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珠江三角洲发展历史,珠江的变迁历史「知识普及」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一瞬間的心動」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珠江的变迁历史

距今6000年前珠江三角洲是一个以今广州为顶点的岩岛罗列的漏斗状浅海湾。

珠江位置大致从广州市的黄浦起,往西经过南海县的石湾、南庄,折向南经顺德的西樵山、九江、甘竹、均安,再接江门、新会而达于古兜山东北麓的沙富。

珠江漏斗状海湾存在的下限,一直延续到到汉、晋时期。

随着西江、北江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珠江溺内开始出现一些冲积平原或新的沙岛,平原上多阡陌相连。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珠江流域气候湿热,植被茂密,而珠江沿江开发有限,河流带来的泥沙较少,所以,海湾淤积较慢。

唐代以后,南方山区普遍得到开发,珠江水泥沙增加,海岸线逐渐向海湾伸展。

宋以来,随着三角洲出现一些沙田,为防止海水内侵,修建桑园堤、扶宁堤、咸潮坝等捍海堤,加速了边滩的发育。

宋代西江口已推至九江、甘竹附近,北江河口北侧移到黄浦附近,南侧延伸顺德附近,九江、桂州、沙湾以北的南海、番禺、顺德一带,已经是村落密集,田园阡陌的富庶地区。

南宋绍兴22年(1152)还在新淤涨的三角洲上设置了香山县。

明代石歧以北的整个地区都已淤积成陆,西江三角洲的上古井、黄杨山、竹篙岭、五桂山等岛屿已连一片。

南海的浮邱,宋代仍是海港,到明代已经“去海四里”。

18世纪,珠江三角洲已推移到磨刀门附近。

至清末,整个珠江三角洲已是平畴绿野,城镇星布。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简要历史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广州 深圳 清远 佛山 茂名 东莞 汕头 中山 揭阳 珠海 汕尾 江门 肇庆 阳江 惠州 (新兴县,紫金县) 共15个城市(含2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正式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立经济特区。将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正式扩大到全市。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规划范围以广东省的广州 深圳 清远 佛山 茂名 东莞 汕头 中山 揭阳 珠海 汕尾 江门 肇庆 阳江 惠州 (新兴县,紫金县) 共15个城市(含2县)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促进珠三角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珠三角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及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珠三角同城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广州 深圳 清远 佛山 茂名 东莞 汕头 中山 揭阳 珠海 汕尾 江门 肇庆 阳江 惠州 (新兴县,紫金县) 共15个城市(含2县)打造半小时半径的“经济圈”。
2015年1月前,完全取消珠三角地区广州 深圳 清远 佛山 茂名 东莞 汕头 中山 揭阳 珠海 汕尾 江门 肇庆 阳江 惠州 (新兴县,紫金县) 共15个城市(含2县)之间的移动电话长途和漫游资费,将固定电话长途通话费调整为区间通话费水平,实现珠三角通信资费一体化。2014年实现珠三角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并逐步拓展到城际轨道等交通领域。

发布关于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 深圳 清远 佛山 茂名 东莞 汕头 中山 揭阳 珠海 汕尾 江门 肇庆 阳江 惠州 (新兴县,紫金县) 共15个城市(含2县)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指导意见,将采取十三项具体措施,推动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

珠江三角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一般来说它的最西点定义在三水。它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称。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共9个城市。“大珠三角”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珠江三角洲发生了哪些变化?

自从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了我国最有活力的工业区。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了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到这里投资建厂,生产芯片、光盘、鞋子、玩具、衬衣和牛仔服等等。

曾被认为是中国肮脏后院的广东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已占全国总量的10%,货物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40%,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1/3。

现在,珠江三角洲的变化非常大,村庄变成了工业基地。在过去22年中,城市由5个增加到26个。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了举足轻重的世界性计算机生产基地。

昔日的柑橘和香蕉种植园变成了工厂车间、购物中心、游乐场和居民区。作为富裕的象征,人们在建筑物上装饰了非常漂亮的穹顶、洛可可风格的裸体小天使雕像和科林斯式圆柱。高速公路桥横跨稻田。

城市里狭窄的胡同还有些浪漫。小厨房里发出炸小鸽子的“咝咝”声,小院里传来麻将牌的碰撞声。到处可以看到手机、鞋子和服装商店,里面播放着刺耳的流行歌曲。

五星红旗在曾是殖民地的香港和澳门上空飘扬,港澳与大陆的边界变得更加开放。珠江三角洲在紧密地结合成一个特大城市,它的经济力量将使亚洲其他大城市相形见绌。“十五”计划中已规划在珠江三角洲的各城市之间铺设新铁路。目前,香港、澳门和珠海正考虑在珠江入海口修建一座29千米长的大桥,预计该工程将耗资20多亿美元。

深圳这个过去僻静的渔村从1980年起成为经济特区,现在已经有近400万人口,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工业区之一。

不过,珠江三角洲离建成有着共同管理机构的“珠城”还很遥远。城市之间不是进行合作,而是激烈地争夺每一位投资者和每一元钱。深圳已经在离香港现代化的港口几里远的地方修建了自己的码头设施,而且还会建设新的码头。纺织企业主亨利唐警告说:“这对香港来说将是威胁。”专业人士估计,15~20年后,深圳中转集装箱的能力将会超过香港。

商人们担心,如果中国加入WTO以后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和保险公司进入珠江三角洲,那么,香港可能不久就会失去其金融中心的地位。瑞士交易所专家和亚洲问题专家马克法贝尔甚至认为,几十年后,广州将取代香港成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和政治中心。

高中地理:导致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好象发展有三个阶段呢!)

1.自然历史条件的自我发展时期。鱼米之乡。富裕的劳动力和优厚的历史发展条件,造就了珠江三角洲无以伦比的区域优越感。特别是唐代和明朝时期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2、近代殖民时期给珠江三角洲提供更为辽阔的发展天地。香港及外来贸易的繁荣,导致区域效仿,从而为现代珠江三角洲工业雏形奠定基础。

3、政策倾向。但改革开放的政策倾向并不是珠三角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仍然是自由的贸易氛围。现代眼光来看,改革开放的工厂林立,工人挥汗如雨,条件恶劣,污染严重,导致了珠三角地带劳资矛盾最激烈。贫富差距最大。

一家之言,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