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恐怖分子,什么叫恐怖份子??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恐怖分子的现状。对此,哈哈娱乐网小编「那年櫻花賞」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什么叫恐怖份子?

恐怖分子(terrorist )是对恐怖组织中的成员的普遍称谓。恐怖组织是指:(一)以暴力恐怖为手段,从事危害社会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恐怖活动的组织。(二)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或分工体系。(三)符合上述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曾组织、策划、煽动、实施或参与实施恐怖活动,或正在组织、策划、煽动、实施或参与实施恐怖活动;(2)资助、支持恐怖活动;(3)建立恐怖活动基地,或有组织招募、训练、培训恐怖分子。

什么是恐怖分子

所谓的恐怖分子就是三无产品,没有土地,没有家,没有美好生活的人!!

恐怖分子的定义

“如同法国1789-1797年大革命当权的政党实行的威胁一样,凭借威胁的政府。”这个定义,主要是指国家恐怖主义,即政府实行的恐怖主义。此后,在实践中,恐怖主义一词被逐步适用于个人的和团体的各种暴力行为,但是,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没有新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际上出现的暗杀浪潮以及其他的恐怖行为导致了当时的国际联盟做出反应,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其结果是1937年召开两个国际会议,一个是预防和惩罚恐怖主义的会议,另一个是关于建立国际刑事法庭的会议。前者制定了《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并有27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公约。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有实行。公约第一条第2项把恐怖主义界定为:“恐怖行为是指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这是最早在国际性条约中对恐怖行为所作的界定。它明确指出恐怖行为是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是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但是,没有直接指出制造恐怖的手段是暴力。也没有提及国家恐怖主义。因为当时的暗杀浪潮,主要是针对国家和政府的。与法国大革命时由政府实行的恐怖主义显然不同。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恐怖主义大都与殖民地的冲突相联系,特别是在巴勒斯坦、马来亚、塞浦路斯、阿尔及利亚和肯尼亚的殖民地冲突。但是,当时很少把它们称为恐怖主义者,原因是人们对殖民统治的合法性有怀疑,同时,把这个词适用于以打击殖民武装为目标的战斗也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坚持认为,恐怖主义只能适用于直接针对非战士的暴力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期间,恐怖主义已普遍适用于来自反对国家的暴力行为,也适用于像美国三K党那样的保守组织的暴力行为。鉴于这些情况,1989年出版的牛津词典,给恐怖主义界定了两个涵义:其一是专门指法国大革命后政府的恐怖统治;其二是指“意图以恐怖手段打击异己者的政策;威胁方式的使用;引起恐怖的事实或者使人恐怖的情况。”其他词典关于恐怖主义的界定,已不再有法国大革命恐怖主义的专门涵义。
韦氏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认为:恐怖主义是:(1)系统地使用恐怖行为作为强迫的手段;(2)一种威胁或者暴力的气氛。这个定义,强调了恐怖主义是一种系统的恐怖行为或者暴力、威胁的气氛,是正确的。恐怖主义必然是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进行威胁,否则,就不能制造恐怖。而且,它不是孤立的暴力行为,而是系统地使用暴力。这种解释,是与“主义”的含义相符合的。所谓“主义”(ism),就是指“一种独特的教条,系统,或理论”。因此,恐怖主义就是把恐怖作为教条来信奉和实行。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恐怖主义的解释是:恐怖主义是对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革命者和追求社会正义者,以及军队和秘密警察都可以利用恐怖主义。这个定义,指出了恐怖主义的三个特征:(1)恐怖主义是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这种手段主要是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在暴力前面加上“令人莫测”的形容词,是非常恰当的,恐怖主义的暴力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突发性,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动突然的袭击;(2)恐怖主义的打击目标是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3)恐怖主义的主体是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革命者和追求社会正义者。但这里列举的主体是不全面的,例如,没有提到国家。
《美国传统大学英语辞典》(American Heritage College Dicitonaryofthe English Language 1996,p.1854)对恐慌主义的解释是:对武力或暴力的非法使用或威胁使用,一个人或一个有组织的集团以威胁或胁迫社会或政府为目的而危害人类或财产,常带有意识形态或政治原因。
这个定义的最突出之点是:
(1)把政治目的具体化,明确指出“以威胁或胁迫社会或政府为目的”;
(2)指出恐怖主义行为是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原因;
(3)明确指出恐怖行为对财产的危害。 2001年9月19日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通过两项法案,明确界定了欧洲范围内恐怖主义行为的概念和对相关罪行的量刑标准。有关打击恐怖主义行为的法案规定,恐怖主义行为的概念是个人或组织故意针对一个或多个国家,或针对被侵犯国家的机构和人民进行旨在威胁、严重破坏甚至摧毁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及其建筑物的行为。这个定义,显然是受美国“9.11”恐怖主义系列袭击事件的影响,就像是对“9.11”事件的描述。
1974年英国《防止恐怖主义法》界定的恐怖主义是“为了政治的目的使用暴力,包括任何为了使公众或其任何部分陷入恐怖而使用暴力。”这个简短的定义提及的三点内容:使用暴力、为了政治的目的、使公众陷于恐怖,我们认为都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个定义显然是不全面的,特别是没有指出使用暴力的目标。
在美国,《美国法典》第22条[Title22,Section2656f(d)]把恐怖主义定义为:“亚国家或者秘密代理人对非战斗人员实施的预谋的、基于政治动机的、通常意图影响公众的暴力。”这个定义包括5点内容,即恐怖主义的主体、目标、政治动机、目的、暴力。它把对象限于“非战斗人员”代表了不少人的主张,因为这个限制可以把战争与恐怖主义加以区别。但把主体局限于“亚国家或者秘密代理人”显然是不全面的。
虽然美国法典作了规定,但美国政府的各部门使用这个定义的只有美国国务院。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国防部却另有自己的定义。美国联邦调查局恐怖主义研究中心将恐怖主义界定为:为推进政治和社会目的、意在威胁或者胁迫政府、平民或者其部分而对人或者财产非法使用武力或者暴力(1991)。美国国防部(USDepartmentofDefense)将其界定为:意在胁迫或者威胁政府或者社会而对个人或者财产非法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武力或者暴力,通常为达到政治、宗教或者意识形态目的。
时为美国副总统的乔治·布什任命的恐怖主义特别工作组在1986年给恐怖主义所下的定义:恐怖主义是为了促进政治的或社会的目的而对人或财产非法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暴力。通常是意图威胁或强迫政府、个人或集团以改变他们的行为或政见。这个定义,在政治目的之外,还加上社会目的,这就扩大了恐怖主义的范围,把那些反对堕胎、保护环境或保护动物为目的而实施的恐怖行为,也包括在恐怖主义之内。
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
为了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刑法修正案(九)》第120条做出新的规定,即明知是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恐怖主义的定义一直引起争议,各种法律体制和政府机构在他们的国家法规当中对恐怖主义采用不同的定义。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罪行定义一致性的进程一直停滞不前,这是基于“恐怖主义”一词含有政治和情感意味[6]。安格斯·马丁就这一点向澳洲议会说明“国际社会一直未能就恐怖主义建立一套可被接纳、全盘的定义。在1970至1980年代,联合国曾经试图对此作出定义,但成员国对民族解放和民族自决所引起的冲突而使用暴力的情况上有分歧,最终不了了之”。
这些分歧使联合国不能订立包含单一、全面、具法律约束力的恐怖主义定义在内的《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草案》。不过,国际社会己采纳了一系列的部级公约,列明各种恐怖活动的定义及就此立法管制。自1994年,联合国大会再三以这样的言词谴责恐怖活动:“企图引起公众恐慌的犯罪行动,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为追求政治目的而从事这些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不管其背后的性质是政治、意识形态、哲学、种族、宗教等都不能使之合法化”。
著名学者布鲁斯·霍夫曼(Bruce Hoffman)评论道:
“不仅是同一个政府组织里的部门不能就恐怖主义的定义达成共识,专家及其他在这个领域享负盛名的学者也不能就此达成一致意见。阿莱克斯·施密德在他的权威研究《政治恐怖主义:调查指引》里动用了约一百页的文字测试逾百种恐怖主义的定义,试图找出一个可被广泛接纳、合理全面的解释。在经历了四年及出版了第二版后,施密德仍未能达到目的,他在修改版本里的第一句便明言“仍在寻找适当的定义”。沃尔特·拉克尔对于施密德未能在他的重要著作里找到恐怖主义的定义感到失望,并指要么寻找恐怖主义的定义是不可能,要么就是不值得这样做。”
不过,霍夫曼也认为恐怖主义的一些主要特征是可以辨识的,他提出将恐怖份子与其他罪犯作出区分,也将恐怖主义与其他犯罪作出区分,结果得出恐怖主义是:
不可避免地以政治为目的或动机
诉诸暴力或扬言要诉诸暴力
计划要对目标或受害人以外的人物或团体造成深远的心理影响
由具备可被识别的指挥系统及隐蔽细胞系统的组织指挥行动,其成员不穿着制服或佩戴可被识别的徽章
由亚国家组织或非国家行为者干犯。
马歇尔欧洲安全研究中心的卡斯滕·博克施泰特提出的定义强调了出恐怖主义的心理和策略层面:
“恐怖主义是不对称冲突当中的政治暴力,通过暴力使他人受害或破坏非战斗目标(有时是具标志性的事物)来试图引起恐慌及心理上的畏惧(有时是无差别的)。这些指挥行动的隐蔽非法组织意在传达信息。恐怖主义的目标是要透过暴力的表述在传媒面前曝光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以影响目标观众及达到短期或中期的目的,并进一步追求长期的最终目的的。”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沃尔特·拉克尔提到“恐怖主义唯一广被认可的特质是涉及暴力行为或其武力威胁”[23]。不过这说法并未为恐怖主义提供一个可用的定义,因为恐怖主义的许多暴力行为并不视为恐怖主义,如战争、暴动、有组织犯罪,甚至是普通的袭击。不涉及人命伤亡的财物毁坏一般不被视为暴力罪行[24],但地球解放阵线和动物解放阵线却将财物毁坏形容为暴力和恐怖主义。
恐怖袭击通常以这种手段将心理影响的程度和受影响的时间提到最高,恐怖主义的每次行动都是一个“演出”,影响许多的观众。恐怖份子会袭击国家的标志性物件[28],以展示威力及试图动摇敌对国家的根基,这对政府有负面的影响,反之能提升操纵恐怖活动的恐怖组织的声望及其意识形态。
恐怖主义通常带有政治目的,如同抗议和写信一样,恐怖主义也是一种政治手段,当激进分子认为别无他法去达成目的的时候便会采取这种手段。他们认为如果诉求无法得到实现会比平民伤亡带来更严重的后果[32]。宗教与恐怖主义便因此经常连上关系,当政治斗争融入在宗教的框架里,例如祖先故土及圣城的控制权(以色列、耶路撒冷),而政治目的的失败便会变成宗教上的失败,这比起他们失去生命或平民失去生命来得更严重[33]。
通常来说,恐怖主义的受害人被当成目标不是因为他们是威胁,而是因为他们是恐怖份子眼中特定的“象征、工具、人物”。他们的受害让恐怖份子散播恐慌的目的得以达成,使他们的讯息得以传达开去,达成他们的宗教及政治诉求。
一些官员及政府机构以行动的合法性或不法性来定义恐怖主义。在这个定义下,如果在政府的规范下,一般被视为恐怖主义的行动也会因此而变得不被认为是恐怖主义。如在政府的许可下实施炸弹袭击以争取支持不会被视为恐怖主义。这种尺度的定义产生了不少问题,不是被一致地被接纳,因为这个定义否定了国家恐怖主义的存在。这些行动会否被视为恐怖主义取决于其背后是否得到国家支持。“法定”和“合法”可以是主观的,政府的观点具决定性的作用。
在各种定义当中,有些定义并没有考虑到平民在被占领地区使用合法暴力的可能性[41]。另一些定义认为抵抗运动的暴力行为无差别地伤害平民或非战斗人员才被视为恐怖组织,区分出合法和非法的暴力行为[42]。据学者阿里·卡恩所说,这种区分是从政治上作出判断。
与之有关连但又不完全相等的是暴力非国家行为者,语义包括恐怖份子,但并不包括国家恐怖主义。根据联邦调查局,恐怖主义是指非法对人物或财产实施暴力以恫吓或威逼政府、平民,以促成其政治或社会目的[45]。

恐怖分子什么是?

由于政治宗教或其他的利益目的, 以暴力恐怖为手段, 对非军事目标进行破坏或威胁, 从事危害国家安全, 破坏社会稳定, 以达到自身目的或政治主张的组织或个人.

  其中最大的特征, 就是针对"非军事目标"的暴力活动. 就是针对平民生命及财产, 绑架暗杀, 非军用的电视台通讯设施, 公路桥梁交通设施, 水电能源设施等进行的活动. 专门袭击军队的不算恐怖分子, 而是反政·府武装.

  另外一点, 就是有明确的目的或政治主张. 比如勒索赎金, 或者获得某种政治特权等. 没有明确的目的胡乱杀人的, 只不过是杀人狂.

  还有一点, 就是不仅仅包括恐怖组织的成员, 也可以是单独个人. 出于某种极端的宗教或政治主张, 进行恐怖活动的个人.

  目前, 美国声称的恐怖组织, 其实大部分是极端宗教组织. 有针对阿拉伯世界的嫌疑, 又是不过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 其代表就是塔利班, 穆斯林杀手团阿萨辛和欧洲的十字军也算;
  除此以外, 还有一些极端左翼组织, 以暴力恐怖手段胁迫政·府, 要求建立共·产主义政权. 这在60 70年代比较盛行, 这样的组织比较纯洁, 成员的素质和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而且一绑架威胁为主, 不太喜欢制造流血事件. 如希腊11月17日, 曰本的赤军;
  极端右翼组织, 是旧政·权的残余势力. 在旧政权失势以后, 从事绑架暗杀等恐怖活动, 破坏进步新政·权的统治. 主要存在于东南亚和拉美;
  极端民族组织, 强调民族独立, 要求在现有政·府中获得话语权. 如爱尔兰共和军;
  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 这个定义就比较模糊咯, 亦可以归类到单纯的跨国犯罪集团. 在毒·品军·火走·私比较猖獗的地区, 都会存在这样的组织.

危险分子和恐怖分子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危险分子和恐怖分子之间的区别就是危险分子可能是比较危险的,但是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比较危险,恐怖分子的话可能遇到他的人都会被遭受打击。

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有什么区别?

暴恐分子是采取武力手段的极端分子。

极端分子:思想偏激、激进、狂热、暴戾,一切问题以武力解决!恐怖分子:极端势力用各种爆炸、袭击、暗杀、暴力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个目的!两者系同一个罪人!

什么是恐怖分子,怎么定义?

基本定义是,为了政治的,宗教的,个人意愿的无差别暴力袭击人类的行为。


补充当然,前提是蓄意的。

恐怖分子的定义是什么?_?

恐怖主义迄今为止,已不下百多种定义,但却没一个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英国百科全书上认为:恐怖主义是对各国政府、公众和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和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革命者、追求正义者以及军队和警察都可以利用恐怖主义。美国国务院的定义是:由国家组织或隐蔽人员对非战斗目标(包括平民和那些非武装或不执勤上岗的军事人员)发动的,常常是以影响受众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暴力活动。兰德公司则认为:个人或团体为达到政治目的而使用的国际暴力。种种说法不胜枚举。可见,对恐怖主义的界定,国际社会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

其判断是否是恐怖主义 要看其行为 如果是以下几种 就算是了:

<1>是 其具有明确政治目的性。这是一个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也是区分恐怖主义刑事犯罪和普通刑事犯罪的一个重要标尺。

<2>是 其具有强烈的暴力、讹诈和威胁性。恐怖主义之所以恐怖,关键在于恐怖是其基本内涵。

<3>是其具有强烈地影响受众的恐怖性。有些恐怖行为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害,但其恐怖性却更加深该

<4>是其具有受害对象的无辜性。恐怖行为之所以为恐怖行为是因为其受害对象的无辜性。“无辜”是关键点,也就是说受害者是处于正常的生存状态,在没有任何的敌对状态下受到伤害.

总之,恐怖主义是一种反人类的罪恶,是一种邪恶的势力。任何想以恐怖主义行动来达到政治目的行为,最后只会在世人的共同声讨和唾骂中走上未路。

世界十大恐怖分子名单 "基地"组织成员占据半壁江山(3)

七、约瑟夫·科尼(乌干达人上帝抵抗军头目)
约瑟夫·科尼,50岁,乌干达人,反政府武装上帝抵抗军的头目,他曾在乌干达、刚果(金)、中非、苏丹等地屠杀民众。国际刑事法院对其发出了逮捕令。在混乱的非洲大陆上,一直存在着装备极其落后的土著人靠迷信的精神力量来与现代化正规部队作战的现象。早在一战时期,当地的土著便手持木棒和石头与意大利政府军交战。土著们相信,在神灵的保佑下,他们扔向敌人的石头会像手榴弹一样爆炸,而敌人射向他们的子弹会在半空中转弯飞向自己。即使在2001年的尼日利亚产油三角洲的土著暴动中,反抗军的士兵们依然相信自己在宗教牧师的加持下能够对子弹和炮火免疫,结果自然迎来了一场一边倒的战斗。而作为乌干达最臭名昭著的反抗武装——圣灵抵抗军的领袖约瑟夫·科尼来说,利用宗教来控制属下进行一场所谓的“精神战争”早已是家常便饭,他也靠着这个看似愚昧的方法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八、纳西尔·乌哈什(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头目)
纳西尔·乌哈什,也门人,是“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的头目,纳西尔·乌哈什在被捕后,2006年从也门监狱越狱,至今是行踪不明。
九、拉希勒·阿卜杜勒(超恐怖分子)
拉希勒·阿卜杜勒(Rahil Abdul),他参与制造了2006年7月11日的孟买系列铁路爆炸事件,造成至少200人死亡,但印度警方甚至都没有他的照片。
十、多库·乌马罗夫(车臣分裂主义分子)
47岁,俄罗斯人,是车臣分裂主义分子,试图在高加索地区建立一个酋长国。制造了莫斯科地铁和机场爆炸案。隐藏在高加索山区。1964年4月13日出生于车臣沙托伊地区的哈尔谢诺伊村,属于当地一个叫做穆尔克的部落。根据车臣分离分子在网上公开的简历,乌马罗夫毕业于车臣格罗兹尼石油学院,受过建筑专业高等教育。他原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参加过上世纪90年代的两次车臣战争,他曾指挥一支特种营与俄罗斯部队作战。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后,他主掌当时车臣政府的安全委员会。乌马罗夫于2007年宣布建立一个以宗教律法为基础的国家并自封最高领导人。 上一页2 /3 下一页

为什么会有恐怖分子?年轻人成为恐怖分子的十大原因

生活能给人带来的东西很多,家庭的爱、金钱、自由以及娱乐等,但有很多人选择成为恐怖分子。你们知道恐怖分子为什么存在吗?恐怖分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之前我为大家讲解过世界十大恐怖分子,下面就为大家揭秘年轻人成为恐怖分子的十大原因,感兴趣的赶紧一起往下看吧!

年轻人成为恐怖分子的十大原因

1、诱骗

死亡是一个终极的现实,死后生命的概念是伊斯兰教义的一个非常生动的部分。“古兰经”中有一些经文保证那些在伊斯兰教道路上死去的人在天堂有一席之地。他们利用伊斯兰教来引诱年轻人,并利用他们做坏事,从而走上恐怖分子的道路。

2、贫困

这是世界东部国家恐怖分子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一个母亲因营养不良而死于肺结核的人和一个有着瘫痪父亲的弟弟和七个兄弟姐妹的人,会不会成为恐怖分子呢?答案是,会的。

3、动力移动

互联网上以及新闻途径报道的恐怖分子以及恐怖组织,它们可能对年轻人在传达一种权力的展示。然而年轻人的荷尔蒙在青春时期十分旺盛,或者感到无所事事时,会寻找另一种生活的刺激。

4、愤怒

在伊斯兰文化中,几个世纪以来,妇女一直被象征为荣誉和尊严。如果告诉一个男人,他的妻子是如何被剥光了衣服,并强奸了的,这时愤怒会油然而生。特别是在西方国家,这种事情十分常见,恐怖分子泛滥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5、暴力的激增

有许多因素可以使人们成为“恐怖分子”,种族、宗教、阶级和意识形态等都可以导致。年轻人成为恐怖分子,这个事实很容易与世界上暴力的激增联系在一起。

6、互联网的影响

令人惊讶的是,恐怖分子是如何将互联网上那些激进的男孩拉入恐怖组织中的。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上无奇不有,因此,人们会在另一个领域寻找娱乐以及归属感,它们会认为恐怖分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7、无聊

根据美国和平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在约谈的年轻恐怖分子中,有101人是因无聊而加入的。年轻人会加入恐怖组织,为了一个他们认为是正义的事业而扼杀自己的前途。另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更容易成为恐怖分子。

8、复仇

当你们收听一些国际新闻时,有关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克什米尔和黎巴嫩的话题总是充斥着新闻头条。无论是俄罗斯炸弹还是沙特空军,每个人都有权杀害无辜平民,特别是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招募恐怖分子的组织利用复仇作为激发年轻人热情的动力,还在年轻人心中灌输大量的仇恨。

9、归属感

假设一个男孩生活富裕,父母为其提供一切,他的生命毫无意义,因为没有什么可争取的。心理学家及其相关研究认为,恐怖组织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具有吸引力。特别是这样的年轻人加入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10、创伤经历

在许多关于年轻人失踪的报道中,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家庭排斥、诽谤或过度保护的目标。他们要么太敏感,要么太聪明。当年轻人成为恐怖分子时,它们会回想起自己的创伤经历,试图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