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哈娱乐网网站「瑾年丶」消息,近日,舌尖上的潮州美食,舌尖上的潮汕18种小吃是什么??引发热议,舌尖上的潮州美食有哪些同样引起许多争议,对此众网友各抒己见。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娱乐网为您解答。

舌尖上的潮汕18种小吃是什么?

潮汕牛肉丸、肠粉、蚝烙、草粿、油索、咸水粿、鲎粿、韭菜粿、鼠壳稞、绿豆饼、粿汁、卤味、菜头粿、菜头丸、落汤钱、鸭母捻、达濠鱼丸、春饼。

潮汕牛肉丸即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区牛肉丸的统称,是潮汕小食中的一种,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淀粉等,也是广东有名的小食,讲究手工制作,口感爽脆,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其中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牛筋丸则是在牛肉丸里加进一些嫩筋以提升嚼劲。

改革开放以来,牛肉丸成为潮汕特色美食美名远扬。

传统制法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

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

舌尖上的潮汕18种小吃都有什么?

1、咸水粿

将米浆倒入小茶杯中蒸熟,取出后,粿成小碗一样中间凹进去的形状,然后放上重油炒制的菜脯粒,浇上甜酱或者糖浆。

2、红桃粿

香软可口,还可以蒸、煎、煮等多种吃法,凡时年八节祭拜必备。桃果象征长寿,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寿的愿望。

3、潮汕牛肉火锅

潮汕牛肉火锅传统做法是将沙茶酱加入锅中,用浓汤做锅底,后来逐渐化繁为简,涮牛肉的锅底只剩下牛骨清汤和白萝卜,更有利于尝出牛肉本来的味道。

4、耗烙

“蚝烙”是潮州久负盛名的传统民间小食。耗,也叫牡蛎,潮州的“烙”,实际即是潮菜烹调方法中的“煎”,所以“蚝烙”实际即是“牡蛎煎”。

5、潮州春饼

潮州春饼是独具广东潮州特色美味的小吃,又名潮州春卷。节日食俗。它呈长方形,金黄美观,外酥里嫩,味浓香郁,为人称道。皮酥脆,馅咸香。

舌尖上的潮州,这几样美食让你彻底爱上潮州这座城市

卤水鹅

广东潮州卤水鹅色泽美观,肉质细嫩,肥而不腻,浓香鲜美,回味无穷,风味独特,驰名中外。潮汕人对潮式卤味充满了感情。著《潮菜天下》的张新民认为潮式卤味是潮菜中的第一品。鲁式卤味咸鲜红亮,川式卤味香辣辛冽,淮扬卤味鲜香回甜,均不及潮式卤味的味浓香软。而卤鹅又是潮式卤味中的第一品。张新民说:“我们潮汕人不爱吃烧鹅,只爱卤水鹅。”卤鹅,这第一品中的第一品到底好在哪儿?他说:肉多的部位味甜,脂多的部位味香。潮州卤鹅取材于当地出产的狮头鹅,皮香肉嫩,既是潮汕百姓的家常菜,又是入得大席的潮汕特色菜。

牛肉丸

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已有近百年 历史 ,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丸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吃起来就有点嚼头。改革开放以来,牛肉丸成为潮汕特色 美食 美名远扬。传统制法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在潮汕,还有许多丸类的潮汕小食,如猪肉丸、猪肚丸、鱼丸、墨斗丸、虾丸等,它们都是从潮汕手捶牛肉丸的制法,举一反三演变发展来的。

潮州肠粉

潮州的肠粉跟广州的不大一样,料比较丰富,有猪肉、牛肉、鸡蛋、青菜等,再撒上潮州土特产菜脯粒,肠粉卷好后,也淋上潮州人喜爱的花生酱。潮味十足的潮式肠粉,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在潮州地区,不论大街小巷,到处都可见到摆卖肠粉的小食摊,成为潮州人早餐喜爱的小食之一。有去潮州玩的朋友一定要试试看。

粿条

粿条是福建闽南,台湾省,广东潮汕等闽南语系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粿条不同于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另外闽南、潮汕、台湾地区对于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称“粿”。所以潮汕话的所谓粿,实际就是别处所称的糕,但包括的范围又不单纯是“糕”。而用米粉调成浆蒸成薄片切成条状的叫做“粿条”,台湾也有称为“粿仔”或“粿仔条”。而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都可见到粿条,甚至成为当地的小吃,这是由于当时大量潮汕移民而把粿条带出去的。粿条可炒,潮汕俗称“炒粿条”。炒粿条主要调味为老抽和沙茶酱、辣椒酱,配料可用猪肉片、牛肉片、鲜鱿鱼、葱段、豆芽菜、芥蓝、韭黄等;如配料只用蔬菜类或菜脯粒的话,则称为素粿,也别有风味。也可煮成粿条汤,城市乡村普遍喜爱。

蚝烙

蚝烙(潮州话为o lok,潮汕话属闽南语系,o对应的字是“蚵”,所以潮汕也沿用了这个字)是广东省潮汕汉族特色小食,台湾省称为蚵仔煎,外地人来潮汕总要尝一尝这— 美食 。在潮汕城市乡村小市集,常有这种小店或摆摊小贩。蚝烙有两种做法,一是农村中比较便宜的做法,就是舀一铜匙的地瓜粉水,向宽口铁锅上一倒,再放下几粒海蛎,就翻一翻取起来,趁热并撒上一些胡椒粉,蘸鱼露吃;一种是把地瓜粉水倒满了整个铁锅,加上蛋拌匀,加上海蛎,下较多猪油,像浮炸一样,使其带脆,卖时在锅里用平铲将它切成几片,按片出售,再炒上一些海蛎加上,这样的蚝烙,价钱较贵,但很香脆。市镇酒店、小食店多有这种小食,蚝有助于明目,又滑润可口,蚝烙又能热胃,寒天人们更喜欢吃。

杏仁茶和芝麻茶

杏仁茶和芝麻茶都是源于潮州府城,也就是现在的潮州市,就是大都是小贩挑一副小担,摆一小牌,或者是在担上书写“杏仁茶”、“芝麻茶”的字样,摆卖于路口小巷边,让路人于小桌旁坐下慢慢品味。小贩挑担卖杏仁茶和芝麻茶,两头各备一锅,下面生煤炉,上面置一筒形圆锅,外面用竹皮包扎隔热,又镶上有花纹的黄铜皮,很是清洁美观,使人一见就有好感,此情此景,真有点古城风韵。杏仁茶、芝麻茶味道浓香,独具风味,令人回味无穷,值得一尝。

返沙芋头/番薯

返沙是潮州菜的一种烹调法,是把白糖融成糖浆后投入炸熟的食材,让其冷却凝固,待裹在食材外层的糖浆变成白霜便成。在潮汕小吃中,返沙芋头和番薯常摆放同一盘中,因其金银两色而得“金柱银柱”之美称。其特点是皮脆肉香,是潮汕人们喜爱的秋冬甜食。

潮州美食推荐 有哪些潮州美食

1、蚝烙煎,潮州特别有名的传统小吃,到潮州必尝美食。采用优质雪粉,配之以潮州本地出产的饶平汫洲新鲜珠蚝,外皮煎得酥脆,里面的蚝肉却保留鲜嫩多汁,再撒点香菜,闻之蚝香扑鼻,尝之酥而不硬,脆而不软。

2、炒糕粿,潮州传统民间小吃。糕粿是用优质白米浆蒸熟后切成均匀小块,加入鱼露和红甜鼓油调匀小炒,而后放到平底锅用猪油以文武火候煎炒,再加入白糖、蛋液、沙茶酱辣椒酱、鲜虾、猪肝、瘦肉和鲜蚝等配料,最后使糕粿外酥内嫩,鲜香微甜,兼具咸、甜、香、辣多种口感。

3、咸水粿,潮州传统粿食小吃,历史悠久,味道可口,价钱便宜,深受潮州人喜爱。外面由小蝶子大小的米浆做成粿皮,中间放着蒜炒的香热菜脯粒,色泽嫩白,口感润滑,粿皮有嚼劲。

4、粿汁,潮州传统民间小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粿汁小食摊。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粿汁,爽口润滑的粿片,淋上香浓的卤汁,再加上卤猪肠、卤肉、卤蛋、粉肠、猪肉、豆干等配料,口感嫩滑,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记得粿汁一定要趁热吃,才最香!

5、牛肉(丸)粿条汤,著名潮州美食,历史悠久。将煮好的粿条和新鲜可口的牛肉或者牛肉丸放到碗里,泼上用骨头熬好的浓汤即可食用,尽享原滋原味的牛肉香。

6、牛肉炒粿条,潮州著名传统美食。精选香甜软嫩的粿条,配之以芥蓝和牛肉,炒起来粿条口感软嫩,香气浓郁,非常好吃。可干炒可湿炒,干炒则水分较少但是锅气更香,湿炒则汤汁浇灌到粿条之上更加鲜甜入味。如果能够加上鸡蛋和少量西红柿,或者咸菜脯,则口感更好更香。

7、牛肉丸汤/牛杂汤,精选潮州鲜嫩爽脆的传统手打牛肉丸,配之以干紫菜和干虾肉,加点花生油和鸡精粉,用中火炖煮而成。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口感饱满,回味悠长。

8、鸭母捻,潮州非常有名的独有传统小吃,一种有馅的糯米粉制汤圆,馅可以试红豆、绿豆和芋泥,再加上薏米、莲子、白果、雪耳、桂圆和鹌鹑蛋和白糖熬煮而成,吃起来洁白柔嫩甜滑。

9、春卷(薄饼),外面是酥脆一层薄皮,里面是绿豆馅、猪肉、香菇和鲜蔬等,吃起来外脆内香。

10、猪脚圈,潮州独有传统小吃,一般猪脚圈都是卖小吃的摊主,在路旁支起炉架,放上油锅,就可以边炸边卖,加上一些虾米,味道更加香脆可口,如果再配上潮州当地特制酱料,味道更佳。我是从小就很喜欢吃这个,现在每次回家都还会特意到镇上一饱口福。

11、肠粉,肠粉源自广州,盛于潮州。一张米浆皮,打上一个鸡蛋,加些猪肉和牛肉末,鲜虾、豆芽、香菇,一勺潮州菜脯丁,然后浇上一层秘制卤汤,香而不腻,嫩滑爽口。还有一种口味,会放些花生酱或芝麻酱,别具一格。

舌尖上的广东,寻觅潮汕十大特色小吃,大家知道哪些?

广东是中国的美食大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广东人做不出的美食。广东的地道美味小吃也有很多,尤其是美食之都——潮汕。

我所知道的潮汕特色小吃

做为一个北方人,潮汕我没有去过,但是广东潮汕的美食现在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我们这座北方城市也有很多。就来说说我吃过的潮汕的美食:

一,牛肉丸

最早知道潮汕牛肉丸,还是周星驰的电影【食神】里的桥段,后来我们这里也有了潮汕牛肉丸,那么做为美食爱好者必定要去打卡。

潮州牛肉丸是以火锅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的,但是卖牛肉丸的火锅店要比一般的火锅店干净简单多了!

一份锅底里一般含一份牛肉丸,牛筋丸那么大名鼎鼎也必须要来上一份,这个牛肉丸在锅底里煮上一会,就会胖嘟嘟的浮上来。捞上一个放在碟子里,咬上一口的确弹牙有嚼劲,而且不是那种淀粉含量多,吃不出肉味的肉丸。牛肉丸的绝配就是那一碟沙茶酱,如果单独吃那个沙茶酱会感觉有些太甜了,但是搭配牛肉丸来吃,却正好提升了牛肉丸的鲜。

吃过牛肉丸那个汤底已经有了浓浓的牛肉味,来点青菜一涮,解腻而又助消化,完美!

二,肠粉

给我的感觉肠粉就是潮汕的煎饼,但是它比煎饼要“爽、嫰、滑”多了!加上透明的皮,一眼就能看见里面包裹的馅料,爽滑和韧劲交融,我喜欢那种包裹虾仁的馅料,吃起来真的鲜香过瘾。

三,艇仔粥

这个是不是潮汕地区的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应该也是潮汕特色,否则我们这里的潮州菜馆不会经营这种特色小吃。

做为北方人,每天喝惯了没有咸淡味的白米粥。这个艇仔粥一端上来,就足以惊艳北方人的眼球。

这个艇仔粥的主料虽然是鱼片和粥,但是里面食材的多样性,以及入口的层次感,相信每一个喝过的人都足以惊艳你的味蕾。

这里面有海蜇的脆、鱼肚的弹牙、鱼片和海米的鲜,姜末的微辣正好可以开胃,一点油条正好给寡淡的白粥增添了油香,这个粥属实可以排在所有粥品中的前列。喝一次就会让你印象深刻。

潮汕人我觉得属于最会融会贯通的美食家,他们的菜馆和小吃可以看到很多西餐的做法,而且很多的调味料对于北方人可能都是闻所未闻的。乳鸽、粉果、凉茶这些我觉得都是不错的美味,但是是不是潮汕的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们这里的潮州菜馆都有经营,而且也是很值得一试的美味。

潮汕特色美食

潮汕特色美食如下:

1、红桃粿

红桃粿的“寿桃”外形,认为寓意长寿、吉祥,在潮汕人心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地位,口味完全不踩雷,是每家每户的拿手美食,好吃到上瘾!

2、八宝素菜

八宝素菜是潮州素菜中的代表。这道菜品看似普通‬又不普通‬,见菜不见肉‬,其历史悠久,由唐宋时期慢慢演绎而出,“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的境地,所以深入人心‬。

3、潮州砂锅粥

潮州砂锅粥是一道中华传统特色名点。粥是国人的最爱,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好这一口。北方的粥又称稀饭,品类不是那么丰富,味道单一,而南方人可是把粥吃出了花样,能让人挑花了眼,甜咸鲜、荤素都有,味道鲜美无比。

4、鸳鸯膏蟹

鸳鸯膏蟹‬‬是‬广东‬汕头‬的传统‬名菜‬,腹中‬膏‬肥厚‬,味道‬鲜美‬,百食‬不厌‬,也因‬造型‬美观,一只‬呈‬清‬红色‬,一只‬呈‬精‬青色‬,成双成对‬,故而‬得名“鸳鸯膏蟹‬”,也是‬潮汕‬宴席‬上的一道‬佳肴‬,素有‬“膏蟹‬上席‬百味‬淡‬”的‬美‬称‬。

5、牛肉丸粿条汤

牛肉丸粿条汤是著名的潮汕小吃种类,深受大家喜爱,是潮汕人为之钟情的面食,牛肉丸、粿条的绝妙搭配,令人念念不忘。

舌尖上的潮州(4)菜头粿

民间小食。又称萝卜糕。菜头系萝卜俗名,菜头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种,每逢过年时节,各家各户都有蒸制。

健康功效

白萝卜:消食积、化痰、宽中

胡椒粉:补血、护齿、保护骨骼

食材用料:白萝卜两个  粘米粉 半斤  盐 20克  芹菜2颗  胡椒粉5克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正宗潮州菜头粿的详细做法:

                                                       1.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后 切丝

2.加盐,胡椒粉调味 会出水(喜欢香菇的也可以加点) 然后加入粘米粉 搅拌均匀 撒上芹菜

3.放入锅中蒸1到1个半小时,一定要一次性蒸熟

4.放凉后 切小块 下锅煎 至金黄色即可,可以蘸辣椒陈醋等

菜头粿外酥内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腻。 做法非常简单,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尝试,觉得好吃的话请回来点个赞!

潮州美食

潮州美食有:腐乳饼、鸭母捻、笋粿、咸水粿、粿汁等。
1、腐乳饼:腐乳饼用料奇特多样,它以精面粉制成饼皮,饼馅有腐乳块、酒、白猪肉、糖、蒜头等,配料总共在十四种以上。制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要先后有序、分量得当,烤焙也有章法。这样,饼皮才能薄而不裂,饼馅饱而不露,干润而柔软。独特的南乳、蒜头和酒的气味,香味浓郁,芳香可口,甜而不腻。
2、鸭母捻:潮州传统名小食,首创于清代初年,类似于北方的汤圆。鸭母捻传统制作要求严格,要求皮柔韧,馅软滑。鸭母捻有多种馅,为便于区分,不同馅的鸭母捻都有自己的记号,如有的形状圆、有的椭圆,有的有红点。
3、笋粿:潮州地区盛产竹笋,而且特别清嫩,笋粿这种民间小吃就是以竹笋为主要原料,加入猪肉、香菇、虾米,调进盐、味精、胡椒粉、蒜蓉等,然后包在用大米磨成的粉特制的粿皮中。蒸熟即可进食,也可蒸熟后再煎至两面金黄,食用时蘸浙醋,十分开胃。
4、咸水粿:咸水粿相传在潮州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形状小巧玲珑,像只厚厚的小碟,很洁净的白色,中间有个凹下去的地方,可以盛着加了辣椒酱、蒜蓉一起爆香过的潮州特产菜脯粒。冷冷的粿加上热热的菜脯,交织出特别的口感,粿滑润柔软,菜脯味芬芳咸香。
5、粿汁:粿汁是用米浆放在平底锅上煎熟烤干而成的,切成三角形的小块,放在沸水中煮,简单地调入精盐、糯米粉浆即成。吃时必配葱珠朥,还有其它佐料任意配搭,如炸花生仁、卤豆腐干、卤鸡蛋、卤肉和腊肠等。

舌尖上的潮汕之揭西客家风味小吃-包粄

包粄又名捆粄,是广东省揭西县、丰顺县和江西赣南等客家地区的特色风味小吃,是用大米做成米浆,然后用铁炊具通过蒸汽蒸成一张类似河粉一样的米膜,做法跟炊肠粉一样。同时根据米浆的水分跟蒸的时间不同,而形成了韧度、厚度、色泽不一的品种,这些米膜做好之后可以像纸张一样叠起来,既节省空间又方便运输。米膜上还可以放些熟食,如猪肉、豆干、咸菜、南瓜、韭菜、萝卜、酸菜等菜色做馅,再把米膜的四个角包起来或卷起来,而且馅与馅之间也是可以相互搭配,例如:瘦肉豆干捆粄、咸菜瘦肉捆粄、韭菜瘦肉捆粄、酸菜豆角包粄等,包粄特色中要数揭西县南山镇的包粄最为浑然天成,是地道的客家 美食 之一。

在揭西南山镇一带公路旁,有很多包粄小店或大酒楼等都有供应。一般一个大锅,一张八仙桌,几条板凳,便可营业。即使在挑剔的客人也能满足他的需求,想吃什么,豆角包粄、咸菜包粄、豆干包粄酸菜包粄、黄瓜包粄等应有尽有。清晨是这些包粄小店最繁忙的时间段,“包老板”们忙着包粄,头也不抬,一边嘴里喊着五个南瓜包粄,一边快速的端来米膜。在店里吃包粄的人,有小孩,也有老人,有特意开车几十公里来的,为的就那一个个美味的包粄,不由的让人联想起一片繁荣昌盛啊。

揭西手抓包粄就是在米浆下锅蒸制开始,到包好到客人嘴里,20秒便可轻松完成,新鲜热腾。包粄要趁热吃,无需斯文客气,才能吃出其中真谛所在。手拿着就吃,筷子、碗碟都不用,如果不乐意的话也可以在手上加一个绿色环保袋。把手洗干净,用手一抓,由于太烫,十只手指必须轮换,不停地跳动,好像弹钢琴一般有节奏感,才不致于被烫伤,嘴巴还得呼哧呼哧把热气吹出去。特别是在冬天吃完包粄,十只手指像通红的葡萄,恰是欢欣。

包粄馅料很多,有包豆角的、有包咸菜的、有包豆干的、有包酸菜的、有包黄瓜的、还有包“饭匙菜”的。饭匙菜的包粄是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滑润而不湿,干爽而不燥。透过粄皮,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嫩绿的饭匙菜馅,像夏季少女穿透视装从中透出内衣一样,让人浮想联翩。趁热一咬,饭匙菜滑嫩的味道直透心里,记得放多些油水哦,才能达到润滑的效果,油绿的菜汁从手掌指间流出,嘴角边也会挂上几滴,味道不输当世佳肴。不禁让我想起儿时的外婆包粄,外婆包粄里最常见的就是饭匙菜包粄了。外婆包粄的速度不亚于包粄小店里的老板,干净利落,嘴里一边直叫快吃快吃,一边脸上泛起一丝丝的笑容,我们这些做外甥的当然也不会跟谁客气,大口大口不假思索的吞进胃里,怎一个爽字了得!啊,这就是“外婆包粄”。

包粄的起源。据长辈们说,这与客家人先祖吃饺子的饮食习惯有关。包粄实际上是水粄包点菜馅,是揭西、丰顺一带客家特有的 美食 。包粄用的水粄虽然与广州的沙河粉差不多,都是用大米磨浆蒸制而成。但水粄却有它特有的风味:皮薄、爽滑、有韧性,包菜馅不会破,切成粄条可以切得很细不易断且有弹性,炒起来也不会粘、糊。这主要因为水粄蒸制对米质、水质要求很高,蒸制工艺讲究。米要用好米,一般要把米泡一个晚上约12小时,农村地区主要是把米带水放在石磨上,把米磨成米浆。农村传统磨浆是一人将泡软、泡透的米连带适量的水放入石磨,一人推磨。这样磨出来的米浆比机器粉磨的米浆要细腻、均匀得多。磨好的米浆用“锡盘”(用马口铁制的蒸盘)放在大铁锅里蒸。锅大,蒸盘也要大,用柴草烧,火要猛蒸气才足。锡盘浮在水面蒸,双面均匀受热,一次只蒸一张。猛火十几秒,即可打开锅盖,见到锡盘中的水粄起泡,即为熟。水粄蒸好起锅后在盘里四周用筷子划一圈,中间打个十字,一张水粄即变为四块,趁热把已经炒好的咸菜、豆干、豆角、饭匙菜馅放在小块中间,四边往中间折,变成一个很漂亮的四方形,即为一个漂亮的手抓包粄。也有把蒸好的米膜晾在圆竹上,风干后将更有韧性,这是为了更好的保存和精工等。把米膜切成条状就真的跟河粉差不多了,一般过年过节的时候,农村家庭都经常会煮鸡煮鸭等,煮好后的汤就可以加上我们的米膜了,无论从口感还是从色泽上都是上乘的佳肴,这不知为多少农村家庭增加了笑容,是上天册给贫困百姓最好的礼物。