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跨过400亿光年来看你,《跨过400亿光年来看你》讲的什么故事?,以及跨过400亿光年来看你在线免费观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跨过400亿光年来看你》讲的什么故事

《跨过400亿光年来看你》是赵凌彬执导的电视剧,由曹君豪、朱娅、艾力扎提、翟一青主演。

《跨过400亿光年来看你》讲述400亿光年外的蓝星人唐梦妍(朱娅饰)来到地球探索100年,在山区古镇茶庄生活重遇前世的爱人叶尘枫(曹君豪饰),两人再续前缘,但她只剩下10天就必须返回蓝星,期间遭遇重重,10年后,唐梦妍从蓝星返回地球,和叶尘枫共同经营茶馆过着平静的生活的奇幻故事。

你给《跨过400亿光年来看你》打几分,为什么

我给《跨过400亿光年来看你》打6.8分。

剧情主要讲述了400亿光年外的蓝星人唐梦妍100年来都在兢兢业业的执行任务,可是在即将离开地球的时候,遇到了前世爱人的故事。

唐梦妍在地球的基本任务已经完成了,是时候回到自己的家乡。她之所以能平安无事这么多年,是因为还有一个手镯,可以提供一个抵御伤害的保护罩,以及让她瞬间移动的能力,不过它最大的功能是蓝星球的蔚蓝系统,包括记录女主在地球上发生的一切。而男主叶尘枫是一个典型的霸道总裁,他为了公司生态旅游区建设改造,去到女主的茶楼商量问题,本来女主还一脸不耐烦,但一看到男主的脸就完全变了。

因为男主跟他前世恋人长得一模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女主太想念了,看到男主后格外的激动,后面还为了救他一不小心来了一个亲亲,最后也导致自己被迫进入休眠模式。男主看到晕倒在自己怀里的女主一脸懵逼,白白被人占了便宜不说,还搞了一个碰瓷,最后害得男主不得不把她带到家里,请医生来诊治一番……。

尘枫哥哥是什么电视剧

跨过400亿光年来看你。
讲述400亿光年外的蓝星人唐梦妍,100年来按照外星工会的任务,在地球上作文明探索。在即将离开地球的时候,重遇前世的爱人叶尘枫,两人再续前缘,但她只剩下10天就必须返回蓝星。10年后,唐梦妍从蓝星返回地球,和叶尘枫共同经营茶馆过着平静的生活。

一束特殊的光从139亿光年处反射回来,宇宙真的存在边界吗?

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光从139亿光年处反射回来是怎么回事?说得好像哪里发出的一束光到139亿光年外,然后再被反射回来一样。

对天文学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宇宙诞生才138亿年,光在空间中的最远传播距离只有138亿光年,因为光在一年的时间只能走1光年。因此,从宇宙开始到现在,光不可能走了超过139亿光年(按照题主的意思距离是要更远),不然的话,宇宙的年龄就会超过139亿年。

而且宇宙中又没有什么大镜子可以反射光,并且还能把光反射那么远而不衰减成背景噪音。另外,天文学家也从未接收到什么来自139亿光年之外的光,并且还能确定它是被反射回来的。

从目前已观测到的结果来看,距离地球139亿光年的地方远不是宇宙的边界。目前人类在宇宙中发现的最远星系是位于134亿光年外的GN-z11,而它随着宇宙空间的膨胀,现在已经退行到距离地球320亿光年的地方,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这个星系在134亿年前的景象。

虽然GN-z11已经非常遥远,但它所在的地方也不是宇宙的边界,可观测宇宙的边界还能再继续向外延伸145亿光年,最远与地球相距可达465亿光年。然而,这只是我们可以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在这外面,还有更大的无法观测到的宇宙。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小部分的不可观测宇宙最终会变得可观测,但始终有很大一部分宇宙是我们所无法了解到的,所以我们目前根本无法弄清楚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界。

现今天文领域大概探知宇宙直径是930亿光年,它是由几十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组成。但是在这个总星系的外面可能还会有几十亿个类总星系……。

不同时期的天文知识又有不同的更新,以及不同的研究机构也有不同的说法,总而言之天外有天。

所以个人认为宇宙永无止境。

宇宙存不存在边界取决于怎么来看,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有边界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视宇宙。
可视宇宙
其实可视宇宙这个概念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因为我们观测宇宙的方法就是通过光来观测,而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而且这个膨胀是均匀膨胀,可叠加的膨胀,因为在很远的地方空间膨胀的速度就有可能超过光速,所以这时光就永远不可能传播到我们的眼睛了。

结合大爆炸宇宙理论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最后算出可视宇宙的半径大概在460亿光年左右,所以对于我们而言,460亿光年就是一个边界。但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宇宙是否有边界我们无法得知!
139亿光年处的光?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还挺惊叹的,因为我印象中并没有这个报道。我仔细去查了查发现目前宇宙中发现的最远星系是位于134亿光年外的GN-z11,而且它现在已经距离地球320亿光年了。

其次如果你仔细想想139亿光年这句话其实是有漏洞的,宇宙到目前为止年龄也就138亿光年,也就是第一束光不考虑耗损也只传播了138亿年,以一束光要从距离我们139亿光年的地方到我们这,不考虑空间膨胀,这束光能到吗?

其次反射这个词是基本与宇宙现象绝缘,因为宇宙中基本不存在该发射率的东西,相反很多都是对光高吸收的东西。

总之,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只需要明白没有科学家说过接受过139亿光年处过来的光,更谈不上反射过来的光。

一束特殊的光线?说实话,还没有这样特殊的光线能够发射出去再反射回来依旧可以被人类观测到,应该早已淹没在背景辐射中了,哪还有什么啊。139亿光年,而且还是打了个来回,路途遥远啊,时间更是漫长,这不是人类可以测量的哦。

人类目前通过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最远的星系是GN-z11星系,距离我们134亿光年之外,我们看到的是它在134亿年前时的样子,那时候才是大爆炸之后的4亿年。天文学家可以通过计算光线的红移值来算出星系发出的光抵达这里花费了多久时间。

图源:NASA,ESA,B. Robertson, A. Feild (STScI).

宇宙存在边界吗?

这个问题并不清楚,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从观测上来说,宇宙是平坦的,没有边际的,从弦论上来说,宇宙可能只是一张平坦的膜,或是其它的多重宇宙之说,再者可能如暴胀宇宙理论那样,还有许多个无数个宇宙呢?以此来看,宇宙好像应该具有边界才对。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我是科幻船坞,感谢大家的阅读与关注

从来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光从139亿光年外反射回来,宇宙也不存在边界

我们的宇宙目前处于加速膨胀阶段,这是天文学家们早就证明过的,而按照有界无边模型来看我们的宇宙是不存在边界的,最强大的哈勃望远镜也只是看见过134亿光年外的星系而已,更远一点的地方连哈勃望远镜也无法触及到。

宇宙诞生于138.2亿年前,而宇宙空间自大爆炸开始就在不断的膨胀之中,星系间的距离也随着空间膨胀而越来越远,光速的限制加上宇宙空间的膨胀共同造就了目前直径93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

哈勃曾经看到过的134亿光年之外的GN-z11因为空间膨胀而距离我们320亿光年,未来这一数字还会继续上升,目前的可观测宇宙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增大。

科学最讲究实证,但网络上经常充斥着各种科学谣言,有些谣言更是完全空穴来风,没有任何依据。总有人喜欢造谣说宇宙存在边界,或者说宇宙存在一堵墙,然而这些言之凿凿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根据现有的宇宙起源说,可完美解释现在宇宙规律的就数,大爆炸理论。宇宙来源于奇点的爆炸,处于不断膨胀当中,并且膨胀速度不断的在增加,导致膨胀的凶手就是无法探测到的,暗能量。

根据目前的测量结果,我们已经能够确定宇宙是由0.01%的辐射、0.1%的中微子、4.9%的普通物质、27%的暗物质和68%的暗能量构成。宇宙当中充斥着大量的暗能量,若是按照这样的布局,宇宙将不断膨胀下去速度还会越来越快!

我们现可观的宇宙直径约910亿光年,这只是可观测到的,按照这个膨胀速率的话,我们现观测到的只是宇宙大小的百分之3,剩下的百分之 97是未知的,也是无法观测到了,因为可观测到的宇宙直径外围的膨胀速度已经超光速,不可观测的膨胀速度,那我们是无法想象了,况且宇宙还将继续膨胀下去,那么问宇宙有没有边界,这已经毫无意义了,那是不可知也无法可知的存在,你随便去说个答案,我们都无法证实你说的是对还是错!

腾宝专注科学认知、宇宙神秘,欢迎关注!

按照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宇宙诞生于138.2亿年前的奇点大爆炸,目前的可观测宇宙直径930亿光年,而科学家预估不可观测宇宙直径大约是34万亿光年,即使宇宙中的存在边界也不会是我们想象中的宇宙之外和宇宙之内的边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地球在三维空间中是一个球体有边有界,我们生活在地球表面之上确实永远都没有边界的。而宇宙很可能在四维空间上看起来类似于“球体”有边有界,但是在三维空间宇宙中无论往哪个方向都是无边无界的

至于问题中所说的139亿光年外反射回来的光,根本无从说起。目前我们观测到的最远星系是GN-z11星系,距离我们134亿光年。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它134亿年前的样子,由于宇宙膨胀这个星系远在400多亿光年之外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我们目前的探知,关于宇宙的边界问题很难有定论,宇宙从大爆炸那一刻开始一直在膨胀,由于暗能量的存在宇宙目前开始加速膨胀,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目前宇宙膨胀速度早都已经超过光速,理论上由于光速的极限我们是没有机会探测宇宙边界的问题。

怎么认识这一束光就是那一束光?又怎么认识这一束光是反射回来的?我还真是不敢想象!

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个特殊的光是什么光。不过宇宙得年龄差不多是139亿年,实在找不到139亿光年有什么特殊,不过139亿年前的光确实有点特殊。

从地球上观测,在所有方向上最古老的光大约是138亿年前发出的,因为宇宙膨胀的原因,距离是460亿光年。

从宇宙得其它地方观察,也会有同样的发现,都是138亿年前的光来自460亿光年外。不过,这个特殊点是因为宇宙只有138亿年,更远嗯光还没有时间过来,只要愿意等,我们还可以看的更远。

我认为空间里都是一种宿主循环无限大的景况,根据微观研究我们发现粒子到恒星都是会受到更大宿主的束缚或者说是被捕捉的。所以每一个宿主都会有不一样的局限性,会根据自身组成的元素与及能量转换程度表现出自己独有的运行方式。

而我们的可观察宇宙景观和微观中的原子景观却是出奇般的相似,这也符合物理现象,只是大小之分而已,只是可观察宇宙太大我们无法跳到它外面去看看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和依附在什么样的宿主里。

所以可观察宇宙有边界是正常的,而空间无边界也是可推演的。

宇宙壁全在再正常不过了。

人类目前观测宇宙的范围是多少光年?

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最深处为127亿光年

宇宙的年龄为136.2(误差1.2)亿年。
但由于早期宇宙为高温高密的,对射线是不透明的,故不可能被观测到。
人们更不可能观测到大于136亿光年的东西。

另外,由于宇宙背景是均匀的。无论我们像哪看去,至多都是120多亿光年远。

【相关资料】
宇宙时标30万—70万年,温度4000—3000开,能量和物质处于热平衡状态。开始出现稳定的氢氦原子核,宇宙进入复合时代。在后期宇宙逐步转变为以物质为主的时代。(光子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可以自由穿行,即今天的3开宇宙背景辐射!)
宇宙时标4亿—5亿年,温度100开。物质粒子开始凝聚,引力逐渐增大,度过“黑暗时代”后,第一批恒星星系形成。

人类观测从肉眼可见300万光年到138亿光年的距离,是如何做到的?

在400年前,也就是1609年前,我们人类肉眼可观测到最遥远的宇宙大约是300万光年之外的三角座星系。稍近一些的有250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和20万光年外的小麦哲伦星系。能看到的最远的恒星也不超过1000光年之外。

然而,这些我们肉眼可见的星系之外还有多达2万亿个星系。2013年,普朗克太空望远镜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得到宇宙的年龄是137.98亿年(约138亿年)。因为宇宙一直在膨胀,所以我们可观测到的宇宙,假如以地球为中心的话,向外延伸最大的范围是465亿光年之内。光的速度约30万千米/每秒,465亿光年,就是光走过了465亿年的距离。

对于我们人类,遥远的太空,一直是神秘莫测的,揭开宇宙的秘密也成为我们人类永不息灭的欲望和动力。区区300万光年的范围怎么能满足我们 探索 宇宙的欲望呢,我们想要看到更加遥远的宇宙。

1608年,荷兰的一个眼镜商人汉斯.利伯希偶然间发现两个镜片放一起可以看到更加远的物体,于是发明了望远镜。这一发现,对于那些具有敏锐感知的人来说,意识到它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这些人中就有一个叫伽利略,他于1609年第一个通过用镜片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此时,我们已经可以观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宇宙景象,比如当时伽利略就是通过天文望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后来奥勒.罗默还通过这个木星的卫星运行的一些规律,最早算出了光的速度是22.5万千米/秒。

从此,望远镜的 敏度和分辩率就一直在不断的提高和改进之中。1611年,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对望远镜的改进,提高了它的放大倍数。沙伊纳在开普勒的设计原理上设计的望远镜还看到了太阳的黑子。而1917年,胡克发明的望远镜,哈勃用它发现了宇宙正在膨胀的惊人事实......

我们知道,望远镜设计的原理,是通过用镜片对光的折射和反射得到物体放大的成像,从而看到更加遥远物体清晰的面目。而这些星体的光是从离我们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传播过来的。这些光通过地球的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散射干扰而让光线变得模糊不清,臭氧层还会吸收传播过来的紫外线而影响观测的结果。为了解决些个问题,科学家们不得不想办法把望远镜送到大气层之外的太空去。

20世纪40年代开始,太空望远镜就成了天文学家们的梦想,直到1990年4月2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望远镜升空,我们 探索 宇宙又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哈勃望远镜是在离地球559公里的高空工作的,所以它避免大气层和臭氧层的干扰,拥有比地面上的望远镜高出10倍以上的清晰度。哈勃望远镜的工作频率以可见光为主,延伸到近红外线和近紫外线。今年已经是它的30周岁,他升空以来,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礼物,给我们传回来大量珍贵的天文影像。1995年,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哈勃深空“影像,已经是深入到宇宙大爆炸后10亿年左右的空间,也就是离我们有128亿光年的空间;2012年拍摄的”哈勃超深空“影像,则是深入到宇宙大爆炸后6亿年左右的深空;到了2018年,哈勃捕捉到了离我们有134亿光年的Z11星系,这时我们已经可以观测到宇宙大爆炸后4亿年左右的星空。

至此,我们观测的宇宙还是在可见光和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范围之内。物体发出光的亮度与它的强度有关,而光的颜色则和它的频率有关。在可见光中,光的频率大小由弱到强对应的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可见光中,红色之外是频率越来越小的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紫色之外则是频率越来越强的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为了全方位的探测宇宙,现代天文望远镜的工作频率范围从可见光已扩展到几乎所有不可见光的波段。NASA的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就包括4个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康普顿伽马射线天文台、线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它们就分别工作在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伽马射线以及硬X射线、软X射线这些不同的波段。

2015年,中国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升空,它也是我国的第一颗天文卫星。至今,世界上拥有天文卫星的国家和地区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独领风骚的美国;第二梯队是欧洲空间局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第三梯队是印度、日本、中国、俄罗斯、巴西、韩国和台湾地区等。

我们说一个发光的物体时,并不是指仅仅发出可见光,光其实就是一种电磁波,物体发光就是一种电磁辐射,只是频率不同体现出来的颜色不同而已。光的频率越小波长就越大,有些可见光传播的距离和时间长了,受到各种影响频率也会变得越来越小。如宇宙背景辐射经过137亿年到达地球时,已经是一种微波,所以我们称之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3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杨斯基在搜索和鉴别别人干扰信号中接收到来自银河系的射电辐射。射电波实际上是一种无线电波,它是从遥远的天际穿过大气层来到了地球。随后,格罗特.雷伯在自已家的后院建了一个探测宇宙射电的天线,在1939年同样探测到了来自银河系的射电辐射,世界上第一台专用于天文观测的射电望远银诞生了,从此射电望远银开创了用射电波研究天体的新纪元。

这种来自宇宙的射电辐射,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宇宙爆炸38万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始,各种粒子在温度高达上100亿度的环境下,相互对撞,光子一产生就被电子碰撞湮灭,跟本就没法走远。直到宇宙大爆炸38万年后,温度下降到3000开尔文以下(0开尔文是绝对温度-273摄氏度),此时原子核已经可以捕获住电子,光子不再受到电子的碰撞,从而大量的光子自由的奔向了宇宙的四面八方,这个大量光子脱离电子的时刻,形成了一个不断膨胀的“最后散射面”,这就是“宇宙背景辐射”。这个“宇宙背景辐射”已经在1946年,被美国两位无线电工程师威尔逊和彭齐亚斯在偶然中发现。


所以大爆炸后38万年之前的宇宙,我们没法通过光去观测到。理论上,我们通过射电望镜能观测得到的最远距离,也是宇宙大爆炸38万年之后的景象。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是2016年9月25日在我国贵州落成的“天眼望远镜”,英文名称FAST。它的球面口径达500米,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比此前世界上最大的美国阿雷西博天文望远镜面积还要大很多,并且灵敏度提高了2.23倍。“天眼望远镜”至今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经超过了欧洲其他搜索脉冲星团队的总和。如果有外星人发信息联系地球的人类,估计“天眼望远镜”应该会是第一个收到。

自射电望远镜出现以来,天文学家取得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成果,如发现了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等等。天文学家们还会继续用它去 探索 黑洞,外地文明......

通过光我们可以观测到宇宙大爆炸后38万年后的景象,那么38万年之前的景象呢?科学们不会放弃。

在20世纪20年代,大自然主动给了物理学家们一些启示。就是科学家们在做β衰变实验时发现,能量不守恒了。按质能守恒定律,中子衰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那么质子和电子的能量总和应该等于中子才对,可是在实际测量中,却少了那么一丢丢,一部分能量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这时有一部分科学家就宣布,能量守恒定律在这里失效了!但是,能量守恒失效这是不可思议的呀!泡利在1930年12月4日的一个物理大会上,让他的朋友转提了一个建议:就是中子衰变后,除了产生电子和质子,应该还有其他的粒子,是这些粒子“偷”走了那一部分能量。1934年,费米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给这些还看不到的粒子一个名字,叫做“中微子”。

泡利的这个预言出来26年后的1956年,科温和莱因斯等人在实验中真的发现了"中微子“粒子。

中微子质量非党非常的小,电子的质量都比它重上百万倍。它以接近光速在飞行,它几乎不和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它能轻松的穿越任何物质,1光年厚的铅墙,它都能毫不费力的秒穿过。这些中微子,无时无刻无所无在的在宇宙中穿行,你伸出一个母子,一秒中内就有700亿个中微子从中穿过,但是它并不会伤害到我们。

中微子像光一样,也有一个“最后散射面”,但是它比“宇宙背景辐射”出现得还要早得多。当宇宙大爆炸到1秒中的时候,中微子就停止了和其他粒子的弱力作用,从此在宇宙中自由的飞翔,这就是“中微子宇宙背景辐射”。因为中微子十分难以探测,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宇宙背景辐射“,只探测到太阳等遥远天际恒星传播过来的中微子。

现在科学家们在到处寻找中微子的踪影,希望从中探究出宇宙的丁点秘密。如加拿大地下2.1公里处的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日本的中微子超级神冈探测器等等。如果有一天我们探测到了”中微子宇宙背景辐射“那么理论上就可以了解许多宇宙在大爆炸后1秒中时的现象。

观测到宇宙大爆炸后1秒中的景象就满足了?科学家们并不会,否则他们就不称之为科学家了。

那么宇宙中还有哪些东西,从早期的宇宙,跨越遥远的时空,如今还残留在宇宙之中的呢?还真有!可能你也猜到了,就是引力波。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早在1915年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是由时空的弯曲造成的几何效应,而引力波则是时空扰动产生的涟漪。

100年后的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首次探测到了双黑洞合并引发的引力波信号。2017年10月18日晚10时,全球天文学界联合发布了,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由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时空涟漪——引力波。它走过了1.3亿年后,竟然被我们捕捉到了!

暴胀宇宙理论认为,在宇宙爆炸的初期,即大爆炸至10^-35秒时,在10^-33秒内空间有一次急速膨胀。因宇宙在极短时间内膨胀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这个时间内膨胀的宇宙已经有如今可见宇宙的大小,这让空间变得非常的平坦。同时空间暴胀的过程也产生了时空的涟漪,这就是原始引力波。这些引力波还在宇宙中传播,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捕捉到它,就能了解到宇宙在大爆炸到10^-35秒时的更多情况。

引力波因为是时空自身的一种扰动,和电磁波不同,它传播的过程不会损失任何能量。不论是怎么样的物体,都没法阻挡引力波的前进。所以用引力波来 探索 宇宙具有更大的优势。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引力波来了解黑洞,了解暗物质、暗能量甚至是利用它来理解宇宙最初诞生的机制。

我们人类在 探索 宇宙的过程中,从肉眼到望远镜到太空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再到中微子、引力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探索 大自然,我们不会只局限于自身具有的条件。《 科技 想要什么》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说过:技术是让世界变得越来越有序的一种力量。技术的发展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技术的进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自然秘密,从而造福人类 社会 。引力波之后,我们还有什么是可以用来来探测宇宙的吗?

宇宙的尽头是什么,即使光速也得飞465亿年才能抵达已知宇宙边缘


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也有不同的认知,比如我们现在对于地球的看法肯定和数千年前的人大不相同。虽说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关于地球的一切,但我们至少知道 地球在这个宇宙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知道 人类的渺小

至于未来我们还会见识到一个怎样的宇宙,我们现在显然是还没有办法预料的。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人类必然还将在之后继续 探索 这个广大的宇宙 ,补充我们现在仍然缺失的众多知识,争取将我们的文明建设得更加伟大。

有一个问题是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人们的,那就是 这个宇宙究竟有多大呢? 在近代科学发展之后,我们对于宇宙的观测技术也大大进步,出现了众多的光学观测器材。到了现代, 光学观测器材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我们对于宇宙 探索 的需要了

我们又研制了许多探测那些“肉眼见不到”的宇宙物质的仪器,比如 射电望远镜 等等。在多种工具配合之下, 我们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个空间又有了什么全新的认知,能够从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既然我们想要知道宇宙中更多物质的样貌,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宇宙究竟是怎么诞生的,也就是这个 物质宇宙的起源 。现在的人们已经知道我们的宇宙并非是像神话中所说的那样,是“造物主”的作品,而是起源于 数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在无尽的真空之中,所有的物质都集中于那一个 “奇点” ,而在大爆炸发生之后,这些物质迅速地喷涌而出,不断向外扩张,我们的宇宙就这样诞生了。时至今日, 我们的宇宙仍然处于大爆炸的不断膨胀状态中

显然,人们无法知晓在大爆炸发生的当时是什么样的光景,只能够 通过一些目前仍然残留在宇宙空间中的线索,去推测年轻的宇宙所经历的一切

比如我们的光学观测器材,目前已经接收到了来自于138亿年前的光亮,那么这是不是说明在这些 光芒到来的地方,就是我们身处的宇宙的尽头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一点,那就是我们的宇宙究竟有多大, 是不是我们已知的宇宙就是其本身存在的范围呢?

尽管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138亿年前的光亮,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宇宙只有138亿光年的半径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宇宙从大爆炸以来就在不断地膨胀着,光到达我们所在在之处,被人类的观测装置所接收到需要的时间中,物质本身也在随着宇宙地膨胀而 不断地相互远离

根据研究者们对于宇宙膨胀的速度计算,这些 在138亿年之前放射出光芒的星系已经距离我们很远了 ,大约已经 在465亿光年之外

由于这是我们观测到的可知宇宙的最古老光亮,因此这就代表着我们的 可知宇宙半径在465亿光年左右 ,也就是整个宇宙的直径大约是930亿光年。简单来说, 即使是用光速,也得飞465亿年才能够达到已知宇宙的边缘

那么,这就是我们宇宙的真实大小了吗?其实还有第二个影响因素,那就是我们也许并不是处在已知宇宙的“中心”,因此我们无法确定这束光亮究竟是不是真的就来自于宇宙边缘。因此, 我们也无法确定真实宇宙的大小就真的是930亿光年

在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边缘连接着 “不可知宇宙” ,如果按照常规的速度和方式我们将永远无法触及到这之外,因为宇宙的膨胀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知道宇宙在膨胀,但是我们却永远无法看到那之外还有什么

也许未知宇宙是一个比已知宇宙更加广大的世界,但是还存在着一系列的 外星文明 。但是由于光速的桎梏,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实际观测到彼此。 为什么我们的速度极限是光速呢?在光速之上我们究竟还有没有更快的速度?

人类从认识到地球重力的束缚之后,就一直在 寻找摆脱桎梏,去往宇宙空间的方法 ,并且意识到了 问题的关键就是速度

我们只有达到了 “第一宇宙速度”, 也就是 每秒7.9千米 的时候 才能够 冲出大气层 ,成为围绕着地球轨道运行的物体,如果我们的速度小于这个值,那么就会被 地球的引力 所束缚 ,向着地面的方向坠去 。而如果我们 超过了“第二宇宙速度” ,物体就会 离开地球轨道,转而进入太阳的引力轨道中,成为“人造行星”

而如果我们制造的飞船成功达到了 每秒16.7千米 ,也就是 “第三宇宙速度” ,那么我们就可以 离开太阳引力的束缚,去到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

第三宇宙速度是 人类目前能够达到的极限 ,但是根据研究者的计算,在那之上应该还有三个阶段的速度,其中 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 ,这也是物质在不扭曲的常规看见空间中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度,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这是狭义相对论所决定的,因此在常规情况下, 不会有速度超过光速,人类在也无法办到

既然我们无法亲眼目睹已知宇宙之外的世界,那么我们能够通过计算来推测出宇宙的真正尽头有什么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 我们的宇宙究竟有没有尽头? 如果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存在,那么又谈何“尽头的事物”呢?

尽管我们的观测条件有限,但研究者们还是找出了一个测量宇宙大小的方法,那就是 曲率 。任何一个有限的空间的曲率都不可能为0,只有 无限的空间才能够做到绝对平坦 ,这就是 曲率测量的理论前提

经过测量之后研究者们发现,宇宙的曲率是趋近于0的,也就是 宇宙本质上无限 ,自然也就 不存在尽头一说 。实际上在研究者给出的三种宇宙模型中, 只有球形的封闭宇宙是有限的 。但是 即使是一个有限的宇宙,也并不存在“尽头”一说

因此,按照我们现在掌握的信息来说,宇宙是一个在 不断膨胀着的无限物质空间 ,物质之间在相互远离。等到物质之间的能量稀薄到一定程度之后,宇宙就会进入 “热寂” 状态,并开始 坍缩 ,最终回到初始的状态。

既然 光速本身就已经是速度的极限,那么是不是我们永远不可能拆超过它了? 但是我们可以转换一个思路,毕竟加快速度的目的就是在更短的时间里去往更远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 结果远远比过程更加重要

既然光速最快的前提是 通常空间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 借助装置直接进行空间穿越 ?人们现在已经对这个装置提出了设想,那就是 曲速引擎 。这种引擎能够直接从空间本身入手,直接超过光的实际行进速度, 达到光速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尽管这种引擎目前只存在于一些科幻作品中,但并不代表它真的在将来不会存在。因为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曲速引擎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 实现这一技术还需要时间 。等到这项技术成熟之后,我们就可以真的完成像是电视剧里面那样的“星际旅行”了。

等到那个时候,人类会在现在能够看到的宇宙之外发现什么样的世界?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未知的,但是却非常值得期待,因为人类的 探索 永无止境, 我们对宇宙中的一切都保持着永不止息的好奇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也能够知道,我们对于宇宙的一系列 探索 并不是“无用”的,它 涉及到的是未来世界更加实际的方面 ,比如我们进行星际穿越的问题。对于人类来说,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类很明显不可能放弃持续的发展。

面对着地球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只能够 不断地寻找新的资源供应或者是其他的家园 。但是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技术上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我们甚至 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太阳系中的其他星球

如果我们有一天能够在我们的银河系乃至于已知宇宙中任意遨游,那么现在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人类这个种族能够在更多的天体上建立自己的文明 ,那么在整个宇宙的范围内也能够算得上是“高级”了。

相比起来,现在的人类还处在 “被动接受”的阶段 距离我们设想的发展目标还有很远 。不过好消息是,研究者们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奋斗,我们有望在未来了解到更多的宇宙奥秘,并且不断 向着广大的空间继续迈出自己的脚步

一光年多少亿公里啊

一光年等于9.46万亿公里。

一光年是9,460‘7304’7258‘0800米,也就是相当于9.46万亿公里。所以一光年是等于时间与光速相乘所得到的,光速是299792458m/s,一年有31536000秒 ,二者相乘就算出了光一年行走的距离。

光年一般是用来衡量天体之前的距离的,比如我们会说太阳系与比邻星的距离是4.22亿光年,因为宇宙中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不能以地球的单位来衡量,所以需要发明一个更大的单位。顾名思义,光年的意思就是指光在宇宙中沿着直线能够经过一年的距离。

光年发展历史:

奥勒·罗默是丹麦的天文学家,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发现了光速。他在法国巴黎天文台工作的时候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然后他尝试着想计算木卫一的公转周期。根据木卫一与木星的掩食程度就可以计算出来,但是他却惊讶地发现每一次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中间存在着时间差。

想破了脑袋之后,他发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光的运动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他测量出了光的速度,但是测量的误差仍然是比较大的。

1600亿光年是多少公里

1600亿光年是96400亿公里。1600亿光年是96400亿公里乘上1600亿年得出的天文数字,光一秒走三十亿公里,一年走九万六千四百亿公里,即一光牟。

银河系的直径20万光年,光都要走20万年,人类又是如何测出的?

宇宙中的 距离 ,十万百万不算数, 光年 才起步,可见其 宽广 。为了测量 天体与天体之间的距离 ,人类 以光为尺 ,丈量 未知的领域

月球 上放着一面 反射镜 ,在地球上对其 发射激光 ,通过 激光来回的时间 ,计算出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人类就是用这种办法计算出了 太阳系各大天体之间的距离

可是出了 太阳系 ,这个 时间 就开始变长了,如果要等光 反射回来 ,那可真是 白了少年头 。如果不小心碰上一个距离地球 几十万光年 的天体,我们可没有时间等待 几十万年 。那么人类是 如何测量出 它们与太阳系之间的距离呢?这就不得不感叹 天文学家们的智慧 了!

三角函数 在天文上发挥出 怎样的效果 ?如何利用宇宙中的 “色差” 造父变星 如何帮助天文学家测量? 宇宙的膨胀 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吗?银河系直径20万光年,如果使用 光反射法 ,光要走 20万年 ,人类可等不起这个时间,那么是 如何测出 的呢?

学过数学的朋友们对 三角函数 并不陌生,对 sin、cos和tan 之间的“爱恨情仇”如数家珍。但是你知道吗,三角函数在 宇宙测量 中依然具有 强大的效果

我们已知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可以将这段距离作为任何一个 宇宙三角形 的一边。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个天体,可并不知道它所在的 位置 ,于是我们把 它到地球的距离和它到太阳的距离 作为三角形的 另外两条边 。在已知一个三角形一条边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知道这条边 对应的内角

虽然 地球和太阳的距离 放在宇宙中不值得一提,但是这样的距离还是会让天体发射出来的 电磁波 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形成一个 夹角 ,我们将其称之为 视差角 。因此这个依靠视差角计算距离的方法叫做 三角视差法 。天文学家只需要测量出这个视差角,就能通过 三角函数 计算出该天体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

其实这个方法源于 古希腊的数学家 阿里斯塔克 ,他在 2000多年前 利用 三角函数 计算出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虽然有一定的 误差 ,但是在那个年代能得到 如此接近的数值 ,不得不说他的 伟大 。三角视差法也是目前天文上运用得 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如果仅仅以为天文学家只有 一种测量方法 ,那就太 小看 他们的大脑了,这可是人类的 最强大脑 们,怎么可能就止步于 一种 呢?还有 利用“色差” 分光视差法

宇宙中有数之不尽的 恒星 ,我们的太阳只不过是里面的一颗。这些恒星的 亮度 各不相同,因此天文学家可以得到一张恒星的 光谱图

人类的眼睛和摄像头 之间是有区别的,因此可以利用这个 视差 来计算天体与地球的距离。 人眼看到的亮度 在天文学上被称为 视星等 ,用 m 来表示,数值越小亮度越高,反之越暗。然后再将该恒星放到 距地球10秒差距的距离 ,约为 32.6光年 ,这个时候 假定的一个亮度 叫做 绝对星等 ,用 M 来表示,区别视星等。

最后再得到 视差 ,用 π 来表示,这三者之间有一个关系式, M=m+5-5lgπ ,这个 l 就是 距离 ,只要知道这 三个数值 ,就能计算出恒星与太阳系的 距离 。有很多人担心,这个“色差”会不会 因人而异 ,从而出现 误差 。其实,在得到 恒星的光谱 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测量出 视星等和绝对星等 ,这是通过 光谱 得到的,不是根据 来得到的。至于 视差 ,这个是需要 测量 的。

不管是 三角视差法 ,还是 分光视差法 ,都是测量恒星与太阳系的 距离 ,那我们应该 如何测量银河系 呢?这就得提到另一个方法—— 造父周光关系测距法

宇宙中存在一种天体叫做 造父变星 ,它是 变星 的一种,会 周期性 发射出 脉冲 ,其 光亮 也会 周期性变化 。天文学家根据其 光亮的周期 ,能够得到 绝对星等 ,再计算出它和我们的 距离 。变星也是 恒星的一种 ,至此,人类基本上已经可以计算出我们 可以观测到的恒星与太阳的距离

根据估算,银河系一共有 1000亿至4000亿 颗恒星,根据人类这些年计算出来的距离,得出恒星与恒星之间的 平均距离为 4光年 。而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一个 旋星系 ,太阳系在其的一根 旋臂 上。由此可以得到 银河系的直径 大约为 20万光年 ,并以此类推,得到 宇宙的直径 ,为大约 920亿光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银河系的直径 20万光年 和宇宙的 920亿光年 ,都只是一个 范围值 ,不是人类 确切计算出的距离

因为宇宙中还有很多人类 未知的物质 ,天文学上称其为 暗物质 ,它占据宇宙的 80%到90% ,这些物质会对我们的测量有什么 影响 ,人类是不知道的。有天文学家猜测,因为暗物质对人类的 干扰 ,我们很有可能对银河系的估算值 小于 其真正的直径,它的直径可能在 30万光年以上 ,宇宙的直径可能 更加巨大

并且随着 测量技术的革新 ,我们以前的 测量数据 ,是会 变化 的,很多天体与太阳的距离,已经与 最初的数据 有了差别。

可是说了这么多,我们却忽视了一个 条件 ,那就是 宇宙在 膨胀 ,膨胀的 速度 还是 变化 的,并不是一个 定值 。我们测量的距离很有可能 下一秒就不是这个数值了 。我们应该 如何排除 宇宙膨胀带来的 影响 呢?天文学家们再次发挥了 最强大脑 的作用,利用 红移 来测量。

红移 是一种 天文现象 ,因为宇宙的 空间膨胀 ,将 电磁波的波长 也拉长了,导致 电磁波的频率 也变低了,但是, 电磁波 在宇宙中的 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产生红移的原因就是因为 宇宙在 膨胀 ,现在比较认同的一种假说,就是 宇宙大爆炸论 ,我们的 宇宙起源 自一次大爆炸。由于爆炸产生了 巨大的能量 ,它至今都在让我们的宇宙 不停地膨胀

如果把宇宙比喻成一个 气球 ,我们的太阳和其它恒星就像 气球上的蚂蚁 ,因为气球膨胀,蚂蚁之间的距离会 越来越远 。关于宇宙膨胀的 速度 ,至今还没有一个 合理的数值 ,有人认为它 超过了光速 ,有的人认为膨胀 已经冷却 ,现在的速度肯定是 很慢的 。由于 无法统一 膨胀速度,我们应该如何减少 膨胀对计算距离的影响

根据天文学家 哈勃 的公式: Z = H*d /c ,我们可以计算天体与天体之间的距离。 Z 是红移量, H 是哈勃常数, d 是天体之间的距离, c 是光速,我们只需要知道 红移量 ,就可以计算天体之间的距离。由于红移量本身就是 膨胀体系下的数值 ,因此得到的距离是在宇宙膨胀的情况下的距离。

这种方法叫做 谱线红移测距法 ,有了它,天文学家就可以计算 上百亿光年 的距离,并且得到的数值是在造成此红移的 膨胀体系 中,算是 比较实时的数据 了。

三角视差法、分光视差法、造父周光关系测距法以及谱线红移测距法,是天文学家们 智慧的结晶 ,正是有了他们的 付出 ,我们才能知道 光年之外的天体 ,才知道人类在宇宙中 有多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