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刺客聂隐娘豆瓣(解读《刺客聂隐娘》)和电影刺客聂隐娘百度百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冬日暖阳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刺客聂隐娘电影的评价

今年戛纳,不仅有侯导的《聂隐娘》参赛,还有4K修复版的《侠女》展映。
  当年《侠女》分上下两集上映票房糟糕,后来在戛纳得到技术大奖后又精剪成一集再映才卖钱,从而开启了一段武侠电影怎么拍都能赚钱的黄金时代。(值得《太平轮》参考)
  去年我有幸在侯导公司看了《聂隐娘》终剪版,七年心血初成,大爱,就在这里简写一篇,算是摇旗。
  唐传奇都讲求奇诡简短,不像后来明清志怪,写着写着一个个成了忠贞于爱情的狐狸精。电影有俩小时,自然延展了一些书中没有的人物关系,走的是幽古隐秘之风,镜头远远地注视事件发生,不带主观色彩,仿佛是说书人在讲述远在唐朝的传说。
  简言之《聂隐娘》肯定是不一样的电影,我们水瓶座就喜欢不一样的东西,千篇一律的爱恨情仇、飞天遁地看腻了,来个一招一式、点到为止就很爽,属于另一种美。
  后来翻《侯孝贤电影讲座》,发现一切不同早已有迹可循:他说,你们说拍武侠,那我也来拍,我就来重新界定武侠。
  正好今天又在电影资料馆看了《侠女》,听石隽大侠回忆当年的故事,和当时看《聂隐娘》的感觉十分相似——两部片子有太多可比性了,武侠电影在经历了张彻的盘肠大战、徐克的科学神功、李安的禅道剑影之后,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文武双全。
  都是台湾电影扛鼎的导演,《侠女》取自明志怪(《聊斋》里的《白狐》),但胡金铨是无神论者,他把狐妖去掉了;《聂隐娘》取自唐传奇(唐人裴刑的《传奇》),里面有纸人作法,本应是魔幻题材,魔幻却是从写实开始的,“是真实世界里的荒谬性而找到了这样的一个眼光和角度”(侯孝贤语)。
  女主角台词都不多,舒淇开玩笑说自己一共只有16句,我没数,可能夸张了,但确实很少。徐枫稍微多一些而已,但镜头似乎更偏爱她的眼神和身段。男人的江湖,女人本就该少言。
  构图都喜欢用长镜头、大远景,主人公们行走在大好山河之中。胡金铨喜欢拍行走是出了名的,侯孝贤一脉相承,镜头不动,人物靠走位来调度。
  文人气息浓厚。《侠女》里的配乐超棒,古琴、鼓点都是胡金铨的拿手好戏。《聂隐娘》更不用说,音乐之外还有一段《青鸾舞镜》的独舞。“青鸾舞镜”讲鸾鸟三年不鸣,见镜中自己以为同类,长鸣而死的孤独,是聂隐娘,又何尝不是在寺中学艺的侠女。
  《侠女》拍了3年零6天,《聂隐娘》拍了7年。慢工出细活,精益求精。
  我觉得电影好看,是好在可看的东西很多,胡金铨拍明朝,细到画笔都要分素描和上色等几种。侯孝贤拍的唐朝是金光灿烂,室内金碧辉煌,银杏谷,连山石都是金色的。李屏宾镜头下的每一帧画面都散发着古典中国之美,如国画。我看有人在豆瓣的电影剧照下留言说里面人物像小学教科书上的李白,确实是这个路子。
  李白是唐朝人,聂隐娘也是唐朝人。侯导为拍唐朝,读了几个月《资治通鉴》。更牛的是他亲手写下所有文言对白,他说从小在乡下长大,读了很多古书,不觉得这是文言文。但细心又发现,居庙堂之高才用文言,处江湖之远是带口音的白话,分得清清楚楚。胡金铨更不用说,明史专家。电影好看,重在细节。
  特别要赞一下《聂隐娘》结尾处在神农架拍摄那场戏,摄影机在山这边,道姑站在对面悬崖之上,雾起,隐娘徐徐走来,请辞,离去,至此雾已笼罩全峰,真正的”一气呵成“,感觉是天时地利俱到,上天要成全经典。
  不说多,还是敬请期待吧。你认为这篇评论:有用 151没用 9

影评《刺客聂隐娘》

影评《刺客聂隐娘》

一、故事背景以及人物关系

《刺客聂隐娘》改编自唐人裴刑的传奇小说《聂隐娘》。

故事讲述的是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大唐王朝的辉煌步入终结,在藩镇林立、派系迭起的社会环境下,朝廷的威慑力以及凝聚力都在一步步地被削弱。

河北三镇之一的魏博镇的节度使田季安暴戾且野心勃勃,渴望着借局势大展拳脚,而在朝廷出兵征讨王承宗之时,田季安主仆之间又因意见不合出现了纷争……与此同时,田季安自幼被道姑公主带上山修炼剑法,以避灾祸的表妹聂隐娘学成归来,谨遵教诲奉行杀一人救万人,她在手刃多位大寮之后,目标来到了表兄田季安身上,然而剑术成、心未坚的她最终选择了远走他乡,隐迹红尘……

二、文言文对白,别出心裁

电影中部分对白是纯文言文,部分对白掺杂文言文和白话文,部分对白纯白话文。给人感觉附庸风雅、故弄玄虚。加上对白不多,又不是按情节发展叙述,所以给观众感觉不伦不类不清不楚,让人昏昏欲睡。

其实古代,一般只有正式场合、或者书面用语为文言文,百姓家话多为白话文。对照电影中文白转换,应该比较符合场景设定。这样一个原文区区1700字的小说故事,让侯孝贤导演拍成了一部110分钟的电影,极为美丽与精致的环境景观、多个长镜头和空镜头的无声讲述、色彩的选用、精炼简短的台词、以及这部电影所展现出的来自于侯孝贤导演的情怀与生活体悟使得这样一部大师之作让许多第一次欣赏它的观众都颇为困惑,无法理解……

三、视觉出彩,听觉出众

《刺客聂隐娘》整部电影的画面就像一篇影像化的散文,真实而简单的景色,没有任何人为的成分,看到这些,没办法不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称赞,没办法不感慨于中国的地大物博。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幕深秋的景色:“清晨静谧的水面,几课枯树立在河边,几只鸟儿渐渐向远方飞去。”真的让人感觉这就是诗词里的画面,这就是我读到过的。就像范仲淹写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除了视觉的出彩,电影的声音也极为出众。且不说场景里人和动物及其写实的声音,就连武打的部分,靠的也并不只是招式。聂隐娘的几次出手,并没有过多的插招换式,听见刀划过皮肤的声音,就知道战斗已经结束。

四、“留白”手法的展示

影片以传统的“留白”手法,突现了影片的中国韵味。影片中“留白”源自中国书画艺术,艺术大师们在画面中有意留下空白区域给人无限想象,并以此为载体渲染出美的诗意境界,富有精深的审美意蕴。

影片中,聂隐娘回到家中沐浴时,有一组心理蒙太奇镜头。先是景深长镜头中近景处白绒绒繁花一树斜立,远景处丛林后一队迎亲人马依稀驰入画面,深焦镜头下近景的虚化和远景的模糊,中景处小队人马在阔大原野中的点线形迹,表现出嘉诚公主远嫁藩夷的空茫寥落之感。这里插叙公主远嫁魏博后的一个场景:白牡丹的背景下,公主独自抚琴,看似满怀心事却娓娓道来一个“青鸾镜舞”的故事,呈现了公主“没有同类”的孤独痛苦,再以占右下方不到一半的画面中两朵素净单调的白牡丹相衬,更增添了她雍容高雅的孤傲气质。在背景虚化了的宫廷楼阁下,孤傲的花中之王白牡丹的徐徐摇曳,暗示了公主与隐娘同病相怜的处境,无人懂、无人知。而虚化的背景,隐约可见的琼楼玉宇,似乎是她们愁苦的坟墓,慢慢吞噬着她们倔强的灵魂。此画面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一人一背景,却让人从影片的留白中品味出无限的惆怅与苦痛,融入影片缓缓流动的诗性境界。

电影片名是《刺客聂隐娘》,可真正讲述的不是她如何行刺,恰恰相反,故事主旨则是她为何不去行刺。如果用一句话形容聂隐娘,那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影片的最后,聂隐娘看破红尘,影片也最终止于这样一个深远的镜头:阳光温暖,于青天大地之间是广袤无边的旷野,老翁、少年、隐娘,牵着一驴一马,高高矮矮、老老少少的背影踏上那条远离红尘的“归隐”路,渐行渐远。这空白的大胆运用,即以“方寸之地尽显天地之宽”,使影片结束于韵味悠长的诗性境界之中。

五、武侠影片另类孤独

这是一部大唐习俗的普及影片。电影对唐代生活方式的考究,衣着穿戴,饮宴歌舞,甚至是古人洗澡的准备工作,再加上完全生活化的场景以及半文半白的台词,展开了中唐时期的一幅绝美画卷。

《刺客聂隐娘》虽然也是一部武侠片,但它的风格完全不同于《龙门客栈》、《一代宗师》和《卧虎藏龙》等影片。《刺客聂隐娘》没有激烈的打斗,因为拍的是刺客,刺客应该藏起来杀人,一刀毙命。聂隐娘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通过110分钟的积蓄,将她的孤独,她的经历,传递给了每一个愿意去品味的观众。

电影《刺客聂隐娘》到底好在哪里

艺术与电影的断层
文/梦里诗书

一部能在戛纳得奖的作品,并不意味着其能多么契合普罗大众的观感,《刺客聂隐娘》将景、物、人文三者完美的交融,令人得见了一个充斥着文艺气息的唐代江湖,但侯孝贤将自已所理解的唐朝以高冷晦涩的呈现,又使其并无法真正揽获普通观众的心。

《刺客聂隐娘》不是一部武侠片,不是一部爱情片,更不是一部动作片,它属于专属侯孝贤的艺术,生涩的文言台词,精致的华服,至美的风景,在侯孝贤之手并且长镜头与远景的组织是如此的游刃有余,这是一部导演真正沉醉在了自我艺术世界之中的作品,这种景、物、人文三者的高度融合,确实达到了一种足以令人叹服的电影美学,在不见战乱,且未尝有着为人眼花缭乱的特效的情境下,确使那个由盛转衰的唐王朝中藩镇割据的博弈仿若触手可及,而于此间聂隐娘青鸾舞镜的孤独与挣扎,更是此作值得品读的艺术魅力。

电影是大众的艺术,情感的充盈与剧情的饱满是需要与艺术两相结合的,这才是电影的本态,例如《肖申克的救赎》》这样能公认经典的作品都是如此,当一部电影不论他是浅薄的普通人还是渊博的学者,所有人都能拍手叫好之时,才是真正做到了将电影与艺术的交融,但无论在情感还是剧情上的饱满都是《刺客聂隐娘》所不曾兼备的,对于并不熟知唐朝历史人文,难以真正感知侯孝贤的艺术境界的人而言,很难真正会愿意去品读这部电影隐于深层次的魅力,而一个沉醉于自我艺术世界的人,同也是难以去考虑他人感受的,但一部电影如若失去了大众的奠基,又何以能堪为大众的艺术呢?

艺术的完美无法与电影结合在《刺客聂隐娘》上是多层次体现的,一味只重视艺术的整体统一,使得该做摒弃了人物关联,甚至叙事逻辑,这些都需要观众自已按照电影生涩的台词和隐喻去组织理解,侯孝贤只是一心专于让电影在艺术上肆意泼墨,考虑着如何让每一个镜头赋予美的意蕴,如此作品虽无愧于戛纳影奖,却并无法成为中国电影的标榜,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冰雪虽美,触其冻寒,但能立于雪中赏其美的永远都是少数。

艺术与电影的断层,侯孝贤做了一个艺术家该做的事,却没能做一个电影人该做的,七年磨剑特立独行的光影艺术,侯孝贤更应该去做一个画家,而不是电影人,因为欣赏一幅画可以为人久久驻足,而电影却不能。

《刺客聂隐娘》好看吗?

使用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sLplDCWtmfdNEKX0de2Ag

资源名称:刺丨客N隐娘(1KB)
资源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sLplDCWtmfdNEKX0de2Ag
提取码:rdhi

 提取码: rdhi

《刺客聂隐娘》是一部古装题材的文艺武侠电影,由侯孝贤执导,舒淇、张震、妻夫木聪、阮经天等主演。该片于2015年8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取材自裴铏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13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

解读《刺客聂隐娘》

    有人说《聂隐娘》是一部武侠片,可以单纯的按照欣赏武侠片的心情来看完这一部影片,然而看完之后,我困惑了!是我欣赏不了这样的武侠片还是别人对武侠片的解读有误。思忖良久,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可能有所偏颇,但这确实是在我的理解范围之内,接下来就按照我的理解给大家说一说,道一道这部影片。

    侯孝贤导演的作品一般都奉行自然主义,而且他个人也极力地推举写实化的拍摄手法,所以这部影片都采用实地实景进行拍摄,虽然没有高科技制作的高大上的观影感觉,却也没有现在电视剧所用的抠图带来的尴尬,所以还是给观众带来视觉的真实感,只是效果没有那么震撼。

    从内容上来说,《聂隐娘》这部电影作品较原作品来讲还是做出了很大的改动,脱离了唐传奇的诡怪荒诞,代替而来的是历史和动作的真实感。刀出、回鞘,每一个形如流水的动作,都无疑牵动着观众们的内心,翘首以盼着自己心中的那个人胜利到底。还有那萧条、云雾缭绕的场景,更是步步紧逼振奋人心的情节,给观众的内心带来强大的冲击力。从语言上来说,侯孝贤导演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参杂到一起,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虽然整部影片所说台词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二十分钟,但就这间隔“十万八千里”的台词,既点明了人物的心态,也将事情发展的原委一一地呈现出来,推动了影片推向白热化。就历史角度而言,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情况严重,各地藩王豢养死士来为自己完成一些惊险的任务,而聂隐娘就是这样的存在。很显然,导演对两千多年前的晚唐做足了功课,将晚唐那种王室衰微,各地藩王蠢蠢欲动而又怕王室发兵打压的紧张气氛描绘的淋漓尽致,还有很多人和聂隐娘一样作为藩镇割据的利刃,奔波在各处,成为人人可以利用的棋子,可叹、可悲。

    聂隐娘,从小被尼姑公主带走,练习招招杀机的武术,可是多年的训练并未让她失去最后的柔情,面对贪官污吏,她可以做到一招毙命,然而,看到敌人对待幼小的孩童露出的种种温情,她放弃了杀戮,违背了师命。或许她是在填补自己空缺的温暖,或者她是在可怜那幼小的孩童,总归,她停手了。之后,便是更加艰巨的任务,杀魏博之主所爱之人,取其项上人头,将杀手所拥有的柔情一步步地毁掉,掉进那深不见底的悬崖。可是,她却悬崖勒马,将自己内心那份柔情保留了下来,果然,她不是一个好的杀手。加之经历过原文中没有的情感线,聂隐娘成长的更加快,她终于能够放下一切,保护着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前往新罗国。也许她自己也会在新罗国扎根,也许她也在某个地方,温存自己心底的那份柔情……

《聂隐娘》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你怎么认为?

 看了三遍《刺客聂隐娘》,点映加提前场,每次都睡着 。
睡着的原因,接下来会出现剧力张力不够、故事不够精彩、拖沓无聊乏味等。《刺客聂隐娘》敢于砍掉无数素材,必然要削弱甚至是牺牲了人物的铺垫介绍和关系联动。你会冒出来无数个为什么,如果你带着为什么再去看《刺客聂隐娘》,那么,看懂侯孝贤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看到大家讨论《刺客聂隐娘》,这本身就是件令人开心的事。上一次关乎侯孝贤的网络话题,还是博客时代热议的《最好的时光》,文青们留恋的撞球室戏份。
《刺客聂隐娘》所引发的装逼与反装逼之争,戛纳电影节期间就出现了。骂的人,觉得喜欢它的人很装叉;喜欢它的人,觉得骂它的呆又蠢。还有一些人,觉得两边都很傻。你骂它,喜欢它,其实都无关紧要——不就是看一部电影而已么,口味这东西本来就千差万别。看电影,尤其是这样一部电影,清心寡欲、不受干扰的状态最好。管它票房不票房,你买你的票,进场就是了。所以,看到前网络红人在三九二十七九九八十一地计算电影票房分成,看到有人假装不想推荐它,再或者找人来一通狂撕,真的大可不必。这部电影被买票观众恶评,只是更加说明了它与99%的主流院线片是彻底完全的不同。之前有讲过,推荐这部电影的最大理由就是“能在内地电影院大银幕看侯孝贤”这件事。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看过侯孝贤,尤其是在一个电影院里。几年前,中国电影资料馆搞了侯孝贤回顾展,当时是免费场次,但可能因为是非周末时间的白天,一个大场子,人都没坐满。一个普通观众,最应该做的补习功课是去多看侯孝贤经典作品。当然现在说这话,有点晚了。故事大纲,剧本全文,网上都有。看完一遍没看懂,你可以选择继续看,也可以选择在剧本里寻找答案。反正影像或文本,它们都会给你一个逐渐明晰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却很可能是不同的。
我看过两遍《刺客聂隐娘》,第一遍觉得还行,第二遍觉得大好。在那个荣登年度最佳催眠效果的纱幔窥探段落,田季安回忆少年少女的往事。他用了一个名词来形容七娘,那就是凤凰。第一遍,我咯噔了一下,我知道凤凰,但冒出来凤凰是什么鬼。第二遍,我还是不知道凤凰是什么,或许可能只是拿来跟青鸾做对照。
然后,我看到了剧本,对这个名词,剧本是这么写道的:
 又想起,十三年前那个上巳日,洺州刺使元谊谒见嘉诚公主,父亲唤他来见元谊女,两人并立众皆赞叹好一对璧人时,绯衣的窈七在荡秋千,越荡越高,突地脱手飞身上了树头,好似一只浴火凤凰……
画面感一下子就来了,是不是?!
凤凰与青鸾,类似的名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绝大多数人无法想象出它们的实体模样,而只是会联想到古代的工艺品,雕在门窗,画于器皿。总之,高贵、美丽、不常见,值得翘首观望——包括这部稀罕的华语电影,大概就是那样一种事物吧。

孝贤的电影《刺客聂隐娘》演员在剧中的演技怎么样?

我觉得演的很好,无可挑剔。《刺客聂隐娘》,是一部云集了舒淇、张震、倪大红、周韵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的高水平电影,同时也是一部评分两极化非常严重的电影。虽然最近因为《刺客聂隐娘》的缘故,周韵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其实回看周韵的演艺轨迹一直都是让人惊喜的。不同于舒淇的风情万种或是汤唯的文艺感,周韵永远都在展现着中国女人独有的温婉与大气,在入秋之时仍然带给我们四月的春光。

舒淇,一个极具争议的女演员,是因为她很努力、很认真的在用行动把曾经脱掉的衣服,一件一件穿回来。曾经的无可奈何迫无法改变,于是这个坚强的女孩就选择用勇敢去面对这一切,并努力改变着自己。放下舒淇曾经的那段黑历史不提,仔细回味她一路走来的历程,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她的高人气绝非偶然也与外表无关。

电影原著来源于晚唐裴铏所作的《聂隐娘》短篇小说,原著字数仅一千有余,时间跨度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到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这其中作者为我们勾勒了几个事件:聂隐娘被尼姑偷走,聂隐娘学成被送回,聂隐娘与磨镜少年结为夫妻,聂隐娘被魏帅聘为左右吏,聂隐娘弃魏奔刘悟,聂隐娘击败精精儿、空空儿,聂隐娘云游,聂隐娘告诫刘悟的儿子。

裴铏在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时都是点到即止,只用只言片语勾勒了一个让我们只能意会而不能解释(叙述)的世界。裴铏并没有通过具体的细节来阐叙主题,而是通过勾勒的、片断式的方式若有无物地呈现出一个意义世界。读者通过阅读并不能了解到人物故事的所有情节,但能隐约感受到文字背后有大量的意味,读者通过对事件的串联,感受到《聂隐娘》是一个充满斗争、奇幻、神侠、刀剑的世界。

刺客聂隐娘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聂隐娘(舒淇饰)是魏博藩镇的大将聂锋之女,10岁时被一道姑带走,将其训练成武功绝伦的刺客,十三年后返家,奉师命要取与其青梅竹马的表兄魏博藩主田季安(张震饰)的性命。

其时正是安史之乱之时,藩镇割据、民不聊生,聂隐娘师傅教导其杀一独夫贼子救千百人,而其母聂田氏则告知聂隐娘,杀掉田季安将使其妻元氏一族趁虚而入,魏博将天下大乱,为大义着想,田季安不能杀。

与此同时,聂隐娘父亲聂锋奉田季安之命,护送名义上遭贬谪的军队统帅田兴前往他处避难,路遇追来的元氏暗杀队伍。聂隐娘尾随其后,遇负镜少年和采药老者,一同救下了聂锋和田兴。

除了在外猎杀魏博重臣,元氏一族也悄悄在田季安府内逐步肃清,田季安妾室胡姬性命也差点被纸人阴术拿去,幸亏有隐娘救了一命。至此聂隐娘彻底放弃了刺杀田季安的计划,并与道姑结案,道姑遗憾其不能断人伦之亲,最后交手死在聂隐娘匕首下。了结了一切后,聂隐娘与负镜少年和采药老者飘然远去。

看《刺客聂隐娘》有感

 

        这部片子上映时没有去观看 ,现在回望也算是错过。因为近期看雷晓宇写的人物特写集《海胆》 ,之所以命名为海胆,是因为作者认为当中的人物都有尖锐的刺,柔软的心。如果你能剥开其坚硬的外壳走入内心,就能感受他们的丰富及柔软。当中雷晓宇采访侯孝贤导演的一篇文章,激发了我对聂隐娘的观影兴趣。该片在2015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侯导自1998年花了17年时间构思拍摄的聂隐娘,看完后对唯美如傅抱石国画的画面,拍摄人物时的长镜头,舒淇的演技等都很称赞。享有“台北之光”美誉的侯导68岁拍摄完成的电影,他有自己对美学的坚守 。

      聂隐娘这个名字也蛮特别的,聂就是三只耳朵,隐娘就是隐藏的姑娘,她是一个刺客,一个不想杀人的刺客。电影故事情节并不丰满,以唐藩镇割据为背景讲述聂隐娘的内心活动,影片给人更多的是视觉享受。全片一共有四个女性角色:嘉诚公主(和亲)、嘉信公主(道姑)、聂隐娘、田元氏。这四个女人,用一个意象贯穿全片,那就是青鸾,四个女人各有各的孤独。嘉诚公主,一个人孤零零从长安嫁到魏博。她终身的使命,就是不让魏博跨过河洛一步。她事人,从儒家,相信人际关系的沟通和博弈可以稳定局面,达到目的。嘉信公主一个人住在山里,她事天,不事鬼。所谓事天,即从墨家,主张杀一独夫可以救万千人。  田元氏当年,她的父亲是叛变中央政府投奔魏博的刺史,为了她父亲手下一万多人的军队,田季安的父亲做出安排,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嘉诚公主安排的未婚妻聂隐娘就被牺牲掉了。在四个女人里面,她们都是一个人,没有同类, 孤独的人总是有小小的坚守。胡兰成说:男性刚强女性烈,女性要烈才有能量。

        喜欢电影中缓慢的进度,较少的台词、定格的画面。电影里面每个讲述,都是用大自然的镜头来表示。隐娘要和女杀手对峙,画面开端就是两片慢慢靠近、最终合为一体的云。对于侠客与刺客的区别,侯导说侠之大者,他不只是要展示武功,更要显示武学尊严和宗师气派,总之,他要展示。但刺客是要藏的,不能被人发现。最好一招毙命,一旦拖泥带水,就有性命之忧。因此,《刺客聂隐娘》的武打戏和文戏一样,极其含蓄克制。李白《侠客行》描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有些只能意会不能言表的意境在片中被拍摄出来了。

     

        剑术已成,道心未坚。窈七(聂隐娘)自道姑身边学成后回到嘉诚公主及父母身边,道姑对于刺客的认知是杀人如飞鸟,而隐娘已经下不了手,不断延拖。见其表哥小孩可爱,不忍出手,道姑说:先取其所爱,再杀之。知识技能是一种工具,怎么使用在于内心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舒淇的《刺客聂隐娘》没看明白?一起来看看小说中的聂隐娘吧!

2015年由侯孝贤执导、舒淇主演的《刺客聂隐娘》荣获第68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导演奖,与其说它是一部武侠片、不如说是一部文艺片,它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13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据说这部影片毁誉参半,喜欢它的人奉为至宝,不喜欢它的人则大呼看不懂。

那么原著中的聂隐娘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其实《刺客聂隐娘》情节早已脱离了原著,而加入了导演自己的对故事的理解和叙事风格。《聂隐娘》原著是唐代一篇传奇小说。小说中的聂隐娘比舒淇饰演的侠女更多了几分神秘色彩,她不仅是一个侠女、更是一个奇人异士。

聂隐娘在十岁时被尼姑掳去,五年后被送回家时,尼姑对她父亲聂锋说:“我已经把她教成了,你可以把她领回去了。”在父亲的追问下,隐娘告诉了父亲她几年来的经历,其间她已奉尼姑师父之命连杀两人,都是有罪之人,学成之后,尼姑将匕首藏在隐娘的后脑里,说伤不到她,用时还很方便。能将匕首藏在后脑勺,这非异士不能办到。

父亲听了聂隐娘的叙述很惧怕,而且隐娘每到夜晚就不见了,天亮才回来,父亲也不敢追问。而忽然有一天,一个磨镜少年来到聂家门前,隐娘对父亲说:“这人可以做我的丈夫。”父亲也不敢不听从,隐娘就这样自己做主结婚了。父亲去世后,隐娘和丈夫成为魏帅的左右吏,在奉魏帅之命刺杀刘昌裔时,被刘昌裔的气度感化,转而开始保护刘。

当魏帅派出杀手精精儿来刺杀刘昌裔时,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是夜明烛,半宵之后,果有二幡子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隐娘和精精儿化身一红一白两个幡子互相击打,隐娘胜出,将精精儿的尸体用药化成了水。魏帅又派出武艺胜过隐娘的空空儿来杀刘昌裔和隐娘,隐娘教刘用玉环护住脖子,自己化身蚊虫躲入刘的肠中伺机而动,结果隐娘再次胜出,失败的空空儿觉得耻辱,不到一更,就飞出一千多里。刘昌裔的性命之忧就这样被聂隐娘用高超的武艺和计谋化解了。

事后刘昌裔重谢聂隐娘,后来他升迁时欲带隐娘夫妇同往,被隐娘婉拒,她让刘为丈夫安排一个合适的差事,而自己则游历山水、潇洒而去。刘昌裔死时,隐娘曾返回凭吊。当她得知刘的儿子刘纵也开始做官时,拿出一粒药让刘纵服下,并告知他药只能保其一年平安,只有赶紧辞官归隐才能摆脱祸患。刘纵没有听从隐娘的劝告,舍不得弃官,一年后果然死去。从此以后隐娘浪迹天涯,再也没有人见过她。

故事里的聂隐娘就是这样一个潇洒来去、快意江湖的奇人异士,她的本领强大到几乎无所不能,同时几十年容颜不老。在知乎里有人这样评价聂隐娘:在唐传奇《聂隐娘》里,好像一切都颠覆了。聂隐娘不从父、不从夫,更不从子,俨然是一个彻底自由的女人,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女性形象中,格外独特。

聂隐娘最主要的标签还是一个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侠客,她被尼姑送回家后,每天夜里都消失不见,早上回来,完成她冒险的行侠之旅。父亲问也不敢问。隐娘俨然已经摆脱父权成为独立自主的女性。她的独立还表现在自己选夫上,她所选择的磨镜少年,除了磨镜一无所能,但她已强大到不需要一个保护她的男人,而是自己成为婚姻中的女王,她只需要丈夫的追随和忠诚,这再一次颠覆了夫权至上的观念。当她决定隐退时,为丈夫安排好后路就飘然而去,不留恋不纠结。

不知道聂隐娘有没有爱过她的丈夫,但似乎她已超脱凡俗的一切七情六欲,亲情、爱情都不足以让她变得脆弱。几十年来她的容貌始终如一,这样看来她似乎又是一个无欲无求的神仙,或者这里面有着佛教的影子——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摆脱苦难的根源就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净”。

有人说聂隐娘是女性自由的极致,她像风一样自由,但她的“一个人,没有同类”,又是多么寂寞,像风一样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