为7毫米左右,长宽比为3.0,垩白粒率为28%,垩白度为7.3%,直链淀粉含量为22.2%,蛋白质含量为8.3%。具有较强的抗寒、抗高温能力,平均叶瘟3级,平均穗瘟7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5.0。
四、Y两优1号该品种是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R9311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33.5天,比对照品种“Ⅱ优838”长0.3天。株型紧凑,株高114.7厘米左右,叶色浓绿,叶片直挺稍内卷,剑叶为挺直窄短,熟期转色好。有效穗数为18.5万穗/亩,穗长23.6厘米,每穗总粒数为133.3粒,结实率为82.2%,千粒重为26克。
五、丰源优299该品种属于三系杂交中熟晚籼稻,适合在湖南省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为114天,比对照品种“金优207”长4天。株高97厘米左右,茎杆较硬,叶色为淡绿色,叶鞘和稃尖为紫色,颖壳黄色,后期落色好。糙米率为83.1%,精米率为75.6%,整精米率为66.9%,长宽比为3.0,垩白粒率为23%,垩白度为2.6%。
六、陵两优32该品种是由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早稻品种,亲本来源为湘陵628S×中嘉早32号。该品种的全生育期110.1天,比对照品种“浙733”迟熟0.5天,其株高为79.5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叶片挺直,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出糙率为79.4%,精米率为69.2%,整精米率为56.2%,粒长6毫米左右,粒型长宽比为2.6。

杂交水稻是什么,是如何杂交出来的

首先杂交2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且优良性状能互补的水稻品种,然后使其能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即杂交水稻,它的出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有效的缓解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有“东方魔稻”之称,也被当作继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而与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的谷壳一般较为轻薄,种子腹部通常呈凹形,种子谷尖的颜色则多为紫色。

一、杂交水稻是什么,是如何杂交出来的

1、杂交水稻简介

选用2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并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这便为杂交水稻。

2、杂交水稻的意义

(1)因为与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的产量一般会高一些,因此杂交水稻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对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一般也有一定的帮助。

(2)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上的重大成就,在西方世界中,它被誉为了“东方魔稻”,而在国际上,它又被当作了继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3)杂交水稻的出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并产生出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助益。

二、杂交水稻与普通水稻的区别

1、谷壳的厚度不同

(1)杂交水稻:谷壳一般比较轻薄。

(2)普通水稻:谷壳一般比较厚。

2、谷尖的颜色不同

(1)杂交水稻:一般情况下,种子谷尖的颜色多为紫色。

(2)普通水稻:一般情况下,谷尖多为无色。

3、外稃痕迹不同

(1)杂交水稻:在外稃与内稃的交界处一般有个小圆点,颜色通常为黑色。

(2)普通水稻:一般没有黑点。

4、种子腹部的模样不同

(1)杂交水稻:种子的腹部一般呈凹形。

(2)普通水稻:种子的腹部一般呈直线。

杂交水稻的特点是什么?

一、根系发达

杂交水稻的根多,根粗又长,根扎得深,分布广。因此,吸收能力强。植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营养积累和运转都比较协调,茎秆粗壮,耐旱抗倒伏,不早衰,再生力较强。

二、长势旺盛

杂交水稻由于根系强大,使地上部分茎秆粗壮,分蘖能力强,再生能力亦强,同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叶面积较大,所以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多。而且光呼吸较低,因而消耗少积累的物质多。苗期较耐低温,分蘖早而快,有利于培育多蘖壮秧。

三、穗大粒多

常规水稻一般每穗实粒数在80粒左右,而杂交水稻一般每穗在150粒左右。

四、适应性广

杂交水稻在长江流域稻区,可作中稻种植,也可作双季晚稻种植,在华南地区,还可作栽培双季杂交水稻。不论山区,丘陵区,或平原地区,也不论肥田,瘦田、深泥脚田或是浅泥脚田,种植杂交水稻都能增产。

五、米质好

杂交水稻的米质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为9.5~10.5%,比常规水稻高1~2%,含脂肪为2.6~2.8%,比常规水稻高0.5%。出糙米率高。

杂交水稻是怎样杂交的?

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

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

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第三代杂交水稻

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它让所有的水稻,在理论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并产生优良后代。

第三代杂交水稻不仅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和两系不育系配组自由的优点,同时还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限,两系不育系可能因天气原因导致制种失败和繁殖产量低的缺点,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是稳定不育的,且制种和繁殖都非常简便。

杂交水稻是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推广的?

杂交水稻审定是在1979年,1973年到1979都是实验没有正式推广,大面积推广是在1990年以后。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

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

扩展资料:

随着杂交水稻的应用推广,使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提高并减少用种量;杂交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就是省去传统的水稻栽培育秧过程,把经过浸种、催芽的稻种直接播到大田中,加以管理,使之成秧、分蘖一直到成熟的一种简化栽培方法。

根据土壤特性施用。对缺钾严重的土壤,施用钾肥效果显著。钾肥要与氮、磷配合使用。只有在三要素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增施钾肥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